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供品壞掉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中國最古老的飲食習慣,以蒸、煮為主,在早期的歷史資料和實物裏,難覓油炸食品的蹤跡。

油炸,雖說是一種“不太健康”的烹飪方式,但是它獨特的口感,層次豐富,刺激食欲,極大的滿足了人們的味覺。

油炸是何時出現的?又是何時進入尋常百姓家的?油炸背後的文化故事,值得一探。

01 烹飪用油的出現

有文字記載的油,起初不叫“油”,而是被稱為“脂”和“膏”。一種說法是,“脂”從有角動物中提取,“膏”從無角動物中提取。還有一種分類標準是,凝成固體為“脂”,化成液體為“膏”。

最開始,食用油都是從動物身上提取的,以牛油、羊油、豬油最為常見。在《禮記·內則》裏,描述了具體烹飪方法:“脂用蔥,膏用韭。”

更早的《周禮·天官冢宰》中,則對配給帝王的食用油進行了分類,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烹飪用油依次為膏香、膏臊、膏腥、膏膻。春暖花開,適合用牛油煎炸豬、羊肉;炎炎夏日,狗油可以炸魚;入秋之後,豬油炸制牛肉最佳;隆冬時節,就要用羊油制鳥肉了。

那時的人們,即使貴為天子,能夠吃到的蔬菜,也不過蘿蔔、韭菜之類,再配上一些調料入味。每天主打“美食”,還是動物油配動物肉,聽起來就十分的單調。

春秋時期,最早的植物油原材料實現了種植,它們是“五谷”之一的“菽”。不過吃貨們還高興不起來,因為當時並沒有用這種植物榨油。

到了秦代,天子飲食條件依然“艱苦”,油家族展現才華的空間卻擴大了,人們將剩余動物油作為燃料,點燈照明,充分發揮油溫余熱。

考古學家從西漢的墓穴中,發現了長信宮燈,經過化學檢驗,證明其中的燃料也含有動物油成分。

張騫出使西域以後,引進了“胡麻”,這位後來者搶在“菽”前面,成為了植物油1.0版本。胡麻的出油率極高,一面世就受到熱捧,可惜麻油僅限於點燈,未能進入萬千家庭的廚房。

三國時期,群雄爭霸,麻油應用在了戰爭中。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士兵以麻油為燃料,點亮火把,從上風處放火,伴著麻油的香氣,敵軍的裝備化為灰燼,場面堪稱神奇。

與此同時,香氣撲鼻的麻油,在戰場之外有了新使命——烹飪。發展到後來,胡麻大家族日漸興盛,勞動人民總結出了不同品種的出油率,據《齊民要術》記載,其中含油量更高的是白胡麻。

02 豐富的油炸品類

西晉的束皙在《餅賦》一書中,介紹過一種食品,叫“牢丸”。將面粉調成糊,拋入油鍋中炸制,形成圓球形狀。這種小面點既可日常食用,又能作為貢品,烹飪方法簡單,保存時間長,很受歡迎。

現代有觀點認為,“牢丸”為梵文音譯,此類食品工藝可能來自印度。如今印度湯圓的做法,就是將面糊在鍋裏油炸後,裹上一層厚厚的糖漿,撒上各種香料,再撈出冷卻成球形。

到了唐代,美食大廚們將“牢丸”改稱“糖塠”,又叫“油錘”,同時為牢丸家族新增了兩名成員,即“籠上牢丸”和“湯中牢丸”。顧名思義,“糖塠”是將面粉拌上紅糖,調成比較粘稠的面糊,手搓成小圓球,放入鍋中油炸。成型後撈出,用一根竹簽串起來。每遇元宵時節,這種好吃又好看的甜食,幾乎人手一串。

而“籠上牢丸”和“湯中牢丸”,前者是放在鍋中蒸熟,後者為放進湯裏煮熟,與傳統的油炸牢丸不同,它們的味道偏重於鮮香。

宋朝人是食用油高手,相比之下,他們更喜歡植物油。油料作物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廣泛種植,榨油技術也飛速進步。油的種類,除了麻油,還有菜籽油、堅果油,甚至出現了蒼耳油、魚油。

宋人對油炸執著到何種程度呢?《夢溪筆談》形容他們:“不問何物,皆用油炸”。油餅、油夾、炸魚、炸春卷等食品,見於各類史料中,宋朝儼然成為了油炸愛好者們的天堂。

油條的發明,同樣源於宋代,背後故事的主角之一,是大奸臣秦檜。話說當年秦檜陷害嶽飛以後,臨安百姓個個義憤填膺。在眾安橋河附近,有兩家分別賣燒餅和糯米團的小攤販,聊到這個事情,氣頭上來了。

為了表達憤慨,兩人將各自的面團捏成秦檜和他老婆王氏的人形,背靠背粘在一起,丟進了油鍋裏。一邊炸,一邊大聲吆喝:“油炸檜嘍!油炸檜嘍!”路人聞聲紛紛圍攏,當即明白過來,也附和道:“油炸檜!油炸檜!”

這件事轟動京城,老百姓從各地趕來,都想嘗一口炸秦檜。兩位攤販一商量,決定合夥做生意。由於制作面人太麻煩,顧客要等很久,兩人便簡化了制作流程,將面團搓成兩根長條,扭在一起下鍋油炸,正式起名“油炸檜”。

其他商販紛紛模仿,油炸檜逐漸推廣開來,傳到了外地。時間一長,名字也變成了“炸油條”。因為油條誕生在燒餅攤,所以直到現在,仍有一些地方的油條攤子同時售賣燒餅。

油炸的另一個故事是,趙匡胤任後周禁軍首領時,一次攻下壽縣後,勞累過度病倒了。眼瞅著趙匡胤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廚師靈機一動,嘗試用面粉、白糖、豬油、五仁為原料,制作出了一款油炸面餅,外形如旋渦狀,層層起酥,金黃誘人。

趙匡胤一見到美食,頓時來了胃口,接連吃下了好幾個。之後幾天的飯食,也是頓頓離不了這種面餅。趙匡胤很快痊愈了,他感嘆於油炸點心的神奇,重賞了那名廚師。

等到趙匡胤登上帝位,回憶往昔,對當年的油炸面餅感激不已,將其賜名為“大救駕”。“大救駕”的制作方法一代代流傳下來,成為了安徽省壽縣的特色糕點。

03 食用油的發展

元代王禎撰寫的《東魯王氏農書》,詳細記錄了宋代油榨車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這是第一次介紹榨油工具的書籍。文中描述的破碎、炒、粉碎、蒸、制餅、壓榨、取等流程,建立起了傳統榨油標準,一直到現在還被民間榨油人使用。

明代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則詳細記錄了各類油料作物的出油率和特征,並將它們做了橫向比較,得出了最終等級排名:表現最優異的是胡麻、蘿蔔籽、白菜籽和黃豆,其次是蘇麻和油菜籽,第三梯隊的是茶籽和莧菜子,排在末尾的是大麻仁。

當時的人們,研究出了“水煮法”,用蓖麻和芝麻榨油,其中的芝麻油,就是如今常見的“小磨香油”。而油炸臭豆腐,也是明代的一項發明創造。

明末清初,原產自美洲的花生來到了中國,由於其出油率高、色清味濃,很快在海濱諸省廣泛種植。從輩分上來講,花生油出生最晚,但是它憑借獨特的魅力,後來者居上,贏得了民心,一躍成為了植物油中的老大。

清代最後一位太監總管小德張,也與油炸頗有淵源。小德張在離開紫禁城後,來到了天津定居,頭腦聰明的他,很快成為了大資本家。可是他過慣了大手大腳的生活,只用了十來年時間,就將財產揮霍一空。

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了生存小德張走上街頭擺攤,賣油炸果子。由於服務態度好,他的小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從清宮風雲人物,到賣油炸果子的小販,小德張的人生經歷充滿了趣味性。

04 油炸在西方

對比中餐,西方人對油炸更加熱愛。尤其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有著“無油炸,不美國”的飲食文化。甚至有美國人表示:中國的一切美食,我們都可以炸。

美國之所以癡迷於這種高油脂、高熱量的烹飪方式,是有歷史原因的。在印第安土著人的食譜裏,難以尋覓到食用油的蹤跡,直到17世紀初,情況出現了巨大轉變,因為北美洲被英國殖民者入侵了。

英國人帶來了他們的飲食理念:一切皆可油炸。炸土豆、炸牛排、炸雞蛋、炸火腿、炸魚、炸牡蠣等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天天食用。與油炸相依相伴的歲月,成為了北美洲大地上人們最難忘的記憶。

美國建國以後,南方和北方的飲食習慣出現分化,南方人更願意選擇油炸,因為南部地區氣候潮濕,食物如果不及時吃掉,在濕熱環境下很容易壞掉,對於窮人而言冰箱更是一種奢侈品。油炸就此走上C位,成為了一種極佳的保存食物方式。

貧苦人家連動物內臟也舍不得丟棄,又不擅長去除腥味,便將這些邊角料裹上玉米粉,添加一些辣醬,放進油鍋裏炸制。當油炸雜碎端上餐桌時,早已分不清哪些是香味、哪些是腥味了。

在美國南北戰爭以前,炸雞是奴隸常吃的食物,最常見的是炸雞塊、炸雞柳、炸雞排和炸雞米花。油炸快餐的材料廉價,食物不充足時極易飽腹,在貧困家庭很受歡迎,變得越來越流行,逐漸成為了一種窮人食品。

當年的窮苦發明人不會想到,後來幾乎所有美國人都愛上了油炸,並且成為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05 與油炸和平共處

回顧歷史,油炸領域的王者,當屬方便面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安藤百福將面條油炸脫水,解決了面條保鮮問題。如今時間過去了七十多年,這種神奇方便食品依然在世界範圍內流行。

喜愛油炸,是人類的天性,食物的酥脆口感,指引味覺踏上了驚險刺激之旅。它為美食增色,它讓身心愉悅。

油炸對身體的危害,同樣不容忽視,它讓一些國家肥胖指數高居不下,它和心血管疾病聯系緊密。它烹飪時產生的毒素,它對營養物質的破壞,以及過量的添加劑,都是值得關註的問題。

總之,美味油炸,不能貪食,享受大自然饋贈的同時,管好嘴,邁開腿,做一名健康的美食家。

參考資料:《油炸食品生產技術》、《腸子,腦子,廚子:人類與食物的演化關系》、《中國烹飪辭典》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筱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