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離婚人的又和好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作者|李彎灣

插圖|《“愛在”三部曲》

今年的二月份吧,有天我很無聊,無事生非嘛,我就打開了塵封多年QQ空間,想回憶回憶曾經的那段青蔥歲月。

我打開了一個女同學的空間,因為當年一直垂涎她的身材,想看看十年過去了,她變成什麼樣了。

在她的留言板,最頂上的那一條,是她高中時候的男朋友給她的留言:

“不知道你們那邊疫情怎麼樣了,擔心你,希望你保重,勿回。”

她們倆,高中時期在一起,高中畢業就分手了,女的去了浙江讀大學,男的沒考上,復讀了一年,為了她,考去了浙江。

兩個人後來又在一起了,大學畢業後,兩人又分手了,具體是怎麼個故事,我就不得而知了。

男的在大學畢業後就回老家了,沒過多久就結婚了,結婚一年後,有了孩子。不知道他倆是因為什麼分的手,不知道男孩是因為什麼結的婚,也不知道他的婚姻生活過得如何,但從這條留言看得出——他還惦記著她。

這條留言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因為我自己做情感咨詢嘛,平時都在接觸各種破碎的感情故事,失戀的人們,都在盼望著兩個人某天能重逢。

甚至很多人找到我咨詢情感問題,就是因為我以前寫的一篇文章,其中有句話,叫“你要相信,在將來的某一天,你們會再度重逢”。

我覺得這就是非常簡單的一句話,沒什麼深刻的道理,我也想不到這句話有什麼特別的,但失戀後找到我的人,幾乎都會提起這句話。

這句話對於很多失戀的人來講,安慰的功效太大了,因為“終將還會重逢”,給了正處於失戀絕望、苦痛中的他們,莫大的希望。

但問題是,兩個人如果真的重逢了,會怎麼樣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個電影,準確講是三部電影,叫《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

這三部電影,是一個系列電影,講的就是一個“分開後多年又重新在一起是什麼感覺”的故事。

可能有些朋友沒看過,我粗略的講一下故事梗概吧:

美國小夥傑西在歐洲窮遊,這是他在歐洲的最後一天,第二天得飛回美國,他在火車上遇到了一個漂亮的妹子,賽琳娜。兩人慢慢聊了起來,從詩詞歌賦到人生哲學,什麼都聊,越聊越嗨,彼此都覺得找到了靈魂知己。

傑西要在維也納下車,怕這位紅顏知己只是露水情緣,便大膽邀請賽琳娜下車,一起在維也納逛逛,賽琳娜同意了。

於是兩人邊走邊聊,由於沒錢,他們只能在公園的地上躺著,性盛致災——兩個不講武德的年輕人就在公園裏來了一發,哦不對,應該是兩發。

天快亮了,要分別了,兩個人不知道咋想的,不留電話、不留地址,居然相約了半年以後老地方見。

這是第一部的故事。

第二部講的是:

9年以後,傑西已經成了一個暢銷書作家,在巴黎簽售。這時賽琳娜也特地趕來了,兩人重逢。

原來,他們當初約定的半年後再見,傑西被賽琳娜放了鴿子,他去了,賽琳娜沒去,因為那天她外婆正好去世了。

老情人重逢,雖然容顏已經滄桑,但饑渴依舊。傑西已經結婚了,孩子都會打醬油了。兩人一路逛吃逛吃,最後去了賽琳娜在法國的家,聽她唱了一首寫給他的歌,故事就這麼草率而無聊的結束了。

第三部沒有玩前面兩部的老套路,直接講傑西離婚了,跟賽琳娜結了婚、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

他們一家去希臘旅行,兩人從頭吵到尾,本來想著去酒店來一發緩解下情緒,結果在酒店又大吵起來,賽琳娜忍無可忍,脫口而出“我不再愛你了”,然後便跑到河邊一個人生悶氣,傑西從酒店裏跑出來挽留他,還搞了一個什麼“未來的信”的騷操作,但賽琳娜並不買賬,猶豫半天後,勉強接受了傑西的求和。

全部的故事,就這麼平淡而無聊的結束了,這個電影基本上是靠臺詞臺詞撐起來的,導演可能只是想借著電影抒發一下自己對感情的思考吧,沒看過的可以看一看。

這個電影,情節雖然俗套,但符合愛情的規律。

兩個人無論你是如何的一見如故、一見鐘情,但基本上還是那些很千篇一律的樣子;兩個人的婚姻無論是如何的恩愛如初、羨煞旁人,但基本上也都是在平淡和爭吵中度過。

當然,電影還是美化和誇張了兩個人的感情,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兩個人如果分手了,後來再在一起,基本上只會消耗原本僅存的那點美好,讓人連幻想都沒了,從某種角度來講,這確實挺可悲的。

說到這裏,我就想起有首特別經典的宋詞,是南宋詞人劉過的《唐多令》,詞的內容是這樣的: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我第一次看到這首詞的時候,完完全全被感染到了,要形容久別重逢、舊事重提、舊友重聚、舊愛重來,再也找不到一句話比“終不似,少年遊”這6個字更恰當了。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我想買兩朵花烘托下氣氛,想跟老友在船上欣賞風景、喝幾杯,可惜呀,再也不是曾經那樣了,當年的那種感覺再也找不回來了。

與此很類似的,就像魯迅在《故鄉》裏寫跟兒時的玩伴閏土久別重逢的情景:

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只是說:

“阿!閏土哥,——你來了?……”

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湧出:角雞,跳魚兒,貝殼,猹,……但又總覺得被什麼擋著似的,單在腦裏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淒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

“老爺!……”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小時候讀這篇課文,沒什麼感覺,欣賞不了,讀不懂,只是為了考試,要記得老師講的什麼反應了封建社會的惡毒,吃人的禮教之類的。

但長大後,再讀這篇小說,就會感觸很深——是啊,再見多年不見的老同學、老朋友、老情人,其實大家都會顯得很客氣,即便假裝依然很熟悉,隔閡還是隔閡了,生分還是生分了,不是那個味兒了……

我前有七八年吧,跟那時候的女朋友分手了,我也每天在幻想——哎呀,要是我們某天能重逢,重修舊好、再續前緣,那該多好啊。

可是分手幾年後,真的有機會重新加上了好友,見了面——可是,見面的時候,再也不是當初的感覺了,當初兩個人是靈魂伴侶、心有靈犀、無話不聊而且三觀一致,可是時過境遷,除了聊過往那點事,再也沒有更多的談資和共鳴了。

我本來去見她,心裏是奔著和好去的,可是見了她,我就很後悔。從長相上看,其實我們都沒太大改變,她甚至更漂亮更性感了,可是再也找不到當初癡迷她、相愛的感覺了。

我後悔是因為——假如我不見她,我就可以保留當初那些美好,即便是遺憾,但遺憾給了我很多想象空間,讓我在生活不如意、感情不如意的時候,還能在那個“遺憾”的空間裏遨遊一會兒、獲得一些精神上的慰藉。

可是,所有的故事,因為“久別重逢”,就被翻個底朝天了,正如一首古詩,被明明白白地翻譯成了白話文,一點滋味都沒有了,甚至還顯得特別無聊。

在我見那個前女友之前,我寫了很多關於她、關於我們過去那些美好回憶的文章,那些美好的回憶也在無數個寒冷的冬夜溫暖我,她當時鼓勵我的話也在我崩潰的時候安慰到我,但在我見完她之後,我甚至都不太想得起當初的一切了——連回憶都顯得味同嚼蠟。

所以,我真的不太認同在感情上“不要留下遺憾”這種價值觀,因為,很多時候,留下遺憾並非完全的壞事——你雖然有遺憾,但與遺憾同時並存的是——你還有甜蜜的回憶、有幻想的空間。如果連遺憾都沒有了,可能什麼都沒有了,連當初的故事都變得蒼白而無聊。

所以,如果一段故事已經結束,那就讓它結束吧,真的沒必要非得再重來一遍、沒必要非得要知道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沒必要再續前緣。是,每個人都會好奇,但好奇也害死貓。

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經歷,它最好的位置,就是放在回憶裏、放在遺憾裏、放在幻想裏,你單方面的憑吊、瞻仰、懷念,挺好的,就像去世的親人,他安睡在墳裏、掛在墻上、在你的夢裏,雖然讓人感傷,但你通過懷念他,也能得到一些慰藉,但如果他真從墳裏蹦出來,那可能就是另外一個不太美好的故事了。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完——

PS:

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寫了我活到現在最用心用力的30多篇文章,講了我的感情故事、三次失戀經歷,以及闡述了愛情的歷史,探討了失戀的本質,分析了痛苦的原因,提出了走出來的辦法。這個專欄,給正處於失戀苦痛的讀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