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鑲的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說起宮鬥劇,《甄嬛傳》知名度非常廣,故事講述甄嬛得皇上寵愛,卻與皇上的胞弟暗生情愫,被設計趕出皇宮,不久之後卻又搖身一變成了鈕鈷祿氏,回宮後大權在握,一代大女主的傳奇故事贏得觀眾好感。

甄嬛 影視角色

可有多少人知道,這些情節雖是強安在甄嬛身上,但卻在歷史上真真切切地發生過,他就是努爾哈赤的大妃多爾袞的生母烏喇那拉·阿巴亥,只不過他雖聰慧、善鬥,結局卻不像劇中女主那般盡如人意。

影視角色

清太祖努爾哈赤史冊有載的後妃共十四人生育子女。

後妃其實不是當時的本稱,因為那時努爾哈赤沒有稱皇帝,他的妻妾稱為福晉,努爾哈赤本人皇帝的稱號以及他的後妃的稱號都是後來的皇帝追封的。

要說努爾哈赤的前半生都是鋼鐵、直男,不懂憐香惜玉、綠茶、白蓮他都不屑一顧。

努爾哈赤

但是他卻在四十三歲的時候遇到了自己的真愛,而且還愛得轟轟烈烈,為他不顧一切,她就是烏拉那拉阿巴亥,多爾袞的生母。

十載探饒風姿、善機變,頗得努爾哈赤寵愛,亦或說是聖寵。

阿巴亥十二歲時被束縛,烏拉堡貝勒布戰泰送於四十三歲的努爾哈赤為妃,第二年尚未生育即被封為大妃。

試想一個未成年少女如何能從眾位妻妾中脫穎而出,成為正室。

這要從努爾哈赤上一位大妃葉赫那拉孟古說起。

努爾哈赤妻妾裏唯一稱皇後的人,葉赫那拉孟古孝慈皇後,是葉赫部長楊吉姆的女兒,十四歲那年便成了政治聯姻的砝碼,被娘家送於努爾哈赤。

本文女主阿巴亥嫁給努爾哈赤之時,孟古早已香消玉殞,沒有命跟他爭寵了。

說到孟古的死。

這背後的故事也很有意思,他與努爾哈赤聯姻後,葉賀不認為女兒送過去了,努爾哈赤自然應盡女婿的責任關照葉赫,甚至只同他們親近。

但努爾哈赤誌在天下,怎會輕易被小小的聯姻套牢呢?

一來二去,葉赫便起了怨恨之心,不斷糾結各種勢力圍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也不是吃素的,強勢反擊,雙方戰火不斷,娘家人天天和老公幹仗,還都是往死裏打。

孟古是怎樣的心情?

清史稿說:後莊進聰慧、慈氣,往順得玉不喜聞厄言逾越不改其常,明顯是一副隱忍、謹慎地受氣小媳婦兒模樣,孟古娘家不給力。

努爾哈赤另一位妃子富察氏趁機開始作妖。

努爾哈赤軍帳之中,夜裏富察氏作陪,努爾哈赤晚上睡得正香,他自作聰明把努爾哈赤叫醒,而方寸亂也俱也久國兵來攻,企酣寢食也。

努爾哈赤被吵醒,翻了個白眼兒,有病,叫醒老子說廢話,回知我果具,安能旱情,我聞葉赫來金,以其無機,時以為念既至,我心安矣。

我若負葉賀,天必厭之,安得不懼。

今我順天命、安疆土,逼九九國,以虐無咎之人,天不誘也。

俗話說得好,永遠不要跟你的領導吐槽你的同級富察氏這招不光沒有打擊對手,自己還招了努爾哈赤厭惡天命,五年獲罪被處死。

富察氏手段雖拙劣,所言也能反映出孟古日子艱難。

因娘家作妖、老公冷落、同事排擠、輕蔑、嚇人、怠慢她,日日心力交瘁,逐漸油盡燈枯,鬼卯秋已奄奄一息。

臨死之前,孟古提出想見母親一面,努爾哈赤這個直男此時倒有了點兒丈夫的覺悟,便派使者去夜後部接丈母娘,然而奈何孟古的娘家哥納陵部落死活不讓,九月庚辰,孟古一命嗚呼,年方二十九,臨死也沒能再見自己母親最後一眼。

清史稿載,上身倒之喪臉,即享有佳禮,不飲酒,如婚者愉悅樂。

天命九年,遷葬東京羊魯山。

孟古一死,聯姻失效,努爾哈赤便不再有顧忌。

如果說之前在兩部交戰中,他一直采用積極防禦戰略,那麼接下來就是赤裸裸的主動進攻了。

第二年春天,努爾哈赤攻伐葉赫,先出一口氣,以後十六年間或者抽空打,或者專門打,直至將其完全消滅。

孟古娘家不省心復仇。而是又愛亂嚼舌根兒、自作聰明。

可見努爾哈赤這屆宮鬥選手水準普遍不高啊,也就更襯托了我們本文的女主角阿巴亥聰慧可人,加上他恐怕是有著常人所不能及的才幹,才會讓心懷天下的努爾哈赤放心於她正室之位。

提到阿巴亥十二歲入宮,與努爾哈赤相差三十余歲,兩人恩恩愛愛,接連生子。

萬歷三十三年,一六零五年七月十五日,阿巴亥為努爾哈赤生下了第十二子阿濟格。

萬歷四十年,一六一二年十月二十五日,阿巴亥生下了第十四子多爾袞。

萬歷四十二年,一六一四年二月二十四日,阿巴亥又生下了第十五子多奪。

但阿巴亥日漸出落成一個美艷的少婦,努爾哈赤卻垂垂老矣。

努爾哈赤對阿巴亥不僅深情虔誠,還思慮深遠,積極為她的將來籌謀。

一是將青銅的、兩黃旗的大部分授予他的三個兒子,每人十五牛鹿,其余自己統帥做清軍。

同時明確指示,將來他的大兒子阿紀格是鑲黃旗旗主,三子多奪是正黃旗旗主,將來自己死後,統帥的親軍全給多爾袞,再另賜一旗給二娃多爾袞。

當時女真收寄婚習俗,父兄死後。一切由弟或子繼承。

努爾哈赤話裏話外有意讓大貝勒代善繼娶阿巴亥,代善是四大貝勒之首,掌管兵務、政務多年,他勢必要給寵愛的人兒找個穩重的靠山才心安吶。

愛她就給他找好下家,可憐天下男人心吶。

然後宮之地頗多戲精,幺蛾子怎能少得了天命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努爾哈赤賜福晉塔陰茶告密,說阿巴亥勾引大貝勒代善,兩次送飯時到大貝勒府,還經常深夜出院子,每當貝勒、大臣在韓府聚會時,大福晉就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勾引大貝勒,還私藏了不少金、銀、綢、羅。

其實努爾哈赤後來調查到阿巴亥也給皇太極送過飯,只不過皇太極接受而沒有吃,代善接受,且吃了,吃與不吃是嚴肅的政治問題。

禍從口起禍從口起呀。

這阿巴亥並不全然靠男人,自己也在積極籌謀,想在日後尋個靠山。

關於私藏金銀,努爾哈赤先是抄了阿基格的家,後又到烏拉城抄了阿巴亥的娘家,確實搜到了不少金、銀、珠寶、靈羅、綢緞和古玩。

努爾哈赤憤怒哀嘆:該夫竟奸詐、虛偽,人之邪惡比皆有之,我以金珠裝飾耳頭、耳身,以人做,未見之家斷公而服用,予以圈養。

竟不愛漢服,蒙我耳目而勾引他人,不誅者可乎?

然念其惡而殺之,則我三子一女猶如我心,大福晉可不殺之。

幼子患病,令其照看,我將不與該福晉同居,將其休棄之。

女人心海底針,實則大丈夫胸懷也難猜。

你可以不愛一個直男,但是你不能讓他覺得你信不過他,這關系一個男人的尊嚴。

先前努爾哈赤可主動為阿巴亥密歸宿,但他卻不相信自己,還主動找起了下家兒,這事兒意義可就變了,全然成了一頂綠帽扣在自己頭上。

努爾哈赤咽不下這口氣,給阿巴亥下了三條禁令,一是不準他再與任何人來往,二是不準他聽信讒言,三是與他隔房。

從此阿巴亥帶著兒子過起了被休棄的日子,住在小木屋裏自己煮飯吃。

值得一提的是,告密的淑妃塔因茶費盡巴力的狀告寵妃,卻只獲得了和努爾哈赤同桌吃飯的殊榮,並且此女子在努爾哈赤死後和阿巴亥一樣都成了陪葬,結局令人唏噓。

此處暫且按下不表。

努爾哈赤雖修了阿巴亥,但卻沒有停止對他的好。

天命五年,一六二零年九月,努爾哈赤宣布廢除,大貝勒代善的太子名位,而利阿敏、蒙古爾泰、皇太極、德格勒、月托、基爾哈朗、阿基格、多奪、多爾袞共議國政。

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都被努爾哈赤扒拉到了領導集團裏面,要知道那時候多爾袞才八歲多奪才六歲,僅僅一年多,努爾哈赤占領遼陽之後,立即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召回離異的阿巴亥,將其重新立為大妃。

努爾哈赤作為一代雄主、霸道總裁,在心愛的人面前也是真的沒了骨氣。

看到這裏,相信很多朋友們都恍然拍起了大腿,阿巴亥是拿了霸道總裁加大女主的劇本,這不就是甄嬛本嬛嗎?

果然阿巴亥復出後,隨著努爾哈赤地盤的不斷擴大,他從一個一般意義上的王的女人。

漸漸成長為一個女性政治人物。

他以及他帶領的後妃們越來越多地參與了政治活動。

他們從規格走上了正殿,從京城走向了野外,出席了東京城的奠基典禮,奔赴廣寧前線慰問勞軍。

隨大漢為墾地開邊出行的阿巴亥作為眾妃之首,這些與他在努爾哈赤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他本人的眼界、才幹,以及對政治前途的謀劃分不開。

後金天命十一年,一六二六年正月,六十八歲的努爾哈赤親率十三萬大軍攻打由明朝眾將袁崇煥鎮守的寧遠城,,因身受重傷大敗而歸,傷勢稍好後,又親率大軍出征蒙古,半個月後勝利回師。

不久因病勢加重,住在清河溫泉處療養。

努爾哈赤自知大限,一道命人去請大福晉阿巴亥乘船由太子河順流而下,到渾河見面,兩人當面說了一些事情。

幾天後,努爾哈赤因毒瘡發作駕崩。

他們都商討了些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作為努爾哈赤舍之不下、又地位頗高的女主人,繼承人問題二人定有提及,後有人分析,當時努爾哈赤說的是代善輔政,多爾袞繼位,努爾哈赤死後,阿巴亥失去庇佑,年僅三十五歲的皇太極聯合剩下的幾位大貝勒,闖入阿巴亥後宮,傳達所謂的遺言,強迫他殉葬。

阿巴亥當時三十七歲,正值盛年,他的三個兒子阿基格二十二歲已經成年,多爾袞只有十五歲,多奪十三歲。

出於對塵世的留戀和對愛子的牽掛,阿巴亥百般執拗,希望事情能有轉機,但諸王寸步不讓,阿巴亥在被逼無奈、山窮水盡的情況下,字義訓詞,太祖五皇帝實錄較為詳細的記述了阿巴亥被逼殉葬的情景。

後饒風姿,人心懷嫉妒,每知帝不月,雖有畸變,終為地之名所制,留之恐後為國亂,欲遺言與諸王曰:四無中。必令之訊,諸王以帝遺言告後,後知無不從。

諸王曰: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

後隨福禮,一敬一珠寶,視之,哀為諸王曰:兒子十二歲,侍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無不忍離,故相從於地下。

吾二子多爾袞、多奪,當恩養之。

周王棄兒,對曰:二幼弟,吾等若無恩養,是旺婦也,豈有不恩養之理?

於是後於十二日辛亥誠實自盡,受三十七,乃與帝同救。

皇太極即皇帝位以後,於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追視其生母孟古為。

孝慈趙縣純德真順承天禦聖武皇後,並將神牌供放於太廟內。

阿巴亥同樣是努爾哈赤的大妃,卻沒有被追視為皇後,也沒有射神牌。

一六五零年八月,重拳在身的多爾袞為生母阿巴亥追封為校列公民、獻哲人和戰天立聖五皇後之號,一並將排位放置在太廟之中。

然而僅僅四個月過後,多爾袞病逝,順治皇帝廢阿巴亥封號,將神牌從太廟撤出。

阿巴亥一生得努爾哈赤之恩寵,生了三個能征善戰的兒子,多爾袞又激登大寶、位極人臣,然而卻死得無奈。

此後還是無奈,而他跌宕的一生,在正史上唯有短短不到兩百字的記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