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大全查詢夢見豬洗澡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2003年的時候,我還沒小學畢業。

當時家裏僅有一臺電視機,看電視時間也是被嚴格計劃。

幾乎所有女主穿著“清涼”的劇,都在我爸媽的“禁止”範圍內,除了這一部——

《粉紅女郎》

如今關於女性的影視作品很多,綜藝更是數不勝數。

從《乘風破浪的姐姐》到《奮鬥吧主播》,大齡姐姐組團出圈算是賺足了眼球,可就這種戲劇性,還不及《粉紅女郎》之萬一。

尤其之前傳出過《粉紅女郎》翻拍的消息,

殷桃、宋軼、夏若妍、趙今麥的組合,想來無論如何是比不上原版的。

除了眉宇間浮誇的“現代感”和形象上千篇一律的“白凈風”,當年《粉紅女郎》的精氣神,再也找不到了。

也許因為時代變了,也許因為潮流變了,更大的可能,是因為我們變了。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專門找出老版《粉紅女郎》看了一遍,

那是一股帶著中國女性獨立屬性的時尚潮流,是一次性別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激情碰撞的狂歡。

有這麼誇張嗎?

真的有,因為我發現長大後,才能真正看懂它。

《粉紅女郎》改編自臺灣漫畫家朱德庸的漫畫《澀女郎》,原作其實沒有什麼劇情,只不過是普通的四格漫畫。

《粉紅女郎》悄然登陸上海電視劇頻道後,收視率超高。

當年的《粉紅女郎》有多火?

有網友說,當年電視能收到30多個臺,10個在放《鐵齒銅牙紀曉嵐》,10個在放新聞,剩下的全都是《粉紅女郎》,此片的熱播程度真可謂萬人空巷。

黃金收視天下三分,《粉紅女郎》獨占一分,17年前,這部女性小資電視劇,是和《還珠》《西遊》平分秋色的存在。

整部劇有四位女主——

“有四個女郎,住一幢公寓,一個要愛情不要婚姻(萬人迷),一個要工作不要愛情(男人婆),一個是什麼男人都想要嫁(結婚狂),一個什麼是男人都想不通(哈妹),她們,是這個時代的澀女郎。”

萬人迷,陳好飾演。

她媚而不妖,風情萬種,獨立而又理智,自信而又大方。

如果2003年有女神這個詞,那陳好就是女神本神。

非吊帶不穿,看人都是媚眼。

陳好以真·美人的姿態,勾起了電視機前所有懵懂男生最早的青春荷爾蒙。

她是17年前的愛情導師,靠修煉出的一系列愛情語錄和箴言,教三位朋友怎樣在兩性遊戲中占據上風。

結婚狂,劉若英飾演。

天生的倒黴體質,向我們映射出了戀愛的一百種失敗可能。

結婚當天,新郎大寶卷錢跑路,給小萍心裏種下了一定要結婚的種子。

我們都以為她傻,其實她是善良。

我們都以為她在乎的是婚姻本身,其實她真正在乎的,是愛情的純粹。

男人婆,張延飾演。

事業型女性,要工作,要金錢,就是不要男人。

路見不平上腳就踹,有一套自己的處事法則。

她敢在幾乎全是男性的公司會議上大膽直言;為了建成中國的迪士尼樂園,她一個人為公司拉到8個億的投資。

比起如今職場劇塑造的踩著高跟墊著肩,走路六親不認的白領精英,男人婆或許才是女性對“獨立”最樸素的理解和追求。

哈妹,薛佳凝飾演。

她是四位女郎中最古靈精怪的一個,之所以叫“哈妹”,是因為她哈日、哈韓、哈電腦。

她是傻白甜的前身,是飯圈妹子的鼻祖。

更難能可貴的,是她超正的三觀。

其實細細看來,所謂四位粉紅女郎,不過是將所有女生的某種特質提取出來,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四個女孩就像一個女生的四種人格,無數女生在粉紅女郎中看到了自己。

這是女孩們最早的自我映射,也是她們第一次隔著屏幕,想象自己長大後的樣子。

長大後再看《粉紅女郎》,才發現裏面的每句話,都真的沒有說錯。

整部劇透露出的時代性和先鋒性,即便放在今天的《歡樂頌》《上海女子圖鑒》中,也是佼佼者。

劇中有個情節,關於中國的迪士尼樂園。

為了走捷徑,萬人迷讓男人婆直接“抄”一個。

而色房東恭喜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劇播出的時候,大中國還沒有迪士尼樂園。

2005年9月12日,也就是《粉紅女郎》播出僅2年後,香港迪士尼樂園就開園接客了。

神預言有木有。

愛情是《粉紅女郎》中避不開的話題,現如今網上流行的愛情箴言,原始版本大部分都出自陳好的萬人迷。

講三角戀,她說:

講等待,她說:

講婚姻,她說:

講平等,她說:

今天社交媒體瘋狂傳播的“渣男”、“時間管理”,

17年前的愛情金句大師萬人迷,早就做出了最經典的總結歸納:

第一種,對所有女人一樣好的花花公子;

第二種,沒能力創造未來的“浪子”;

第三種,遊手好閑混吃等死的米蟲;

第四種,只把女人當做生育機器的“沙豬”;

第五種,MAMA'S BOY(媽寶男);

第六種,情緒化,動不動就發泄的男人。

這種成熟的渣男理論,放在今天不僅絲毫不過時,還有特別的參考價值。

另外,如今網絡上諸多流行詞匯,其實都是《粉紅女郎》用剩下的。

抖音快手朋友圈瘋傳的“小哥哥”“小姐姐”,哈妹早就用過了。

貼吧BBS常用來嘲諷的“綠茶”、“聖母”,也已經躺在萬人迷的字典裏發黴了。

當你覺得一個人去海底撈吃火鍋,服務員給你對面放個熊是最大的人性關懷。

其實你不知道,17年前萬人迷暴飲暴食的時候,熊熊就坐在她對面了。

放在理性的語境下,《粉紅女郎》這種狀況在現實裏基本不可能發生。

四個身世背景完全不同的女孩同住一個別墅下,身邊圍繞的男生不是睿智多思的高富帥,就是風流倜儻的情場浪子。

遇到的所有難題都能被巧妙化解,要麼是敵人被感化,要麼就是有高人相助。

其實我們可以理解為,《粉紅女郎》只不過是一則包裹著粉紅泡泡的女性童話。

但也正因為這種對女孩性格的分裂展示,對偶然事件的誇張描述以及對愛情、婚姻、追星等等社會話題的戲謔,“才能對世界固有的荒誕構成深刻的反諷”。

說到底,光鮮喜劇的外殼下,《粉紅女郎》是有深意在其中的。

它表面上向往著婚姻,實際卻批判著婚姻;

它看似追求者外表,追求者金錢和逆襲,實際卻把埋頭奮鬥的勵誌精神,藏在了每一個角色的內心深處。

萬人迷之所以有那麼多愛情金句,是因為她的成長都來源於傷害。

男人婆因老板逃走一夜之間變成了清潔工抵債,也依舊任勞任怨。

即便要打掃廁所,也要打掃得幹幹凈凈,末了還放一束鮮花。

結婚狂雖然被幾十個人甩,但內心依舊保持著純潔善良,和對美好愛情的向往。

她們的行為看似誇張,遭遇看似不合理,但整部劇一五一十地給出了他們之所以成為她們的紮實理由。

在傷害裏成長,在逆境中拼殺,保持美好的希望,保持純粹的心靈。

雖然背景同在上海,但它不像《小時代》,花大量筆墨去描寫上海的紙醉金迷,毫無節制得放大個人情緒,傳遞虛假的感動。

它也不像《上海女子圖鑒》,一女多男交援傍富,把生活過成了性和愛的瑪麗蘇。

它就是《粉紅女郎》,全年齡段適合,老少鹹宜。

小孩看不需要捂眼睛,老人看也不會指著屏幕吐槽。

所以《粉紅女郎》捧紅了四位主演,而不是主演的名氣帶動了《粉紅女郎》。

17年過去,結婚狂早已大紅大紫,萬人迷成了大學老師,男人婆演起了媽媽,哈妹已看破紅塵。

朱德庸說,他做了一個夢,夢見這四位女郎對他說:“我們不要你安排的生活啦!我們有自己想要的未來。”於是他停止了連載。

《粉紅女郎》的漫畫也完結了,但她們傳遞出的精神和感動,卻依舊影響著已經成家立業的我們。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