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男人家很臟的簡單介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阿富汗當地時間8月30日晚,最後一批美軍撤離,喀布爾機場附近響起密集槍聲。當地媒體最初誤認為有交火發生,核實後才知道是塔利班人員在鳴槍慶祝,為期20年的戰爭終於結束!

此前,阿富汗的戰火已持續了數十年,每當和平的希望出現時,總會有些“意外”將戰爭延續。受到“外人”支持的阿富汗本土勢力,不斷在內戰中撕裂著阿富汗流血的傷口,上百萬人因此喪生,幾代人被迫活在恐懼之中……

鳳凰大視野

《血流之地——阿富汗戰亂紀實》

血流之地上的美蘇對弈

1979年12月的一天,蘇聯的軍隊在寒冬中進駐阿富汗,幫助自己的盟友穩定局勢。他們要保證阿富汗屬於自己這邊的陣營。

前蘇軍少校 魯斯蘭·奧舍夫

前蘇軍少校魯斯蘭·奧舍夫說:“蘇聯的軍人都想被送去阿富汗。我們覺得我們得去幫助阿富汗的人民……我本以為人們會滿心歡喜地迎接我們蘇聯的到來,但事實恰恰相反。”

虔誠的宗教信仰讓阿富汗全國上下一心,抵抗蘇聯的入侵。很快,反抗升級為“聖戰”,聖戰者們不惜獻出生命,為自由而戰。

接受采訪的聖戰者

記者采訪聖戰者時問道:“這裏的很多人都笑著慶祝,還哼著小曲。他們中有多少人能活下來?”一個聖戰者回答:“說不好。可能沒人能活下來,但我們已經做出了決定,不成功便成仁。”

掌控阿富汗的難度遠超蘇軍的想象。

魯斯蘭·奧舍夫說:“作為一名將軍,我想說二戰並不復雜。敵人在這,前線在這,往前打就行。但在阿富汗,一個看起來人畜無害的人卻可能在前方埋下地雷,看著我們往前去。我能說什麼呢?說我知道是他幹的?怎麼說?”

經歷7年戰鬥後,蘇軍在阿富汗這個“泥潭”中進退兩難。最終,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宣布希望盡快讓駐紮在阿富汗的蘇聯軍隊回國。

對蘇聯來說,這是一個 “止血”的契機,而在時任美國總統羅納德·裏根看來,這是痛擊對手的絕佳機會。美國隨即加大了對阿富汗“自由鬥士”的支持。

時任美國總統 羅納德·裏根

時任美國總統羅納德·裏根:“當我們在幫助阿富汗人民時,他們爭取自由的精神感動了我。這不正是美國一直堅持的立場嗎?不止在1986年,未來我們也會堅守下去。”

前中央情報局官員米爾頓·比爾登說:“由於許多聖戰者慘死於蘇軍的武裝直升機下,我們能提供的裝備都沒有派上用場。所以我們給了他們一些‘毒刺’導彈。”

“毒刺”導彈是最有效的防空導彈之一,它輕便、便攜,使用方式簡單,只要放在肩上,把導彈打出去,就能擊落飛機。這種武器的加入,撼動了蘇聯的“空中霸主”地位,自此,蘇聯開始節節敗退。

1989年,蘇聯對阿富汗長達10年的侵略行為終於結束。剩下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獨自應對這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和一落千丈的經濟。

戰爭造成一萬五千名蘇聯士兵死亡,一百萬阿富汗人死傷。

但蘇聯的撤出,並不意味著阿富汗戰亂的結束……

背有靠山的聖戰領袖們

在美國的扶持下,聖戰者擊敗了令人膽寒的蘇聯軍隊。他們的下一步是建立國家,掌握政權。

聖戰領袖 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

1992年,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等聖戰領袖整頓部隊,意圖攻占首都喀布爾。外號“潘傑希爾之獅”的馬蘇德早已成為阿富汗遊擊隊的偶像,西方媒體將其譽為阿富汗的切·格瓦拉。

阿富汗反抗軍成員馬蘇德·哈利利說:“士兵們,令我們魂牽夢縈、高談闊論、為之而戰的目標是什麼,是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你想要真主賜予你什麼,是喀布爾!你夢寐以求的是什麼,是喀布爾!”

曾於阿富汗作戰的阿爾及利亞戰士阿蔔杜拉·阿納斯說:“令人難以置信的是,80%的喀布爾市民都走上街頭歡迎聖戰者到來。那景象就像是在辦全城婚禮,到處都洋溢著喜悅。”

可是,聖戰者的真實面貌與喀布爾人民心中的憧憬相距甚遠。

阿富汗政治家舒凱裏埃·巴拉克紮伊回憶:“我記得第一次看見聖戰者,特別可怕,一個留著長頭發的男人,頭發末端還掛著子彈。他衣服很臟,留著長指甲的手也很臟。他不止有一把衝鋒槍,而是挎著四把,兩邊各兩把。我從沒見過這樣的人,太可怕了,怎麼會有這樣的人。”

攻占喀布爾後,聖戰領袖便開始爭奪權力。美蘇冷戰期間,留在阿富汗的空缺很快被周邊國家補上。

聖戰領袖 古勒蔔丁·希克馬蒂亞爾

駐紮在喀布爾南部的希克馬蒂亞爾受到巴基斯坦的幫助,而馬蘇德則有印度的援助。他們都不想讓喀布爾落入敵手。

1992年,時年僅7歲的納迪婭·吳拉姆回憶:“他們利用我們來殺害彼此。就像兩個懦夫在戰鬥。他們不會直面彼此,而是把孩童和女人當做擋箭牌,自己則藏在平民的房子裏……阿富汗有很多沙漠和山丘,他們本可以去那些地方自相殘殺,但他們非要讓平民受苦。”

吳拉姆說:“我在屋子裏,看著漫畫等我母親。當時我沈浸在漫畫中,突然一個炸彈落在了屋子裏。我被炸傷了。為數不多的幾個醫生更願意治療那些有生存希望的人。他們覺得我沒救了,就放棄了我。我母親只能挨家挨戶地搜尋棉布和墊子,然後把它們燒成灰。她把灰拿到醫院,覆蓋在我的傷口上止血。”

女扮男裝的納迪婭·吳拉姆

聖戰領袖之間內戰不止,西方國家則徹底拋棄了他們。一時間,英、美、法領事館全部關門。

時任阿富汗國防部長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說:“我感覺聯合國和西方國家只有在我們對抗蘇聯或者共產主義的時候才會關心阿富汗。因為那是共同的敵人。但現在他們毫無興趣,對我們棄之不顧。”

數千人死亡,喀布爾毀於一旦。

馬蘇德和希克馬蒂亞爾受到了戰爭罪的指控,但時至今日,仍沒有軍閥承擔其對平民犯下的罪行,或因此受到審判……

2001年美軍入侵,一度被視為阿富汗的轉機。然而,正如數十年前的蘇聯,美軍也逐漸發現,自己踏入了一個難以醒來的噩夢。

在花費了7400億美元的軍費,蒙受了超過2.2萬名軍事人員傷亡的代價之後,美國下達了撤軍決定。但對3200萬阿富汗人來說,一切不過是再度清零。生活在血流之地上的阿富汗人民的傷口仍未愈合……

敬請觀看本期鳳凰大視野

《血流之地——阿富汗戰亂紀實》

編輯:王鼎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