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做夢自己坐牢房的簡單介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今年的這個月,是你為國捐軀的75周年。在這一天,我就像見到了你本人,我心裏十分感動,這種感動是任何話語都不能表達的。”張辛田看著畫像,說出了埋在心底幾十年的話。

(張辛田 濰坊市居民)

“我曾經見過你,在課本中、在檔案裏、在舞臺上。我也不曾見過你,你所有的樣子,都是我聽他人講起的,以至於我常常會想象:最真實的你,到底是什麼模樣?”

(張爾芳烈士資料)

張辛田說,小時候每次回安丘, 她的叔叔從來沒忘帶她去烈士墓,看望她的姑姑。她曾無數次聽家裏人、村裏人,講起過姑姑的故事,但在自己的心目中,姑姑的形象卻一直有些模糊。

張辛田的姑姑張爾芳烈士,1928年出生在原安丘市擔山鎮西韓吉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44年,16歲的張爾芳在哥哥的影響下,決心離開家庭,加入革命隊伍。

十六歲,芳華年齡。“給我奶奶做工作,奶奶不舍得,就這麼一個閨女兒在身邊,能舍得讓她出來嗎?不同意 。我姑姑說,我是為咱老百姓做好事,出去你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張辛田回憶說。

(紅色舞臺劇《芳華》 根據張爾芳烈士事跡改編 中共安丘市委組織部出品)

張爾芳扮演者:“在我們隊伍裏,有很多跟我們一樣大的女孩。您就放心吧!”張爾芳母親的扮演者:“這不行!”張爾芳扮演者:“娘,等我參加革命立了功,戴上大紅花來見您。”

從參加革命隊伍的第一天起,張爾芳就嚴格要求自己,很快她就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並在1946年4月初,前往淮安縣官莊區擔任婦救會主任。1946年4月30日淩晨,盤踞在安丘城的國民黨安丘警察大隊和還鄉團,由地主分子王益連牽線,突然包圍了官莊區政府。

(張爾芳烈士資料)

“她年輕,她跑得快。大家撤退的時候,她是個領導,她數了數看了看,哪些人還有沒跑出來的,她又返回去,去救人, 自己留在了那裏,被敵人包圍了。”隨後,張爾芳就一直被關押在安丘城一間陰暗潮濕的小牢房裏。為了得到想要的情報,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提審張爾芳。

(張辛田 張爾芳的侄女)

張辛田說,當時用盡了所有酷刑,包括了割舌頭、割後腳筋、割了大腿肉、折磨張爾芳。面對酷刑的張爾芳卻堅定地說:“要殺要剮隨你便,要讓我出賣同胞,出賣革命同誌,你做夢!”

(1946年7月張爾芳跳下敵人挖的土坑,慷慨就義)

“她堅信革命一定會勝利,她為之奮鬥的這一天,她沒看見,我們看見了,實現了,也就告慰了她的英靈。”張辛田說。

18歲的花樣年紀,張爾芳烈士犧牲了,留給後人的是無盡的思念。為了圓張辛田老人的一個心願,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也特意從濟南趕往了濰坊安丘。

張春田老人說,在她的印象中,姑姑大眼睛,眼窩稍微有點深,高鼻梁,尖下巴,很漂亮。“成天難受,一塊出去的,活潑亂跳的人,叫人活埋了。”

在準備前往下一個地點時,我們又遇見了另一位見過張爾芳烈士的老人家。

這位老人家告訴我們,張爾芳烈士犧牲的時候他12歲,根據他的描述,張爾芳烈士眼眶稍深,是個愛笑的模樣。

通過走訪,我們也了解到,張爾芳烈士還有一個戰友,也是個女同誌,今年94歲高齡了,她們曾同吃同住在一起。

老人叫張連英,曾和張爾芳烈士一起,在當時的縣婦救會工作,兩人在一盤炕上、一個被窩裏呆過,有著深厚的情誼。

張連英回憶,當時(張爾芳)在安丘西北角埋著,他們去找的她。那裏一共埋了78個人,只有張爾芳是個女戰士,剩下都是男戰士。

在老人的描述裏,張爾芳烈士的形象,一點一點在林宇輝的畫筆下呈現出來。

(林宇輝為張爾芳烈士畫像)

看到畫像的張連英老人,直說:“像,你看鼻子,眼睛,這個發型。很好,一百個好,一萬個好。”

“我的叔叔,我的爸爸,他們都有相似的地方,都是這種臉盤……”張辛田說。

1944年,年僅16歲的張爾芳,在家人的帶領下參加革命。1946年7月,張爾芳不懼嚴刑拷打,毅然決然跳下敵人的深坑,壯烈犧牲。

那一年,年僅18歲的她用自己的血淚書寫了一曲不朽的悲歌,留給後人無盡的哀思和懷念。

張爾芳烈士生前沒有留下任何影像資料,等了七十多年,她的戰友、她的侄女終於通過這種特別的方式“見到”了先烈。

為烈士畫像,不僅是對烈士後人的慰藉,更是對烈士的尊重和緬懷,從他們身上汲取力量,將革命精神發揚光大,其實這就是我們《小溪辦事》免費為革命先烈畫像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