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大全夢見古字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現如今的人們常說“寺廟”,這是一個漢語詞匯,人們將寺廟兩個字連起來念,這並沒有什麼不對。可是,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寺”與“廟”是分開的,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寺和廟有什麼區別?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是非常少見的。《佛說造塔功德經》裏有一個偈語:“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寺廟一詞肯定是涉及到了佛教內容。從東漢時期開始,佛教傳入中原大地,從此之後,佛教在中原大地中繁衍生息。時至今日,佛教仍然在我國出現,而且善男信女非常多。佛教是起源於尼泊爾,是在漢明帝時期才傳入的中國。如今,在我國已經有了相當多的寺廟,寺廟的數量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一說到“寺廟”,咱中國人通常會連著一起說,但其實“寺”和“廟”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場合,知道這一點的人們肯定是不多的。也就是說,“寺”和“廟”完全是不同的。想要解釋“寺”和“廟”的不同,就需要知道古代的大理寺。古時的大理寺相當於現今的最高法院,掌刑案件審理,秦漢時期名為“延尉”,北齊時候正式改名為“大理寺”。

唐朝時期,出現了九寺,分別是“大理寺、光祿寺、太仆寺、太常寺、宗正寺、衛尉寺、鴻臚寺、少府寺、太府寺”,寺其實是官署名。關於寺的解釋,在《說文》中為“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寺正”“寺卿”等是大理寺正卿的略稱,寺曹是九卿官署,寺舍指官舍等。

秦朝時有延尉,秦後有“寺”,但法治卻是源遠流長,“法”的古字即“灋”,最早見於西周金文。寺和廟是完全不同的。“寺”,形聲字,上“土”下“寸”,表示寸土之地,精準且不容猜疑變化。佛教傳入中國之前,我國就已經有“寺”了,此時它與佛教一點關系都沒有。但是後來,隨著文化的發展,“寺”與佛教就有了關系。

公元64年的某天,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身高6丈,頭頂放光、來自西方的金人,在殿庭飛繞,劉莊遂驚醒。作為皇帝,對夢是非常在意的。由此說來,漢明帝讓朝中的文武百官解夢。博士傅毅啟奏說:“陛下夢見的肯定是佛。”漢明帝聽到這個解釋,是非常高興的。

後來西域僧人們也來到我國,當初接待他們的部門就是“鴻臚寺”(當年的外交部)。由於前往漢朝的僧人帶來了很多佛經,所以劉莊命人在鴻臚寺旁邊修了一座新的官邸,這座官邸叫做白馬寺。“白馬寺”的出現標誌著“寺”在中國有了“佛教的廟宇”的意思,隨著時代的發展,“寺”也成了佛教建築的統一稱呼。

“廟”在最早的時候,與佛教也沒有關系。《禮記》記載:“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說文解字》解釋是:“廟,尊先祖皃也。”“廟”其實是供祀祖宗的地方。“孔子廟”,在中國、朝鮮、日本、美國等都建有孔廟,而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1座;另外還有關羽廟等。

這些廟都是用來祭祀的。漢明帝在位期間,專門派人去取回了佛經,並且建築有第一座官辦寺院——白馬寺,“寺”字其實來源於“鴻臚寺”的寺字,當時,有二位印度高僧跟著東漢使者到了我國,漢明帝對二位高僧相當禮重,不僅親自接待了他們,還安排他們暫住在了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

為了紀念那些有傑出貢獻並去世的人,就為他們建廟,比如文廟(孔子廟)、武廟(關羽廟),世世代代接受人們的香火敬拜,活在人們的心中。這時候無論是寺還是廟,都與佛教無關。漢明帝時期,由於僧人前來漢朝,因此白馬寺就成為了僧人居住的地方。“寺”是官署、佛和僧侶居住的地方;“廟”是奉祀祖先、供奉鬼神、供奉偉大人物的地方。

可是,隨著朝代的發展,寺廟逐漸的結合在一起。最終成為了與佛教有關的地方。最直白地說,寺就是外來宗教的一個宣講場所,而廟則是歷代炎黃子孫紀念國殤以及忠孝人士的場所。之所以會出現寺廟,只不過是人們的口誤而已。這個口誤也已經成為了人們口中約定俗成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