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教訓仇人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IC photo/圖)

玩伴怎樣,你就怎樣。近期的一些新聞再次說明了這一點。例如被(前)前女友揭露陰私的某明星,曾和同好建群聊些少兒不宜事。而某些追星的青少年,在“粉頭”的振臂一呼下,更是打援、罵戰無所不能。更早前,某明星吸食毒品,身邊也有一幫狗肉朋友。

知乎上,有這樣一條帖子:一名初二女孩存有壓抑、叛逆心理,為了尋找社會支持,在校外與不良朋友接觸,出現抽煙、放縱等不良品行行為。好在,經過認知矯正、教育引導,女孩回歸了陽光一面。但成長偏差故事,卻大量存在,引人揪心。有些原本正經質樸的孩子,跟著社會青年混,混著混著就被帶壞了,甚至走上黃賭毒的不歸路。

交友不慎,如墮深淵。有人寫文章提醒,家裏有女兒的、有兒子的,青春期要特別提防你們的孩子結交毒閨蜜、毒哥們。這話太對了。

在孩子的世界裏,太容易跟著好人學好、跟著壞人學壞了。我還上小學的時候,村裏就有小夥伴慫恿我和他們合作,去偷人家老舊拖拉機上的零件換錢了。我如果和他們玩,“投名狀”是免不了的。幸運的是,我的膽子太小,遠離了他們。我跟著另一些小夥伴去采草藥,換了錢,買文學雜誌讀且交換,走的是一條單純快樂的路。

青春期面臨的“學壞”誘惑更大,抱著社會哥的大腿狐假虎威的,不乏例子。

我上高中那會,常有社會青年到學校遊蕩。那時港片《流氓大亨》正流行,有些男生把“大亨”和社會青年的活法視為瀟灑,成天沒心思上學,不是抽煙耍酷,就是追女生,甚至請社會青年幫自己教訓“仇人”。學校為此頭痛不已。

和我來自同一個初中的幾個男生就是這類人。起初他們也對我這個文學青年百般拉攏,而我出於老鄉情誼也和他們走近過,譬如買冰棒請他們一起吃、聽他們吹噓社會經驗。但很快我就發現我和他們不是一路人,他們給我的印象,是猥瑣、下流的,例如對著女生吹口哨;也是沒家教的,例如公開翻人家的東西占為己有。在他們多次不經我同意就翻我從家帶到宿舍的食物並享用後,我終於和他們翻了臉。和誌同道合的同學一起研究文學,是我抵禦不良思想侵蝕的底氣。而如果一直跟著他們混下去,我不知道我後來會變成啥樣。余華的《兄弟》、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抵達之謎》,都描述過青春期的“混”。如果這種“混”只是荷爾蒙和好奇心交織之下的“同行”,倒也不那麼可怕,可怕的是,這個群體或圈子是由毒閨蜜、壞兄弟刻意納入不諳世事人情的好孩子一起組成的,為的是讓好孩子變壞,吃掉你這盤菜雞。

就算事後可以追究,但此時,一個好孩子已經被塑造成問題青年,甚至鑄成大錯無法回頭。徒喚奈何?因而,遠離身邊最危險的關系,才是第一位的。

老祖宗早就總結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的人認為這話絕對,但話裏的哲理卻是無法駁倒的。近朱者不赤、近墨者不黑的當然有,典型的例子:孫大猴成天和豬二混在一起,大哥沒有學會二哥的孬,二哥也還是一到關鍵時候就自私自利、搞分裂,完全沒有大哥顧大局的風範。但這本屬概率極低的事,沒必要拿來擡杠。

某種意義上,玩伴就是最大的環境。很大程度上,玩伴是什麼樣,你就是什麼樣。玩伴可以讓你十二歲打架,也可以讓你年少讀書。跟著一群毒閨蜜、壞哥們混,只能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很多時候,玩伴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看看唐伯虎的朋友圈都是什麼人,看看“竊格瓦拉”都和什麼人打交道,就啥都明白了。

我的二爺,十幾歲就在上海灘打拼,世事洞察。他年老回鄉之後,常和我說道理。某次教我訣竅:要是一幫朋友去打架,喊你一起去,咋辦?“你可以裝模作樣系鞋帶,拖到最後一刻,這樣的話,你可以成為沒有動手的那個人。”但他沒有告訴我,倘若一而再再而三,那又如何是好,還能躲得過去嗎?

事實上,在一個圈子裏,“獨善其身”並不可靠。要拯救自己,唯有及時切割,換一個環境,和有趣有德性的人在一起。

微博上,一位網友寫道:大學時的前男友結識了一些社會放貸青年,經常泡夜店,學著抽煙,我趕緊分手了,但一直保持普通朋友狀態。後來他也學著飛葉子,頻繁換女友。偶爾我們也會分享近況,他問我,為什麼現在談的女朋友都不靠譜,素質很低,其實就是圈子的問題……

這位跟帖者的選擇堪稱範例,她通過及時止損,讓自己避免被帶下水。那種因為最親密的人“混圈子”結果自己也被沾染惡習的事,比比皆是。

但這種事,“身在此山中”的孩子是很難自我覺醒,從而與壞孩子決裂的。父母的教育和引導,至關重要。為人父母的,起碼要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和哪些人玩。“孟母三遷”說的是改變教育和成長環境的事,但根本上,她是讓自己的孩子遠離渾小子們。這讓我想到我二爺說過的另一句話,“不能和那些人成行”。哪些人?鄉野村夫口中的“打流混世”者。而“成行”一語,在鄉間,素有和壞孩子放浪形骸之意。我覺得這是他講過的最好的一句話。總之,如果父母不能意識到這個問題,且及時做出幹預的話,那一定會後悔的。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伍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