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死去的親人吃飯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喪葬古稱兇禮,是人生禮儀中的最後一件大事對正常死亡的老人,中國民間視為“白喜事”。與“紅喜事”一樣,白喜事也是較鋪張的。晚輩在哀悼盡孝的同時,對前來吊唁以及幫助處理喪事的親友及工人則要以酒菜招待,這就有了喪葬食俗。

民間的一般俗規,是送葬歸來後共進一餐。這一頓,各地叫法不一。有叫“吃白喜酒”的,有叫“吃送葬飯”的,但大多數地方叫“吃豆腐飯”。古代的“豆腐飯”,為素菜素宴,後來席間也有葷菜,如今已是大魚大肉了,但人們仍稱為吃豆腐飯。

豆腐飯的由來有一個傳說。相傳古時候的豆腐是樂毅發明的,樂毅發明豆腐是為了使上了年歲的父母吃上不用咀嚼的豆制品。豆腐不僅使樂毅的孝敬之心如願以償,而且惠及廣大鄉親百姓。後來,樂毅的父母因常吃豆腐而高壽。在父母過世送葬歸來時,樂毅就把家中所有的黃豆都做成豆腐,辦了豆腐酒席招待四鄉八鄰,祝願大家都健康長壽。從那以後,人們都學樂毅在老人過世後用豆腐酒席招待送葬的親友。吃豆腐飯的風俗遂代代相傳,沿襲至今。

除了吃豆腐飯,有些地方還有特殊的喪葬食俗。

舊時北京,人死後在靈前供奶油餑餑和幹鮮果品。奶油餑餑一層層碼上去,多時可達數百枚。靈前供上香的瓦盆,在出時要由兒子摔瓦盆,摔得越響越碎越好。靈前還有一罐(瓶),出殯時將各種吃食盡可能裝進去,由主婦抱著葬於棺前,算是送給死者的食糧。20世紀50年代以後,此俗逐漸消亡。

在吉林,白事宴席較簡單,多在送葬完畢設便宴款待親友,以客人吃飽為度,菜檔次較低。菜肴數應是奇數,即“上單不上雙”。客人可喝酒,但主人只斟一次,表表謝意即可。一般不互敬酒,飲宴過程也很短。

山西長治縣一帶,過去人死後所供祭品分4種:一是三牲祭——豬頭魚和公雞;二是三滴水——4大碗、4小碗、4個碟子;三是白頭祭——饅頭;四是刀番祭——一斤豬肉。現在,近親主要以豬頭、三滴水為祭品,一般關系的以糕點為祭品。沁水、陽城的農村,喪家在出殯前,兒女侄孫輩要提米飯、油食、饃等到墳地吃,撒五谷於地,兒女連土帶谷抓在手裏,裝入口袋,名曰抓富貴。這個地區,人死後有過七習俗,每逢七日哭祭一次。

在山東這一頓酒席謂之“吃喪”。有的地方在辭靈(下葬儀式結束後,親屬祭拜死者牌位)以後、親屬要一起吃飯,叫作“搶遺飯”。臨朐的遺飯是豆腐、面條,據說吃了豆腐,後代托死者的福會興旺富裕;而吃了面條,後代蒙死者的陰德,就會長命百歲。有的還吃栗子、棗、意即子孫早有,人丁興旺。

在黃縣等地,圓墳(葬後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死親屬為新墳添土,稱“圓墳”)之後,每人分一塊發面餅,據說吃了發面餅,膽子就會變大,夜間走路不害怕。

濟南舊俗,老人死後第三日,喪家以瓦罐盛米湯赴土地廟,呼喚親人並遍灑米湯,謂之“送三。出殯日,全家及親友食喪葬飯。

在魯北平原,此日晚必備八碗菜,並用祭禮上的菜品回鍋待客。故此地之“八大碗”即喪宴的代稱,在喜慶場合是絕對禁說的。

膠東地區,人亡當日,即須速報親屬,入殮、守靈。出殯下葬後,親屬都急忙低頭搶著回家,謂之搶福。隨後進餐,要吃白面餑餑、白米飯。

濟寧地區的喪葬習俗受孔府禮儀影響,頗為奢華。舊時要設棚帳,盛果品牲禮路祭,家中宴客前後數十日,席面多至數百席……故而那時農家有“死不起人”之說。其宴客費用一般農家承擔不起。貧窮人家常因酒筵費用不足不能發殯,而將靈柩長期停在家中,害怕因酒筵準備不周,惹人恥笑,得罪鄉鄰。此陋習至清末才被革除。

有的地方將“倒頭飯”(放在死者頭前的生米或半生不熟的大米、麥仁)煮成粥,每個孝子一碗,叫吃“富貴飯”。誰先吃上富貴飯,誰先富貴。所以孝子們從塋地返家的途中,都暗中使勁,如競走一般。

江西宜春的“糧米包”,也是類似的喪葬食俗。糧米包是用布包一些米,和一只公雞一起系在出殯時的“龍扛”(擡棺材的扛子)上。據說在“八仙”擡著靈柩過橋、上坡下嶺時,亡靈就會抓著糧米包以免腳下有閃失。因此,民間相傳,這糧米包上一定有五個手指印。死者安葬後,公雞帶回來供“八仙”吃;而糧米包則帶回來做成飯,只準家裏人吃,連出嫁了的女兒都不準吃。

在湖北,老人死後,臨葬前,喪家必須設宴款待賓客,否則,將會遭到訕笑。沔陽一帶,喪葬前一夜,鄉鄰親族要在喪家吃飯,以致達到“酒肉狼藉,呼噪喧呶”的程度。蘄春一帶執喪那天,喪家根本不燒飯,只靠親朋鄉鄰送的稀飯解饑。

喪葬食俗中的“端百歲飯”和“偷碗計壽”,是生者在念死者的同時,為下一代祈福的特殊方式。“端百歲飯”是江西楊樹一帶的習俗:人們在吃“送葬飯”時,端一碗飯,夾幾塊肉,帶回去給孩子吃,以此舉為孩子討個“長命百歲”的吉利。類似風俗在蘇北也有。

《海州民俗誌》載:“用從喜喪人家偷來的碗筷給孩子吃飯,也能討來長壽。因此喜喪人家常多買些碗筷供人偷。”這就是喪葬食俗中的所謂“偷碗計壽”。可見,民間的喪習俗,主題有二:一是盡孝,二是祈福。

全書完!

大家都在看

全本《周易全解》整理匯總

全本《文言基礎知識》整理匯總

全本《民國名家隨筆散文》整理匯總

這裏是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拒絕網絡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關註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