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到幹凈的魚塘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澎湃新聞記者 朱雷

6月上旬,皖北地區的小麥陸續成熟,收獲的時節來臨。安徽太和縣淙祥現代家庭農場也緊鑼密鼓地安排大型農機機械準備著,1200畝小麥,農場主徐淙祥預計四天就能完成收割。

年近七旬的徐淙祥每天從天亮就泡在田間,一天下來超過十二個小時。今年的努力給他帶來的成績是——百畝連片的小麥畝產達到600公斤左右,高產田塊更是超過了750公斤。徐淙祥驕傲地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這樣的成績在全省已經屬於較高水平。

“原來小麥超千斤就不錯了,現在能達到1200斤,這得益於優良品種推廣、農業技術實施、大型機械的耕作以及科技化的管理。”徐淙祥說,走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道路,使他們能節本增收、提質增效。

在小麥豐收的風景之外,太和縣百麓食藥用菌科技產業園的菌菇種植區,員工也在連日不斷地采收蛹蟲草和竹蓀兩大主力產品。原產於貴州省的竹蓀為何能在千裏之外的皖北落根,園區裏一個個智慧農業大棚是回答問題的關鍵。

農業融合科技的智慧同樣體現在太和縣雙浮鎮的有機良莊中,國內首創的魚菜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已經走出了皖北,開始向全國推廣。除此之外,有機良莊還同上海等一線城市營銷單位合作,推進產品直供長三角地區,進入生鮮商超。2021年1月,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在有機良莊揭牌,這標誌著太和縣現代農業領域在引進高端人才,推進農業現代化產學研合作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如今高鐵將太和縣融入長三角3小時經濟圈,在上海的生鮮超市中選購的上海青,就有的來自太和縣的大菜園。面粉、澱粉、果蔬、特色種養產品方面,太和農業在長三角經濟圈中的表現尤為出色。綠色食品基地為長三角區域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優質農產品。

6月10日,太和縣淙祥現代家庭農場,播種機正在田間種下玉米種子。 本文圖片均為阜陽廣播電視臺 宋時佳 攝

現代家庭農場:“農業的出路還在於機械化”

6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徐淙祥帶著草帽、身穿防曬衣站在田間指導技術人員調整玉米播種機。他所在的現代家庭農場,剛剛收完了1200多畝地的小麥。徐淙祥在坊間又被稱為“種糧牛人”、“安徽麥王”、“玉米狀元”。

三天之後,太和縣迎來連續強降雨。要趕在三天內將一千多畝地完成播種,這對徐淙祥來說難度不大,十幾臺農業機械設備是他自信的來源。“三天之內就能種完,分幾個作業組,用不上人海戰術了,只需要十幾個人操作機械就可以了。”徐淙祥說。

田間,打捆機已經把多余的小麥稭稈打包捆好;旋耕機犁過重新整備好的地塊;播種機折返前進、來回穿梭,一趟能把玉米種子分四列種下。

徐淙祥介紹,他所在的現代家庭農場模式是把老百姓的土地租來,由他進行種植管理,主要是小麥、玉米、大豆的優質高產栽培。老百姓通過土地合作入股,每年穩定收租,做到旱澇保收,還能在農場裏打工。

徐淙祥的家庭農場是太和縣土地農場式規模流轉的典型代表,其主要特點是以農村規模經營大戶、家庭農場為主要組織形式,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通過家庭承包規模經營,減少了單位面積勞動力的個數,實現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資源再分配。

農場的技術人員檢查播種機的埋種深度。

徐淙祥以前是村幹部,還當過農民技術員,熱愛農業技術。“當村幹部得把農民搞富。”徐淙祥說,這是他的初衷。但一家一戶種地沒有效益,老百姓自己種地一畝一年下來頂多收入三四百元。他想把土地集中起來,由他來種,這樣既能提高產量、降低成本,也能讓老百姓有收入——兩劃算。

“規模出效益,農業的出路還在於機械化。”徐淙祥坦言。1200多畝土地一眼望不到邊,在田間每隔幾米就會有一個水泥圍成的小墩子,徐淙祥介紹說,那是澆水的井口,一畝地十幾個噴管井口,配合機械化設備一下能澆四五百畝。而像打藥,以往人工背著藥桶打藥成本太高,現在利用飛行器專門服務,上千畝合算下來成本還更低。“真正大面積的種植,從種到收全程都是機械化”。

自徐淙祥租賃經營土地以來,堅持科學種田,總結整理了諺語栽培法。農場投資添置了大型聯合收割機、農用拖拉機、運輸車輛、噴灌機等,建立了固定實驗田和良繁基地,用現代的方式經營農業、管理農業、改造農業,解決了家庭經營決策分散、土地經營規模小、產品品種雜而數量小、銷售運輸半徑小、抗風險能力低的問題。

徐淙祥說,家庭農場入選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範基地後,他每年承擔著國家、省、市、縣的優良品種試驗示範。同樣作為省農業科學院試驗示範基地,他也承擔著試驗示範項目、良種繁育項目以及農機推廣項目。中央領導、農業專家先後深入徐淙祥現代農業示範田考察調研,對示範田的科學管理給予高度評價。

除了重視現代農業機械化管理之外,徐淙祥還強調循環綠色發展。對於農場中的稭稈問題,他積極同縣裏的養殖大戶以及菌菇種植企業開展合作,多余的稭稈提供給養牛大戶當做飼料或當做菌菇生長的培養基,換取來的牛糞、菌渣再用於肥田。

太和縣百麓食藥用菌科技產業園培植的藥用蛹蟲草。

食藥用菌科技產業園:生態模擬系統打造差異化產品

太和縣百麓食藥用菌科技產業園是稭稈的消耗地之一,園區中培植的蛹蟲草,其培養基正是由稭稈、大米、大豆調配而成。

該產業園由安徽百麓控股集團投資建設,園區坐落在太和縣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舊縣核心區內,主要從事食用菌的制菌、養菌、菌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及其附屬配套產業。

產業園入口區域的大棚主要生產蛹蟲草,據產業園的運營負責人徐冉介紹,他們培植的蛹蟲草主要分為食用菌和藥用菌兩種。裝在小瓶子中培植的蛹蟲草直接種在了蠶蛹上,因為營養價值高,價格也相應較高,不親民,主要為藥用。經過改良培養基,他們在保留一部分營養元素的基礎上,把蛹蟲草的價格壓了下來,開發了食用菌。

此外,在產業園中還有一種特殊的菌菇——原產於貴州等地山區的竹蓀。徐冉稱,鮮竹蓀在市場上一般只有半年的銷售期,並且鮮竹蓀在原產地之外很少能夠買到。而他們產業園的智慧大棚使鮮竹蓀在皖北落地成為可能。

食用蛹蟲草在智慧大棚中標準化培植。

產業園利用自主研發的智能大棚,可以通過模擬不同地方的環境氣候,再由技術人員結合實際調配出的水土,構建一套生態模擬系統。此外大數據的支持,可以讓他們了解菌菇每個階段最適合生長的環境是什麼樣的,再進行匹配。

智慧大棚與傳統大棚有何區別?

產業園中的大棚外包裹層更加厚實,水泥地面下還鋪設有隔熱層,大棚門口還配有專用的智能系統控制內部設備。“傳統大棚都是泥地,棚子也很薄,而我們棚內的溫度和濕度都可以控制。”徐冉說,棚內不受外界因素幹擾進而可以達到周年化生產。

在養殖蛹蟲草的大棚內擺放著十幾個鐵架,鐵架上整齊地排布著數十個白色的塑料盆,它們以一定的傾角倚在鐵架上,盆口被一層塑料薄膜包裹,盆內黃褐色的條狀菌菇就是蛹蟲草。在鐵架之間還懸掛有多個燈條,徐冉稱,這種燈條看似不起眼,其實它們是用來模擬自然光照的,強度可控制。

大棚內每個架子上擺放多少培養基,根據培養基撒多少菌種都有固定標準,這使得偏差在可控範圍之內,保障每一批生產出來的菌種品質都一樣,達到標準化生產。通過周年化、標準化相結合,產業園中可以保證穩定的在特定時間生產出特定品質的菌種,而傳統農業受限於外界影響,無法保證品質。

談及設立產業園的初衷,徐冉說,他們最初就想走差異化的產品。“說到食用菌就是香菇、雙孢菇等品種,這類沒有技術含量,大家都可以種,就算品質好一些,也賣不上價錢,而且還要面臨價格戰的壓力。”他表示,差異化的好處就在於銷售的壓力較小,最初可能會不受認可,但隨著市場上貨源稀缺,他們及時補位,拿出的貨品基本都是一搶而空,也取得了供應商的信任。

盡管前期投入較大,但後期能保證更穩定的產出,而且是有競爭力的產品,應對風險的能力也更強。疫情期間,由於物流停運,竹蓀的鮮品在非特定環境下只能儲存一個星期,他們選擇把菌菇烘成幹品,這樣保質期就延長到了兩年,減少了損失。

此外他們還吸取經驗,開辟深加工產品,例如把烘幹後的蛹蟲草加工成蟲草茶、補給飲料等。在面對競爭方面,一旦他們的專有技術被攻破,還有儲備的菌種補充,不會陷入被動。

產業園自2018年破土動工,建成後年產2萬噸食用菌鮮品、10萬噸有機肥、菌菇類深加工產品1萬噸,年利5000萬元以上。投產後每年可消化20-25萬畝稭稈、40-50萬頭(只)畜禽類糞便,提供1000個以上就業崗位,直接帶動2萬余貧困戶直接參與種植,實現每畝2萬元以上收入。

有機良莊的集裝箱養魚循環系統。

有機良莊:讓老百姓吃上健康食材

馬泡瓜是在皖北的田間地頭常被看作一種野果,形似小西瓜的果實有甜有苦,有時馬泡瓜肆虐的生長,甚至會幹擾到正常農作物的收成。但在太和縣國家級農業示範區的安徽有機良莊,馬泡瓜被變廢為寶,通過榨取馬泡籽油,田間野果變成了“油中茅臺”。

經過研究培育,有機良莊中的馬泡瓜基地畝產能達到3000斤。“16斤馬泡瓜榨4斤馬泡籽,4斤馬泡籽榨1斤油。”安徽有機良莊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德水向澎湃新聞介紹,馬泡籽油營養價值豐富,市場前景廣闊,已然成為公司的一二三產融合的核心項目。

在有機良莊中,處處可見綠色農業的影子。據悉,安徽有機良莊農業科技公司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遊、特色農產品綜合開發等產業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經營主體。他們以農業為基礎,同時發展農產品深加工以及景區、休閑觀光農業建設,打造健康產業鏈,實現一產、二產、三產無縫鏈接。

2021年1月,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在有機良莊揭牌,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校長鄒學校牽手安徽有機良莊。中國工程院院士鄒學校是國家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蔬菜育種專家,長期從事辣椒育種及資源創新,突破了辣椒品種產業化系列關鍵技術,被譽為“辣椒院士”。

此次合作把“辣椒院士”的研究成果在皖北落地,把湖南辣椒育苗本土化。在有機良莊的試驗大棚內,他們通過試驗各種方式的無土栽培,選取最適合本地生長的幼苗。

董德水告訴澎湃新聞,因辣椒在蔬菜中的需求較大,產業規模也比較大,而且辣椒除了和我們的飲食密切相關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用途,比如大型船舶底部的紅色塗層,都是從辣椒中提取的防腐劑。未來有機良莊希望借助鄒院士的研究,建設辣椒博物館,向人們展現辣椒文化。

集裝箱中養魚的水用於澆灌作物,經過循環過濾再回到集裝箱中。

在穿過辣椒培育大棚後,最引人矚目的是一排排集裝箱,更出人意料的是集裝箱竟然是為了養魚。董德水說,集裝箱養魚並非單獨的系統,魚菜生態循環種養,這一模式是他們在國內首創,獲2019年度安徽省科技進步獎。

養魚的“汙水”中有蔬菜、花卉、果樹需要的肥料,集裝箱連接的水循環系統,首先讓作物吸收多余的營養,再通過三級過濾,清水又回到集裝箱中,形成循環種養。這整個環節達到零排放、零汙染。

皖北地區不及南方水鄉,如果養魚開挖魚塘將會破壞耕地,而集裝箱養魚破解了這一難題,一個標準集裝箱就相當於一畝土塘的養殖效益,最高密度可養3000多尾魚。董德水稱,魚類在集裝箱中不接觸土壤,沒有土腥味,而且集裝箱中的水一直在循環,水流促使魚類一直遊動,也會使魚的肉質更好。

“最初建設現代農業,是為了讓老百姓吃上健康食材。”董德水說。隨著農業產業鏈逐漸延長,加工業與服務業也逐漸被聯系起來,以及伴隨中央廚房、物流配送中心的發展,如今不僅只有本地人能品嘗到有機良莊的優質蔬菜,產品更走出了安徽,走進了一線城市的生鮮商超。

責任編輯:譚君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