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得到征婚啟事的簡單介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澎湃新聞記者 陳晨

有“臺灣電影教父”之稱的導演李行,於8月19日晚9時55分因心臟衰竭在臺北病逝,享年91歲。

李行 人民視覺 資料圖

李行曾與李翰祥、胡金銓、白景瑞,並稱中國臺灣的“四大名導”。上世紀60年代,他的“健康寫實”電影和瓊瑤改編電影,開啟了此後20余年臺灣電影的黃金時代。他導演的《養鴨人家》《汪洋中的一條船》《早安臺北》《心有千千結》《彩雲飛》《海鷗飛處》《吾土吾民》《原鄉人》《小城故事》等影片,是臺灣電影中傳統倫理文化內核的代表。他所代表的溫馨寫實的風格,他所堅持的中華傳統的人倫之美,在臺灣電影的發展中,無疑成為主流電影人所承襲的電影傳統。

他捧紅了秦漢、林鳳嬌、甄珍等一批臺灣明星,同時也引領了當時臺灣電影的市場化探索。

《汪洋中的一條船》作為第一部在大陸公映的臺灣電影,成為一代人的經典銀幕記憶。

《汪洋中的一條船》海報

晚年的李行,致力於兩岸電影的交流工作,自1990年代開始頻繁往返於兩岸,不僅促成“金雞”“金馬”長年的友好合作,還將自己的全數作品捐給中國電影資料館收藏,為的是要“落葉歸根”。

臺灣著名電影學者焦雄屏曾說:“臺灣每一個很重要的電影風潮起來時,李導演都是領航者。”

健康寫實主義與傳統倫理的捍衛者

李行原名子達,生於1930年的上海,成年後闔家遷至臺灣。他的家庭是極為傳統嚴父慈母式的中國家庭,他在家中排行老三。他曾在一篇文章裏寫道,“我們逢年過節,是要給父母磕頭的,要祭祖的。”

1948年,因國共內戰,李行隨父親李玉階離開蘇州赴臺。不論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動蕩,還是顛沛至臺灣,他們一家人從未分離過。

李行自幼喜愛戲劇表演,在學校裏就參加劇團活動,自己演戲、導演,活躍於舞臺。他大哥李子弋形容他為“成長於劇場,成就於電影”。離開大陸前,李行在蘇州國立社會育教學院藝術教育系戲劇組讀大一,到臺灣後立下了要做演員的誌向。

費穆的經典之作《小城之春》是李行電影生涯的啟蒙之作,包括上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太太萬歲》等作品,後來都能看到,被李行在有意無意中借鑒到自己的作品裏,影響了他的寫實主義電影風格。

戲劇生涯則為其從影鋪下了紮實的基礎,極為傳統的家庭背景確定了其後來創作中對中國倫理的強調。

不過,以演員身份進入演藝圈後,李行漸漸發現演員並不適合自己,便慢慢退到幕後,從副導演做起。

他執導的第一部電影,是1959年的《王哥柳哥遊臺灣》。由於當時沒有導演的經驗,他與兩位朋友一起聯合執導,一份導演費三個人分,老板才勉強同意。

《王哥柳哥遊臺灣》是一部年輕人邊學習邊摸索拍出的處女作,講述當擦鞋匠的王哥意外中了獎券,和朋友柳哥(一位三輪車夫)兩個人,共用了44天的時間遊遍了全臺灣的名勝古跡。

《王哥柳哥遊臺灣》海報

電影以“風光片”形式展現了臺灣當時的代表性地標,在戲謔中傳達溫馨與歡樂,上映後票房大賣,成為臺灣喜劇電影史上的代表作之一。很長一段時間,臺灣人仍將體重過重的人稱為“王哥”,將體型瘦小的人稱為“柳哥”,都是受這部電影的影響。

之後,李行又執導了《兩相好》《金鳳銀鵝》《白賊七》等不少輕松有趣的喜劇片,雖然大受歡迎,但是,作為從小受中國傳統教育長大的李行來說,只拍喜劇片並不讓他滿足。

直到1963年的《街頭巷尾》中,李行講述一個大雜院中來自外省與本省的居民互相扶持的故事。拾荒者石三泰對孤女小珠疼愛有加,雖然生活貧困,但兩人感情深厚,情同親生父女,過著甜蜜滿足的生活。這部李行導演首次執導的國語電影,也是後來“健康寫實”電影風潮的先驅。

“健康寫實主義”,是當年任職中央電影公司總經理的龔弘提出的。這部獨樹一幟的影片,當年在一片黃梅新腔舊曲和都市奇情悲喜劇的廝殺中,成為臺灣地區年度賣座第十名。李行樸素、寫實又符合中國傳統價值觀的敘事樹立起清新的形象,並在之後長久地影響了臺灣電影。公映期間,電影的廣告詞說,“家家戶戶梁山伯,不如來看街頭巷尾”,連引領黃梅調電影潮流的李翰祥導演,也在報端撰文大贊這部影片。

之後,李行又執導了《蚵女》和《養鴨人家》兩部影片。《蚵女》講述養牡蠣的少女阿蘭,母親早逝,父親酗酒並嗜賭。阿蘭整日忙碌養家,她與青年漁民金水相愛。幾經波折後,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漁村也成立了新的合作社,開始了幸福的生活。《養鴨人家》則集結了張永祥、賴成英等臺灣電影骨幹主創,亞洲影展、金馬獎雙料最佳女配角的女星唐寶雲出任女主角,另有葛香亭、葛小寶父子檔搭配演出,強強聯合之下,成為了“健康寫實”美學風格的代表佳作。

《蚵女》海報

李行後來回憶也提到,這種寫實是有選擇性的寫實,走的是健康明媚的路子,在這些作品裏,有著李行擅長的倫理問題。比如《養鴨人家》裏養父與小月間曲折動人的故事,探討的是生與養之恩孰更重的命題。

《養鴨人家》海報

李行作品序列裏對倫理、道德和仁義等中式命題探討最深入的,非1972年的《秋決》莫屬。這是李行作品中少見的古裝片,講述漢朝時期,在奶奶溺愛下長大的三代單傳裴剛被陷害後殺人入獄,來年秋後問斬。在一整個四季變幻中,桀驁不馴的裴剛經歷了逃獄,失去奶奶,為傳宗接代與被送進牢獄的蓮兒成親,至悔悟後接受問斬責罰的過程。

《秋決》海報

整個故事在極端情境之下對東方倫理的呈現可謂“登峰造極”。雖然在今天的眼光看來,影片中的價值呈現未免有些陳腐刻板的意味,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這是極為符合典型的中國式倫理道德與情理法思辨的敘事。《秋決》也是李行自認一生裏拍攝的最滿意的作品。

據說,李行一直想要再拍一部《跪在滾燙的石板上》,依舊由《秋決》的男主角歐威主演。在實景中,拍出一年四季的變化,講述一個人跪在寺院門口祈求僧人為其剃度的故事。可惜,歐威在拍完李行的《婚姻大事》(1974)後因尿毒癥去世,《跪在滾燙的石板上》終因各種原因未能成片。

在“瓊瑤電影”中開拓電影市場、堅守人文關懷

除了“健康寫實”電影以外,李行導演還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兩度拍攝了根據瓊瑤小說改編的愛情文藝電影,帶動了臺灣兩撥瓊瑤電影的改編風潮。

“沒有李行拍瓊瑤,就沒有瓊瑤。”李行曾這樣評價自己和瓊瑤之間的“淵源”。不過,他拍瓊瑤小說多是出於商業考慮。

李行還是一位造星高手,甄珍、林鳳嬌、秦漢、秦祥林、鄧光榮、鐘鎮濤等,都出演過李行的電影。

1960年代,在拍攝健康寫實片的同時,公司經理也和李行商量著總不能老拍鄉土題材,於是公司在1965年買下了瓊瑤的短篇合集《六個夢》。李行將兩個短篇中的《追尋》改編成《婉君表妹》,另一個《啞妻》改編為《啞女情深》。

《婉君表妹》海報

《啞女情深》海報

這種愛情文藝類型的電影,角色常困於階級、學歷或生理上的差異,愛情的信念則成為救贖的利器。如《啞女情深》中的啞女方依依,婚後生一女又是啞巴,丈夫靜言在失望之余離家出走。而依依則在家為公婆送終,撫育幼女,日夜操勞,終至病倒。在她彌留之際,才見到丈夫歸來。這種影片宣揚傳統倫理道德的規範,強調女性的犧牲美德。

事實上,李行本人並不是非常認同瓊瑤的“戀愛腦”,他也曾吐槽過,“瓊瑤劇裏的男女愛情都是不正確的。”

在你儂我儂的三角故事裏,李行也以他的眼光試圖找到其中社會關懷和有價值的部分。比如《婉君表妹》裏三個表兄弟追求一個表妹的故事,在李行看來,是過於荒唐的。於是最後在爭奪得難分難解之時,其中一個出走進入黃埔軍校,參加革命了,這是李行心中“健康寫實”的部分。而《啞女情深》中,李行涉及了殘障教育問題。

從1973年的《彩雲飛》開始至1977年的《風鈴風鈴》為止,李行和張永祥編劇,兩人搭檔共改編了六部瓊瑤作品。1970年代,也是瓊瑤三廳電影(客廳、歌廳、咖啡廳)最流行的時候。

李行依舊試圖在瓊瑤電影裏挖掘與倫理相勾連的主題。比如《心有千千結》裏,浪蕩子在過世父親的安排下,一步步走向正途。

《心有千千結》海報

雖然有評論認為李行的作品裏,常常將矛盾對內,且認為教育、感化、仁愛便能解決矛盾,是軟化回避客觀現實世界的表現。但就瓊瑤電影這類懸浮感頗重的故事而言,李行已經盡量在商業感頗重的故事裏,加入他的人文關懷。

在一次關於李行電影的研討會上,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墨在談到李行的瓊瑤改編片時,認為可以從中看到民國風度以及導演一貫堅守的傳統倫理,也看到了李行導演的現代選擇,這是與其他導演拍攝的瓊瑤片最大的不同。“他的這些瓊瑤改編片堅持了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精神,但是同時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把傳統精神和現代化精神,簡單變成一個二元對立的狀況。衝突和矛盾的雙方,都在導演溫熱的眼光註視之下。這其實是真正的中國精神。李行導演拍攝的這些瓊瑤片,在發乎情、止乎理的彈性空間內,能夠以一個現代化的視野對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檢索和評判,這是聯結傳統倫理、民國風度和現代化精神的一個最重要的紐結。”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王海洲也認為,李行創作這些愛情文藝片有鮮明的個人印記,如制作上非常精良,有很強的社會質感,體現了溫柔敦厚的感情等,從而賦予了瓊瑤作品中更寬廣的文化意義,因而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價值。

晚年,李行在接受采訪時,依然表達出一些對瓊瑤電影的排斥,他說,“我雖是拍瓊瑤電影最多的導演,但我不是因為她的小說而拍的,是因為投資方堅決的要求,沒辦法才拍的。我不拍她的電影時,根本就不看她的小說。每次拍她的片子,我就有被汙染的感覺。瓊瑤竟自負地說,自己的小說中的對白幾乎都能作為電影臺詞保留下來,我每次拍她的小說都要大作改編。”

1970年代後期,李行的電影創作回歸鄉土,接連執導的《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臺北》三部影片,連續獲得1978、1979、1980年的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創下臺灣電影史的紀錄,達到李行導演生涯的巔峰。

影片《汪洋中的一條船》根據臺灣青年作家鄭豐喜的自傳改編,以生動的散文詩般的語言,通過人物內心情感的回溯,將鄭豐喜困苦辛酸的童年、在求知道路上不斷堅毅前進和他的愛情生活,展現在觀眾面前。這部影片不僅在當時造成空前的轟動,創下極高的票房紀錄,更一舉囊括了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多項獎項,在當時可謂盛況空前。這也成為後來第一部與大陸觀眾見面的臺灣電影。

培養臺灣電影人才 推動兩岸電影交流

20世紀50至80年代的臺灣電影正是風起雲湧的時代,經歷了臺語片風潮、健康寫實主義作品潮、瓊瑤電影潮、新電影的崛起等時期。李行作為這一時期臺灣電影最活躍的中堅力量,見證了這個時代臺灣電影的發展,也培養和造就了臺灣一個時代的電影創作人才。

著名導演侯孝賢1973年初次進入電影界,就是在李行導演的《心有千千結》中當場記,他曾談到自己從事電影這行是受到了李行導演的吸引,雖然自己的作品在形式上跟李行導演不太一樣,但是“所有的觀念其實都跟李行導演同一條路”。

另一位臺灣新電影運動的旗手王童導演也曾表示,多年來,學到了李行導演嚴謹的拍片精神,使得自己在拍片的時候也非常嚴肅認真。

到了20世紀80年代,李行放緩了電影導演的工作,一批由他制片的電影如今看來也是碩果累累,例如張毅執導的影片《玉卿嫂》,陳坤厚執導的《天涼好個秋》,陳國富執導的《征婚啟事》等。

1990年,應中國電影家協會的邀請,李行率領臺灣電影導演代表團第一次訪問大陸,這成為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標誌性事件。當時,在盛大的歡迎酒會上,李行講的第一句話就是:“回家的感覺真好。”

他的後半生,更重要的身份,是成為兩岸電影交流的文化使者。

“我從1990年來了以後,一直到現在我沒有斷絕兩岸的交流,有生之年,我要貢獻我的精力,為兩岸電影一直奮鬥,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我聽很多朋友講華語電影,我說什麼叫華語電影,就是中國電影。”

臺灣電影界首次正式參加大陸影展、大陸電影界第一次組團訪臺以及每一屆的“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等,都是在李行的大力促成下實現的。

2012年,李行曾傳出罹患癌癥。經過了12次化療、耳戴助聽器的李行之後也總是說自己還可以為兩岸電影多活幾年、多做幾年事。

在大陸電影市場繁榮發展起來後,他希望兩岸年輕影人可以互相學習,期許臺灣年輕影人能敞開胸懷、發揮創意與智慧,在耕耘自己的同時,放眼大中華市場,讓兩岸電影之路越走越寬、越行越遠。

在2011年舉行的“臺灣新人新片展”的開幕式上,李行說:“現在是‘美麗新世代’,是年輕人的時代,我們老一代電影人已經退到幕後,要當推手來推動兩岸電影的交流。”他表示,電影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賽跑,所以作為電影人,需要從頭到尾一直堅持下去,哪怕中途經歷坎坷,或是享受輝煌,也要把這條路走完。他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激勵後人,自己則將以“落葉歸根”的情懷,當好電影的“終身義工”。

責任編輯:程娛

校對: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