周公解夢夢到山頂一池水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河北省魏縣前大磨鄉李棗林村一架正在運行的固定式噴灌裝置。新華社發

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打成的530米深水井,讓村民喝上了幹凈的自來水。資料圖

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的裴清旺,大半輩子沒洗過暢快澡,如今每次在村裏的同心浴池美美地泡上一陣後,臉上的皺紋都會舒展不少。

裴寨蔬菜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裴龍翔,打小見過的水果只有耐旱的柿子,直到十幾歲了才知道蘋果葡萄長啥樣,現在他帶著村民種了二十幾個品種的果樹。

書記主任“一肩挑”的裴春亮,幾乎每次走到村裏碧波蕩漾的水庫邊,腦海中都會不由自主地回蕩起一種聲音,那是老村的古井,在地皮冒火的年景裏,轆轤出的吱呀吱呀聲……

人離了水沒法活,莊稼缺了水不會長。這個裹在太行山脈丘陵裏的村子,祖祖輩輩都在為水愁為水忙。新中國成立後,輝縣人民發揚當代“愚公精神”,重新安排家鄉山和水。作為當年十萬大軍戰太行中的一員,裴清旺眼見著一條條百裏長渠,長龍一樣穿山越澗;星羅棋布的庫池灌站,明鏡般在萬山叢中閃耀。因距離偏遠而夠不著渠水的裴寨,也在近年來打出了深井,修成了水池,建好了水庫,不僅本村因水而煥發生機,還滋潤了整個張村鄉東半部的幾萬農戶,書寫出一個村莊治水興水的動人史詩。

“盼水盼到了骨子裏”

地處輝縣東北部的裴寨,土薄石厚、十年九旱,村民擡頭瞅見的是山,低頭看到的是溝。這樣的環境,別說莊稼地澆水,連人畜飲水都十分困難。

村子東南角那口古井是最聚人氣的地方。這井不僅為裴寨提供著保命水,還養育了附近十裏八村的鄉親。可是每當旱得狠的時候,井水也少得可憐,轆轤吱呀一回只能打上來半碗水,只能等著新一股水慢慢從巖石縫中滲出來後,再接著下第二次桶。排隊的村民們,有了大把工夫說笑,有時也會為水爭得面紅耳赤甚至大打出手。當井臺石頭被桶底磨得快能照出人影的時候,大家就用釬子在上面鑿出一個個小坑來,可沒過多久,井臺又滑得直閃腳了。

上點歲數的人,都對缺水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井水不夠用的時候,只能吃房檐水、地窖水;出門可以不鎖屋門,但一定要鎖水窖;客人到家裏,吃個饃沒事,喝碗水卻心疼得很;村裏至今流傳著一個順口溜:“過年半盆水,全家用個遍;女用頭遍水,男人洗二遍;洗罷手和臉,再洗腳底板。”水不但緊缺,而且不衛生,舀出來的水上常有跟頭蟲(蚊子幼蟲)翻來跳去,家家吃水都要先過羅。

人吃水難,莊稼只能望天收。“水像油一樣金貴,滴滴都得用在最要緊的地方。”裴龍翔小時候跟著大人去種地,就是在水瓢上鉆個眼兒,小心翼翼地灑水點種。到了該收獲的季節,多少個年景都是“收麥用手薅,運麥用筐挑,打麥用棍敲。”有一年割麥,看著麥子都旱死了,毛烘烘的一片,連個麥種都收不回來,裴龍翔一屁股坐在麥地上,發出了“憑啥咱這地方打點糧就恁難”的呼喊。

“鄉親們盼水真是盼到了骨子裏。”裴春亮說,他在家譜上的名字叫裴清平,裴寨祖上排輩分,“清龍泉雨海,湖澤潤河江……”輩輩與水有關。

“家家戶戶都上水利工地”

曾經,河南省最缺水的兩個縣,一個是林縣,另一個就是輝縣。林縣因開鑿出人工天河紅旗渠而聞名全國,毗鄰的輝縣,也因改造太行獲得過周恩來總理“輝縣人民幹得好”的肯定。

每每回想起年輕那會兒參加太行山改造的事,67歲的裴清旺眼裏都會閃出不一樣的光來。

輝縣70%的面積被太行山的峰巒溝壑和山下的丘陵占據,頻發的水旱災害,曾讓這裏的人民苦不堪言。“太行山裏雨水過度集中,夏季山洪暴發時,大水從高高的山地直撲下來,真就像瘋狂的猛獸。等雨季過後,條條河道又都變成幹河,旱災緊接著就來。”裴清旺說。

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結束靠天吃飯、受大自然擺布的歷史,毛澤東主席提出了“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論斷。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農閑時節,大部分農村勞動力都被動員起來修建溝塘渠堰。

“那時候,家家戶戶都上水利工地,開山的炮聲震天響,鮮艷的紅旗迎風展,苦活兒累活兒危險活兒大家搶著上,整個輝縣山區就是一個千軍萬馬戰天鬥地的大戰場。”裴清旺回憶道。

為了讓“洪水不出山,平川不受淹。蓄住山水能澆地,騰出河灘造良田”,當年的縣委書記鄭永和帶領輝縣十萬兒女紮進深山窩棚裏,頂酷暑,戰嚴寒,用鋼釬、鐵鍬、手推車等最初級的工具,“啃”出了幾百裏長的雁高渠、西幹渠、東幹渠,砌出了一個又一個水庫,形成“群庫匯流”渠系,打造出“高峽出平湖,灌渠繞山轉”盛景。

那個時期,我國先後建成了8萬多座大、中、小型水庫,水害變水利,基本消滅了大面積的幹旱現象。

後來,輝縣市委市政府又興修了南幹渠和北幹渠,使得大片農田實現自流灌溉。改革開放後,農田水利建設開始由過去的主要依靠國家或集體籌資籌勞模式向市場化模式過渡。隨著支、鬥、農、毛渠配套建設過程放緩,山裏還留下一些渠水通不到的地方。這其中,就包括裴寨村。

彼時的裴清旺不會想到,當年他參與建設的三個水庫中,有兩個水庫的水會在30年後被引到裴寨來。他同樣沒有想到,30年後他喝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

“再也不用為吃水作難了”

2006年以前,裴寨的村史就是一部打井史,一部打井史又是一部失敗史。一代接一代,打出來的基本上都是幹窟窿。

“在山裏頭找水,就是跟石頭較勁,打的是井,拼的是錢。”裴龍翔說,2005年在外經商的裴春亮被鄉親們“三顧茅廬”請回來當村主任後,就一心想著改變家鄉的面貌,讓接濟過他們一家的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定格在童年記憶中的一個畫面,讓水成為裴春亮心中的痛。“有一天家裏做飯沒有水,娘讓我去挑水。我跑到村裏的老井,挑了兩半桶泥湯水回家。快進家門的時候,被一塊石頭絆倒了。見水灑了一地,娘趕緊找來一個盆,用手把地上的水扒拉起來,將就著做了一頓飯。”

裴春亮心裏明白,沒有水,怎有糧,怎有錢,怎有滋潤的日子,又怎有真正的幸福。為此,在新村建設的同時,他像祖輩一樣也開始“找水”。2006年3月15日,深水井在新村西北角開鉆。工程隊連續幹了幾天,都鉆到200米深了,不但沒見到水的影子,還鉆毀了三根鉆桿。聽到工程隊打算放棄準備收工的消息,鄉親們急匆匆趕來,有的遞煙,有的送水果,有的送饅頭,還有的提著雞蛋。後來裴春亮趕到現場,將工程款從50萬元追加到83萬元,才勉強留住了他們。

功夫不負苦心人。在鉆到530米、用毀了8根鉆桿的時候,終於打出了一眼活水井。出水那天,鄉親們端著盆、拎著桶圍在井口,看著粗粗的管子裏躥出一米多長的急流,眼裏都是激動的淚花。第一碗水端給了80多歲的裴禮老人,碗裏還漂著機油花兒,老人一口氣喝了大半碗後,高聲說道:“真甜呀,咱再也不用為吃水作難了!”自建村300年來,裴寨第一次實現了安全飲水。

“池水流進鄉親們的心裏”

2007年春旱特別嚴重,田間的小路上,裂開了手指粗的縫隙。吃水的問題總算解決了,但農田灌溉、大棚種植缺水的問題又擺在了面前。當年11月,村“兩委”研究後做出了一個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決定,在新村最高處臥羊山頂挖一口水池,再借力南幹渠,把100公裏外石門水庫的水引過來!

“劈開太行山”的“紅旗渠精神”穿越時空,仿佛又在裴寨上演。裴春亮個人出資,黨員幹部帶頭,中年勞力義務出工,老人做飯,小孩送飯,大家不分晝夜、不計報酬,像當年輝縣大興水利一樣遇山開山、遇溝架橋,日夜奮戰在施工現場。

歷時兩年零七個月,二級提灌工程、5000立方米蓄水池建好了,1100米地埋管道也鋪好了。從此,裴寨村的土地告別了“望天收”,實現了自流灌溉。

鄉親們看著順著管道汩汩而流的池水,感覺那水好像不是流進了麥田,而是流進了山裏人的心裏。因此,大家給這個蓄水池起名叫“田心池”。

“水庫成了聚寶盆”

引來水,就是引來財。有了水的裴寨,開始發展高效農業。連啥叫高效農業都沒聽過的村民,在村“兩委”的組織下,跑到山東壽光、陜西楊淩等地取經學習,回來後開始建設玻璃日光溫室和鋼架地溫溫室,並陸續種上各色蔬菜和花卉。

正當大家準備放開手腳大幹一場的時候,又一個難題出現了。田心池受季節性放水限制,但發展高效設施農業,每天都需要灌溉,三四月份,因供水不足,棚裏的西紅柿和黃瓜蔫得都趴秧了。水,再一次成為制約裴寨發展的“瓶頸”。

2011年1月底,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發布,這是新中國成立62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首次出臺的一個關於水利的綜合性文件。其中,“大興農田水利建設、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大江大河治理、水庫加固除險等”是文件關註的重點。

輝縣市抓住這一重大改革機遇,促使一批水利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或納入國家水利發展規劃的盤子。2011年開始,輝縣水利建設資金投入逐年增加,每年都有1億多元。

政策的雨露灑向大江南北,裴寨也品嘗到了其中的甘甜。為了徹底解決水的問題,已經當選為村支書的裴春亮領著村裏幾個最有經驗的泥瓦匠實地考察論證,決定利用老村天然深溝建設裴寨攔洪蓄水水庫,通過北幹渠將百公裏外三郊口水庫的水引過來。水庫建成後,不僅能使東半鄉3萬多口人近2萬畝耕地受益,還能使沿溝兩岸的高效農業和旅遊觀光業一體化發展。

2011年3月,裴春亮把想法向村“兩委”班子成員和盤托出,當大家聽到這樣大的工程估算下來需要6000多萬元資金時,都由興奮轉為沈默。早已想好打算的裴春亮對大家說:“我們可以爭取政府支持一部分,發動群眾捐款一部分,缺口部分由我來兜底。”

水庫建設獲得了水利專項資金投入1000萬元。聽說裴春亮要帶領大夥給村裏修水庫,父老鄉親們都自發來到了捐款現場,30元、50元、100元、500元……有的把攢了多年的家底都捐了出來,張村鄉中心校的孩子們拿出了自己平時舍不得用的零花錢。當看到這些粘了又粘、補了又補,一角、兩角,五角、一元拼湊的71.8元捐款時,裴春亮掉下了熱淚,他動情地說:“這些錢咱一分錢都不要動,好好把它保存起來,看到它就能增添我們為群眾幹事創業的動力。”

捐款的同時,村裏的男女老少都自願出義務工,80來歲的裴起老人也要上工地,見大家都攔著不讓去,他著急地說:“別的活我是幹不了了,幫你們看攤兒總可以吧。”

2013年底,長2.3公裏、容水量達到80萬立方米的水庫終於建成蓄水。通水那天,三郊口水庫的水奔流30多個小時,如黃土地上的一條青龍,躍進了裴寨。那一刻,十裏八村來看水的鄉親們,一下子沸騰了!

2014年,當河南遇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幹旱的情況下,新建的水庫,保障了周圍2萬畝耕地的豐收。

“攔住洪水變財富,水庫成了聚寶盆。”焦渴多年的土地煥發出無窮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裴寨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高效農業效益可觀,瓜果蔬菜年年大豐收,每畝土地的收益是原來的20倍。跨境電商、鄉村旅遊紅紅火火,鄉親們的腰包鼓起來了,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

農村飲水70年發展歷程

自然發展階段20世紀50-60年代,國家重視以灌溉排水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結合蓄、引、提等灌溉工程建設,解決了一些地方農民的飲水困難問題。

飲水起步階段1980年春,原水電部在山西陽城縣召開第一次農村人畜飲水座談會,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和在小型農田水利補助經費中安排專項資金等措施解決農村飲水困難問題。

飲水解困階段20世紀90年代,解決農村飲水困難正式納入國家重大規劃,農村飲水資金投入力度大幅度增加,基本結束了我國農村長期飲水困難的歷史,實現了從喝水難到喝上水的目標。

飲水安全階段2005年-2015年,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引起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累計解決了5.2億多農村人口的飲水問題,我國農村長期存在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實現了從喝上水到喝好水的目標。

鞏固提升階段“十三五”期間,中央決定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2019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提出,到2019年年底全國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86%,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2%。

農田水利70年發展歷程

1958年-1978年 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接連上馬,小型農田水利建設不停推進。有效灌溉面積由1957年的2733.9萬公頃增至1978年的4496.5萬公頃。

1978年-2000年 全國的農田水利建設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農田水利建設開始由過去的主要依靠國家或集體籌資籌勞模式向市場化模式過渡。

2000年-2012年 黨中央貫徹落實“多予、少取、放活”的“三農”工作新方針,並從2004年起取消了“兩工”制度,轉而加大對農田水利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

2012年至今 習近平總書記就水利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部署,開啟了治水興水的新局面。“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爭取到2020年,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億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