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紅高粱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電影《紅高粱》中,不但主演鞏俐一身的紅衣服甚是惹眼,而且在一大片紅高粱地裏,發生了迷人的故事。由此,《紅高粱》不但成就了作家,成就了演員,也再次把高粱這一農家常見不常吃,經常用於釀造和餵養牲畜的粗糧推到觀眾面前。小說《紅高粱》是中國作家莫言創作的長篇小說。《紅高粱》以抗日戰爭及20世紀30、40年代高密東北鄉的民間生活為背景,故事中塑造的一系列的抗日英雄卻都是正義和邪惡的化身。主人公余占鰲是一個熱血漢子,身體裏面充滿了正義與野蠻。

在小說中,莫言塑造了一個在倫理道德邊緣的紅高粱世界,一種土匪式英雄,他們做盡壞事但也報效國家,他們繾綣相愛、英勇搏殺,充滿著既離經叛道又擁有無限生氣的時代氣息。《紅高粱》從民間的角度給讀者再現了抗日戰爭的年代,展現的是一種為生存而奮起反抗的暴力欲。

《紅高粱》是一部表現高密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的頑強生命力和充滿血性與民族精神的經典之作。

紅高粱精神:自強自立,生機盎然。熱情奔放,敢作敢為

紅高粱精神即自立自強、生機昂然、熱情奔放、敢作敢為、敢愛敢恨,對自由生命的熱愛與追求,是一種本真且原始的人類精神。那麼莫言老師是怎樣理解紅高粱精神的呢?

他說,我在他們提煉的基礎上總結出16個字來,那麼想到紅高粱,我首先想到這種植物的形態,他是直的,正直向上長得,不拐彎,也不低頭,但是我指的是這種傳統的紅高粱,有的品種的高粱他是低頭的。所以我想的第一個就是正直向上,那麼,這既是一種精神狀態,也是一種物理狀態。

再就是堅韌頑強,就是風吹啦,風吹雨打不動搖,不倒伏,所以無論是有多麼大的自然災害,高粱一直是挺拔的,昂揚向上的,堅韌頑強的這一種狀態,所以就是正直向上,堅韌頑強。另外一個就是寬容淳樸。紅高粱就是很淳樸的,像一個北方漢子一樣,臉膛是赤紅的,骨幹腰板是筆直的,但同時他也是很寬容的,無論多麼樣的貧瘠的土地,他都可以生長,他不選擇地方。他也沒必要說非要大肥大水,他多麼嬌慣,他一點也不嬌慣,所以他寬容淳樸,他也不排擠別的植物,你把它跟玉米混在一起,他也可以生長,你在高粱地裏套上棉花啊,棉花也可以生長,所以寬容淳樸。

“紅高粱精神”:它秉領天地精華、粗枝大葉、抗旱抗澇、生氣勃勃、充滿了野性,承載了作為人的原始生命力的象征意義。它帶人們去闖蕩荊棘叢生、虎狼橫行的世界,它是人們的護身符。它體現在自立自強、生機昂然、熱情奔放、敢作敢為、敢愛敢恨、周身洋溢著陽剛與血性、渾身充滿著蓬勃的生命力的余占鰲和有著非同一般的機智和膽識、具有浪漫不羈心靈的戴九蓮等人物形象身上。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正是“紅高粱性格”的鮮明體現,對自由生命的熱愛和追求,對現代人生命的回歸和蓬勃生命力的呼喚都以紅高粱為載體,由這種充滿也行生命力的紅高粱傳達出來。莫言通過“紅高粱”贊美了高密縣東北鄉人紅高粱般的性格,贊美祖輩洋溢著的原始生命力和無所畏懼的精神,贊美了作為人最本真的欲望和追求,而這一望無際,莊嚴肅穆的紅高粱不僅僅是“我爺爺”“我奶奶”生活、戰鬥的場景,它已經成為一種象征,一種符號,一種暗示和一種生命力的傳達。是他們家族的光榮的圖騰和高密東北鄉傳統精神的象征,是優秀的傳統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和“可憐的、孱弱的、猜忌的、偏執的、被毒酒迷幻了靈魂的孩子”的後代子孫的孱弱形成了鮮明對比。

就作物性的高粱而言,我們看看高粱的獨到之處。

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稈較粗壯,直立,基部節上具支撐根。葉鞘無毛或稍有白粉;葉舌硬膜質,先端圓,邊緣有纖毛。性喜溫暖,抗旱、耐澇。按性狀及用途可分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類。中國栽培較廣,以東北各地為最多。食用高粱谷粒供食用、釀酒。糖用高粱的稈可制糖漿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葉陰幹青貯,或曬幹後可作飼料;穎果能入藥,能燥濕祛痰,寧心安神。屬於經濟作物。

其藥用價值性味:《綱目》:"甘澀,溫,無毒。"歸經:《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能主治:高粱味甘性溫,食療價值相當高。中醫認為,高粱性平味甘、澀、溫、無毒,能和胃、健脾、止瀉,有固澀腸胃、抑制嘔吐、益脾溫中、催治難產等功能,可以用來治療食積、消化不良、濕熱、下瀝、小便不利、婦女倒經、胎產不下等。

綜合利用高粱的籽粒、穗蕘(花序)、穗頸、莖稈,是中國高粱栽培的傳統習慣。高粱籽粒加工後即成為高粱米,在我國、朝鮮、原蘇聯、印度及非洲等地皆為食糧。食用方法主要是為炊飯或磨制成粉後再做成其他各種食品,比如面條、面魚、面卷、煎餅、蒸糕、粘糕等。除食用外,高粱可制澱粉、制糖、釀酒和制酒精等。

20世紀50年代初,高粱籽粒曾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主食。

一些名酒,主要以高粱為原料。

中國制酒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傳說,發明酒的人,名叫杜康。他當長工時,有一次偶然把高粱米飯放在樹洞中,時間久了,發酵成了酒。所以開始名叫"久",後來才有"酒"字,增加"酒"的歷史典故。酒產生於何時,現已無可考。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