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紅漆給佛像上漆的簡單介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5月中旬的廣東,已是酷熱難當,而偏居粵東的潮州,暑意更勝。

5月17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見到年近花甲的辜柳希時,他和兒子正在為潮州木雕博物館的開展做最後的準備。此前一段時間,辜柳希一直忙於博物館裝修,以便趕在5月18日的“國際博物館日”到來時對外開放展覽。

記者了解到,這座展館在辜柳希創辦的潮州藝葩木雕廠內,收藏了大約1500件潮州木雕作品,其中既有自明清以來的潮州木雕建築裝飾類藏品、家具類藏品及藝術擺件類藏品,也有辜柳希歷年創作的木雕精品和獲獎大作。

潮州木雕作品:《浴血黃花》貼金插屏

潮州木雕又稱“金漆木雕”,是流行於粵東潮汕地區的民間工藝品,以堅韌度適中的樟木為主材,上漆貼金,金碧輝煌,工藝秀美,與浙江東陽木雕、上海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並稱為“中國四大木雕”。

潮州木雕作品: 紅豆杉四季花板組屏

潮州木雕歷史悠久,始於何時已難考證,但現存最早的潮州木雕制品出現在建於唐代的潮州開元寺,興盛於明清,清末民初步入黃金發展期。2006年5月,潮州木雕經國務院批準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出生於1954年的辜柳希,與多數民間工藝大師一樣,十幾歲便入行,親眼見證並參與了行業在新時期的興衰變遷。這個過程,也恰恰對應了辜柳希少年拜師學藝、青年創業發展、中年功成名就、老年傳道授業的不同人生階段。2012年10月,辜柳希被原國務院文化部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木雕)代表性傳承人”。時至今日,他無疑是享譽業內的木雕大師之一,更是新時期潮州木雕發展的“領頭羊”之一。

從學藝到創業

與多數民間工藝大師不同的是,辜柳希並非子承父業。

潮州自古就有手工藝傳統,在時代的洪流中,尚未成年的辜柳希選擇了與他先天興趣和稟賦相契合的木雕作為安身立命的方式。幸運的是,彼時的木雕名匠陳春炎成為了他的啟蒙恩師,從磨刀到雕刻,幫助他打下了紮實的“童子功”。

1973年,辜柳希考入潮州二輕金漆木雕廠。據他回憶,憑借過硬的功底,自己很快便在同批入廠的同事中脫穎而出,而這也大大增加了他對木雕工藝的興趣和信心。

更重要的是,二輕金漆木雕廠匯聚了當時潮州地區最優秀的木雕名匠,並開始有組織地收集整理研究傳統潮州木雕精品,這為辜柳希進一步掌握潮州傳統木雕工藝的精髓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比起先輩們,我的學藝過程是非常幸運的。”辜柳希回憶稱,他在二輕金漆木雕廠的日子,正是潮州木雕人才最多,產業發展最向好的時段。直到改革開放,潮州木雕迎來了一次強烈的衝擊波。“改革開放初期市場經濟不規範,加上外來文化的影響,人們的審美觀念逐漸發生轉變,木雕傳統手工藝似乎淡出了大家的視線。”

二輕金漆木雕廠的不景氣,讓本就生活拮據的辜柳希顯得更加窘迫。無奈之下,他產生了“下海”念頭。

1979年,辜柳希離開二輕金漆木雕廠創辦了家庭式作坊。到了80年代後期,隨著訂單量的增加,小作坊式的生產已經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就在“下海”的第十年,辜柳希創建了南濠工藝廠(後改名為“藝葩木雕廠”)。

建廠後,原本在潮州市工貿大廈上班的妻子李惠仙負責廠裏的日常事務和經營,而辜柳希則專心於木雕制作和外出承攬工程。為了接到更多的訂單,從1991年開始,辜柳希頻繁往返臺商較多的廈門尋找機會,由此打開了臺灣、潮汕,甚至東南亞的佛像市場。

在辜柳希看來,2005年到2006年,無論是對整個潮州木雕行業還是對他個人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兩年。彼時,辜柳希完成潮州開元寺大悲殿7.69米紅木貼金觀音像後,在當地累計起一定的聲望。同期,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緊接著潮州木雕就因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精湛的傳統手工藝入選為非遺項目之一。

“從當時來看,行業發展態勢很好。政府開始重視我們這些手工藝人,潮州木雕的價格逐年上升。”辜柳希回憶稱,在各方努力下,當代潮州木雕的發展有了不小的突破,專業人才比以前蕭條時期多了不少。

探索傳承的時代動力

在如今的大機器生產時代,絕大多數的傳統手工藝項目都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問題,潮州木雕也不例外。雖然在政府的扶持下,就業前景有了改觀,年輕人的學習意願也在變強,但這對於潮州木雕的傳承和發展顯然不夠。

也是在這一時段,辜柳希開始體味“傳承”二字的含義。

2006年9月,潮州市職業技術學校在藝葩木雕廠成立教育實習基地。隔年,雙方又正式聯合舉辦“工藝美術(潮州木雕)專業工學結合教學班”,前後免費培徒近300人,其中超過50人成為技藝傑出的工藝師。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學生們安心學藝,辜柳希第一學年會給他們每人每月600元生活補貼,第二學年1200元,第三學年1800元。“三年期滿後,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去留,不過一般能期滿畢業的估計只有一半。”辜柳希表示。

此外,辜柳希還籌資創辦了潮州木雕博物館、潮州市傳統工藝研究會、潮州傳統工藝創意產業服務平臺等。一方面,向公眾免費展覽潮州木雕藝術精品,擴大其自身影響力;另一方面,產學研相結合,將研發新成果投入到生產中,形成生產鏈條的良性循環。“這既為具有潮州木雕工藝特色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積累了經驗,也能在眾多文化產業中樹立典範,一舉多得。”辜柳希如此解釋。

2011年12月,藝葩木雕廠入圍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名單”,成為中國木雕屆僅有的兩家之一,另一家是代表浙江東陽木雕的陸正光創作室。

與諸多傳統手工藝項目一樣,在歷史的一次次衝刷篩選後,制作工藝早已純熟。但想要獲得更大更長遠的發展,就必須立足當下,找到與其想適配的發展方向。

在辜柳希看來,只有藝術性和實用性相結合,傳統和創新並舉才是潮州木雕未來的發展方向。“雖然說要保護傳統,但是過分拘泥於傳統而不搞創新,顧客也不要。既有傳統又有創新,廠才能做起來。”

基於這樣的理念,辜柳希在其幾十年的實踐中,從材質、形式、題材等方面對潮州木雕做了諸多嘗試和探索。

傳統潮州木雕素來以樟木等“軟木”為主材,但在收藏品市場規模不斷壯大的形勢下,為了滿足收藏愛好者的需求,辜柳希等傳承人將沈香木、檀香木、黃花梨等高檔“硬木”引入潮州木雕,並對一系列雕刻工具和制作工藝進行了改進與創新。

此外,辜柳希還對潮州木雕的髹漆貼金技藝進行了大膽創新。潮州人獨創的髹漆貼金技藝既能避潮抗蛀,又能增加木雕作品的美感。但貼金技術對溫度、濕度等自然因素和加工技藝要求很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潮州木雕的傳承和推廣。

為了打破潮州木雕制作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辜柳希依靠多年的實踐經驗,引進了桐油大漆和一批新材料,發明了獨有的合成金地漆新配方,不僅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還讓以往“怕冷怕熱”的潮州木雕順利進入北方和熱帶市場。

得益於多項自主創新的技術,成立30余年的藝葩木雕廠已經發展成為潮州地區生產規模最大的廠家。

現在主要負責木雕廠日常運營的是辜柳希的大兒子顧培東,他告訴記者,現在木雕廠大概有130多個職工,整個工序的分工很細致,產品主要銷往北上廣深和東南沿海等城市。“我們這個產業的鏈條很大,從購買木材,到出圖紙、木工開材料,然後6個門類的雕刻師傅分別處理完再精雕細刻,最後打磨上漆貼金。我們還有一幫師傅負責包裝、上貨上門、售後維修。

家族式小作坊突圍之戰

即便如此,藝葩木雕廠的年產量也只有1000多件,年產值也不過幾百萬上下。而潮州地區能達到這個水平的木雕廠寥寥無幾,潮州木雕的生產更多還是以家庭式的小作坊為主。

記者以“潮州木雕”的字眼在啟信寶搜索發現,目前尚在存續期的相關企業和社會組織有40家左右,註冊資本多在2-5萬元之內。其中顯示法人為李惠仙的潮州市藝葩木雕有限公司註冊資本最高,達到60萬元。

潮州中山路是當地有名的一條“潮州工藝街”,沿街有眾多售賣傳統手工藝品的門店,潮州木雕自是必不可少。

在中山路,記者探訪了多家店面大小不一的木雕店:既有一般手藝人開設的十幾平米的小店面,木雕制品樣式不多,做工也較為粗糙,價格在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也有一些省級、市級非遺傳承人名下的店面,大而通透,樣品繁多,大件精品標價可到10萬元以上,甚至幾十萬元。但幾乎都是家庭小作坊式生產,無法形成規模化效應,這也是潮州木雕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大問題。

相比之下,作為四大木雕之首的東陽木雕則已孕育出具有千億級潛能的市場。相關數據顯示,浙江東陽現有木雕紅木家具企業1300多家,規上企業47家,龍頭骨幹企業15家,木材交易市場3個,大型家具交易市場2個,以及南市街道、橫店鎮、南馬鎮、畫水鎮四大產區,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年產值超過200億元。東陽市政府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力爭實現木雕紅木全產業鏈總產值超千億元,把東陽打造成為全國工藝美術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基地。

“現階段從事潮州木雕行業的大多是‘夫妻店’‘家族式’小作坊,主要展銷家居裝飾木雕和禮品。而東陽木雕有許多外來產業、家具商城與當地的手藝人進行合作。” 在一次與業內同行的交流會是上,辜柳希就曾提出,潮州木雕產業要發展壯大,可以參考東陽木雕產業,同建築工程和家具相融合,創辦“合夥人”機構,做大做強潮州木雕產業。

潮州市政府在其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接下來將培育壯大工藝美術產業:引導非遺技藝和工藝美術走“產品+精品”路線,籌建潮州工藝美術展覽館,規劃建設古城區“大師坊”,加強非遺人才隊伍建設,引導大師工作室和文創商店集聚發展。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