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狐貍的寓意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澎湃新聞 湃客

現代出版社

在中國神話中,長期流傳著一類以狐貍精迷人為題的傳說故事,比如我們熟悉的美麗妖女妲己誘惑商紂王。

在《西遊記》中,牛魔王的小妾玉面狐是一個美女狐貍,誘惑比丘國國君成為王後的也是一個妖艷狐貍精。

在其他影視劇作品中,演員周迅、楊冪、劉亦菲、迪麗熱巴、王麗坤等也都扮演過神話中有名的美女狐妖形象。除此之外,也有少數男版狐妖,如鄧倫在影視劇《封神演義》中扮演的千年狐妖,於朦朧在《三生三世十裏桃花》扮演的九尾白狐(男版在後文亦有對其解釋)。

為什麼狐貍常常是美女妖精的形象?原因何在?

比較大眾化的解釋是狐貍常居墳穴中,行蹤神秘,且能放出異味。

而著名學者何新在《諸神的世界》一書中,從語義分析和語源尋繹入手,為我們找到了狐貍精怪故事的真正由來,也連帶揭開了一系列難以破解的古代文化之謎。

鱷魚與狐貍的共名關系

鱷魚別名稱“忽雷”,“忽雷”字又記為“呼雷”,又轉記為“忽律”。呼雷——忽律——狐貍三名,音極為相似。

那麼鱷魚與狐貍這兩類乍看起來似乎毫不相幹的動物之間,是否會由於語言的近似,而發生某種關連呢?

狐貍簡稱貍。狐是一種並不兇猛的小型食肉類動物,但貍卻不同,貍是一種兇猛的殺獸,又記作“離”“黎”“厲”(厲是中國神話中的死神和刑殺神之名)。

這種作為猛獸的“貍”應當是古書中所記的那種“虎貍”。貍中有狐貍,又有虎貍。一兇猛,一不兇猛,二者名稱相近,但性質不同。在一些古詞書中,虎貍又被稱為“貔”“貔貍”“羆”或“豼”。

另外,雷別名霹靂,而貔貍其讀音與霹靂完全相同。鱷魚別名“呼雷”,《山海經》中記述:一種“音如雷鳴”的雷獸——那也是鱷魚。那麼這種與“霹靂”同音的“貔貍”(霹雷),是否在語源上與鱷魚有某種關連呢?

古書記載,與貍同名的“離”,是龍的一種——螭龍,兇猛可吞食老虎。螭、離二字今讀異音,但據文字學家研究,在秦漢古語中,二字卻同義、同音。據說,螭龍是一種比蛟龍小的龍,即揚子鱷。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離”——貍,若從語源學的角度分析,確實應與鱷魚有關系。

另據古書記載,鱷魚往往被認為與虎同類。實際上,鱷魚在古代有別名稱作“水虎”。由此看來,“虎貍”一名,在上古時代,確實可以用作鱷魚的名稱。

古人認為,鱷魚不但可以變成老虎,而且可以變成“白虎”。在秦漢時人的信仰中,他們認為“白虎”的出現是人間吉祥幸福的象征。我們現在可以知道,這種被稱為祥瑞之獸的“白虎”,其真相是揚子鱷。而“白虎”在秦漢書中事實上又被記作“白狐”。

白虎——白狐的故事,又與中國神話中另一種神秘而不可思議的動物——“九尾狐”,具有密切關系。據《呂氏春秋》記載,大禹為了治水,年三十尚未成婚。但當他經過塗山時,曾遇到過一條“白狐,九尾”,於是,大禹在此地娶了塗山女為妻,並且生了兒子夏啟。

在這裏,白狐——九尾狐,顯然是用作婚媒女神——古代稱作“高禖之神”的暗喻。為什麼九尾狐會成為這種暗喻呢?古代的高禖神,也就是作為大地之神(社神)的句龍——鱷魚,那麼對於鱷魚神在語言表層結構轉換中演變成“九尾狐”,又在較晚期的神話中成為這種媒神和生殖神的神話意象,也就不會感到奇怪了。

何新認為,九尾狐實際就是交尾狐。在中國語言中,這個詞乃是男女生殖活動的又一種暗喻性說法。

蜥蜴與鱷魚的共名關系

什麼叫“玄蚖”?《列女傳》註者說:“玄蚖——蜥蜴象龍”。也就是說,龍的形象像蜥蜴;蜥蜴有別名稱玄蚖。

古人指出,蜥蜴有眾多變名,其中有一種名稱確實是“玄蚖”。蚖字又作黿——這就意味著,一方面蜥蜴古名曾與鱉相同,而另一方面,在古代關於龍的大量記載中,往往都把龍描寫成一種大蜥蜴狀的動物。

在另一則故事中,蜥蜴被呼之為“龍子”。據《本草綱目》記,揚子鱷也有俗名稱“龍子”。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龍——蜥蜴——鱷魚三者之間具有一種極為深刻的關系。從口語角度分析,蜥蜴在古代語言中也稱作“蜴蜴”。而“蜴”的古音正讀作“鱷”。也就是說,蜥蜴與鱷魚,在上古語言中實際是同源和同名的。

在漢代石刻藝術中,我們常見到一種奇特的人物形象,長著蜥蜴狀的四肢,有時是單人,有時是正在“交尾”的連體之人。

考古學家認為,這種人物形象,就是古神話中人首龍身的羲娥(即常娥)、女媧(即女娥)。現在我們知道,這是一種很正確的闡釋。但極為微妙的一點卻是,所謂“羲娥”,從口語角度看,其音正是蜥蜴。伏羲就是大蜥,而女媧、女娥也就是女鱷。

換句話說,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幾位始祖神、太陽神和月亮神,無論從語言角度分析,還是從它們的古藝術形象看,都與蜥蜴神、鱷魚神,也就是龍神,具有一種非常深刻而重要的關系。

何新在《諸神的起源》一書中曾經指出,女媧——嫦娥——西王母,這三位中國神話中最著名的女神,具有一種統一的關系。並且現在可以對這一點提出一個新的重要證據。據《山海經》的描述,西王母也是一位白虎之神。

她有一條像狗那樣彎曲上翹的尾巴,有銳利如虎的牙齒,非常善於吼叫,有直聳的頭發,頭上戴有一塊奇怪的“勝”物,是司殺的“厲”神及“五殘”。

而在秦漢傳說中,她卻又是一位賜人福壽和賜人子孫的幸福之神。

出現這一矛盾不奇怪。關鍵之點在於,西王母的真相,乃是一位神奇的龍——鱷魚女神。“勝”物應就是指鱷魚頭部正中那幾個仿佛“▽”(古文“辛”字)狀的角質物,西王母居住在洞穴中,這也與鱷魚穴居的習性相合。

這也進一步驗證了“白虎即鱷魚”的判斷。

狐貍的美女妖精形象

由於鱷魚女神乃是中國遠古信仰中的婚媒之神和生殖之神。所以何新認為,狐貍作為女妖而媚人的故事,其實是鱷魚女神作為婚媒的祈子之神這一原始圖騰信仰的變形。

一則較早的古代神話故事:周幽王時,褒人之神化為二龍,交配於王庭,其精化為蜥蜴。蜥蜴後來變成一個美女名叫褒姒。褒姒長大後誘惑周幽王,最後導致西周政荒國弱,使西周亡了國。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個鱷魚——美女變形故事。

另一個故事與此類似,也就是《封神演義》中著名的美麗妖女“妲己”誘惑商紂王亡國的故事。何新以為,鱷魚古名稱“單”(即“鼉”),字亦作“䱇”。故妲己可釋為“䱇姬”—實際也是一位鱷魚妖女。

最有意思的是,中國古代美女常稱“嬋娟”,而據古詞書,“嬋娟”在口語中通於“蟬蜷”或“蟬聯”。實際上,蟬聯、嬋娟、曼延,都是具有共同語源的連綿詞。而曼延,是鱷魚、蜥蜴的別名。所以以“嬋娟”稱美女,就是說其體態柔長婀娜如鱷魚。在語言表層上,這均是以醜物喻美。但在深層結構中,也都含有以鱷魚女神作為婚姻生殖之神的圖騰意義。

再作一些引證。《淵鑒類函》引《名山記》說:“狐者,先古之淫婦也,其名曰紫。化而為狐,故其怪多自稱阿紫。”

西晉書《博物誌》中記有一個與此非常相像的老虎變人,也愛穿紫衣的故事:“江南有人,能化虎。俗雲, 虎化為人,好著紫葛衣。”

可以斷定,這兩個故事實際具有相同的深層結構——狐就是虎。使人費解的是,為什麼古人頭腦中會產生這樣一種怪想,認為狐、虎變人後都愛穿紫衣,並都稱作“阿紫”呢?

何新推測,《淮南子》高誘註:淮南人呼母曰“阿姊”。姊即“姐”之諧音。“姐”在上古語言中,是女祖元稱,與今語意義不同。由古代語言的這一深層結構中,我們也許可以猜破古人之所以稱狐、虎為“阿紫”的真正含義。阿紫就是阿姊,即阿祖—這仍是來自以鱷魚神作為圖騰神, 而狐、虎又是“鱷魚神”語言表層結構的變形。在這一語言變形中,“阿紫”成為“阿祖”——祖母神的一種語言暗喻。這種暗喻由於語言諧音變作“阿紫”,遂在傳說的附會中,產生出狐貍、老虎好穿紫衣、自名阿紫的神話。

那麼,中國最早的精怪故事多起源於鱷魚神話。但是為什麼鱷魚的故事,在後世反而鮮為人知,取而代之以至家喻戶曉的,卻是大量關於狐貍成精的故事呢?何新認為,這一方面有動物學的原因——周秦以後中原地區鱷魚日益稀見,其存在漸少為人知。另一方面起決定作用的,則是語言學的原因。狐、虎這些名稱,在周、秦以後,其深層結構與鱷魚已完全相分離,使後人很難想到其在古語言中竟曾與鱷魚有關系了。

狐貍後期的演變

唐宋以後,中國北方已極罕見鱷魚。因此鱷魚——狐貍精怪的故事遂發生了意義上的重大變化。

《玄中記》《西陽雜俎》中記載的天狐九尾的傳說,顯然還是取材自上古關於九尾狐的神話,但意義卻已不同。它不是鱷魚神,而是狐貍精了。

到了唐代,狐貍精本來是被作為主管婚姻、生子之社神,而受到家家供奉的。但是在流傳的狐貍精故事中,狐不僅可以化為誘惑男人的美女,也可化身為誘惑女人的美男。

通過對古文獻中語言材料的研究,初步解決了鱷魚——狐貍——美女的傳說真相及演變。但為什麼“狐”字在上古語言中竟會與鱷魚有關?對這個問題,從唐書《本草釋名》中還可以得到一個重要啟示。書中說:“狐,孤也。狐性疑,疑則不可以名類,故其字從孤。”

我們知道,鱷魚在古代稱“鼉”,字從單。據動物學家報道,人們在自然界中所見到的鱷魚,往往是“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的。鱷魚絕不群居,雌雄即使在交配期也不共穴。更值得註意的是,這種喜孤獨的習性,恰恰也正是傳說中龍的特征:

“黃龍不眾行,不群眾,必待風雨而遊乎青氣之中。”(漢代緯書《瑞應圖》)

在漢語中,“孤單”兩字往往合組成詞。鱷魚名“單”,所以也可稱“孤”,孤實際上就是狐。這是從語源上可以追溯到的狐—鱷關系。更值得註意的是,鱷魚是傳說中的水神,而據《韓詩外傳》:“狐,水神也。”如果不了解“狐”曾是鱷魚的古名,那麼對於旱地所生不習於水的“狐”竟是水神這一傳說,就完全無法理解。

古代帝王稱“孤”道“寡”(寡人),甲骨文中,商王自稱“余一人”(此稱亦見於《尚書》)。有人以為這是謙虛。何新以為,根據帝王均以“真龍天子”自居(即以龍為圖騰)這一事實看,這種奇特稱謂的來源,實在是以鱷魚自況,是出自對作為圖騰的鱷魚神崇拜之遺風。

實際上,古帝王的另一些稱呼,如“不穀”“朕”也都與鱷魚古名有關。朕在口語中與蜃同,蜃即蛟龍。“不穀”是蜥蜴的異名。由此觀之,鱷魚神崇拜在中國上古文化中,實在具有一種極重要的地位。

摘自《諸神的世界》,有刪改

《諸神的世界》,何新 著,現代出版社

本期編輯 周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