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親朋好友來串門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親戚親戚,越走越親。朋友朋友,很久都不聯系,情誼也就淡了。

我們之所以常常和親朋好友聯系,說一些“廢話”,其實都是內在的情感需要,是一種自我療愈。

越是關系親密,我們越是口無遮攔,一吐為快,徹底放松。

然而,老話說得好:“言多必失,禍從口出”。有些話題,哪怕親戚朋友關系再好,也不能輕易談及,否則,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番交談下來之後,非但不能排遣情思,反倒給一段關系帶來難以撫平的傷害。

01

鮮為人知的負面評價。

有句話說:“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不被人背後說。”

人生在世,總有些人看你不順眼,不是因為做了什麼,或者沒做什麼,你的存在,對他而言就是一種“隱形挑戰”。要麼因為你太優秀,自帶萬丈光芒,讓人自慚形穢;要麼你太差勁,形容猥瑣,讓人避之不及。

我們每個人,總能或多或少地聽到別人對於自己所熟知的親朋好友的負面評價,有的簡直是“毀三觀”,充滿了惡意和詆毀,讓人氣憤不已。

每每此時,有的人總會忍不住針鋒相對地懟回去,有的人也會裝作毫不知情,想方設法“套路”出不友善評價的根源。爾後,不假思索地趕緊聯系“當事人”,也就是我們的親朋好友,特地找個時間和地點,專門談論此事。

看起來,這是多麼仗義的操作呀!

但你有沒有想過,每個人都像珍愛羽毛一樣珍愛自己的榮譽。對於惡意評價,會讓人情不自禁感到憤憤不平和對人性的失望。所以,你的好心轉告,首先會平添對方的煩惱。

其次,等對方平靜下來,難免也會想東想西,甚至懷疑你和那個發起惡意評價的人,也存在同樣的看法,不由地對你也產生深深的質疑。

最後,當這層窗戶紙被捅破了,下次再聚會聊天時,就有了一個“禁區”,彼此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觸及了這個敏感話題,關系也就變得尷尬起來。

02

別人沒有而你卻擁有的。

愛人、家庭、孩子、父母、事業,這些最尋常的東西,其實並非每個人都擁有。

尤其是在情感的道路上,總有人歷經坎坷波折,戀愛坎坷,以至於老大不小了,還沒有成家。又或者,婚姻遭遇意外,無法生育,或者只能獨自撫養孩子。還有的家庭,父母年老之時,遭遇重癥折磨,整個家庭愁雲慘淡。

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親朋好友聚會,噓寒問暖是人之常情,扶危幫困也是情義之所在。但凡事最講究一個“尺度”,一旦越界,關心便有可能成為窺探,幫忙反倒成為添亂。

比如,你家孩子學習主動自覺,從小到大都是學霸,考上了重點高中。而親戚家的孩子則頑皮淘氣,考高中的時候,差了一大截。親戚就此想要讓孩子去打工,你極力勸阻親戚送孩子上職高,學技術。

按理說,這樣的主意本身沒有任何惡意,也是希望能給孩子多一個成才的機會,但如果親戚執意不肯,也就沒有必要勉強了。

不替任何人做選擇,不輕視任何一種生活方式,保持禮貌而周到,熱情而又適度,才會讓身邊那些看上去有所缺失的人,感受到溫柔而堅定的關心與愛護。

03

談論自己過得越來越好的話題。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你的一生,除了自己誰也不能為你負責。自己豐富才能感知世界豐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社會美好,自己坦蕩才能感受生活喜悅,自己成功才能感悟生命壯觀!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努力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誰都不曾過跌落人生谷底的落魄,誰不曾有過打落牙齒和血吞的心酸,誰不曾有過在暗夜裏哭泣,卻又在黎明擦幹眼淚昂首向前的隱忍,正是熬過了那段度日如年的時光,我們才一點點迎來了人生的轉機。

然而,這一切,並不需要你大聲向周圍的世界告白,尤其是在親朋好友聚會的時候,一旦你開始談論起“今非昔比”的種種往事,則會讓很多人臉上掛不住。

因為,還有很多人跟從前的自己一樣,特別無助,特別脆弱,但還是憋著一股勁,咬緊牙關堅持著。此時,他最希望看到的,是曾經密不可分的“隊友”仍然一直陪伴在側,如此才不會“形單影只”。

一旦你擺出一副“成功上岸”的姿態,那將是對他們最強有力的“灼傷”。

人性的弱點,是見不得身邊的人,比自己過得更好,親戚朋友也不能免俗。雖然他們嘴上不說,但心裏的嫉妒卻如野草般瘋長。

當然,隨著彼此差距越拉越大,這種看不見的鴻溝也越來越深,自然而然會疏遠。此時,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順其自然,不刻意去做什麼,也不刻意去回避什麼。一切心照不宣,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04

結束語:

親戚朋友,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不孤單的強有力依靠。

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包容、理解、陪伴,才會讓深陷泥潭的我們,一次次勇敢地從困境中掙脫出來,繼續大步向前。

珍惜這份情誼,需要細心呵護,用心感悟,一旦有了裂隙,就如同斷裂的冰山,遲早都會斷裂。

所以,關系再好,聊天的時候,也不要信口開河,不要光顧著自己開心,而不自覺地將親戚朋友當成了參照物,讓他們無地自容。

更多的時候,我們要習慣於贊美和鼓勵他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