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蟑螂在被窩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偌大的中國

由於氣候、水土、人文的差異

南北方在各個方面的日常生活上

有著非常不一樣的體驗和細節

如果南北方人互換生活

想必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歷

食量

說起饅頭

南北方人腦海中浮現的畫面

大概不太一樣

南方人想到的饅頭▼

北方人想到的饅頭▼

可能這說明不了什麼

畢竟在北方

面食是主食

南方則以米飯為王

饅頭更像是一道點心

但是就算各論南北兩邊的主食

分量上的差距仍然巨大

南方人初來乍到北方

下館子吃飯

多半會有種“加量不加價”的

錯愕感

點個一人份的一盤餃子

要不就是按斤算

通常是十幾、二十個起步

個個飽滿碩大

擺在眼前

不僅一下擊穿了南方人的心靈

還令那小小的胃口

不禁懷疑起宇宙中的能量法則

北方人表示:毫無壓力

而如果是北方人

初次來到廣東的茶樓

點上一份餃子

甭管是蝦餃、煎餃、菜餃

預期一口接一口地爽吃

而當真正擺在面前時

首先要做的

大概是先抑制住心底湧現的苦澀

然後不為所動地

將其送入口中

北方人到南方吃米飯

如果是能夠免費添飯的快餐店還好

一旦進了按碗算錢的酒家

大概會覺得店家太摳門了

一小碗飯2、3元

少說也得四、五碗才夠

而且按照北方人的飲食習慣而言

這根本“不抵餓”

而且,大家對一人份米飯的認知

可能有些差異

就是像下面這樣的米飯▼

南方人在北方點上一碗面

仿佛上演一場愚公移山

怎麼吃還是剩很多

一種浪費食物的愧疚

從心底升起

新疆拉條子

北方人在南方吃面

則可謂一道雄壯大氣的風景線

許多人到了川渝才知道

面的計量單位是“兩”

一看人人都要二兩面

效仿之,結果不夠塞牙縫

第二次吃,直接要個七兩面

再加個(不過是和火燒差不多大的)鍋盔

風卷殘雲般地吃完

在老板、食客佩服的眼光下

頭也不回地離去

深藏功與名

一碗標準的貴州腸旺面,就這麼點

這種食量的差異

有時會造成有趣的尷尬或誤會

此外

食量的差異和買菜當然掛鉤

南方人買菜往往量小而且隨意

一顆白菜、兩根蔥、三個番茄

完全不存在“買得太少”的顧慮

在北方就不一樣了

北方人買菜

大概用“車”作計量單位會比較方便

不過南方人在北方這樣買菜

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

當菜場販子嫌你“小家子氣”的時候

你將有一定的概率

免費獲得一份蔬菜

多轉幾圈

搞不好一天的菜就有了

從基因的角度來說

平均而言

北方人普遍高大

消耗熱量較南方人多

同時也與地理、氣候條件密不可分

北方年平均氣溫較低

而且寒冷的天數較為長

對熱量有更高需求

進而形成了南北方人的食量差異

每年到了冬天

都會有新一批

初次來到北方的南方人

發出類似以下的疑問:

暖氣開多少度?

暖氣的開關在哪裏?

室內可以穿短袖?

那是水管/柵欄嗎?

而北方人一句:

“家裏太熱,我開窗了”

同樣會引起不少南方人的困惑

北方與南方的冬天

“質感”很不一樣

北方的冷是“物理攻擊”

南方的冷則是“魔法攻擊”

僅就下雪一事來說

(海南、廣西、廣東已退出聊天)

南方的雪濕度偏大

尤其長江中、下遊一帶

由於水汽充足

降雪常是一種“雨帶雪”的感覺

再加上地面溫度可能在0度以上

雪花從高空落下後

掉到衣服上會化會濕

因此南方人常有下雪打傘的習慣

北方的雪輕而蓬松

就算雪比較大

戴頂帽子一般也就夠了

而且由於南方的雪偏濕、積雪少

地上的雪很快就變成水、泥混雜

因此在南方

很少能痛快地打雪仗

南方的降雪

北方的降雪

較大的濕度

使得南方的冬天溫度雖然不是很低

遠不及北方零下十幾、二十度

但在體感上

可謂“寒冷徹骨”

濕度每增加10%

人的體感溫度就會降低1℃

潮濕空氣的熱傳導率

比幹燥空氣的要大得多

而且同樣的禦寒衣服

由於在南方會變得潮濕

熱阻有所降低

這就是為什麼南方的嚴寒

感覺是”透進去的”

因此就算習慣了冰天雪地的北方人

到了南方也會感慨:

怎麼比北方還冷?

別說人了

來自極寒之地的企鵝

在成都的動物園裏過冬

都是要烤暖爐的

成都動物園裏,過冬的企鵝

在冬天生活體驗上

南方人來到北方

無疑倍感幸福

由於有集中供暖

再加上北方建築有保溫層

北方冬天室溫大多在20℃以上

從室外回到家

倍感暖和放松

北方人來到南方

則將深切體會到

起床、更衣、洗澡......

是多麼艱難的事

在室內吃飯

也得穿著一身厚實的衣服

讀書、用電腦

必會感到手腳冰冷

哪怕鉆進被窩

如果沒有電熱毯

也還得至少冰冷個半小時

這也進而形成南北冬天的衣著差異

北方是“洋蔥式”

外面一件大羽絨、襖子

進了室內就脫

裏面穿適中的衣服

南方則是裏面厚,外面也厚

進了室內也不脫外套

畢竟,室內有時比室外還冷

不得不說

北方和南方過的是兩個冬天

誰試過誰知道

圖自:地圖會說話

方向

南方人在北方問路

聽到“往北、向東”之類的答復

往往一臉懵:

“哪是北啊?”

北方人到了南方

則常有搞清楚東南西北方位的執著

這種特點深受地理和歷史影響

先看幾張地圖感受一下

這是北京▼

這是西安▼

有沒一種橫平豎直、井井有條的感覺?

棋盤式布局

常有“南北路”、“東西街”的命名

主屋朝向多是坐北朝南

大門朝東西南開

再加上中國北方北回歸線以北

太陽永遠在南邊

置身城市中

只要順著道路的走向

建築統一的朝向

就能感覺到清晰的城建、布局軸線

不容易迷失方向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

西安大唐不夜城

再來看看南方的城市地圖

以重慶、廣州為例

這是重慶主城區▼

這是廣州▼

起伏的山地

縱橫的水流

令整個城市依照自然地勢而建

大範圍的城市布局錯綜復雜

像重慶這樣的魔幻山城

不要說找不找得著北了

光是上下左右都得看半天

才搞得清楚自己在哪

況且就算分清了方向

對於要去哪而言

也沒有多大意義

如果你置身其中

困惑只會再加一等▼

廣州沒有重慶那麼魔幻

但也沒有什麼清晰的軸線可尋▼

辨識方向的南北差異

一方面是北方許多城市

建立在大平原上

可以整齊、方正地建設城市

南方則受山地、水系、海岸等影響

以及部分大城市土地稀缺

再加上改革開放以來的飛速發展

比較需要“見縫插針”

另一方面

北方、中原自古是王朝所在地

以往對城市方正格局的規劃歷史悠久

延續至今

蟲子

不少北方人向往南方的

溫暖濕潤、生機盎然

但往往沒想過

那些巨大、生猛的蟲子

盡管北方人高馬大

流淌著古時候驍勇善戰的血液

但在面對南方蟲子的時候

絕對會虎軀一震

例如南方蟑螂

北方的小蟑螂是德國小蠊

生存能力強、分布廣

在全國範圍內監測到的蜚蠊種類中

德國小蠊占95.64%

南方蟑螂則是美洲大蠊

更適應南方的濕熱氣候

能長到5厘米左右

油光發亮、觸須極長

而且還很勇猛

敢於對人類發起衝鋒

這時千萬不要尖叫

以免你大張的嘴巴

和它發生一場親密接觸

北方人到南方旅遊、生活

一定有機會遭遇

通常會不知所措

貿然打死,爆漿令人恐懼

不打死,等它鉆進角落消失無蹤

更是長夜漫漫,令人不安

另外

有熱心的網友發現

廣州白雲機場的造型

神似蟑螂

北方人表示:都聽說南方蟑螂很大

但沒見過這麼大的

在南方人看來

大蟑螂不僅家常便飯見怪不怪

玩梗更是信手拈來

在見到大蟑螂其出沒時

甚至可以淡定地拍一張照

放到網上調侃

南方蟑螂雖然厲害

但一物降一物

南方有一種蟑螂的天敵

白額高腳蛛

當它在家中出現時

意味著蟑螂問題有救了

甚至還有人特地網購回家

用來對付蟑螂

不過到底是哪個更可怕

實在不好說

以上兩者讓人印象深刻之處

在於體型巨大

而南方的飛蟻

不僅個頭大

每逢夏日雨季

會成群結隊、密密麻麻地襲來

家中、寫字樓、學校通通難逃一劫

衣服上、水杯裏、路燈下無處不在

它的學名叫黃翅大白蟻

廣泛分布在中國南方

每年的4-6月是繁殖期

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

在悶熱天或大雨前後成群出巢

具有趨光性

會啃咬樹木和木質家具

是令人頭疼的害蟲

南方蟲子這麼驚人

那北方有什麼令人害怕蟲子嗎?

說實話,我本以為沒有

直到今年

北方爆發了外來物種的蟲害

美國白蛾

大概是每個經歷過的人

不可磨滅的陰影

這種渾身白毛的美國白蛾幼蟲

會啃食各類樹木、作物

繁殖迅速

中國的南北差異還有很多

以上只是部分比較貼近生活的面向

你有類似的經歷嗎?

留言區見

話題

你有什麼關於南北差異的有趣經歷?

- END -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圖蟲、網絡

編輯 / 蒼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