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李姝姓名周公解夢的詞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2021年5月26日,吳孟超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民眾在殯儀館大廳外等待。 殷立勤 攝

2021年5月26日,吳孟超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民眾在殯儀館大廳外等待。 殷立勤 攝

中新網5月26日電 題:送別吳孟超院士:告別的時間太短,想說的話太多

作者:李姝徴 李秋瑩

南方的陰雨時停時歇,駛向上海龍華殯儀館的車輛絡繹不絕。

2021年5月26日,吳孟超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 殷立勤 攝

“你說這下的是雨嗎?”出租車司機馮師傅看向車窗外:“我覺得這更像是眼淚。”5公裏的路程花去近一個小時,馮師傅卻絲毫未見急躁:“道別的人太多,送完了你,我也要去的。”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遺體告別儀式26日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早上7時許,細雨中,從各地趕來的民眾手捧花束,噙著熱淚,靜默地列隊緩行,為這位可敬的老者送行。

2021年5月26日,吳孟超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民眾在殯儀館大廳外等待。 殷立勤 攝

從醫70余載,吳孟超完成了1.6萬余臺肝臟手術,自主創新了30多項重大醫學成果,推動中國的肝病醫學從無到有,從有到精,使中國的肝臟疾病的診斷準確率、手術成功率和術後存活率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殯儀館外隨處可見的“海軍藍”與醫護服,是吳老生一生所愛。趕來見吳老最後一面的,有他曾經的戰友、學生、患者,還有許多無緣相識,卻同樣被吳老事跡所打動的普通人。

2021年5月26日,吳孟超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市民在獻花處獻花。 殷立勤 攝

“一個好醫生,眼裏看的是病,心裏想的是人。”這是吳老的名言。

身為普通人,也許對醫學並不那麼了解。但吳老留下的“三顆心”——細心、熱心和愛心,卻真實地溫暖了每一個人。

殯儀館外的綠籬,今日已是一片花海。白色的百合、黃色的菊花,花束中交錯擺放著手寫的卡片——是民眾對這位仁心長者的懷念。一張卡片太小,就再附上一張:告別的時間太短,想說的話太多。

在獻花處,有民眾懷抱著一個厚厚的文件袋,裏面裝著數百張網友的留言。天南海北,素不相識的人們,在此時此刻,共寄哀思。

采訪過他的人說,感謝吳老讓他們領略何為仁心大愛;他的病人說,每次做完檢查,吳老總細心地為他掖好衣物;只在教材上見過他的名字,與吳老道別也足以令許多醫學生紅了眼眶:“您是我學醫路上的榜樣”“此生一定善盡治病救人的天職”……

上海市民王仁化在獻花處安放好敬獻的花圈。多年從事安置幫教工作的她,曾經為服刑保外就醫人員找吳老治病。“後來人家怪我,你怎麼把個犯人都帶來麻煩吳老?”吳老當時的一句話讓王仁化至今銘記在心。“吳老說:‘犯人也是人,他也有活下去的權利。’”語及此,她哽咽難言。

2018年4月13日,吳孟超院士在江蘇省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為患者開刀。 殷立勤 攝

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會長於布為是吳老的博士研究生。在悼念廳外,於布為翻看手機中留存的和吳老的合影。合影中,吳老的手緊緊地攥著他的手,兩人一同微笑著看向鏡頭。

“吳老對我們一直很親切,所以他當時攥著我的手,我也沒有特別的感覺。”於布為擡起頭,眼中隱隱有了淚意。“今天再看這張照片,才覺得那是我最幸福的瞬間。”

悼念廳內懸掛的挽聯勾畫了這位醫學泰鬥的一生:“一代宗師披肝瀝膽力拓醫學偉業萬眾楷模培桃育李鑄就精誠大醫”。遺像中的吳老帶著微笑,目光慈愛。前來道別的人們,向著遺像深深三鞠躬。

2017年1月28日,大年初一吳孟超院士照例前往醫院各樓層,對堅守崗位的醫護人員送上新春祝福。 殷立勤 攝

吳老生前所愛的《國際歌》回蕩在悼念廳內,莊嚴肅穆中更帶有一份堅定的力量。

“如果真的有一天倒在手術臺上,那也許就是我最大的幸福。”這句話,吳孟超說了很多年。從醫七十余載,他的“戰鬥之姿”一以貫之。在96歲高齡時,吳老仍堅持每周2至3臺手術。

2017年1月28日,農歷大年初一,吳孟超院士照例前往醫院病房看望患者,同時送上新春祝福。

對於吳孟超而言,即便是退休也不意味著走下戰場:“只要我國肝癌大國的帽子還沒有被甩入太平洋,我還會繼續戰鬥下去!”

與疾病的“戰”,源於他對人民的“愛”。吳孟超的大愛,也鼓舞著每一個前行的人。

“曾經我無數次想過要放棄學醫,”肝膽外科李醫生抹去眼角的淚水,“但是吳老說‘唯有不竭的愛,才能照亮一個個受苦的靈魂’。”

2017年8月31日,吳孟超院士在座談會上行軍禮。 殷立勤 攝

“您是天上的星星,更是人間的燈塔。”花束卡片上寫著這麼一句話。

當我們仰望星空,那顆以吳老命名的星星正熠熠生輝;當我們反觀內心,這座燈塔亦將照亮前路。(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