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用米飯餵雞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2018年5月20日,碧桂園集團與張家口市崇禮區簽訂結對幫扶協議,幫助211個村286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兩年多來,碧桂園集團在崇禮區實施了黨建、產業、就業、教育等多項扶貧措施,幫助200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如就業扶貧,碧桂園開展了多項技能培訓活動、並提供扶貧專崗位津貼等。再如教育扶貧,在崇禮區結對幫扶150多個貧困戶學子,最長的目前已經接受了三年資助,並在資助期間考入大學,改變了家庭的命運。

2020年11月5日,河北崇禮高家營鎮烏拉哈達村,一片300多畝的玉米地裏,四五個農民正在地裏收割。3年前,自打改種鮮食玉米之後,這樣的場景就很少見了,大部分玉米都作為鮮食玉米賣了出去,只剩下少部分長到了成熟季節。

下午5點多,太陽即將落山,63歲的楊興蘭掰下了最後一個玉米準備回家,家裏還有生病的女兒、放學的孫女在等著她做飯。

下午5點多,楊興蘭在村裏的種植基地工作,在這裏,她每天可以收入80-100元。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一個村莊的種植變遷

烏拉哈達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這個2100多人的村子,過去一直以種植玉米為主,近些年來,隨著退耕還林的推進,村裏的耕地逐漸減少,到現在,只剩下1000多畝地。而且,和大多數村莊一樣,因為傳統的農業種植效益不高,年輕人外出務工,村裏留下的,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

村書記武軍曾經數次想要改變村裏的情況,他想過改種蔬菜、果樹等,但因為烏拉哈達是水源保護地,對農業投入品、尤其是農藥的管理非常嚴格,只能作罷。

崇禮烏拉哈達村,村書記武軍來到自家流轉的玉米地裏,查看玉米收獲的情況。2018年,他流轉了村裏的300多畝地,改種鮮食玉米,效益比傳統玉米高三倍左右,村裏的建檔立卡戶也能獲得土地流轉和務工的收入。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2017年,武軍了解到鮮食玉米的市場前景,決定在村裏流轉土地,試種鮮食玉米,但對他來說,起始的投入就是一個問題,“一開始,主要是種子投入很高,傳統玉米種子每斤10元左右,但鮮食玉米的種子最低要30元左右,最貴的200-300元。”武軍說,“當時,在我們這裏的碧桂園扶貧團隊了解到村裏的情況後,就給提供了8萬元的資金幫扶,使得種植項目順利啟動”。

武軍以每畝800元的價格,流轉了300多畝土地,同時雇傭村裏的建檔立卡戶,在流轉地裏試種新品種。

像楊興蘭這樣的特殊家庭,是優先雇傭的對象。

楊興蘭的丈夫因病去世,兒子夫妻倆常年在外打工,家裏只有楊興蘭、一個智力缺陷的女兒,以及還在上小學的孫女。這個特殊家庭的生活來源,除了政府提供的保障之外,大部分依靠楊興蘭打工得來。在種植基地幹活,每天有80-100元的收入。

從教育開始改變未來

回到家裏,孫女已經放學回來,院子裏堆著收獲的玉米,那是她自家的地裏產出的,這些玉米一般都會賣給飼料廠,收益很低。

簡單收拾了一下,楊興蘭就開始做飯,菜有現成的,做點兒米飯就可以了,趁著空閑時間,她又坐在院子裏紮燈籠,這是附近一個燈籠廠的活兒,按件付費,每紮一個掙2毛多錢。

作為碧桂園在崇禮的扶貧人員,王小帥對烏拉哈達村、對楊興蘭的家都很熟悉,楊興蘭是碧桂園結對幫扶的對象,逢年過節,他都會給每一個幫扶家庭送去生活物資。他告訴記者,除了生活物資的幫扶之外,楊興蘭的孫女,還是碧桂園教育幫扶的對象。這項幫扶已經實施了近三年,對義務教育階段、高中和大學的貧困學生提供助學金,每年分別是1000元、2000元和3000元,在崇禮,他們已經幫扶了150多個學生。

王小帥在下鄉探望幫扶對象時,一群羊攔住了去路,他停下車等待,幾年的扶貧工作中,這樣的場景他已經遇到很多次。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王小帥告訴楊興蘭,今年的助學金就要到賬了,對於這個特殊的家庭來說,1000元無疑能夠解決許多問題。楊興蘭告訴記者,她的孫女享受國家“兩免一補”的助學政策,再加上來自碧桂園的助學金,上學以及生活的問題基本不用擔憂了,她希望孫女在將來能夠受到更好的教育,改變她自己、也改變這個家庭的命運。

這是楊興蘭的期望。而同樣的期望,在紅旗營鄉賈麻溝村的溫玉榮家,已經接近實現了。

溫玉榮的丈夫已經去世,大女兒出嫁,家裏只有她和正在上大學的二女兒。除了政府提供的“兩不愁,三保障”政策外,溫玉榮也是碧桂園結對幫扶的對象,溫玉榮上大學的二女兒,每年也能獲得3000元的助學金,如今,二女兒即將大學畢業,正在考慮考研的事情。

就業才是長遠的依靠

11月5日上午,溫玉榮把家裏收拾得幹幹凈凈,開始準備餵雞,她養著40多只雞,是碧桂園的扶貧人員送來的,現在已經下蛋了,今年夏天,她賣雞蛋的收入就有2000多元。

餵雞之外她還有一份工作,給村裏的村委會和衛生室打掃衛生。村委會離她家不遠,每天她都會把兩個院子打掃得幹幹凈凈,這是村裏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的公益崗之一,每年3600元。

溫玉榮收拾完了家裏,準備去村裏完成每天的清掃工作,路過她家廢棄的老房子時,停下來看了看,在這棟老房子裏,她住了很多年,10多年前才搬進新家。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溫玉榮今年58歲,除了扶貧帶來的收入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收入。

對於溫玉榮一家來說,貧窮一直伴隨著他們的前半生。溫玉榮告訴記者,丈夫有遺傳性心臟病,一直沒能外出務工,只能靠務農為生,女兒上小學的時候,連10塊錢的學費,都要到處去借。

4年前,溫玉榮的丈夫病重去世,溫玉榮說他“一輩子沒過上好日子”。即便如此,丈夫活著的時候,也是家裏的頂梁柱。他去世後,本就不富裕的生活,變得更窘迫了。

溫玉榮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已經出嫁,丈夫去世的那年,二女兒剛上大學。因為是貧困戶,所以上大學的費用被免去了,還有一定的生活補助,但在城裏上學,生活費還是要自己掏的。這對溫玉榮來說,幾乎是不可承受的。“別人家的孩子,一個月生活費得2000元,我們家的孩子1000元,就是這1000元,我也拿不出來。”

不過,轉機很快到來。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優惠政策惠及這個破碎的家庭。碧桂園的教育幫扶項目,將溫玉榮的二女兒納入其中,每年3000元的助學金,再加上政府、學校的補助,讓二女兒順利地讀完了大學,即將面臨考研。而公益崗位、家庭養殖等幫扶項目,則解決了溫玉榮自身的生活問題。

如今,母女倆正在考慮考研的問題,女兒在繼續讀書和盡早就業之間,還有些猶豫,溫玉榮希望女兒能多讀點兒書,但也尊重女兒的選擇。

脫貧的鏈條

更多像溫玉榮、楊興蘭這樣的家庭,在近幾年的脫貧攻堅中得到了幫助。據碧桂園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18年,碧桂園和張家口市崇禮區簽訂結對幫扶協議以來,他們已經幫助了211個村286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除了對個體的結對幫扶之外,一個涉及更多環節的產業鏈條,正在被建立起來。

崇禮清三營鄉,村民們正在趕集,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這裏的集市也比以前熱鬧了不少。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在崇禮區西甸子村,一家雜糧加工廠剛剛擴建了自己的廠房,擴建的一部分資金就來自碧桂園的產業幫扶資金,一共80萬。這家工廠的創建者就是當地人,2018年,她開始種植藜麥,在當地流轉了500畝地,同時還收購其他種植戶的雜糧,在她的工廠裏加工、包裝之後銷售出去。到2019年的銷售額達到300萬元。

2020年,疫情也影響了這家加工廠,經過碧桂園旗下農產品品牌“碧鄉”的幫扶,積壓的70多萬元貨物得以銷售出去。下半年,加工廠的產品銷售變得更火爆,加工廠的法人,也是創業者侯一博告訴記者,今年的銷售額有望破千萬元。

侯一博不僅得到了產業扶貧資金的幫扶,同時也是碧桂園創業、就業培訓的受益者,2019年,她曾加入碧桂園組織的培訓班,在北京清華大學接受創業培訓。

創業之後,加工廠吸納了更多的貧困戶,有些是固定職工,更多人是打零工,最多的時候,每天有100多人上班。

作為碧桂園在崇禮扶貧的實踐者之一,王小帥對這個鏈條了解得更清楚,“教育、公益崗保障了那些特殊家庭的基本收入,在更大範圍內打造一個產銷一體的鏈條,可以幫助更多人。我們為他們提供就業、創業方面的培訓,提供產業發展的資金幫扶,同時幫助他們建立銷售渠道。等到產業發展起來,又能夠產生更多的就業崗位,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增收。”

11月5日中午,就在溫玉榮的打掃工作即將完成時,王小帥也在村委會,和村幹部們聊扶貧之後的事情,脫貧攻堅即將收官,但對他們來說,遍布村莊的產業剛剛起步,產銷的鏈條還很脆弱,未來,仍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影 王巍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