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床底下有口井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編號南4-10-628的抽油機,掩映在草叢和樹林深處。低聲嘶吼的電機,拉動輸入軸,牽引曲柄,通過連桿帶動橫船和遊梁,驢頭以每分鐘6次、9次或12次的頻率上下運動——這是黑龍江大慶6000多平方公裏油田,6萬多抽油機中的一座,有些甚至散落在馬路邊上。

大慶油田,勘探開發已逾60年,累計生產原油超24億噸,是我國陸上最大石油生產基地,甩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至今,6萬多座抽油機和20萬名員工,仍晝夜不歇從地下千米深處,抽取石油。

采油工劉麗,是大慶油田20萬分之一。19歲成為采油工,如今47歲的劉麗,是第二采油廠第六作業區采油48隊采油班長,已成長為我國石油工業油氣生產領域專家型人才,獲中央企業“百名傑出工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質量工匠等榮譽稱號135項。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劉麗共研制創新成果200余項,獲國家專利38項。

2011年,劉麗工作室成立。這個建築面積874.9平方米的工作室,被531名成員稱為“院兒裏”和“基地”。

被射燈照得亮堂堂的展廳,擺滿了獎狀、獎牌和獎杯。年代久遠的金屬獎牌,氧化出現銹跡,有的獎杯留下了參觀者的指紋。十年間,劉麗帶領工作室獲得技術革新成果1048項。工作室榮獲“全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等稱號。

劉麗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悶頭幹

劉麗的日程表,記錄了她的行程軌跡:6月27日,從烏魯木齊到北京;7月1日,北京到敦煌青海油田;7月6日,又趕往甘肅玉門油田……8月中下旬,劉麗因局地疫情困於大慶,但湧來的電話和消息,仍使她手機提示音此起彼伏。

她近1米7的個子,體態敦實,早年長期在野外工作,黑黢黢的,膝蓋的酸疼總比雨水更先降臨。她常穿著大紅色工服,左手袖口洗出了白斑。多數日子工作至淩晨的習慣,保持了近20年,用丈夫杜守剛的話說,“比同齡的女同誌要顯老”。再有單眼皮的加持,似乎打不起精神——但聊起工作,頭腦又是清晰的。

若在大慶,杜守剛接送劉麗上下班,單位離家車程20分鐘,她也能睡著。杜守剛心疼,發給媳婦《熬夜最傷身》的微信文章,劉麗作息仍雷打不動。他得出結論:“劉麗這個彎還沒轉過來,還停留在王鐵人那個年代。”

但不同於那個年代,靠地層壓力,石油自己就會噴出來。如今,石油開發難度更大,不同生產階段,會出現新的難題。對劉麗來說,悶頭幹不再是用身體攪拌泥漿,而要通過創新解決難題。

更換盤根,就是采油工眼裏頭疼的活兒。

這是一圈橡膠,盤成圓環填充在密封腔體內,起到密封井口,防止井液泄漏的作用。每隔一兩個月換盤根時,工人要把螺絲刀近乎直立地插到10多厘米深的盤根盒內,一個個摳出來。但在指甲蓋寬的縫隙裏,根本使不上勁。冬天橡膠遇冷變硬,有時被擠碎還會產生碎片,摳出來更加費勁,一幹一小時,手都凍透了。工人們用細鐵絲做成小鉤子,但仍治標不治本。

一次劉麗在使用口紅時,發現轉動底部,口紅慢慢露出頭來。她從這種旋轉方式,得到啟發,設計了上下可調式盤根盒。轉動手柄,就可一次取出全部舊盤根,操作時長縮短到10分鐘。該成果從2012年起,在大慶油田200口抽油機井推廣應用。

此後,這項發明又經歷5次改進,在原有基礎上增設了新型節能盤根盒壓蓋,具有自潤滑和扶正功能,可減少光桿與盤根的磨損,降低電能損耗。該成果於2017年獲得大慶油田技術革新成果特等獎,2019年獲得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石油”)一線創新成果一等獎。

但創新並非坦途,這是在挑戰舊的習慣、舊的工藝和舊的想法,“大家從觀念上沒有接受這種新,不喜歡改變”,劉麗說,“每做一次創新,會影響到很多東西,會聽到不贊同的聲音。但如果我們就不做了,是不可能的”。

大慶的冬天,氣溫直逼零下二三十攝氏度,電泵井防噴管凍得嚴嚴實實。工人們用野火解凍,存在極大安全隱患,“但大家心照不宣,誰都知道怎麼幹的”。這套裝置用了幾十年沒人動過,領導也一度說,沒整過的東西,別整了。最終劉麗和團隊成員頂著壓力,完成了改進。

有一回電泵井出現故障,劉麗趕到現場。問起這套新設備,一位不認識她的老師傅,贊不絕口,“真是幹了件好事”。

截至2019年底,劉麗創新成果獲獎200多項,“證書對我來說已經麻木了,但對工人們現場的評價還是挺在乎的。”

8月18日,劉麗工作室展廳,擺滿了成員們的革新成果。新京報記者 杜寒三 攝

“劉麗更像我一點”

除了工人們的肯定,父親劉文生“子女裏劉麗更像我一點”的評價,也帶給她寬慰。父親是大慶油田第一代石油人。1974年,劉麗和胞妹劉霞出生時,劉文生已46歲。在劉麗的印象裏,父親不怎麼笑,批評似的瞪她一眼,“我都會覺得很難受”。

在劉文生那個年代,流傳一句順口溜,“三人工作一人幹,抽出兩人搞會戰。三人工作一人頂,抽出兩人搞修井。三人工作一人抓,抽出兩人搞調查。”劉麗90歲的母親,現在還念叨丈夫當年拿自行車馱公家搞建設的磚,“是不顧家的”。

劉文生的回憶錄,寫下了當年的工作狀態。

有次開會至淩晨兩點,劉文生徒步到50裏外的安達庫,趕早上8點的另一場會。路上碰到載著幾袋粗糧的馬車,搭車坐在角落,打了個盹兒摔到地上,輪子從腰部軋過。駕車的老漢執意送他到醫院,劉文生覺著腰腳沒斷,又坐上馬車,拜托老人家再捎一段路。最後一句寫道:“早上7點50分,到單位,沒誤8點開會。”

19歲那年,劉麗姐妹倆從技校畢業,分配到第二采油廠當采油工。

采油工在野外作業,尤其是冬天,環境艱苦。掉進雪裏,只露出個腦袋,爬出來袖子和褲管裏的雪,都融成了水;零下三十多攝氏度,風像狼一樣嚎叫,臉凍得邦邦硬且發白,緩過來後變成紅色,又癢又疼;睫毛上掛滿冰霜,使勁眨巴著眼才化……

但這些事兒,劉麗很少說起。同父親被馬車軋過,想的仍是沒誤開會一樣,“她就悶頭幹,啥都能扛下來”,妹妹劉霞說。

出於防火安全考慮,井場周圍要求寸草不生,剛開始劉麗不會使鋤頭,滿手都是水泡;她恐高,不敢坐商場觀光梯,但抽油機有近10米高……劉文生騎著自行車,陪她上了一兩月班,把“眼是懶漢,手是好漢”、“不怕慢,就怕站”、“人這輩子,什麼苦都得吃”,灌進劉麗的耳朵。以至於劉麗後來覺得,“你要告訴我是工作,是必須要做的,我就能完成”。

1995年,21歲的劉麗成了少有的女井長,管30多口井。剛開始,采油工關洪波心裏也沒底,“咱仨都是女的,能不能把這活幹下來啊?”有回換30多斤重的抽油機皮帶,被一頭垂著的皮帶掃了一下,140多斤的關洪波沒站穩,險些從3米多高的減速箱摔下。

但劉麗把“幹了,我就得把它幹好,不能讓人挑出毛病來”,掛在嘴上。一般早上八點多開工,關洪波提前一小時到,劉麗已經在幹活了,“好讓我們少幹些”。采油工要刷漆,油井灰色,閥門手輪紅色,閥體黑色,趴地上擡頭瞅,也不會有死角。隊長帶人上劉麗的井組參觀,放話“你看人家三個女的,做的就是樣板”。

8月18日,劉麗在工作中。她的辦公室擺了一張床,方便夜裏加班。新京報記者 杜寒三 攝

15個齒輪

一個直徑比礦泉水瓶還小上一半的取樣閥廢品,是鄒繼艷的寶貝,“誰也不許給我弄丟了。”

鄒繼艷是采油二廠采油四區六隊班長,劉麗工作室成員。

作為技師,每年有一項革新成果任務。多年前,她設計了一款防噴濺取樣閥,但孔徑小油液容易堵上。鄒繼艷無意中同劉麗說起過。

評審一年一次,那年劉麗是七八個評委之一。鄒繼艷尋思“咱家有人”,抱著“今天沒準能獲個獎”的心態。但鄒繼艷剛調試好幻燈片,劉麗就說,“你這個東西不要講了”。屋子裏的人齊刷刷瞅著劉麗,“不要浪費大家時間了,這個東西在試驗過程中存在問題,不具備上會評獎資格。”

鄒繼艷後悔跟劉麗聊起這事,“你不幫我就別吱聲唄”。

她躲了劉麗一段時間,再見面時,劉麗開導她,“這個東西是你做的,大家都知道,在用的過程中是不是天天罵你?你想想以後還有後路嗎?咱研究一下,怎麼把它改進了,爭取明年獲一個大獎。”

第二年,改進後的產品,奪得大慶油田技術革新二等獎。自2011年,劉麗工作室成立以來,像取樣閥這樣的技術革新成果,共有1048項。

多年來,劉麗累計培訓學員1.5萬多人次,65人被聘為高級技師、技師,135人被評為廠級以上技術能手。2019年,徒弟趙海濤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工作室有6人被評為中石油集團公司技能專家,12人被評為大慶油田首席技師。

在工作室,劉麗傳承的不但是技術和創新思路,更是一種精氣神。

有成員得知劉麗下班後還要審書,隨口一說,“你就是閑的,都審那麼多遍了,差不多把稿子交上去得了”,劉麗一臉嚴肅,“你幹的任何一個活兒都留有自己的痕跡”;上歲數的人考技師,隊裏的工友會澆冷水:“那麼大歲數你去考啥”,但這兒的聲音是“你得報,你得試,不試怎麼能有機會”;團隊革新成果獲獎後,有成員給劉麗打來電話,“這個項目我沒幹啥,還跟著拿獎了,以後我得多幹點”……

8月18日,劉麗工作室走廊,掛著15個齒輪。新京報記者 杜寒三 攝

劉麗工作室展廳的過道上,掛著15個齒輪。劉麗的照片貼在最前頭,後邊是12個分會和2位總會副會長——寓意這是互相咬合的團隊。

機械分會會長張海山的筆記本電腦裏,有個23.4G的“助力——革新集”文件夾,裏頭有6006個文件,269個文件夾,都是工作室成員革新成果的三維模型。有人問他,“海山,你付出這麼多,做完一個東西,這成果歸誰?”張海山說,工作室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成果還是歸提出問題的人,“幫助更多人走入創新隊伍”。

走出工作室院子,穿過馬路便是一處成果轉化示範區,那兒有六臺正常作業的抽油機。組合閥、夜間生產指示燈、光桿均衡受力器……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齒輪都在轉動,團隊的革新成果,正接受生產實踐的檢驗。

“鐵人”們

在劉麗工作室,“鐵人”王進喜的迷你雕像,同劉麗的證書擺在一起——身穿皮襖,手扶剎把,神情堅毅,底座刻著他最有力的誓言之一:“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劉麗知道,寫材料要摘掉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這些口號,換成接地氣的語言。但她打小聽老一輩的故事長大,喊口號並不覺得臉紅。

8月16日,劉麗工作室,劉麗的證書和“鐵人”王進喜的雕像擺在一起。新京報記者 杜寒三 攝

1960年4月,60噸重的鉆機運到大慶,但王進喜所在的1205鉆井隊沒有吊車和拖拉機。王進喜說:“沒有吊車,咱們37個人就是37臺吊車!”他們把大棕繩、鐵撬杠、方木、枕木、扁擔,這些能撬、能擡、能扛的工具集中起來,將整部鉆機化整為零,一件件卸下來,一寸寸運到馬家窯的薩55井。

如何把鉆機拉到兩米多高的鉆臺上?又成了一個問題。

據《大慶油田報》,他們用幾根鉆桿作導軌,在鉆機前部拴牢大繩,後部插入碗口粗的撬杠。王進喜喊著號子,前面的人用力拉,後頭的人使勁撬,鉆機慢慢爬上了導軌搭成的斜坡上,但鉆機一離開地面,撬杠就借不上力。王進喜跳下鉆臺,弓下腰,用肩膀扛住鉆機底座往上頂。隊友們學著王進喜,鉆機慢慢爬到鉆臺上……

這是大慶油田60多年勘探開發史上的記憶,形成了“三老四嚴”“四個一個樣”“六股勁”等務實精神。所謂“三老四嚴”,指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

這些暗黃色的歷史濾鏡,在劉麗身上仍留有印記。

丈夫杜守剛記得,有本專業用書臨近出版,找劉麗審校。此前審稿專家並未挑出毛病,但在劉麗手裏,全是紅線畫的圈,“相當於把這本書推翻了”。她花了兩三個月加夜班,“這事要不就別經我手,經過我手就得負責任”。杜守剛說,辦這事也得考慮別人感受,“這不把人全得罪了?”但他話鋒一轉,“你不能說她不對”。

大慶油田,先後湧現出王進喜、王啟民、李新民三代“鐵人”,但無一例外都是男性。

采油隊一般安排女工人擦拭設備、錄取資料、計量數據。遇到劉麗前,鄒繼艷壓根沒想過創新,“我做啥創新,就是一女同誌”。但現在,她緊緊抓著座椅把手,眉飛色舞地談著革新成果,“創新這個東西真上癮”。鄒繼艷說,要是沒有劉麗,“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采油工,管好十多口井就完事兒了。”現在鄒繼艷是大慶油田公司采油技能專家,有97張廠級、油田公司、中石油、黑龍江省榮譽證書。

無論斬獲多少榮譽,劉麗、鄒繼艷和其他工作室成員,仍覺得自己是最基層的工人。他們通常膚色黝黑,咧嘴笑著,說東西都在肚子裏呢,嘴上說不出來。

2019年1月,劉麗工作室開了場年會。

室外寒風呼嘯,窗上滿是水汽,大夥兒踩得瓜子殼嘎嘣嘎嘣響。他們穿著中石油的紅工服,唱著比一些人歲數都大的《踏著鐵人腳步走》——“高舉紅旗去戰鬥,踏著鐵人腳步走,雄赳赳氣昂昂,泰山壓頂不低頭……”

部分資料參考自《大國工匠——劉麗》

同題問答

新京報:你是怎麼理解匠心精神,匠心精神又是如何在你的工作中體現的?

劉麗:我覺得匠心精神是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有時候一個項目要研發幾代產品,不斷完善其功能,讓它適應各種生產條件的需要,這就是精益求精;我們開始只能解決崗位上的難題,接著解決大慶油田層面的難題,不斷向更高的難題級別挑戰,讓我們的成果達到行業內領先水平,這就是追求卓越。

新京報:28年都在采油隊,哪些東西是你堅守的,你又在傳承什麼?

劉麗:我一直跟自己說,我不是最聰明的,但我一定要做最努力的。比別人多學一點兒,比別人晚睡一會兒,比別人多看一點兒書。從2005年開始,我堅持每天夜裏12點之後才上床休息。趕上工作多,通宵達旦更是常事兒。我做了很多年的企業培訓師、大賽教練員,努力把自己所學所會教給學員。除了技術,我更註重向他們傳遞思想和作風。不怕苦不怕累,身體力行為他們做表率。

新京報:同樣都是石油工人,你覺得與王進喜的年代比,有哪些變與不變?

劉麗:王進喜的年代,環境特別艱苦,住的是自己挖的地窨子。現在我們的生活、工作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一個前線班組都有自己的小廚房、小食堂。但不變的是我們石油人的初心,為祖國獻石油的使命。

新京報:你對未來有哪些期待,有哪些想做的事情?

劉麗:希望我們工作室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每一個成員都獲得長足進步。在共同努力下研發更多的產品,解決更多的難題,為企業做更大的貢獻。期待在我們操作員工隊伍中,能有更多的大國工匠,成長出更多優秀的操作工人。

新京報:你取得了不少革新成果,最開心的是什麼時候?

劉麗:這些年做了很多革新成果,獲得了很多證書,但最開心的還是成果在現場應用,解決了生產上的問題。

人物簡介

劉麗,大慶油田第二采油廠第六作業區采油48隊采油工班長。

經過27年磨煉, 劉麗已成長為我國石油工業油氣生產領域專家型人才,獲中央企業“百名傑出工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質量工匠等榮譽稱號135項,擁有創新成果200余項,主編的近60萬字的《采油工(第三版)》在全國各油田廣泛應用。

2011年8月,以劉麗名字命名的“劉麗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實施“研、產、用”一體化創新管理模式,現已發展為涵蓋采油、集輸等35個工種,擁有531名成員的集人才培養、難題攻關、技術革新、成果轉化等功能於一體的創新創效聯盟。

劉麗帶領工作室獲得技術革新成果1048項,其中國家專利180項,加工推廣革新成果5000多件,創效1.2億元。工作室先後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並入選“新中國70年最具影響力班組”。

新京報記者 杜寒三

編輯 陳曉舒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