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逝世的姥爺復活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講到魯迅,相信大家都很熟。上學的時候,還被他折磨的夠慘。

基本凡是他的作品,你都會在課文後面看到特別熟悉的7個字:誦讀並默寫全文。

導致,我們連出校門了,都恨不得對他敬而遠之、退避三舍、拒之千裏...

△1933年5月1日,魯迅在上海,身上穿著伴侶許廣平為他編織的毛衣

魯迅有多強,來聽聽這些“諾獎級”的同行是怎麼說的:

莫言說:“倘若我能寫出《阿Q正傳》,我寧願我所有的作品都不要了”。

大江健三郎說:“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魯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靠近一點點”。

羅曼羅蘭說:“讀到他作品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潸然淚下。”此後一生,羅曼羅蘭致力於魯迅作品在法國的推廣。

即便是世界範圍內,也很少有作家,能像魯迅一樣,獲得同行如此一致的高度評價。

△2009年1月大江健三郎在魯迅博物館 許金龍攝

而在自己的祖國,沒讀過他作品的人,在質疑他的光環,讀過他的作品的人,則嘆息人們對他的輕視。

知乎上有個問題:魯迅在國內的評價為什麼這麼高,他是不是被高估了?

知名作家張佳瑋是這麼回答的:

這個回答,我是很有共鳴的。上學的時候,我也很反感魯迅。直到——

工作幾年後,回到出生的小鎮,看到兒時的玩伴,有的初中畢業就被家裏安排嫁了人,有的外出鉆了礦,有的重復父輩的人生做了磚瓦工。再打招呼時,竟發現彼此都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

這時候再想起魯迅和閏土,想起閏土恭敬地對魯迅叫出那一聲“老爺”,想起魯迅看到閏土的孩子,甚至看到了閏土孩子的未來。

那一刻,才驚覺這個曾被自己嗤之以鼻的男人,早已在100年前,就把我們讀懂、看透。

正如郁達夫對魯迅的評價:“當我們見到局部時,他見到的卻是全面。當我們熱衷去掌握現實時,他已把握了古今與未來。

慶幸不少人在社會上滾打幾年後,重新拿起了他的作品,發現了他的深邃、超前:

每個成年人,都應該再讀一次魯迅。即便過去了100年,魯迅的一字一句,仍在上演。那些至今糾纏我們的問題,魯迅也早已在他的作品裏給出了回答。

如果你也想重新拜讀一下魯迅,魯迅博物館推出的這套《魯迅文集》值得一看。它不僅可以作為魯迅代表,更是值得放在家中收藏、品讀一輩子的。

全套6冊包含:30篇小說,59篇散文自述,106首詩歌,323篇雜文,381封書信,帶你了解一個真實的魯迅。

內容詳實,專業,由研究魯迅30多年,現任魯迅博物館館長的黃喬生精心編選。紙質、排版也非常舒服,完全不用擔心看久了眼睛會吃力。

裝幀也是有設計感,氣質出眾,擺在書架顯品味。

現在購買還很劃算,全套原價399元,限時特惠價:全套只要99元。

人們愛他毒舌也愛他熱誠、溫厚的慈悲

△1929年魯迅在北京對群眾講演

都知道魯迅的毒舌,多是抨擊封建禮教。

可是,100年後的今天,他的毒舌,依舊不過時。

講憤怒:“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華蓋集·雜感》

講對錯:“從來如此,便對麼?”——《狂人日記》

講育兒:“中國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們的人,不負教他的責任。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隨感錄廿五》

那些你曾湧在心頭,卻無法說明的復雜情緒,他只用寥寥數語,便一語中的,直擊要害,讓你忍不住投去敬畏的目光。

而他讓我們敬畏的,還不只是犀利、冷峻的筆鋒,還有作為父親的溫厚、慈悲。

精心給兒子起名“海嬰”,寓意上海的孩子。但又怕兒子不喜歡,轉身告訴妻子和友人:“如果孩子長大,不喜歡這個名字,可以改”。

有同行吐槽魯迅太寵溺兒子,魯迅也毫不客氣地回懟:“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魯迅和兒子周海嬰

魯迅病逝時,海嬰只有7歲,他給兒子留了一封遺言,信裏有這樣一句話:

“魯迅的兒子”這個名號太響亮,也太沈重,逼不得已讓你背上,但別怕,你不僅是我的兒子,更是周海嬰。

盡管自己是蜚聲海外的文壇泰鬥,但對自己的兒子,他唯一的希望,卻是希望他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這份父愛的溫厚不能不令人動容。

△1956年為魯迅移靈。魯迅棺材左邊從前往後依次是 茅盾、許廣平(魯迅夫人)、宋慶齡等;右邊依次是巴金、周揚、張春橋等。

在所有用中文寫作的小說家裏

他的文筆,依舊是頂好的

△1933年2月17日,魯迅、蕭伯納、蔡元培在上海合影

很多人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就短篇小說的領域來說,魯迅要比他同時代的其他作家,高出好幾個段位。

拿我們很熟悉的《故鄉》舉例:闊別多年後,魯迅重回故鄉,見到了兒時的親昵玩伴——閏土。

對於兩人這次重逢的第一次見面,魯迅是這麼寫的:

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只是說:

“啊!閏土哥,——你來了?”

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湧出:角雞,跳魚兒,貝殼,猹……

但又總覺得被什麼擋著似的。

單在腦裏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淒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做聲。

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

“興奮、擋著、回旋、吐不出、站住了、歡喜和淒涼、動著、終於、分明”,僅這幾十個字所蘊含的情感張力,就足以讓人內心翻江倒海,久不能平息。

再來看《孔乙己》,魯迅上來先講魯鎮酒店的格局:穿短衣的,是做工的人,買一碗酒靠櫃外站著;穿長衫的,大抵闊綽點,要酒要菜,可以進店裏坐喝。而孔乙己呢,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僅一句話,便讓孔乙己格格不入的社會身份突顯了出來。

等到孔乙己的腿被打斷後,魯迅描寫孔乙己進入酒館的方式,更是一絕。

“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裏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裏”,然後高潮來了,“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

讀到“見他滿手是泥”,你還一臉狐疑,等到後半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你可是瞬間頭皮發麻,不得不佩服魯迅的高明了。

△魯迅在書房

作家余華則分享過這樣一件事,自己上學時因為厭惡學校裏對於魯迅的刻板教學,一直不怎麼讀他的作品,但幾十歲後,當他重新以一個作家的身份認真閱讀時,他驚呆了:

當天晚上,我開始在燈下閱讀這些我最熟悉,也最陌生的作品。

讀的第一篇小說就是《狂人日記》——我已經完全忘記了裏面的內容。

小說開篇寫到那個狂人感覺整個世界失常時,用了這樣一句話:

‘要不,趙家的狗為何看了我一眼。’

我嚇了一跳,心想,這個魯迅有點厲害,他只用一句話就讓一個人物精神失常了。

此後的一個多月裏,余華沈浸在魯迅的作品,如癡如醉。

後來在一篇文章裏,對於魯迅的語言,余華這樣寫道:“他的敘述在抵達現實時是如此的迅猛,就像子彈穿越了身體,而不是留在了身體裏。”

用一位讀者的話來說:給別人的作品打五星是一種褒獎和肯定,給魯迅先生的作品打五星,是因為滿分只有五星。

△魯迅生平不茍言笑,這是魯迅照片中唯一大笑的鏡頭。沙飛攝於1936年10月8日。十一天後,魯迅逝世。

每個中國家庭的書架上

都應該有一套《魯迅文集》

讀懂魯迅,人生敞亮

想要讀懂魯迅的作品,不能不了解他的一生經歷了什麼。

△1930年的魯迅

13歲,祖父入獄,15歲,父親病逝,連上學的學費都交不起。家道衰落他看盡親鄰顏色,獨自異國求學,卻屢遭侵淩汙蔑,孤獨而淒冷的青年時期,寫信成為他的寄托。

這其中的故事,心路歷程都散見在他的散文和書信裏。

魯迅博物館出的這套書,非常貼心的按照時間順序排序,讓我們能夠清晰得了解魯迅輝煌而坎坷的一生。

其中,381封私人書信裏,每一篇都真實記錄了魯迅的生活細節,成為了解魯迅生平不可錯過的重要文獻。

而所有那些你知道的雜文,小說,也全部單獨收錄成冊,讓你一次性看得過癮!

除了內容本身的權威,詳實,這個版本的裝幀,也真的很前衛。

封面設計,大膽前衛,每一冊的封面,都是一個抽象化的魯迅形象,這樣不落俗套的設計,根本無法抗拒!

每一冊的書脊上,還貼心地設計了展示魯迅生平的時間線,整套書合在一起,魯迅一生的關鍵事件,一目了然。

紙張也是超舒服的材質,亮度適中,字號也很親民,閱讀起來不要太舒服。

既適合當作禮物送人,自己做收藏擺放在書架也是十分養眼。

在所有現當代作家裏,沒有比魯迅更懂人性的。每個中國家庭的書架上,都應該為魯迅留出一個位置。

作為能夠讀一輩子的書,魯迅的文字,不只是了解中國社會的窗口,更是幫助自己了解當下,讀懂人性的百科全書。讀懂魯迅,人生更從容~

現在購買還很劃算,全套6冊,原價399元,限時特惠價:全套只要99元!

關註並回復“福利”即領50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