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別人吐痰到自己臉上的簡單介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文 康斯坦

痰盂不僅僅是熱銷海外的“美麗誤會”,它還承載著文化和故事。

對於喜愛中國文化的外國友人而言,任何具備東方色彩的物件,都自帶十級濾鏡,閃耀某種“神秘而偉大的光芒”。痰盂,近日就以這種奇怪的方式重回大眾視線。

國外某網購平臺上,一款帶有鴛鴦圖案的雙喜牌痰盂售價 60 多美元(超過400元人民幣),“經典的(上世紀)60年代中國古董、工藝品,中國傳統果盤,可放水果和紅酒。”介紹頁面如此描述道。

外國友人買家秀拍得紙醉金迷,且不失高雅格調。

其實,類似的“中國傳統果盤”在各大外國電商均可尋獲,而且60美元還遠未到售價的天花板呢,也難怪網友紛紛表示“致富找到了新方向”。

事件發酵後,這款“喜慶又吉祥的水果盤”已經下架。不過,關於痰盂的發展史倒是可以梳理下。

曾是國人“居家必備”的痰盂,除了大眾普遍認知的吐痰器皿、深夜尿壺外,還有著怎樣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學演變?以及一個終極提問:國人就這麼多痰要吐嗎?

痰多,

所以痰盂多

誠然,要讓外國人突破文化隔閡去認清中國物件,挺強人所難的。面對體型圓墩、造型上呈喇叭狀的痰盂,他們的答案自然千奇百怪:大概類似英國紳士逼格專屬的雞蛋杯,就像《唐頓莊園》那樣?用以豪飲的酒杯/酒碗,啤酒葡萄酒總相宜?要不喝咖啡也OK,湊一對情侶杯超Sweet!

又或者,用來存放愛人的骨灰?

在歷史舞臺上,歐美國家也有過類似痰盂的公共器皿存在。只不過,歐美的痰盂都沒啥造型,就是普普通通的盆狀或瓶狀。

後來因為肺結核等疾病推動了“禁止隨地吐痰”的相關法規的建立和嚴格實施,人們的觀念也逐漸改變,認為吐痰是“不文明且容易被歧視/鄙視的行為”,漸漸的就連吐痰這個行為都不想被人看見,那些公共場合及家裏的痰盂也就都跟著退役了。

1920年代的美國理發店裏放置著痰盂。

梁秋實寫過一篇叫做《痰盂》的文章,據他觀察洋人好像不如中國人痰多,也沒有普設的痰盂,痰無處吐:

“他們覺得明目張膽的吐在地上不太妥當,於是大都利用手帕,大概是誰也不願洗那樣的手帕,於是又改換用了就丟的紙巾,那紙巾用過之後又如何處理,是塞進煙灰缸裏還是放進衣袋歸遺細君,那就各隨各便了。”

李鴻章出使外國就遇到過類似的“困境”,還鬧了笑話。野史中有記載,李鴻章出使英國和俄國時,出席晚宴想要吐痰,但找不到痰盂,最後只好吐到酒杯裏。同席賓客紛紛掩面,甚至還有不滿離場的。

在逛圖書館時李鴻章又遇到麻煩,不僅不給抽煙,連痰都不好吐。最後他到門外就地解決——也有說李鴻章是因不滿圖書館內不允許吸煙,所以到了門口直怒而吐痰——結果被罰了款。

愛抽煙的李鴻章,痰很多。

痰盂很早就在中國歷史中出現了。據史料記載,痰盂起源於晉代,唐代晚期逐漸普及,又被稱為“唾盂”。只不過古時候的痰盂往往體積較小,多放置在餐桌,也可用來裝些魚刺殘骨和茶渣,因此也被稱為“渣鬥”。

《紅樓夢》中寫到過把痰盂放置於床頭的細節:“只見門外鏨銅鉤上懸著大紅撒花軟簾,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紅氈條,靠東邊板壁立著一個鎖子錦靠背與一個引枕,鋪著金心綠閃緞大坐褥,旁邊有雕漆痰盒。”

這段寫劉姥姥初次進入大觀園,目之所及,屋內極盡奢華,連痰盂都是甚是精致,還有不少寶貝她都不知所謂何物、當做何用,就只知道是寶貝,也唯有強裝淡定,把一百個提問都憋回肚子裏。

劉姥姥進大觀園,看什麼都新奇。/ 87版《紅樓夢》

物欲大抵還不是一個人窮奢的終極表現,對於痰盂,古人還有更扭曲的使用方式。

梁實秋的文章中提到古時有諂媚的宦官為聖上做“肉痰盂”的故事:“聽得聖上一聲咳嗽,趕快一個箭步竄到禦前,跪下來仰頭張嘴,恭候聖上禦痰啐在他的口裏。”

更為普遍的現象是權勢之人會買美人為婢,用作“美人盂”,美人顏值越高就越能體現主人家的氣派和實力。這一迷惑行為,直到宦官失勢才逐漸被廢除。

痰盂:

文明的標簽、愛情的信物

來到現代,痰盂在國內成為了一種文明的象征,反復提醒大家不要再隨地吐痰,要註意文明和規範。旅館、澡堂、茶館、大街小巷都曾設置過公共痰盂,方便大眾排泄穢物,便民利民。老百姓家裏也會準備痰盂,材質以搪瓷或塑料為主。

從1982年鄧小平會見撒切爾夫人的資料圖上,我們也可以捕捉到痰盂——就算是如此高大上的場合,痰盂也出得廳堂。

在某種程度上,痰盂是很便利人們的社交生活的。

試想下,中國人喜好抽煙,難免痰多,如果沒有痰盂在桌邊伺候著,談笑間頻頻用紙巾“包雲吞”肯定極不雅觀,再說了濕噠噠的紙巾也需要處置的呀!如果每次要在會議室和垃圾桶之間折返,那屢屢打斷對話肯定是不利於合作談判的順利進行嘛。

在生活條件一般的年代(現在的農村也有延續),茅房一般在家外面,而且管道設施不完備,痰盂自然成了方便主人家排泄的尿壺。

當痰盂成為生活必需品後,自然也就成為婚嫁必備之物/送禮優選。

對上世紀60年代的新人而言,集齊紅雙喜四件套(臉盆、熱水瓶、痰盂、水杯)是組建一個小家庭的開端,其中痰盂還被賦予了“子孫桶”的美好寓意。新婚之夜,長輩們會在痰盂裏放紅棗、桂圓、花生、蓮子,祝願新人早生貴子。

老電影裏,能看到好多老物件。/ 電影《活著》

至於為什麼是痰盂?大概因為以前女性多是在家裏生產,痰盂、腳盆一類的東西都會派上用場……類似的習俗就此沿襲下來。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父母輩的那些痰盂,都是紅雙喜配鴛鴦的圖案了,畢竟它寓意著一對新人的結合、一個新家庭的喜慶開端。不過註意,此處(嶄新)痰盂裏面的東西不提倡吃哦,圖個好彩頭罷了。

這讓人不由感嘆:相比現在動輒幾十萬的彩禮、坐擁市中心房產等等門檻,過去結婚還是相對簡單好辦的:

(上世紀)60年代的四件套、70年代的三大件(手表、縫紉機、自行車)、80年代的“48條腿”(床、衣櫃、桌子椅子、梳妝櫃、洗碗架、置物櫃等基本家具)——而且是可以先領證後湊齊的……

當我們吐痰,

我們在嘚瑟什麼?

一路梳理下來,發現相比外國人,中國人好像真的從不避諱吐痰。事實上在翻看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吐痰”甚至一度被視為國粹。

林語堂曾經很帶感地描述過:

“吐痰的動作普遍有三拍,起先二拍是準備那最後的一吐的咳嗽與掃喉嚨的聲音。那最後的一吐是一種急而強的聲音作出來的,是慢板後的急眼。如果吐痰吐得合乎美學,我倒委實不介意細菌會因此而播散到空氣中去,因為我曾親受過這種細菌,而沒有覺到對我的健康上有什麼顯著的影響。”

老舍小說也說到吐痰的細節,說坐頭等車的客人往往有一種驚人的態勢,就算有痰盂也要視而不見,必須“吭”“哢”兩下把痰吐到地毯上,才顯氣派和能耐。

這倒是很真實。你看那些內地和香港的古惑仔電影,也看看那些在街頭打架的混子們,除了愛大聲吆喝給自己漲氣勢,開打前還很喜歡往地上啐一口痰不是?

不吐口痰,都不好意思混黑社會?/ 電影《黑社會》

如此想來,在中醫傳統中,吐痰是正常的生理需求,痰多不是病,吐出體內更是有助自我健康的選擇。

結合以上種種,吐痰在中國大概是一個“讓自己爽”的動作,自我感覺好得不得了,“沒有素質”之類的judge靠邊站吧。

這顯然和歐美的觀念不同。在《泰坦尼克號》中,傑克表演吐痰絕技就著實把蘿絲嚇了一跳,而且如此日常的行為,竟就能給蘿絲帶來打破禮教束縛的自由感了。

另外,在歐美電影中,吐痰通常是帶有明顯羞辱性的行為。主人公如果看不起誰了,一怒之下就很容易往那個人身上、甚至是臉上啐口水——吐痰是一種傷害輸出、是在日常中需要克制且自重的行為。

傑克的這口痰,很有名。/ 《泰坦尼克號》

有文章說,美國讓改變公眾意識、讓痰盂退場,大概培養了 70 年。對於中國來說,顯然需要更久的時間。

不過,因為新冠的出現,大家恐怕要真正地開始轉變觀念了。

我好奇的是:外國人得知痰盂是盛接排泄物的器皿後,會作何感想呢?

他們出於對“吉祥如意鴛鴦圖案”的盲目崇拜,也出於對“東方文字神秘力量及結構美學”的莫名向往,錯誤地以為痰盂一定擁有保家鎮宅的特異能力,這真是個“美麗的誤會”。

而我們,除了在熱點中看到笑料和荒謬,也得以重新梳理了一下衛生文明,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