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原版夢見燒火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老馬走向屠場——蕭紅《生死場》插圖之三(黑白木刻) 荒煙

荒煙的一生正如荒野中的那株蔓草在疾風中頑強生長,在那不平凡的歲月中,他埋頭勤奮地創作,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令我們震撼,令我們難忘。

1941年在一次規模盛大的抗戰木刻作品展覽會上,荒煙參展的一幅《搜索殘敵》引起人們的關註,王琦在《新蜀報》上發表了一篇對《搜索殘敵》的木刻雜評。他在文中指出:“ 《搜索殘敵》不但證明了實際戰鬥生活的體驗,是產生作品的思想源泉,而且還證實了作品的潑辣與生動、有力與感人,離開了歷史現實的題材乃是無法想象的。 ”荒煙這幅木刻色調層次豐富,刀法精雕細刻,在當時木刻界中並不多見。這件作品被當時一位木刻愛好者花100元價格收藏。 (當時的100元是中產階層一個月的生活費。 )

1943年在第二屆全國木刻展中,荒煙又一件新作《末一顆子彈》參展,受到觀眾更大的關註,這幅描繪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全景式作品耗用了他整整一年的時間,畫面硝煙彌漫,炮聲隆隆,慘烈的戰鬥場面氣勢恢宏,畫面中心是一位戰士,他身靠殘敗的樹幹,向敵人發出最後一顆子彈。美國作家賽珍珠在美國出版的《從黑白中看中國》的木刻集中刊用了這幅作品,並在圖下寫下了詩一般的文字:

“只剩下最後一顆子彈,直到將它發射,他絕不能死去,這是他生命最後的喜悅和欣慰。 ”這幅作品展出後就被國內一位版畫愛好者用1500元購買,荒煙將所得款全部捐贈給“中國木刻研究會”作為基金。這件作品後來送往英國、美國、印度等國展覽,獲得國際上的高度評價,在海內外各大報刊上廣泛傳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為鼓舞鬥誌打擊敵人發揮了巨大的宣傳作用。在倫敦展出時有位藏家以12英鎊的高價收藏了這件作品。 (當時中國抗戰木刻每幅一般約為2.5美元。)

1947年7月荒煙聽到民主鬥士聞一多遭到反動派的暗殺後滿懷悲憤之情創作了《一個人倒下,千萬個人站起來》 。這幅作品發表在香港《大公報》上,立刻引起了社會各界強烈反響,掀起了全國人民反內戰反獨裁爭取民主運動的新的高潮。

荒煙創作的這三件革命歷史題材的木刻作品,填補了20世紀40年代中國近代美術史上的一個空白,堪稱那個時期中國革命現實主義的經典作品。

荒煙原名張偉耀, 1920年生於廣東興寧簸箕村一個貧苦人家。1937年在興寧一中念完初中後便與版畫前輩羅清楨一起參加抗戰木刻運動。興寧版畫群體是中國新興版畫運動中一支勁旅,在上世紀30年代就湧現出一批木刻青年,荒煙是這一群體中年輕的一員(他比羅清楨小16歲) ,但他義無反顧地和羅清楨一起奔赴抗日前線,在軍隊中積極開展抗日宣傳鼓動工作。在江西信豐組織策劃過中國抗戰木刻展和世界木刻展,與羅清楨一起主編《華光日報》 (附頁)戰地真容畫刊。1943年在贛州《正氣日報》任美編。後來荒煙獨自一人轉戰上海、臺灣、香港,從事木刻運動。

1947年荒煙到臺灣和朱鳴崗、黃榮燦一起在臺北受到“2·28”事件的洗禮,當時他並沒有來得及去直接表現“2·28”大屠殺事件,但已經產生了要表現這一題材的強烈願望,同年下半年他到了香港,創作了《一個人倒下,千萬個人站起來》這件作品,作品也包含了謳歌臺灣民眾“反抗獨裁爭取民主”的心聲。

1949年,他從香港到廣東東江縱隊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我也從香港回到廣州,曾親眼目睹荒煙身著解放軍的服裝,並與他一起合影留念,他仍然是沈默少語,笑容滿面……

荒煙是一個很內秀的人,他與作家蕭紅曾有過一段珍貴的友情,他通過端木蕻良的介紹,與蕭紅通信往來,並為蕭紅的小說《生死場》做了木刻插圖;蕭紅親自為《惜別》插圖題了字:“二裏半的手在羊毛上惜別,他流淚了的手最後一次摸著羊毛。 ”荒煙將題字刻在插圖上一起拓印出來,發表在1941年8月出版的《時代文學》第三期上。荒煙一直想為蕭紅刻一幅肖像,端木蕻良便將兩幅蕭紅的照片寄給了荒煙,可惜荒煙一直沒有收到。

1950年荒煙在北京與端木蕻良第一次見面,談及往事不勝感慨,蕭紅早已不在人世,這成為荒煙終生的遺憾。

荒煙進京後成為《光明日報》的一名美編,他數十年如一日幹著編輯本職工作。業余堅持他的版畫創作: 《漢水鐵橋工地》 《挖溝去》 《煉鐵爐大修》 《北京魯迅故居》 《曙光》 《春雷》 《花卉水印系列》等作品都是他不同時期的代表作。他的版畫仍堅持“慘淡經營”“精雕細刻”的作風,無論是黑白木刻還是套色版畫都透著一股典雅、高貴、淳樸、自然的氣質。

荒煙人品溫和忠厚,藝品嚴謹篤實,荒煙一生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在十年動亂中,為了避免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不幸,他主動把自己的木刻原版銷毀,這讓我想起了他的師兄羅清楨因貧病交困將自己心愛的木刻原版拿去燒火取暖一樣令人心痛!讓我們記住中國新興版畫先驅中有一位靜默而辛勤的耕耘者,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木刻家——荒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中國藝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