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做棉靴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倒計時100天之際,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制服裝備正式亮相。這套裝備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科技含量,融合了中國傳統山水畫與冬奧核心圖形的雪山圖景,將功能性、民族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

在制服裝備發布前夕,新京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成。閆成表示,這套制服裝備將在冬奧賽場形成一道流動的風景線,成為我們靚麗的國家名片、冬奧名片。

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閆成接受專訪。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冬奧會制服用色彩勾勒出冬奧會的恢弘場景與空間意境

新京報:談一下你對制服的理解?

閆成:制服是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作人員、技術官員和誌願者的專屬身份標識。一套輕便保暖、美觀舒適的奧運制服,是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成功舉辦的重要保證之一。

我們參照國際奧委會工作原則,借鑒往屆冬奧會籌辦經驗及制服品類設置慣例,針對賽時北京城區、延慶、張家口特定的氣候條件以及不同場景、不同崗位的工作需要,設置了品類規劃,可以實現溫度變化和場景轉換下的自由穿搭。

同時,圍繞實現功能性、民族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開展了制服裝備視覺外觀設計,最終打造出了這一套制服裝備。我們相信,這套制服裝備將在冬奧賽場形成一道流動的風景線,成為我們靚麗的國家名片、冬奧名片。

新京報:你認為制服裝備有何文化內涵?

閆成:優秀的外觀設計可以傳遞奧林匹克精神、傳播中華文明、展現中國形象,增加穿著者的歸屬感和榮譽感,是一種獨特而有魅力的文化符號。在制服外觀設計中,我們力圖通過圖案和色彩的有機組合來實現這些目的。

北京冬奧組委最終確定的制服外觀設計,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景觀核心圖形為基礎,運用具有中國水墨畫韻味的筆觸、濃厚淡薄的線條、遠近虛實的層次,將傳統美學和冰雪運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在色彩選擇上,沈穩的墨色和躍動的霞光紅展現了工作人員的實幹和熱情;中性的灰色彰顯技術官員的客觀公正;明亮的天霽藍展示出誌願者的青春活力;純潔的瑞雪白作為調和色象征著“瑞雪兆豐年”。墨色與霞光紅、長城灰、天霽藍、瑞雪白這幾種色彩勾勒出冬奧會恢宏場景與空間意境,以及冬季運動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新京報:北京冬奧會的制服中,兩套使用紅色,是考慮了春節的元素嗎?

閆成:一方面確實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裏面對紅有一種特殊的偏愛,特別是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又處於春節期間。過春節,看冬奧這是我們常常講的一件事情。

另一方面,我想我們通過墨色和霞光紅的配比,彰顯工作人員對工作的追求,既穩重又飽含熱情和激情。技術官員用灰來配合,實際上體現了他一種公平、客觀和公正的職業操守。我覺得這些都可能是我們在最終評委投票時決定的重要原因。

從美觀性、舒適性和便利性來看,制服都達到了最初的設想和標準

新京報:你穿過這個制服嗎?

閆成:我在去工廠看他們生產的過程中已經試穿過了,通過試穿的體驗和對整個服裝外觀的檢視,我是滿意的。無論是從第一眼看到它的美觀性,還是穿時的舒適性和便利性,我覺得都達到了我們最初的設想和設計標準。

新京報:你對這套制服裝備的評價,打多少分?

閆成:在籌劃、設計、生產制作賽時制服的過程中,我們的制服工作團隊、主創設計師以及北京冬奧組委官方合作夥伴安踏公司全身心投入:我們做了大量的氣候艙實驗和實地測試來確定材料選擇和穿搭組合,前後進行了8輪版型優化,從600多套外觀設計作品中選出了一套最適合冬奧氛圍、最能體現中華優秀文化的方案,深入工廠一線反復調整優化生產工藝,可以說大家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和心血。從這個角度上,我對賽時制服整體上非常滿意,也充滿信心。

這套制服蘊藏著優秀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科技含量,符合當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同時在很多細節設計上也充滿了人文關懷,在與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溝通的過程中,得到了他們的充分認可和高度贊揚。我相信,它也一定會得到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所有參與者和關註者的高度評價。

制服在張家口賽區和延慶海坨山頂進行了低溫度連續測試,保暖性能良好

新京報:北京冬奧會制服裝備有何亮點?

閆成:我們成立了冬奧制服裝備研發實驗室、制服裝備專家委員會,充分發揮專業力量、專業機構的作用,聚焦制服裝備研發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推動產學研結合,推進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提升制服裝備功能防護作用。

制服裝備在版型設計、材料使用、工藝選擇、細節考慮都各有特色。經過系統化的考量,人體、制服裝備和環境形成了有機的循環,使穿著者可以適應各種場景轉換,也更加舒適。

新京報:這次設計的高科技冬奧制服,是否能夠保證誌願者和戶外工作人員的保暖?

閆成:這套制服,在整個設計環節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檢測。包括在實驗室、低溫氣候艙裏的測驗,虛擬模型的保暖值測驗,實際上也包括我們現場環境的穿著測評。

我們工作人員也穿著這套制服在張家口賽區和延慶海坨山頂分別進行了溫度很低的連續測試,目前從實驗室的測試數據和我們現場測試的數據來看,指標還是比較優秀的。

實際上,我們在選擇面料時也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比如說我們選擇的填充物多維聚熱棉,就是有我們國家自主知識產權的一款產品,經過測試,它的保暖性和輕便性等很多指標都優於市面產品。

我們希望這樣一系列科技手段,並通過精心的設計和生產,讓大部分在室外低溫環境工作的人員,能夠利用制服保暖。剛才我講了我們的保暖性和輕便、舒適性,怎麼結合得更好。我們實際上對保暖性有一些側重,要保證大家在一個溫暖的環境裏開展工作。

新京報:設計稿裏面還有雷鋒帽?這個是不是也是一個亮點?

閆成:是的。我覺得這個服裝很多亮點它是科研的亮點,大家只能在穿著過程中體驗。比如說它保暖性的設計、防風性的設計、防水性的設計,需要大家在穿的過程中去體驗。有一些公用性的小亮點,比如說一個對講機的掛牌、一個小手機屏幕的觸碰筆,或是突然發現服裝後面有一個口袋可以存放手套。

這樣的一些便利性設計,會給大家帶來小小的驚喜。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我們設計團隊和生產企業以及我們制服團隊傾註了很多心血,大家每天絞盡腦汁想怎麼做出一個亮點設計,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去工作,這個思想始終貫穿在我們工作中。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一些創新、一些小的亮點出現,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目前所有20多個供應鏈企業正開足馬力為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生產這套制服裝備

新京報:這次制服裝備的設計制作,在踐行可持續理念方面有什麼做法?

閆成:在制服裝備設計、生產、發放等各環節著力踐行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理念,助推綠色纖維、清潔生產、循環再生等方面的技術成果和設計理念的應用,最大程度降低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

如裝備收納包所使用的紗線,都是回收利用廢舊塑料制品生產出的環保紗線;包裝袋采用生物可降解母粒制成,180天降解率可達90%以上;材料選擇上,優先使用人工合成材料代替動物皮草制品;鞋靴皮革加工工藝采用專利節水技術等。

另外,在賽時制服裝備相關工作中,我們始終遵循節儉辦奧的原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節約辦賽成本。例如與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積極溝通,在冬奧制服裝備中使用北京冬奧會和北京冬殘奧會雙會徽,提升制服裝備的可持續性,減少冬殘奧會制服發放數量;在確定生產訂單時,根據有限的數據,對工作人員、誌願者、技術官員的性別比例、尺碼分布進行了反復測算,合理預估賽時制服裝備的性別比例、各尺碼號段數量,科學控制備貨量。

新京報:賽時制服在設計和制作生產上,克服了什麼困難和挑戰?

閆成:賽時制服從無到有、從方案到實物樣衣、從樣衣到大貨生產,每一步都是在不斷地碰撞、調整、優化中前進的。

首先是在材料選擇上,由於冬季運動特殊氣候條件的需求,我們提供的制服既要抵禦嚴寒、防風保暖,又要透氣透濕、輕便舒適。但防風和透氣、保暖和輕便在客觀上是存在矛盾的,所以我們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通過科學的材料選擇和穿搭組合來達到一種平衡,能夠最大程度滿足所有場景下的需求。

制服面對的是三萬名穿著者的共同需求,每個人的身材體型、穿衣習慣都有所不同,版型設計既要有足夠的包容度來滿足個性化需求,又要保證內外套穿時的舒適性,還要保持在廓形上的美感。所以我們進行了多輪的版型調整優化。

在生產過程中,因為我們的設計圖案要在每一件不同尺碼的制服上按相應比例縮放、定位,所以最大的挑戰來自定位印花工藝。這方面我們合作夥伴安踏公司的技術部門、供應鏈企業在工藝上做了大量的調整提升,最終我們的圖案和顏色在制服上得以完美呈現,制服成品各項性能指標也通過了專業機構最嚴格的檢驗檢測,達到了我們的要求。

新京報:冬奧制服的大貨生產情況怎麼樣?

閆成:整個這套制服裝備已經進入了最後的生產環節,目前所有的供應鏈企業多達20幾個,正在開足馬力,克服各方面的困難,在為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生產這套制服裝備。目前生產進度平穩、正常,應該說能夠按計劃完成我們所有的交付任務。這裏面安踏公司和供應鏈企業克服了方方面面的困難。

舉個例子,比如說疫情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困難,大家都做出了百倍的努力。這些努力裏面我覺得傾註了大家對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熱情和激情,實際上也凝聚著中國人民對北京雙奧城市再次舉辦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極大的支持。

新京報記者 吳為 攝影記者 王飛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