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燒樹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摸底河從都江堰緩緩流過金沙遺址、青羊宮、送仙橋,在浣花溪匯合清水河。沿途的樹木因由摸底河的灌溉,形成高大蔥郁的園林,成為了成都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位於成都市區內,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以下簡稱:金沙遺址),更是成為了代表成都悠久歷史的標誌性景觀。

金沙遺址博物館鳥瞰圖

清晨,館內的小河邊還留有霧氣,打太極者站在樹林中氣定神閑,晨跑的人穿行其中,梅花鹿會在出太陽的時刻出來散步……而遺跡館、陳列館、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等館內建設,讓這裏完全成為一座集教育、研究、休閑於一體的現代化園林式博物館,讓遊客近距離感受距今3000年左右的古蜀時期的生態環境。

自2001年2月發現金沙遺址至今已有20個年頭,它的不斷發展,也深深融入成都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其深厚的文化內核,也註入進每個成都市民的血液。

金沙遺址博物館遺跡館

金沙·生活

當我們談論一座博物館的受歡迎程度時,更多的,是在談它與市民生活的粘合性。

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大遺址與規劃部主任、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副秘書長安磊看來,金沙遺址對於成都市民的影響很深厚,“我還記得金沙周邊某小區的保潔人員,曾將金黃銀杏葉掃出太陽神鳥的圖案。還有一名勞斯萊斯車主,以巴蜀神話太陽神鳥為靈感,定制出勞斯萊斯太陽神鳥特別版。這種現象在其他城市很少見。”安磊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金沙遺址在全國考古遺址公園裏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對周邊區域以及人們生活行為的影響。

安磊

的確,天府文化的DNA、成都城市之根可以溯源到金沙遺址。如今我們不僅可以在天府國際機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主場館、天府立交橋上看到太陽神鳥的身影,連同市民的手機殼、戴的項鏈耳環,乃至“開放包容、創新創造”的態度,也能尋覓到古蜀文明的影子。同時,金沙遺址也積極推廣這一城市IP,讓古老的文物,活躍在祖國大地。

對於這一點,盤龍城遺址博物院院長、研究館員萬琳感受頗深。她曾發過一條朋友圈:“有感城市文化氛圍:一個被金沙文化包圍的城市,細節滿分,創意滿分。”隨手貼出的九張圖裏,分別是她在成都金沙博物館地鐵站、地鐵刷卡處、井蓋、街道路燈上拍的太陽神鳥圖案。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仿佛是城市探秘者。在成都的各個地方,都可以看到金沙的元素符號,這一點很令她驚訝,“成都在城市文化建設方面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很欽佩市政府這樣的決策與魄力。放眼全國,都起到了引領作用。”萬琳說,由此可以看出金沙在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上面給全國樹立的榜樣。

萬琳

“我們認知一個符號、一件事物,然後才有可能對其產生興趣,其次才可能主動去了解它,最終發自內心的喜愛它、保護它。對於文化遺產而言,需要特別關註到這一點。”安磊說,金沙遺址有中國文化遺產標識——太陽神鳥這一特別的IP與ID符號,在成都市政府的持續重視中,已經在全國形成了很好的影響力,效果顯著。太陽神鳥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出土文物,作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識,安磊認為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及深厚寓意,體現了文化遺產在當代中國的作用,他說,“近年來,太陽神鳥在國內外的認知程度都很高,被認知是一個標識最成功的一點。”

探索·引領

據了解,截止2020年,全國已有20個省(區、市)共36處公園被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24個省(區、市)共67處公園被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而金沙遺址早在2010年,就成為了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對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要求,一方面需要深入發掘遺址的考古研究潛力,另一方面更要發揚其應有的社會效應,“在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的時候,我們最強調的是構建遺址的價值闡釋體系,通俗來講,就是講好遺址公園的故事劇本。”安磊解釋道,在金沙遺址這個劇本中,應該在長江文明的宏大歷史背景下,體現古蜀文明文化內核,包含遺址選址特征、聚落形成、社會形態、意識形態、審美情趣、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水平、具體制造技藝和各種器物等豐富的內容。然後將所有的歷史信息,融入進考古遺址公園的整體規劃中去講述和表達。

作為盤龍城遺址博物院院長,萬琳一直以金沙遺址為榜樣,“盤龍城和金沙所屬的年代皆為商周時期,在文化上具有一定共通性,在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過程中,我們常和金沙遺址博物館領導交流、探討。”

萬琳說,考古遺址公園內不可缺少的便是文物陳列展覽,曾多次到過金沙遺址的萬琳認為,在陳列形式和展陳內容上,這裏都非常專業,“從2007年建館至今,我認為它在引領中國考古遺址類博物館的建設中,功不可沒。”她舉例道,很多考古遺址類博物館在陳展中,直接將青銅器、玉器等文物堆放在一起,讓第一次進入其中的觀眾接收信息太零碎,很難對該文化有整體認識。而金沙遺址通過分單元、多場景設定,運用多媒體互動,讓普通觀眾能直觀了解古蜀先民的生活環境、祭祀方式以及生產力等方面,有清晰的認識。

金沙遺址博物館內的玉石展櫃

此外,考古遺址公園還需要將其蘊含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闡釋為公眾聽得懂、看得明、說得清的“中國故事”,也向世界展現全面、真實的古代中國。在這一點上,金沙遺址每年在春節期間以太陽神鳥為精神核心,以文化惠民為服務根本首創的“金沙太陽節”或許是很好的案例。

金沙太陽節始於2009年春節,它把歷史文化、民俗傳統與國際視野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成為成都新春期間一個獨具特色的節慶活動。立足於“世界文明薈萃·國際新春盛典”的品牌定位,每年圍繞一個世界級的重磅展覽及其背後的文化,用文物展覽、主題燈組、歌舞表演以及園林景觀等方式,進行活潑動態的全面展示,讓遊客在觀燈、賞花、遊園、看表演的同時,了解更多的歷史文化。目前,金沙太陽節已陸續與多地文化機構合作,使太陽節成為成都市春節期間最具國際範和文化味的新春活動。

“金沙太陽節將深奧的、靜態的文化,通過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出來,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很接地氣,市民接受度高,這點我們真的可以多借鑒、學習。”萬琳說。

2017年金沙太陽節歡樂巡遊表演(劉海韻攝)

公園·城市

每一處考古遺址公園都是一個地方的文化標誌和歷史記憶,引領著人們溯到源、找到根、尋到魂。

“目前,全國有76萬余處不可移動文物,超1/3是古遺址、古墓葬,而讓具備條件的考古遺址建設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本身就是其向公眾走出的第一步,要知道,這第一步非常難。”安磊進一步解釋道,在全國的76萬余處不可移動文物中,逐級選拔出了5000多處國家級文保單位。每5年在全國大遺址保護行動中,還會再遴選出150處能代表中華文明演變進程的大遺址,如周口店遺址、金沙遺址、三星堆遺址、大明宮遺址、良渚遺址、圓明園遺址等,進入國家最核心的保護清單中。“在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投入大量保護、管理、研究、利用等人力、財力後,能否建設成為考古遺址公園,還需要機遇和時間。所以,能夠從一個重要的考古遺址被發現,逐漸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本身就是很艱難的一步。”此外,安磊還強調,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需要具有科研、教育、遊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國性示範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在這種空間裏,更加重要的是各種具有文化內涵和文化價值的活動集合,而金沙遺址恰恰是在考古遺址對本地市民的文化活動影響方面“在全國範圍內,做得比較好”,安磊說。

的確,多年來,金沙遺址不斷優化提升環境建設,主動讓古蜀文化“走出去”,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生活以觀念,“這就是我們在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過程中,最看重的一點。”安磊認為,優秀的文化遺產不僅需要研究它的優秀價值,更需要將這些價值在當代社會中發揮引導作用,而金沙遺址在多年來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樣板性”作用。

金沙遺址博物館內的烏木林

金沙遺址位於城市中心地帶,在建設方面更多地將城市和遺址相融合,樹木蔥郁、生態和諧、人文氣息濃厚,與成都正在大力建設的公園城市互為推動力。事實上,安磊認為,金沙遺址在剛剛被發現時和城市公園建設的關系相對模糊,但如今金沙遺址與城市建設之間互成推動力,與“潛移默化”四個字息息相關。“博物館加快建設,遺址公園逐步規劃完成,成都市政府將這一位於市中心的遺址公園與整個城市建設化為一體,也慢慢讓公眾了解到古蜀文明的存在。所以才有了銀杏葉掃出太陽神鳥圖案、車主定制古蜀文明版的特別案例。這是金沙最‘厲害’的地方。”

“金沙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文物保護和環境保護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為處於城市中心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提供了新思路。”萬琳說,在金沙遺址地下,仍然有很多亟待發掘的文物,由於文物埋藏並不深,而植物根系繁雜,為了不讓盤根錯節的根系破壞地下文物,金沙遺址曾將地面填高了兩米多。這樣既兼顧了公園環境建設,又很好地保護了文物,這在城市大遺址保護上,是很好的典範。金沙遺址的發展助推了成都城市影響力的提升,成都在文化遺產保護和建設上走在了全國前列。

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曾琦

編輯 李潔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