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水裏面撈豆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興興

拿著“年夜飯吃什麼”去問雲南人,能問出一千種答案來。

傳統年夜飯往往有各種套路,比如北京天津的“八大碗”,川中人家的“三蒸九扣”,雲南年夜飯卻沒有套路搭配,只是把日常吃的“升個級”。雲南壩子的山水地勢、資源物產復雜又豐盛至極,55個少數民族占了25個,別說隔著一座山、一個壩子,只開出去兩小時車程,吃喝的習俗就變化了。

雲南菜地域特色太強,東邊愛吃酸辣甜,西邊流行高鹽度的腌臘味,滇南接近東南亞風格,所謂“會動的都是肉,會綠的都是菜”,真正的五味雜陳,諸般皆美——只有不敢吃,沒有不好吃。雲南年夜飯這個題目,足是個民俗學論文的體量。只好掛一漏萬,挑有趣的滋味來說說。

過年,從殺年豬開始

雖然民族、風俗、氣候差異巨大,一省不齊,但絕大多數區域的年味兒,還是從殺豬開始的。

農村殺年豬一般在臘月半,親鄰的青壯年聚在一堆,有十來個人“實操”,倒有幾十號人圍觀的大場面。年豬頂半席,多少蒸、炒、煮、涼菜、腌菜都要從這六畜之首的身上謀來。從前沒有制冷保鮮技術的年代,人們用鹽、酒、糖、日曬、風幹、煙熏,用盡智慧就為了把食材存得久些再久些,經過各種技術的“熟成”,一年下來倒有半年在吃這一頭豬歷經時間的味道”。

腌臘肉、灌臘腸自不必細說,火腿更是雲南山區的一塊好招牌。這三樣主流能翻出上百種花樣來,最有雲南地方特色的應該數火腿蒸乳餅,北部多用牛乳,大理和昆明多用羊乳。

火腿蒸乳餅 資料圖

年關臨近時,市場上就多有賣羊乳,方方正正的大塊奶酪,和火腿一起切成薄片,上鍋蒸十分鐘就得。最省事的一道菜,賣相卻好看至極,醉紅色的火腿一片一片夾著欺霜賽雪的乳餅,蒸火腿析出的油脂,乳餅外皮半幹半韌浸潤了的鹹香,咬開爆一嘴奶香,地道雲南味兒。

滇西有專門做熏裏脊的,整條裏脊幹制後掛在廊下,橫切成片油炸,紮實的卡路裏。五花三線肉拿來切條裹面糊,炸一大盆酥肉,瘦肉精嫩,夾層肥的口感冰激淩一樣入口即化,調上幹辣子或蘸水,等不到上桌就被娃娃們當零食瘋搶一空。酥肉是要多備一些的,年夜飯的大炊鍋裏還要靠這一味壓軸呢。

豬血腸

滇西北有做豬血腸的習慣——高寒山區冬季物資稀缺,豬血也不肯浪費,加香料,拌進糯米,灌入腸衣,年三十蒸來吃。蒸熟的豬血腸黝黑油亮,異香撲鼻,雖說是重口味但吃起來沒有異味,還頂半道主食。滇東北就做血豆腐,昭通一帶做菜更近四川風格,豬血趁熱與豆腐摻和拌勻,調味多用辣椒、花椒,血豆腐晾幹也能存很久。

豬頭大多會整個兒地燒,大年夜先擺上做“謝祖”來祭祀先人;祭奠過後切做豬頭肉涼拌,下酒最宜。

大理生皮 資料圖

大理白族嗜吃“生皮”,所謂“無生不成席”,殺豬時就清理好豬皮,用稻草火把燎得半生半熟的後腿皮,配上腌菜、梅子醋、辣椒、芫荽十幾味料調出的蘸水。剩下其他部位的豬皮也油炸幹制好,做成可以長期保存的“泡皮”,用來煮湯或下米線。

真正的重口味——下水,在雲南也有獨一份兒的料理辦法。昆明一帶做“骨頭糝”,大理鶴慶流行做“豬肝鲊”——用豬肝、豬肚等切碎,配上十來味香料和酒,腌成類似豉醬的樣子,蒸著吃非常下飯。骨頭糝格外麻煩些,還要多加一條豬脊骨,連骨帶肉剁成碎岔子。早先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食材,善用香料的雲南人把下水也做出好味道,不過如今不缺肉吃了,就漸漸退出年夜飯的席位。

若是越過無量山到滇南,臨滄、普洱、版納,吃豬肉的風格又不同。蒸煮漸少,燒烤偏多,版納多用包燒(取之不盡的芭蕉葉即做香料又做盛器)、白切(配上眼花繚亂的蘸料)、炭烤、小炒,都是細切食材、快熱快出的做法,別有一番熱帶風情。

一口鍋裝下三江,求吉祥不隔山海

如果非得列一道“全雲南都吃的年夜菜”,大約就是炊鍋了。

蒙自砍鍋 中新網圖

炊鍋不是一口鍋。澄江、玉溪地方用銅鍋,建水用黑陶鍋,騰衝用土鍋子,麗江大理有老砂鍋……湯底也各逞擅長,玉溪煮魚,曲靖煮黑山羊,昭通煮天麻雞,麗江煮臘排骨,回族同胞喜歡煮牛肉鍋……隔一座山就有三分區別,相同是炊鍋煮起來熱熱火火的勁頭,把自家壩子上最好吃的味道都裝進來,才好過年。

炊鍋裏的素菜也有挺多講究,除了豆腐、粉絲之類的常規,有些特別吉祥的菜是不能少的:小青菜——家宅清潔、白薯——新歲百病消除、茴香——回鄉……魚要用整條,雞要做整只,取完滿團圓、年年有余的好意頭……粉蒸肉、甜白酒上要點綴些枸杞之類的紅,取鴻運當頭的好彩頭……

昆明長菜 資料圖

昆明的團圓飯還要做一道特殊的吉祥菜——長菜,寓意常吃常有、長長久久。最傳統的做法不用調味,只用白水,煮上白菜、韭菜、蒜苔、青蒜、大蔥這些長條形的蔬菜,每一根菜都不切斷,挑最完整的整根同煮。味道非常簡素,意頭卻足夠深遠。

曲靖“墊松毛”資料圖

滇東曲靖還留著年夜飯“墊松毛”的習俗,一家子團團圍坐,菜品底下墊上一層新鮮采來的松枝嫩葉。有考據說是“圖平安”:據說抗戰時期滇東北一寸山河一寸血,過春節吃團圓飯時只好用松枝遮一遮地上的血跡,才能好好地吃一頓年夜飯。如今的年輕人都不諳熟遠年典故,采松枝鋪桌子倒成了團圓歡慶的社交和運動。

靠山吃山,臨水吃魚,兩腳禽配獨腳菌

滇西北香格裏拉一帶從前是不養豬的,高寒山區的藏族同胞養得漫山遍野的好牦牛。藏歷新年和春節日子差著不遠,如今也前後腳搭在一起過節。傳統的藏族餐桌往往一眼看過去全是牛,大塊牦牛肉煮湯鍋、花椒辣椒熱油熗的牛幹巴、紅燒的、清燉的,配上糌粑白酒酥油茶。

高原美食:糌粑白酒酥油茶

高寒地區就需要硬菜迅速補充能量,春節的藏寨街道滿溢著牛肉和寺院煨桑的香氣,看一回藏戲,跳一圈鍋莊,熱鬧還助消化。

略往南一些,大理的回族同胞也不吃豬肉,倒料理得一手好鵝脯,入冬的回族村寨家家廊下掛滿了風腌鵝肉,加白酒上鍋蒸,一盤鵝脯切片是鮮艷的胭脂色,油潤剔透,鮮美難言。

滇中的海子養育了得天獨厚“高原水鄉”,也是上好的養魚基地。大理洱海和鶴慶出鰱魚、鯽魚,玉溪撫仙湖和星雲湖盛產抗浪魚、小白魚、大頭鯉,都是年夜飯上的吉祥物。

大理酸辣魚 資料圖

大理做砂鍋魚,多用火腿調味同煮,也有配木瓜做酸辣魚的;玉溪做銅鍋煮魚,格外講究用水,魚從哪裏撈就要打哪裏的水來煮,清燉一鍋配上江川蘸水,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漁獲滿倉。

當然不能忘了雲南至味——菌,夏秋之交吃飽了新鮮菌子,再曬幹一些,青頭菌、牛肝菌、羊肚菌、松茸幹片……濃縮了的異香異氣,到年關便拿出來燉湯。松茸燉雞湯,羊肚菌燉老鴨湯,能釋放出兩腳禽的清鮮,恰是這一把小小的獨腳菌。吃菌是“外鄉人的天堂”,卻是“雲南人的日常”。

羊肚菌燉湯資料圖

吃過了除夕,團圓年才剛剛開始,初一吃甜,初二開始“請春客”,四裏八鄉走親訪友的宴席足要吃到元宵,才吃盡雲南壩子的年味兒。

責任編輯:朱喆

校對: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