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家裏炊煙裊裊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來源:中山日報

欄目:文棚

離故鄉遠了,離往事也遠了,但故鄉的炊煙,時常裊裊地升起在我的夢裏!

故鄉的炊煙美的像一道風景,香的沁入心脾!夕陽下,村子裏,每一間矮矮的房子的頂上,煙囪裏,炊煙慢慢地升起來了。整個村子,漸漸地被這輕煙包裹起來,似雲霧繚繞,在樹梢間流淌著,在夕陽的映襯下,起伏飄蕩,尤如仙境般令人有不盡的遐想。聞到了嗎?燃燒草的味道,那是故鄉的炊煙所特有的,只要聞到了,就是離家已經不遠了!

炊煙升起的時候,村子裏便有了活力。在田間辛苦勞作的農人們,已回到家中,張羅著做一頓可口的晚飯,來犒勞自己,喝一盅小酒,沏一壺熱茶,那種愜意真是享受。轉眼間,一天的勞累就煙消雲散了。那些放牧在外的牛羊,也尋著這炊煙的味道各自回家了,從來不會走錯了自家的門,它們是有靈性的,用不著主人們操心,總能按時地回到圈裏。也許是各家的炊煙都有各自的味道?只有這牛羊兒能辯別得出來吧!

偶爾,如果發現哪家的煙囪沒有冒煙,必定那房子的主人不在家,或是出了遠門,或是已經去世了。有人在,家裏肯定不會斷了煙火的。這是村子裏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習慣。即使要出門,也不會讓房子空著,而是要找個親近的人替住著,照常地有煙火的氣息。沒有了那一縷炊煙,就不是有生氣的人家,村子裏的人們都會很在意的。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們更是講究,他們閑來無事,總會在傍晚時分,望一望哪家的煙囪沒有冒出煙來。如果真的有,會打發兒女們過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記得有一年,有人發現村裏的一位老娭毑家裏的煙囪,已經有幾天沒有冒煙了,於是就跑過去看,才發現,老娭毑已在家中去世了!

炊煙升起的時候,大人們就會扯著嗓子,喊著在河灘玩耍的娃們回家吃飯,那聲音此起彼伏地回蕩在村子裏。聽到召喚,娃兒們紛紛在夕陽裏打鬧著跑回家,像歸巢的鳥兒一樣。一天的遊戲結束了,明天他們照樣會開始,有時我會很不聽話,並不急著回家,而是偷偷地跑到草叢裏去抓蟋蟀。娘急得到處找,我仍是不出聲響。回到家裏卻發現,滿身都是被蚊子叮起的大包,娘又是生氣又是心疼,找來艾草泡水給我洗澡,奇癢難奈的感覺一下子好了許多。

記得那年我六七歲那年,我貪玩,一個人順著小河一直走,迷失了回家的路!看著天色漸漸地黑下來,心裏開始害怕,但並沒有停下腳步。不知道離村子還有多遠,只是憑著印象尋找。當我遠遠望見屋頂升起的炊煙時,認定是快要回到村子裏了,便欣喜若狂地往前跑去,真的就找到家了。從那時起,我對炊煙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它能帶我找到回家的路。小時候,看過一本圖書:傍晚的時候,狡猾的日本鬼子早己埋伏在村子裏,以為我們的戰士們會衝進去,中了他們的計策。聰明的八路軍戰士來到離村子不遠的山頭上,遠遠地看去,已是老鄉們生火做飯的時候,可屋頂的煙囪裏卻沒有炊煙升起來,於是,立即判斷出村裏一定有鬼子,於是沒有進村,避免了不必要的傷亡。正是這炊煙,給戰士們通風報信,保護了戰士們的生命。這炊煙裏,藏著多少故事?耐人尋味!

炊煙彌漫,不正是那所謂的“人間煙火”嗎?何以能不食?世界在不停地變幻,生活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如今,故鄉的村莊,正在快速地城鎮化,很難見到那一縷縷炊煙了。

但在我心裏,故鄉的炊煙一直都在,並沒有遠去。時常在夢裏裊裊升起!

(請勿微信投稿!文棚是一個以散文為主的共享平臺,面向全球華人開放,供作者、讀者轉發推送。其“寫手”欄目向全國征集好稿。凡當月閱讀量達6500次,編輯部打賞100元/篇。請一投一稿, 並註明文體。投稿郵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內。非簽約作家請註明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及銀行賬戶全稱、賬號。)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編輯:徐向東

◆二審:張鵬

◆三審:魏禮軍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