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田裏西瓜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袁隆平的同學,吳明珠。這位瓜婆婆,炸上熱搜。

她扛鼎了中國甜瓜的半壁江山。

簡單列一下她培育的瓜種:紅心脆、香梨黃、小青皮、黑眉毛、香妃蜜瓜、皇後蜜瓜、郁金香甜瓜、金鳳凰哈密瓜、西州蜜哈密瓜、嘉定蜜瓜、綠寶石瓜、早佳、8424西瓜、麒麟瓜…

即便不是全都吃過,也絕對聽過大部分!

吳明珠是作為新疆甜西瓜育種事業第一人。

經她主持選育,省級品種審定或認定的甜瓜西瓜品種達30個。

對的,剛才列出的瓜,還不到瓜婆婆育種的一半!

這位低調的女院士,如今91歲,患有阿茲海默癥。

她已經認不出人來了。但有關瓜的記憶,卻還在。

她經常嘟囔著,瓜該授粉了、定苗了。

她不住念叨:“我去地裏幹活了”“我要回新疆了”,在家,她最愛哼的也是新疆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

這位可敬的老人家,瓜田忙活了一輩子。給我們每個吃瓜人,帶來了回味無盡的甜意。

吳明珠出生在書香門第。

祖父吳德亮是博物學專家,曾參與編纂1918年出版的《植物學大辭典》、1923年的《動物學大辭典》。

本來,吳家世代居住於漢口,到抗日戰爭時舉家遷到重慶。1948年,一家人又定居南京。這個期間,吳明珠讀完了小學、初中。

在吳家吳明珠這一代,吳明珠是唯一的女孩子,吳明珠沒有表姊妹或堂姊妹。吳明珠很受呵護,但卻沒有驕縱的習慣。由於經常與男孩玩,反而,吳明珠很有男孩的性格。

打小,吳明珠就被教導:要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腳踏實地!

1950年,在發展西南農業的大背景下,西南農學院籌建。

吳明珠成為第一批學生。他們中,就有後來成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蠶學遺傳育種專家向仲懷等。

剛入校時,吳明珠一頭長發,被同學贊為“校花”。因為行動敏捷麻利,大家覺得,她像男孩。

吳明珠一聽,索性當男孩,把頭發剪了,成了“假小子”。

其爽朗率性,可見一斑。

在園藝系,果蔬專業,吳明珠進校後的第一堂實習課,就是“裝鋤頭把子和挖地”。每人一條長約20米,寬1.5米的地。要深挖15公分,挖不完的人不下課。

這還是吳明珠第一次和土地打交道。

多年後,她回憶,自己當時很要強,硬是咬緊牙關,最後完成了任務。

實幹,是西南農學院倡導的作風。也是吳明珠秉持了一生的理念。

三年後,即將畢業的吳明珠被選中留校。校黨委書記為了留下她,甚至專門邀請她到北溫泉遊泳。

可是,有主意的吳明珠,卻拒絕了這檔美事。她要去奉獻!硬是說服了書記,要出去鍛煉。

於是,她被分配到重慶西南農林局,後又去到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

終於,195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機會來了,吳明珠自願申請,來到了新疆。

這實際是她夢想多年的。早在大學的最後一學期,吳明珠就從畢業的師哥、師姐那裏,了解到,新疆很缺園藝人才。她早就想去了。

不過,25歲、紮著麻花辮的她,根本沒想到,自己在新疆,一待,就是50多年。

幾十年前,新疆的瓜果品種,極為稀少。因為沒有高超的育種技術,得天獨厚的氣候,並沒能發揮出很大的效力。

我們都知道,吐魯番,是有名的火爐。

一個南方妹子,要去到西北,風沙、日曬,水土不服是難免的。白天,吳明珠同村民一塊幹活、做調查,晚上,她點著蠟燭看書、整理材料。

因為溫度高,蠟燭燃著燃著,就彎了。點不成,吳明珠想了一個法兒:用碗扣在一盆水裏降溫,在碗底上放蠟燭。

收麥子、收高梁、鋤棉花、修播種機、趕毛驢車…吳明珠樣樣都學。即便高溫48.1°C,她還在濕熱的棉田做工。

要培育新的掛鐘,首先需要收集、篩選瓜種資源。

1958年夏天開始,吳明珠經常約著同事,奔波在人跡罕至的火焰山、大戈壁,帶著一塊囊、一壺水,在風沙烈日下四處打聽,哪兒有好瓜。

只要聽說,哪兒瓜好,無論多遠、多熱,吳明珠都要親自上門,自己掏錢買回來。每逢瓜熟的季節,吳明珠的工資,很快就用完了。

三年裏,吳明珠頂著烈日行走在茫茫戈壁,對300余個生產隊進行實地調查,收集了100多份資源,整理成44個品種。

那時,吳明珠想在農民中,推廣現代科技栽瓜技術。但當地的瓜農,根本不相信,一個年輕的女娃子,會種什麼瓜。最後,吳明珠自己開墾了三畝荒地,親自栽培。用成果說服了瓜農!

後來,會種瓜的吳明珠,被當地維族人,賦予了一個外號:阿依木汗,意思是聰明、堅強的月亮姑娘。

月亮姑娘,第一個成果,是“紅心脆”。

為了尋找原品種,吳明珠從鄯善農技站步行出發,穿過火焰山、經過大戈壁,整整走了兩天,中途還借了燒窯人的一張氈毯,睡在燒窯人廢棄的窯洞邊。

20世紀70年代初,經過改良後的紅心脆,在人民大會堂的國宴上,獲得了尼克松的贊譽。

1985年,55歲的吐魯番行署副專員,吳明珠向上級提交了辭呈,自願調到農科院園藝所。

領導和同事不解,放著好好的幹部不做,非要到田裏去受苦,傻了嗎?

好不容易在新疆有了一個舒適的家,吳明珠卻又要起身,前往未開辟的不毛之地:海南。她要迎接新的挑戰。

為了加快“南繁”育種速度,袁隆平、吳明珠、李登海等,這些在共和國農業發展史上立下赫赫功勛的人,每年在海南的田間,要勞作大概半年。

從整個新疆,到中國東、南部,珠海、深圳、三亞…

吳明珠培育出了許多品種,雪裏紅甜瓜已在上海南匯及嘉定等地推廣,面積每年兩千多畝。在海南種植的金鳳凰甜瓜,則一直是市場上售價最貴的品種…

市場還拓寬到海外,不少甜瓜遠銷歐美。

吳明珠一直謙遜。

在新疆鄯善縣農業技術推廣站舊樓的民族團結教育展廳裏,有吳明珠院士的照片和事跡介紹。

2019年8月,吳明珠故地重遊。湊近展板時,她有些不好意思。

她說:“這是在‘吹我’。這些事情還是應該做的。這是組織上交給我們的工作,大家花了很大工夫,種成了真正的好品種。”

據說,照顧老人飲食起居的生活助理,有一次,指著一邊放著的甜瓜逗老人:吳院士,這些瓜都是您種的吧?

老人說:“哪兒是我種的,是大家種的。”

她說:瓜就是我的孩子,我的人生就是想結幾個瓜,把瓜的甘甜獻給人民。

吳明珠曾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三八紅旗手、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三農”模範人物等。1999年,69歲的吳明珠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新疆第一位工程院女院士。

她不僅培育瓜種精心,還帶出了一批批潛心科研的年輕人。

一直追隨她的伊鴻平,現任新疆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研究員。

說起吳明珠的嚴格,心有戚戚:工作上很講究操作程序,哪一步做什麼,必須做這個,都是按照科學要求。生活上,督促我們多學習,尤其多學外語。業余生活,什麼打牌、打麻將,都不允許,有時候,細致到抽煙、喝酒都管,真像母親。

一直到81歲,吳明珠才停止工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簡介中這樣評價她:新疆甜瓜、西瓜育種事業的開創者之一。主持選育經省級品種審定或認定的甜瓜、西瓜品種30個,推廣面積占新疆商品瓜區的80%,為社會創造經濟效益數百億元…

老人種了一輩子瓜,卻有一件憾事,那就是她的家庭。

為了科研,吳明珠無暇顧及親人。就在當年,吳明珠決定到新疆工作時,她的父母,全都反對。

而吳明珠的愛人,大學同學楊其祐,舍棄了自己的事業,追隨她來到新疆。

當年,在西南農學院,吳明珠是學生團總支宣傳委員,楊其祐是學生會主席,倆人接觸機會很多,彼此鐘情。

都懷有紮根基層的理想,倆人在畢業不久就約定:誰先得到去基層的工作機會,對方都要積極支持。

吳明珠先有了去新疆的契機,楊其祐得知消息後,雖然遲疑了下,但還是決定,追隨她。

事實上,楊其祐學的是小麥育種,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北京農業大學小麥專業的研究生。

而新疆,無疑不適合小麥生長,但楊其祐在導師,蔡旭門下學到的遺傳育種知識,為他協助吳明珠甜瓜遺傳育種,提供了莫大基礎。

那時,在新疆農技站,研究生畢業的楊其祐,是學歷最高的人。

他精通英語和俄語,看到國外學術刊物上能幫到吳明珠的文章,都會翻譯出來。

有時候,吳明珠太忙,就打電話讓丈夫幫著去瓜地授粉。而他自己的生活卻馬馬虎虎,被子洗了蓋棉絮,涼鞋壞了捆根草繩。

後來,楊其祐患了胃癌,他在新疆待了26年,在南京工作了4年,離開人間時,不過57歲,沒有職稱、沒有官銜。

瀕危時,楊其祐沒有說一個“悔”字,他告訴吳明珠:到新疆來,是“我們共同的理想”。

丈夫去世五天,吳明珠就回到新疆,繼續工作。“我發誓一人要做兩人的工作,完成他繁榮新疆的心願!”

當時,吳明珠的女兒楊準很著急:“我們沒有了爸爸,不能沒有媽媽,你們都奉獻了,我們怎麼辦?”

作為母親,吳明珠知道自己欠孩子們太多,兒子早產在鄯善縣,十天後母親趕到鄯善照顧,孩子三個月大時,母親帶回南京養大。女兒生在南京,滿月後,吳明珠就出差了。

孩子們小時候一直把舅舅、舅媽,叫爸爸、媽媽。

兒子說:“媽媽從來沒給我洗過一片尿布,哪有感情。”女兒說:“媽媽的孩子是瓜,她不管我們,我們也不想她。”

事實上,當時吐魯番的領導,常對吳明珠說:“你不把孩子接到身邊,以後和你沒有感情。”可是她沒有辦法。條件本來就惡劣,為了搞好工作,怎麼帶孩子。

她只有“狠心”,“有所為有所不為”。

已經在美國工作的女兒,也是等長大以後才慢慢理解了母親:一位了不起的女科學家。

兒子楊夏,現在每年夏季,都要開車帶母親返回新疆、海南,或是寧夏、江蘇、上海、廣西、湖南等育種基地。

退休後,每到瓜熟季節,吳明珠會給老同事打電話,去瓜地看看。最近幾年,她的記憶力更糟了,明明不到時節,她會念叨著要去地裏授粉。

有時,她會把兒子誤認為同事,詢問瓜田裏的進展。

吳明珠連女兒都忘記了,卻能絲毫不差說出自己選育過的那些瓜的名字。

正像有網友說的:瓜果那麼甜,是因為有人幫我們吃了苦。

謝謝您,吳奶奶。

另外,寫作這篇文章時,試著給2019年,寫過吳明珠探訪鄯善的一篇微信文章留言。

不料,卻得到讓人有些震驚和擔憂的回復。

吳奶奶,祝您健康。

. END .

【文| 青青 】

【編輯| 丹尼爾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我不要吃荷蘭豆,我就要吃豌豆”,袁隆平院士如此會撒嬌

91歲袁隆平去世,5分鐘回顧“雜交水稻之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