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原版夢見朋友摔死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悲劇是特寫,喜劇是長鏡頭。”

——巴斯特•基頓(1895.10.4-1966.2.1)

在美國默片的黃金時代,有這樣一位電影人,他在好萊塢名氣如日中天與卓別林比肩,他的電影創意與畫面超越時代如今仍在被人模仿,一代巨星成龍也曾稱他為自己的偶像……

他就是動作喜劇鼻祖、“冷面笑匠”巴斯特·基頓。

▲10月4日是巴斯特·基頓誕辰126周年紀念日

在認識巴斯特·基頓之前,不妨先看看在那個沒有棚拍特效、缺少後期技術、缺乏安全保護的電影拍攝時代,這個拼命三郎成龍的偶像究竟有多拼?

比如貨真價實地從山坡滾落地面。

比如駕駛的車開著開著就散架了。

比如單手抓車,尾隨狂風亂舞。

比如身後的房子突然塌了,他卻能毫發無損地從二層打開的窗戶穿過。

冷知識:《船長二世》(1928)中這個墻體重達2噸,對站位的要求極為精準。

什麼叫上天遁地無所不能?

讓一讓,最會開車的人來了!這種駕車過斷橋的操作我真沒見過。

這樣開車過馬路過鐵軌的人在電視劇裏活不過三集……

稍有一點不小心就會被火車撞上。

眾所周知,基頓是貓,有九條命那種。

這些電影大部分拍攝於1920年-1930年期間,距離現在已經將近100年。

相信對於大多數國內觀眾而言,提到默片,相比起家喻戶曉的卓別林,巴斯特·基頓這個名字可以說是非常陌生了。

無疑,查理·卓別林是默片時代成就最為傑出、作品最為深刻、創作最為活躍的喜劇大師,他不僅開創了一種喜劇範式,還一同創建了聯美公司、為後來的電影節輸送大量優秀作品。這之後卓別林在海外的名聲越來越大,成為某種美國精神的代表。

▲一代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

但在美國本土,基頓並沒有輸給卓別林,甚至很多評論家認為基頓對於美國電影的貢獻最大,卓別林本人也要敬佩他。

▲卓別林與基頓曾破天荒同臺出演影片《舞臺春秋》(1952),不認識基頓的大概會把他當成普通路人甲客串,殊不知這是場“雷神”與“綠巨人”的同臺飆戲

巴斯特·基頓是一名喜劇演員、電影導演、獨立制片人、編劇和特技演員。

他以無聲動作喜劇聞名於世,因其在電影作品中“不茍言笑”的肢體喜劇表演風格而收獲了“冷面笑匠”的稱號。

基頓電影裏平和的氣質和缺乏表情的表演,和表情豐富、動作歡脫的卓別林相去甚遠,但正是這樣嚴肅到顯得滑稽的形象,創造出一種“反差”的喜劇效果。

除了是一名傑出的喜劇演員之外,基頓還是20世紀初美國最賣座的導演之一。

在早期默片那個以滑稽動作為觀眾制造笑點的主流鬧劇風潮中,基頓是除卓別林外極少數能用利用導演劇情、調度場面創造看點的演員,其中他最擅長的就是調度難度極大的驚險動作戲。

▲哪怕是和女主你儂我儂的場景,基頓的神情也十分肅穆,靈魂似乎已經出走

基頓的電影曾一度淡出公眾視線,幸運的是,隨著近些年互聯網發展,一度被埋沒的基頓作品又被網友一次次上傳、觀看,掀起了一波“文藝復興”。

人們開始驚嘆他的電影內容如此超前,使得基頓在海外也愈加被公眾認知認可。

今天,就讓我們認識一下這位被遺忘的電影大師。

基頓是怎樣煉成的

嚴格來說,巴斯頓·基頓是基頓的藝名,他原名約瑟夫·弗蘭克·基頓,出生於1895年10月4日,兩個月後電影誕生。

基頓的父母都是歌舞雜耍演員。基頓1歲時從旅館樓梯滾落下去卻啥事沒有,他父親同時稱贊他真是個“Buster”(小搗蛋鬼,也有結實的意思),於是父親開始用巴斯特這個昵稱稱呼基頓。

據說,之後的童年日子裏基頓也是多次遇險,比如父母出外演出期間在後院逛把食指插進擰幹衣服的架子裏結果被絞斷、被龍卷風從二樓卷到大街上被人撿回來之類......

多災多難的童年沒有奪走基頓的生命,似乎預示了他將來各種驚險無比的電影動作。

自此父親決定不把小基頓獨留家中,於是基頓3歲起就開始與父母一起作為“基頓三人組”參與舞臺演出。

演出中,小基頓會假裝激怒父親,而父親會假裝生氣,把他從舞臺一頭扔到另一頭、或是扔向觀眾席。

小基頓的衣服上縫有一個手提箱把手,以便父親抓住把他拋向不同地方。這種鬧劇式的喜劇時常遭到虐待兒童的指控,偶爾還會逮捕演出人員。

▲從小被這種表演歷練,難怪那麼經摔!

多年後,基頓說有賴於技術執行,他從沒受過傷。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奇跡……

基頓表示:“訣竅在於著陸時用腳或手來做緩衝或者中斷跌落,我自幼開始這樣的表演,所以這對我來說就像是後天的天性,有好幾次如果我不能這樣像貓一樣著陸,我就會被摔死,那些效仿我們演出的人往往因為治療的痛苦而難以長久演出。”

▲基頓還說當時自己十分享受,以至於有時他會在父親把他扔向觀眾的時候大笑不止。但當他發現這樣會讓觀眾笑聲減少之後,他逐漸發展出了後來標誌性的冷面表演風格

在基頓21歲時,父親的酗酒問題影響了家庭演出的聲譽,於是他和母親搬到紐約,也將此後的演藝生涯也從舞臺表演過渡到電影表演。

基頓的電影一生

成龍之所以可以享譽全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老外都覺得他的拼命程度堪稱東方的巴斯特·基頓。

成龍自己也承認他的很多動作設計都是抄巴斯特·基頓的,只不過在模仿的過程中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形成風格,才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不單只成龍,其他電影人也會不厭其煩地在自家電影裏一次次重現巴斯特·基頓的經典動作,原因就是基頓的動作畫面大膽、新奇、多變,哪怕已經過去一百年,這些拍攝畫面放在今天看來依舊震撼。

基頓的電影主角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臉上始終保持的“Stone Face”。他不追求用表情傳遞情緒,更多時候是通過舉止,以及身體在空間中的運動展現。

▲對於基頓這種表演風格,有人稱他將自己的臉也當作了銀幕的一部分。觀眾可以忽視演員的臉而將自己的表情代入進去,就像是觀眾自己在經歷那些驚險刺激的動作一樣

基頓不喜歡同期一些導演用字卡敘事的手法,而是喜歡用動作講故事,穿搭視覺喜劇的效果。

只要能透過動作和觀眾溝通,基頓都會避免使用字卡。在默片時代,平均一部片大概使用240個字卡,但基頓最多使用56個。

除了動作表演,基頓的喜劇表達也體現在場面調度上,他認為視覺笑點在某些特定鏡頭角度效果最好,如果轉換角度,笑點也會跟著變。

基頓的電影世界裏,角色局限在鏡頭的方向,及只有觀眾能看到的事物裏。所以他才能做出視覺合理但邏輯不合理的笑點。

▲基頓電影中大量的笑料都是和人在平面世界的位移有關

而即使科技進步,基頓的電影也難以模仿的最重要原因,是因為他拍電影崇尚真實,絕大多數鏡頭都親力親為,使得他的表演真實可信又動人心魄,而任何經加工的表演都比不過“玩真的”。

▲其他電影中對基頓經典畫面的致敬,似乎都沒有原版來的那麼真切

這些技巧、拍攝態度,加上基頓精湛的演技,使得他的電影經久不衰。

基頓從1917年開始拍電影,1920年開始獨立的職業生涯。拍攝完第一部電影後,基頓就成為了該劇組的第二導演及段子團隊的唯一人選,不久後就有了屬於寫手團隊。

▲1917年,基頓向一位好萊塢演員借了一臺攝影機研究完攝影機制後隨即向對方求職,於是他作為聯合主演和笑星被公司雇傭,並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屠夫小子》

雖然有了自己的團隊,但最天馬行空的笑料通常都是基頓本人構思出來的,而一些需要危險特技的大膽點子也都是他本人在極大的受傷風險下完成表演。

在拍攝《福爾摩斯二世》(1924)中鐵路上的水塔鏡頭時,從水塔傾瀉而出的水流使基頓頸部骨折,而他直到多年後才發現。

《福爾摩斯二世》片長只有45分鐘,內容卻精彩豐富,從偵探、愛情、夢境、戲中戲等主題與超高難度的特技中展現了基頓的想象力和前瞻性。

▲《福爾摩斯二世》豆瓣評分9.5

影片中基頓是一名影院電影放映師,同時是一個偵探書籍愛好者,經常幻想自己是一名像福爾摩斯一樣的大偵探。

一天,他被情敵陷害,遭到女友誤解,兩人婚約因此取消。基頓經過查訪發現情敵的陷害手段,卻苦於沒有證據洗清冤情。某日,他在放映電影時,發現銀幕上的故事竟和他的遭遇如出一轍,人物也雷同,隨著場景的變化,銀幕上的映像不斷從幻想變成現實……

▲人物在夢境中走入銀幕

在那個沒有電腦特效的年代,基頓利用雙重曝光拍出了現實人物靈魂出竅走進電影映像的戲中戲,而且還將戲中戲玩得爐火純青,完成了現實、電影、夢境的三重互文。

基頓在電影的幻想世界中翻山越嶺,途中經過家裏、大街、懸崖、戈壁、動物園、孤島……一幕幕如雜技表演般的巧合鏡頭、難以想象的轉場令人嘆為觀止,絕對是戲劇效果與視覺效果都拉滿的一部電影。

▲影片中不乏奇觀與清奇的想象力,如汽車變船只的設計

1926年的《將軍號》故事背景設定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基頓飾演南方的將軍號火車司機,雖然身材弱小,但機靈多謀,與北方軍上演了一系列驚險又令人啼笑皆非的火車追逐戰。

基頓將他對火車的癡迷完美地融合在這部電影中。

▲法國《電影手冊》評出的“世上最美100部電影”中,《將軍號》位列第18

《將軍號》後來被視為基頓最偉大的電影成就,然而這卻是一部令基頓毀譽參半的電影——《將軍號》在上映之時票房慘淡。

對於一些喜歡輕松喜劇的影迷來說,《將軍號》的劇情過於戲劇化,一些影評人也質疑了基頓選用喜劇方式拍攝內戰的想法。

這些批評讓投入巨本拍攝《將軍號》的基頓付出了沈重的代價,他接受制片人的建議在1928年加入米高梅公司,從此失去了完全掌控電影拍攝的自主權。

▲基頓後來稱與米高梅簽約是他一生最錯誤的一次決定,當他意識到以米高梅為代表的各大工作室會嚴重限制他的創意投入時,一切已經太晚了

可以說,基頓那張面無表情的臉輝煌了上世紀美國整個20年代,不茍言笑是他的標誌,還有那頂頻繁出現的平頂小禮帽。

在此期間他的電影長篇還有《我們的待客之道》(1923)、《大航海家》(1924)、《七次機會》(1924)、《小比爾號汽船》(1928)等。

加入米高梅公司後的基頓嚴格按照拍攝日程制作電影以及控制預算,沒了即興表演與親自設計笑料,其作品也從高質量高自由度並具有深刻個人烙印的特色喜劇淪為一般喜劇。

此後的基頓再也無法重回20年代的輝煌,成為了好萊塢大制片廠消磨個人風格導演的眾多犧牲品之一。

因無法適應米高梅的片場制度,基頓染上了酗酒等不良習慣,對家庭和事業都造成了很大影響。1933年,因為屢次進行戒酒治療沒有效果,影片《什麼!沒有啤酒?》拍攝完成之後,米高梅與基頓解除了合約。

《什麼!沒有啤酒?》是基頓在美國主演的最後一部電影,隨後他受邀到法國和英國演出,雖然後來回到了好萊塢,但出演的全都是配角或者客串。

1960年代,在經歷了多部電影、電視和舞臺演出後,基頓出版自傳《我的鬧劇世界》,在他開創性的職業生涯中完成了近150部電影。

▲1960年,巴斯特·基頓獲頒第32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六年後他在洛杉磯去世,享年71歲

電影生涯的沒落,多次婚姻的失敗,加上有聲電影的到來,都對基頓有一定的影響,讓他心灰意冷,也導致他最終錯過電影的黃金時期,讓人甚感遺憾。

好在,我們仍有機會重溫這位冷面笑匠留下的偉大作品,品味他跨越世紀的電影態度與詼諧風趣。

文 | Skylar

編輯 | Sky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