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一群鴨子在遊泳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要說起老成都端午時的最熱鬧場景,那肯定要數賽龍舟。我覺得一句話就可以描述——落霞與麻鴨齊飛,錦水共健兒一色。”

6月14日,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如期而至。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吃粽子、掛菖蒲、做香包……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實在太過於深入人心,代代傳承至今。但若說起最牽動老成都人的端午民俗畫面,那無疑是競渡在錦江之上的龍舟,與撲騰在水面的麻鴨了。

上世紀成都府河中賽龍舟(圖源微成都)

將時光倒回於上世紀30、40年代,也就是帥培業的童年時期。錦江兩岸人頭攢動,身量矮小的甚至無法擠進觀賽的人潮中,父親將他高舉於肩頭,才得以窺得一角錦江賽龍舟的盛景。

“那個場景,都不能用萬人空巷來形容,兩岸起碼有十數萬人。成都人傾巢而出,就為了看這個賽龍舟、抓麻鴨。”回憶起當時的畫面,民俗專家帥培業仍覺得歷歷在目,興之所至,還隨口改編了《滕王閣序》中的傳世名句。

龍舟競渡 人都擠不進去的熱鬧場面

“龍舟錦水說端陽,艾葉菖蒲燒酒香。雜佩叢簪小兒女,都教耳鼻抹雄黃。”清代嘉慶年間楊燮所寫的《錦城竹枝詞》,描繪的正是成都民間過端午的景象。

舊時成都賽龍舟到底是何盛況?在帥培業的記憶中,端午最“鬧熱”的活動就數這項了。“在上世紀50年代初以前,從成都九眼橋而下,至望江公園這一段水面上是極其寬闊的。舊時作為成都的一個重大水碼頭,簡直叫做百舸爭流、萬帆齊發。此處不僅江面特別寬,水勢也特別平緩,特別適合進行劃龍舟的比賽。”

帥培業

一聲令下之後,只見江面上吶喊聲起,鼓聲震天,船槳攪亂錦江水,觀賽者漫山遍野,擠滿了江邊兩岸。“那個時候,唯一擠不進去的,就是賽龍舟。”帥培業講到,自己當時只是一名稚嫩的小娃娃,自然跟十七八歲的健壯少年比不得,只有被父親扛上肩頭,才能從遠遠的往江面上看去,模糊的看到賽龍舟的場面。

“因為從九眼橋到到望江公園,錦江的兩岸已經不叫萬人空巷了,叫做十數萬人空巷。江邊圍成了一堵等於根本密不透風的人墻,根本走不到水邊上去看。”

賽龍舟雖精彩至極,倘若以為江面上激起水花飛濺的,只有爭先恐後的船楫,那可就小看端午的成都江河中熱鬧程度了。一到端午節日,在錦江河水中翻滾的不僅是劃龍舟的運動能手,那還有遊泳健將們。

“每到此時,成都凡是‘好事兒’的遊泳健兒們,都要去一顯身手,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去搶,你只管你跳下水去就是了。”在這裏,帥培業說到的,就是端午活動的高潮——抓鴨子是了。

《龍舟競技圖》(清·佚名)

麻鴨撲騰 “好事兒”遊泳健將的爭搶對象

“成都名小吃中,有一道不得了、了不得的鴨子,叫做樟茶鴨。這道鴨子制作考究,是用帶有樟木和茶葉的原料熏制而成,所以它帶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吃起來肉是軟綿化渣,沒得肥膩的感覺。”而這道菜的主角,也就是端午時分錦江水中遊泳健兒們爭奪的對象——成都麻鴨。

擺起麻鴨,帥培業贊不絕口,說起來更是眉飛色舞。據他所言,這個品種的鴨子在秧田裏面長大的,個個壯健結實,揮起翅膀可以在空中飛。“這個麻鴨身上只有瘦肉,而且肉不綿不老,味道非常特殊。由於它是在秧田裏面吃蟲蟲兒,吃蝦蝦、魚兒,還有糧食谷子長大的,所以肉質特別鮮美。”

如此好物,自然引得無數好事兒的市民爭搶。端午當日,民間大戶會捐獻一批麻鴨,被主辦方放入錦江之中,想要抓到它們,就得看各自的本領了。“這些鴨子可以在空中飛,要想搶到它極其困難,又是眼看都到手邊了,手一抓鴨子騰空一飛就走了。”於是,江面上的健兒們使出渾身解數,但就是抓不到搶不到。麻鴨展翅撲騰於江面,遊泳健兒們揮手濺起水花無數,江面一片熱鬧景象,那個畫面可謂極其混亂。“所以我才用了這個形容詞,‘落霞與麻鴨齊飛,錦水共健兒一色’。”

更有坊間流傳,這些麻鴨被放下水之前,被主辦方在頸項上割開了一個小口,還被抹了鹽巴,於是痛的滿江亂竄,讓人不能輕易得手。“當然這也只是流傳在民間的說法,現在看來有點不人道主義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