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肩膀上有很多鳥屎的簡單介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貴州丹寨 卡拉村的村民過去以井水為生

苗族阿媽龍德芬,剛結婚時家裏沒有手表,有一天窗外似乎比平日亮得更早,龍德芬趕緊起身去挑水,出門一看才知道是月光亮汪汪的。等把水挑回家,她等了幾個小時才天亮,原來,催著龍德芬趕忙去挑水的,是淩晨2點多的月亮。

過去,在用水不便的情況下,龍德芬不僅要早早出發去挑水,連一頭長發都不敢輕易去洗,如今, “母親水窖”項目的到來,讓龍德芬等苗族婦女也終於過上了幹凈清爽的日子,頭上的銀飾也更添韻味神采了。

貴州丹寨 龍德芬家蓋了3層樓高的農家樂

“母親水窖”不僅解決了卡拉村用水的難題,也讓村民們就地發展旅遊產業,龍德芬家蓋起了三層樓高的農家樂。無論吃飯還是洗澡,顧客對龍德芬的農家樂贊不絕口,旅行社也願意把客人帶到這裏。

終於,龍德芬耳中不再只有抱怨沒水的聲音,多的是客人的歡聲笑語,多的是訂餐訂房的電話鈴聲。

貴州丹寨 王秋家的鳥籠產業用水得到了保障

做鳥籠的時候,需要用大量的水煮竹子,做一批鳥籠往往要挑三四次水才夠用,再加上養豬養牛,就要挑更多水。

王秋家門前有條長長的斜坡,王秋每次挑水都累得喘不過氣來,兩只手長時間緊緊抓著扁擔,時間久了便勒出了厚厚的繭。如今,有了“母親水窖”,王秋終於省下挑水的時間,不僅能做更多鳥籠,設計更多鳥籠延伸的工藝品,她還開始做電商,帶著村民共同致富, 把鳥籠做成了丹寨的名片,銷往全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年銷售額達650多萬。

貴州丹寨 卡拉村阿媽王阿鬧再也不必自我打氣挑水了

結婚以後就肩負起為全家人挑水的重擔,這是卡拉村婦女共同的生活節奏。剛開始時,每次晃晃悠悠挑水挑到一半,王阿鬧就累得實在直不起腰。可是,放下扁擔又怕旁人笑話自己沒用,就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一步一搖,搖過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從青絲搖到白發,直到2014年,終於等到“母親水窖”讓家家戶戶通了水, 王阿鬧不必再口中喃喃有詞地為自己挑水打氣,而是換成了輕快的歌聲和嘴角幸福的笑容。

在馬寨村開工的“母親水窖”工程 將解決吊瓜產業用水

工程將服務馬寨村合作社,解決村吊瓜基地120畝吊瓜用水及初加工用水。除了吊瓜基地用水,工程還將一並提升馬寨小學、馬寨村3組的水質。

水流將衝走閉塞與貧瘠的氣息,湧動清香與活力的氣味。這是吊瓜豐收的喜悅味道,是村民致富的歡慶味道,是孩子們在校園中茁壯成長的蓬勃味道。

貴州丹寨 扶貧茶園經成為扶貧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扶貧茶園,解決婦女就業,幫助農民脫貧,消除留守兒童問題……這些,離不開汩汩湧動的水。

水,保障了茶園的種植,沈澱了茶葉的質量,讓扶貧茶葉成為人人信賴的品牌,讓每位員工都有生生不息的盼頭。

阿媽李阿花小心地掐著茶葉的嫩芽,熟練地把它們放入小竹簍中。

“只要沒有水,心裏就發慌”。阿媽說,以前從來不敢想帶這麼便捷的竹簍,她扛了一輩子水,現在才曉得“輕”的重量。

水生萬物,阿媽第一次在茶園擁有了職業,獲得了酬勞。

在四季沐歌認領的100畝茶園裏,阿媽繼續哼著小曲采著茶,她舒展的肩膀,再也不會被挑水的扁擔壓出深深的印痕。

貴州丹寨 甲石村的好日子就在眼前

這裏海拔高,水源遠,靠天吃飯是無奈之舉,半年的枯水期更是讓用水成了一等一的難題。

現在,“母親水窖”將解決這裏的吃水問題。村支書大春在山頂指著五公裏外山上的一個小紅點,那就是海拔1000多米的山泉水源。

為了給施工人員指明方向,從小在山裏長大的大春走了整整大半天的時間,爬到15米高的樹上掛上一面嶄新的紅旗。可是回到村裏卻發現紅旗太小看不清楚,他又去掛了一面大旗子才終於讓施工人員看清。這一來一回,又是兩天的時間,又是二十多裏的山路,可大春卻說, 現在,水就在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好日子就在眼前了。

大春心裏一直有個遺憾,向來疼愛自己的姑姑還沒等到“母親水窖”完工就離世了,他想著,一定要抓緊時間把活幹好,讓更多像姑姑一樣在山裏生活了一輩子的婦女早日用上幹凈方便的水才行。

貴州丹寨 甲石村婦女盼水來

回想起挑水的經歷,村民楊昌蘭連連嘆氣。

村裏吃水不便,挑回的水裏總會有泥巴、鳥糞、雜質等,季節性缺水時更糟糕,人們恨不得把水池壁上的水都刮幹凈才行。

楊昌蘭家離水池最遠,一天的時光裏,她最惦記的就是挑水,可無論怎麼趕時間,她一天也只能搶到兩擔水。為這兩擔水,她常常會橫眉冷對,和其他插隊搶水的女人發生衝突。

挑水的木桶是丈夫做的,太陽一曬就幹裂了,那沈甸甸的重量曾經壓皺了楊昌蘭的眉頭,如今, 施工中的“母親水窖”逐漸散開了楊昌蘭眉間的愁雲,甲石村的女人們盼望著水源送來的日子。

貴州丹寨 婦女們走在“母親水窖”工程建設隊伍中

甲石村很多婦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可“母親水窖”到來後,她們卻身背鐮刀,和男人們一起在無路可走的山中開路、扛管道、挖坑、鋪水管。

婦女們說,以前沒有水,女人們要結伴走一個多小時山路去偏僻的河裏洗澡。冬天沒水時,家裏連年都過不成,大年三十總是要排隊打水到淩晨兩三點才能回家。聽說“母親水窖”完工後不僅能滿足全部生活用水,還可以解決140畝水稻,70個大棚,500頭豬養豬場的用水,大家的步伐就越發快了,幹勁也更足了。(光明網記者 鐘蕾蕾 周雨涵)

來源: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