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家人勸架是什麼意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據《異夢記》和《山窗雜錄》等古籍記載,於謙祠祈夢習俗始於明朝萬歷年間。有一天,浙江巡撫傅孟春在於謙祠露宿,夢見於謙對他說他的謚號“肅湣”不恰當,請求朝廷更改。第二年,萬歷皇帝果然也覺得於謙的謚號不恰當,因為“肅湣”只表現了於謙剛正不阿的一面,沒有表現他忠貞愛國的一面,於是萬歷皇帝將於謙的謚號改為“忠肅”。如此一來,人們便紛紛到於謙祠祈夢,幾乎夜夜都不間斷,人多的時候燭光閃亮,如同白晝。於謙從小發憤讀書,後來以科舉奪名而走上仕途生涯,因此深得書生們的景仰,他們視於謙為“夢神”。為了得到夢神保佑考取功名,在浙江省鄉試之年的農歷八月二十左右,書生們相繼來到於謙祠祈夢。就這樣,祈夢成了杭州民間的一種習俗。也就產生了很多逸聞趣事。

吝而不為

小兒突然患病,痛苦力分,當朝首輔、太倉王錫爵非常焦慮,特往杭州三臺山於謙祠祈夢。夢於謙說:“公是當朝宰相,位顯權傾,炙手可熱,怎麼會有疑難問我? ”王錫爵答曰:“不是為了朝中大事,而是家事。想我一生淸苦,做事認真,從 不作虧心事,但小兒病情居然如此嚴重,那是為什麼呢?”於謙就說:“公是否記得當年因不願開具一單名帖,而令二十七人致死一事?”王錫爵-時語塞,沈默半天,終於想起這件該受良心譴責的事。原來早些年曾有海船漂至,巡兵誤以為是海盜,將其統統拿下,關押起來。後又覺得船人很可憐,似有隱情。遂要王錫爵出面擔保,開具一單名帖給地方當局,將其釋放。而王錫爵極重名節,雖懷疑地方當局可能抓錯了,但因缺乏證據,明哲保身,不願出面擔保。一船二十七人不堪折磨,先後死去。因果報應,可為而不為,蒼天已看在眼裏,記在心中,便尋機懲罰了王錫爵,讓王公子飽受病魔的折磨。

好夢終圓

省試前夕,德清蔡學士往丁謙祠祈夢,夜宿祠內,終因心事重重,無法成寐。無可奈何,只得起床,不停踱步, 直到天亮。至於同宿祠內的其他考生,都有夢,而且夢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喜迎狀元。蔡學士惆悵不已,自責運氣不佳,沒有做到好夢,從此不敢祈夢。轉眼到了五十四歲,冉應科舉,居然大魁天下,中了狀元。此距在於謙祠祈夢已有二十余年,蔡學士早忘了當年的不快。同時祈夢的考生,有的已名聲顯赫,飛黃騰達,便相約一起,前來祝賀,異口同聲地說:“二十余年前,我輩夢見您簪花乘馬,總有些懷疑,不想今日見您,果真如此。”蔡學士恍然大悟,才記起大家的好夢,都是為了他一個人,大叫:“該死,該死!”急忙奔向京城裱褙胡同忠節祠,以報謝於謙的知遇之恩。

十六字夢

海昌陳秀才祈夢於謙祠,夢於謙與湯溪城隍細語,但聞“死在廣西,中在湯溪,南山頑石,一活萬年”十六字,並曰:“時刻牢記在心,異日當應驗也。”陳秀才驚而醒,將夢告訴他人,無人能解。陳秀才有表弟李姓,選授廣西某府通判,欲請 陳秀才同行,說:“夢中所言‘死在廣西’,乃始終之‘始’,非生死之‘死’,如‘死在廣西’,又怎麼會‘中在湯溪’呢? ”陳秀才以為如此,就去了廣西。八月中秋,陳秀才飲酒微醉,吟道:“月明如水照樓臺。”忽聞空中有人拍掌笑曰:“月明如水浸樓臺,易‘照’字便不佳。”擡頭仰視,見一白藤帽葛衣老翁正端坐梧桐樹上。 接著,老翁跳下樹來,與之互相唱和。從此,老翁每晚必來。通判家僮偶見陳秀才捧著杯向空中對飲,神情恍惚,急忙通報通判,通判召來陳秀才,責怪道:“你身染邪氣,‘死在廣西’恐怕將應驗。”陳秀才如夢初醒,決定冋家躲避。登上小舟,那老翁已在,旁人卻不能見也。途經江兩,老翁說:“明日將入浙江境內,我與你的緣分將盡,不得不向你請求一件東兩,否則將借你的心肺。”陳秀才大驚,忙問:“什麼東西。”老翁答:“斤車大道。”“斤 車”正是“斬”字。陳秀才史害怕了,說:“待我回家與人商量— 番。”冋到海昌,忙把此事告訴朋友,朋友都說:“看來南山頑石就是這個妖怪,把他拉到於謙祠去。”次日,老翁來了,陳秀才說: “你家可在南山?”老翁神色一變,正欲溜走。陳秀才一把拖住老翁,要拉他去於謙祠。老翁大驚失色,長嘯一聲,逃遁而去,從此, 再也不來。後來,陳秀才遷居湯溪,競中了進士。冋首往事,恍如隔夜,仿佛十六字夢就在眼前,陳秀才更信於謙枸祈夢。

一個得中

曾有三個考生同時祈夢於謙祠,兩人無夢,一人夢於謙對他說:“明日一早,你去看看墻外照壁,就知道了。”醒來 把夢境告訴其他兩人,兩人見他有夢,自然不快,就假裝小便,乘著黑夜,偷偷換摸地在照壁上寫了‘不中”兩字。古時文字乃豎寫,做賊心虛,匆匆忙忙,天又漆黑一片,“不”字上下未能連接, 成了“一個”字樣。次日,三人一同前去觀看,乃“一個中”。考試結果,有夢者中秀才。

分貝即貧

有趙某者,家產萬貫,仍嫌不足.聽人說於謙祠祈夢十分靈光,便特地前往。夜夢攜珍珠寶貝者紛至沓來,並分給他許多珍珠寶貝。夢醒之後,求人解夢。有解夢人奉承拍馬, 說:“你已很富裕了,但地位、名望不夠,所以應該拿出珍珠寶貝,交結權貴,這樣才會擁有地位、名望”。趙某一聽,覺得也有道理, 就丟下生意,拿出錢財,到處巴結權貴。誰知聰明反被聰明誤, 竹籃打水一場空,錢財用了,盡為小人吞沒,也末獲取一官半職。 路遇解夢人,氣不打一處來,上府攔住,提出要有說法,兩人便在大街上爭吵起來,大打出手。旁觀者紛紛勸架,詢問打架的緣故。 趙某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大家笑了,說:“你是貧命啊,神早就說得明明白白、淸清楚楚,你還沒行領悟,‘分貝’就是‘貧’字,你怎麼還會拿出錢財去交結權貴?”

田下用力

某人膝下無子,就去於謙祠祈夢求子,夢於謙責怪道:“這種事情,還來祈夢? ”命人把他發配到邊境極荒涼處耕耘播種,以贖咎錯。到了邊境,但見人煙稀少,一片荒涼。管事者命他每日開墾荒地,也無人幫助。夢者畏懼法令,竭力做事,終 於精疲力盡,不由自主地叫出聲來。同宿者被喊叫吵醒了,將他喚醒,問他遇何亊而大聲呼叫。夢者心存余悸,細述夢境,但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年,某人喜得貴子,回想夢境,方覺其靈:“田下用力”,不就是“男”字?事實上,神早已明示,將生兒子。

糊口發達

徽商汪某面和性善,毎有乞丐上門乞討,即與錢兩。有一小孩,年僅數歲,每日必來乞討。見其幼小可憐,汪商每每給錢。一日,汪商說:“你漸漸長大了,為何不務正業?”小乞丐答道:“我從小失去父母雙親,除了行乞,沒有其他任何生活能 力。”汪商說:“我明日去杭州,那裏有一於謙祠,據說祈夢甚靈,你同去祈夢,怎麼樣? ”小乞丐說:“好的 ”第二天,到杭州,入於謙祠祈夢,醒來大哭。汪商問:“為何哭?”對答:“我夢於謙罵道: ‘乞丐,你來這取幹嗎? ’命人用紙糊住我的嘴巴。因害怕嘴巴被糊住,將來必至餓死,所以大哭。”汪商又帶回他,任其乞討。後汪商聞江西九江有湖口縣,“湖”、“糊”同音,想小乞丐到了湖口,或許會辦好的去處,便給五兩白銀,讓他去湖口謀求發展的機會。小乞丐到了湖口,果然一路順風。他先經營豆腐店,略有積蓄後,又從事長途販運,不數年,竟成巨富。

改過獲福

浙江某孝廉十五歲中舉後,不求上進。打架鬥毆、調戲婦女,無所不犯,至二十八歲,雖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是名落孫山。一日,偶讀《敬信錄》,方知因果循環,善惡必報,於是,焚香立誓,下定決心,痛改前非。從此,孝父母,戒邪淫,寡口過,重生命。又於考試前,祈夢於謙祠,夢於謙說:“你壞事做了很多,蒼天本將懲罰你,讓你再無功名,但你讀了《敬信錄》後,能改過自新,浪子回頭金不換,蒼天又將嘉獎你,如能堅持下去,何須再問前程”後米,某孝廉中了進士,內心仍惶惶不安,便將自己改過獲福的經過整理成文,時時展開,並以此教育他人。

瓜子狀元

年輕時,無錫鄒忠倚遊杭州,特往於謙柯祈夢,夢於謙送給他一把瓜子,一數,剛好五十四粒。後來在家閑居,夫人用瓜子作遊戲,排成“狀元”二字,忠倚看見,若有所思,一數,也足五十四粒。不久,參加科舉號試,舉南宮第一,列詞臣第 一,被稱為兩狀元.,

德化清民

蕭山夏某家有萬貫,本屬當地首富,因無功名,常受紳士欺壓,一怒之下,決心參加科舉考試,以獲取功名,舒累世之氣。聽說於謙祠祈夢十分靈驗,便來祈夢,夢於謙示以“德化淸民”四字,但不知何意?而“民”字特別醒。每每想到,格外 郁悶。過了十年,竟中科舉,被授以江西德化縣知縣。然而,尚末赴任,大明王朝土崩瓦解,江西大亂。清朝建立後,隱居鄉間,不復參加科舉考試,以教授孩童為樂事。自此,終於領悟,“德化”表示能得功名,“清民”表示將為盛世之民。不是神,誰能知?

如今,於謙祠祈夢活動吸引了更多的人參與,祈夢殿也已成了大家特別是青少年立誌的場所。大家把自己的美好心願寫在祈夢牌或祈夢帶上,掛在祈夢殿前,更多的是為了緬懷心中的英雄,培養高潔的品格,從而樹立起遠大的誌向。

(於之、於維立整理自王國平、項文惠《於謙祠墓》及網絡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