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腳上長蛆快要死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食源性疾病是當前影響中國食品安全、危害公眾健康的最主要因素,而誤食野生毒蘑菇中毒是我國食物中毒事件中導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2015年-2020年永州市食源性疾病中毒事件共致15人死亡,其中10人是由野生毒蘑菇中毒導致。

隨著氣溫升高,雨水增多,野生蘑菇開始進入生長旺期,雖然我市今年暫未監測到毒蘑菇中毒事件,但是湖南省已有多地報告了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目前正值清明時節,休假過節、祭祀掃墓、春遊踏青等活動人數增多,同時各種聚餐活動也相應增多,發生野生蘑菇中毒的風險增大。

野生蘑菇由於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一直深受廣大百姓喜愛,但因老百姓區分不清食用菇和毒蘑菇,世界各地每年因誤采誤食毒蘑菇,導致中毒的事件屢見不鮮。中毒後,輕則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或精神亢奮、精神抑制、精神錯亂及幻覺等癥狀,嚴重的還可能導致人體臟器損害,威脅生命安全。

蘑菇形態千差萬別,對於非專業人士,無法從外觀、形態、顏色等方面區分有毒蘑菇與可食用蘑菇,沒有一個簡單的標準能將有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區分開來。

劇毒鵝膏菌和亞稀褶紅菇是我市毒蘑菇中毒主要的致死“禍首”。

劇毒鵝膏菌是毒蘑菇中比較好識別和區分的,它同時具有菌蓋、菌柄、菌環和菌托。通俗地說,就是“頭上戴帽(指有菌蓋)、腰間系裙(指有菌環)、腳上還穿鞋(指有菌托)”的蘑菇就是鵝膏菌。這類蘑菇大部分是有毒的,因此,凡是“頭上戴帽、腰間系裙、腳上還穿鞋”的蘑菇千萬不能采食。

在永州,灰花紋鵝膏菌主要生長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的高溫潮濕季節,它生長於石櫟、刺栲等闊葉林中。亞稀褶紅菇集中生長在7~8月。灰花紋鵝膏菌所含毒素對人體的致死量為每公斤體重0.1毫克,1朵蘑菇所含毒素即足以使一個成年人死亡。

灰花紋鵝膏菌

含鵝膏毒素的鵝膏菌、盔孢傘及環柄菇屬中的劇毒蘑菇引起的中毒癥狀明顯表現出4個階段——潛伏期、胃腸炎期、假愈期和內臟損害期。

誤食鵝膏菌後,一般發病較慢,有6~12小時的潛伏期。

潛伏期過後出現惡心、嘔吐、劇烈腹痛、“霍亂型”腹瀉等腸胃癥狀。

胃腸期過後,癥狀消失,近似康復,1~2天內無明顯易見癥狀,容易給臨床醫生和患者造成一個康復的假象。在這個階段盡管臨床癥狀得到改善,但肝功能酶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和膽紅素開始上升,腎功能也開始惡化。

假愈期過後,病情迅速惡化,出現肝功能異常和黃疸,肝腫大,轉氨酶急劇上升,嚴重的高達幾千甚至幾萬,隨著這些酶活性的急劇增加,肝腎功能惡化,凝血功能被嚴重擾亂,引起內出血,最後導致肝、腎、心、腦、肺等器官功能衰竭,5~16天病人死亡。

而誤食亞稀褶紅菇後,發病時間一般在1小時內出現癥狀。開始時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現象,並有乏力感,24小時後,出現全身乏力明顯,肌肉痙攣性疼痛,肢體乏力,明顯的腰背痛,肌肉酸痛。胸悶、心悸,呼吸急促困難。血尿或血紅蛋白尿,出現醬油色尿液。生化指標表現為肌酸激酶急劇上升,高的達到數萬至十萬單位以上。嚴重者最後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該菌與老百姓經常采食的紅菇屬中的其它種類如稀褶紅菇、密褶紅菇極為相似,老百姓都稱為火炭菌,很難從外觀形態上將它們區分開來。

亞稀褶紅菇

一旦誤食野生菌後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一定要及早就醫,越早進行毒物清除,治療效果越好。凡是誤食後有潛伏期在6小時以上的,也就是說吃了蘑菇後6小時才出現嘔吐、腹瀉等胃腸型癥狀的,一定要及時送至大醫院去治療。因為肯定是誤食了含有劇毒鵝膏的種類,會導致急性肝損害,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民間毒蘑菇鑒別方法不靠譜

“很多愛吃蘑菇的百姓,喜歡根據經驗去辨識。”民間一些鑒別毒蘑菇的方法不可靠,這樣很容易陷入認識誤區。

誤區一:顏色鮮艷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沒毒。

事實上我國的一些劇毒蘑菇,如灰花紋鵝膏、亞稀褶紅菇都是灰色的,致命鵝膏、裂皮鵝膏都是純白色的。

誤區二:蘑菇跟大蒜、大米、銀器、瓷片等一起煮,顏色變黑有毒,未變顏色就無毒。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我國的一些劇毒蘑菇跟大蒜、大米一起煮,大蒜、大米的顏色並不變黑。

上圖為患者加工野生蘑菇時所拍。患者在加工野生蘑菇時放了大量大蒜,由於大蒜未變黑,患者認為可食,結果致一家6人全部中毒,其中2人死亡。

誤區三:生蟲、生蛆的蘑菇無毒。很多昆蟲、動物對毒素的吸收與作用與人是不一樣的。劇毒的鵝膏菌成熟爛掉後很容易生蟲,生蛆。甚至劇毒的鵝膏菌經口服餵養小白鼠,小鼠都不會死。

誤區四:受傷變色或者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

受傷變色或者有乳汁流出是很多科屬如牛肝菌科、紅菇科的一個特征,實際上,牛肝菌科和紅菇科的很多種類是可以食用的,故不能憑受傷變色或者有分泌物來判斷蘑菇是否有毒。

誤區五:長在潮濕處或家畜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

永州市疾控中心再次慎重提醒大家:

野菇有毒無毒難分開

路邊的野菇你不要采

誤食毒菇容易出意外

千萬不要嘗鮮來采摘

來源:永州疾控中心

來源: 永州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