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之夢見香蕉葡萄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中國文化中的豐收圖景

喜看稻菽千重浪

《踏歌圖》是宋代馬遠的傳世名作,圖中呈現了在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田壟溪橋,木竹掩映,幾位老農邊歌邊舞於壟上,氣氛歡快、清朗,表達著“豐年人樂業”的意境。(資料圖片)

秋天,是大地回饋人們辛勤耕耘的季節,風是清的,天空是藍的,大地是金黃的。

以“慶豐收、感黨恩”為主題,我們迎來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幾年來,豐收節逐漸成風化俗,成為中華農耕文明的符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窗口。

“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豐年人樂業,壟上踏歌行。”這是題寫在宋代大畫家馬遠《踏歌圖》上的一首詩。《踏歌圖》是馬遠的傳世名作,在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田壟溪橋,木竹掩映,幾位老農邊歌邊舞於壟上,氣氛歡快、清朗,表達著“豐年人樂業”的意境。

這正是從古至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秋收是帶有溫度的祝願

古人與今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比如對於糧食豐收的喜悅。

正值秋分時節,五谷豐登,這一天用來祭祀土地神的牲畜,比春天還要豐盛。那些食物在祭祀完成之後,全部被分給鄰居和親戚。這是南北朝典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秋分以牲祠社,其供帳,盛於仲春之月。社之余胙,悉貢饋鄉裏,周於族。”

這就是“秋社”——古代百姓慶祝豐收的狂歡節,起源於先秦,興盛於唐宋。

秋社有社鼓。《周禮·地官》有雲“以雷鼓鼓神祀,以靈鼓鼓社祭。”在鼓聲雷動之中,掀起了秋社昂揚的精神。唐人記錄下這鼓聲,“飛聲鼓鼙震,高焰旗幟翻”,宋人則一邊目賞楓葉,一邊耳聽社鼓,“四郊社鼓響楓林”。陸放翁在社鼓聲中提筆寫下“君勿輕此聲,可配豐年詩。”他提醒大家,萬不可小瞧這鼓聲,這是民間的激越之聲、喜悅之情,可不比詩人們那些歌頌豐收的詩歌差!

秋社有社肉。在祭祀社神的地方,會有一個身強力壯、為人正派的年輕人,為鄉親們切割祭祀之後的牲畜,他切得是那麼公平!令人想起漢朝“分肉甚均”的陳孺子。“牧童唱田歌,孺子宰社肉”,“今年社日分余肉”。分食社肉,固然是因為肉類是古人珍貴的食物,更是帶著溫度的祝福。陸遊還會把社肉放入懷中,帶回家給他的小孫子們吃,“醉歸懷余肉,霑遺遍諸孫”。作為士大夫,陸遊當然不會吃不起肉。只是在這個秋社,他不再是大詩人,跟千千萬萬的農家爺爺一樣,給饞嘴的孫兒帶點社肉,祝願他們健康成長。

秋社有社飯。《東京夢華錄》載:“宮院以豬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鴨餅、瓜姜之屬,切作棋子片樣,滋味調和,鋪於飯上,謂之‘社飯’。”這是達官貴人的社飯,品類多樣,單單是那羊肉,在宋朝就是價值不菲。而民間的社飯,大概就是真正的稻米飯,“鵝湖山下稻粱肥”。至今,湖北、廣西、重慶等省市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群眾依然有吃社飯的傳統,做法不一,或蒸或煮,風味迥異,食材有糯米、秈米、青蒿、胡蔥、臘肉、地米菜、臘豆幹丁、血粑、酸菜等。

其中或存古意古風,比如土家族諺語“送完了自家的,吃不完別家的”,講的就是鄰居們互贈社飯,這也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質樸友善的民風!

秋社有社酒。這也是秋社最動人的場景了!“人淳禮簡酒無數,歌笑喧闐日將暮”,村民喝醉了,唱的是淳樸的歌。就連朱熹都被豐收的酒、快樂的酒感染了,“我慚裏居氓,十載勞驅馳。今朝幸休閑,追逐聊嘻嘻。”他在社日喝多了酒,與朋友們追逐打鬧,徹底放松了下來。

寫社酒的古詩不勝枚舉,極具代表性的是宋人張耒的詩。“社南村酒白如餳,鄰翁宰牛鄰媼烹。插花野婦抱兒至,曳杖老翁扶背行。淋漓醉飽不知夜,裸股掣肘時歡爭。去年百金易鬥粟,豐歲一飲君無輕。”(《田家三首》其一)

在這個秋社之日,村裏的鄉鄰們歡聚在一起。老大爺殺牛,老大媽做菜,大姐頭上插著花,抱著孩子回來了,走不動路的老人家也拄著拐棍過來了。大家從早上喝到晚上,露著大腿,拽著胳膊,醉態盡顯,卻還是不忍散席。在這個熱鬧的場景之中,詩人突然跳出來,對讀者諸君念叨了一句,請千萬不要笑話他們啊!去年是災年,老百姓好不容易熬過來了,現在趕上這個豐收之年,就讓他們痛痛快快喝一場吧!

豐收的田野是最美的畫卷

古代田園詩往往帶給人們錯覺。比如宋人範成大的“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沒有農村生活經驗的人們讀這首詩,可能還會覺得滿滿都是詩情畫意。

但是,單單“耘田”二字就是困擾古代農民數千年的勞作。古人春耕夏耘,夏天要在稻田裏除草,身處日曬、水泡、泥淹、蚊叮、蟲咬、草割之中,有時可用鋤頭、耘蕩等工具,有時就只能手腳並用,極為傷腰費眼。在最炎熱的天氣裏,古人只希望通過辛勤勞作,讓莊稼能好好長,根本顧不上自己的辛苦。

終於等到秋社之日,酷暑散去,稻谷滿倉,身心為之舒泰,能不痛飲乎?而正是糧食豐收,才有余糧釀酒,方可供百姓酣醉。所以,秋社的酒是苦盡甘來的酒,是古代農民一年之中最歡快的酒。

豐收,既是古代農民的辛勤勞動換來的,也是科技的力量在推動。比如唐代發明了“江東犁”,曲轅的靈活,適應了江南稻田的細碎地塊,肩軛的消除,減輕了農民犁地的負擔,促使唐代江南稻米產量得以增長。後來,這一發明傳到東南亞,又通過荷蘭人傳到歐洲,帶動了歐洲農業技術的發展,為全人類農田的豐收作了貢獻。

豐收還需要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風調雨順的氣候環境等諸多條件,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可或缺。古人意識到“農為天下之本”,舉凡政治清明的王朝,無不極其重視農業生產。無數誌士仁人也為農民奔走,力求減輕農民負擔、保障糧食供應。然而,在古代,“饑饉”這個詞卻一直成為環繞在農民頭上的幽靈。《爾雅·釋天》:“谷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饉。”翻開古代史書,“民大饑”的字句屢見不鮮,以至於詩人發出“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的悲愴質問。

為什麼呢?

1919年,26歲的青年毛澤東就在追尋這個問題,他呼籲“種田的諸君!田主怎樣待遇我們?租稅是重還是輕?我們的房子適不適?肚子飽不飽?田不少嗎?村裏沒有沒田作的人嗎?這許多問題,我們應該時時去求解答。應該和我們的同類結成一個聯合,切切實實彰明較著的去求解答。”(《民眾的大聯合》)

毛澤東用自己的實踐來回答了這個“求解答”的問題。在大革命後期,他號召共產黨人要“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鄉村中間去,夏天曬著酷熱的太陽,冬天冒著嚴寒的風雪,攙著農民的手,問他們痛苦些什麼,問他們要些什麼。從他們的痛苦與需要中,引導他們組織起來。”他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冒著危險深入農民中間調研,寫下《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充滿真知灼見的篇章。在大革命失敗之後,他毅然把“一盤散沙”的農民組織起來,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鬥爭的道路。

“誰贏得了農民,誰就會贏得中國,誰解決土地問題,誰就會贏得農民。”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土地革命,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減租減息政策,再到新中國土地改革運動,中國共產黨把中國農民組織起來,在農村實現了深刻的社會革命,在蒼茫大地上織出了金色的喜悅。

實現中國人的“豐收夢”

中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歷史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產力,才能實現“大豐收”。1949年,我國糧食產量僅為2263.6億斤,如今,我國糧食產量連續六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中國以不到全球9%的耕地養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創造了人類歷史的奇跡。

在新中國糧食生產的“戰場”上,湧現了無數可敬的英雄。在北大荒博物館內,一面銅墻長達25米,鐫刻著12342個名字,他們是長眠於黑土地的北大荒拓荒者。10萬復轉官兵、5萬大專院校畢業生、20萬各地支邊青年、54萬城市知識青年等無數建設者,把“北大荒”建成“北大倉”。如今,北大荒依然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

一代代農業科技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堅持“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為了實現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3000斤的心願,在90歲高齡時,還在海南三亞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辛勤工作。改革開放以來,在農村改革的偉大實踐之中,無數普通的中國農民都在為了豐收努力奮鬥。在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978年18戶村民按下紅手印,簽訂大包幹契約,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小崗村時,稱之為“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幹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誌。”

2018年9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北大荒考察時,語重心長地指出“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在黨中央高度重視下,糧食安全根基不斷築牢,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壓艙石”作用。中央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增強了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糧食安全的根基穩如泰山。

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秋分日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展現了中國自古以來以農為本的傳統。“你看,東北的大豆由青變黃隨風搖曳,江南的稻穗笑彎了腰。你聞,華北的蘋果、棗子、葡萄香氣撲鼻,嶺南的香蕉、菠蘿、芒果絲絲甘甜。你聽,江浙的魚兒蝦子在漁船中劈啪作響,西北的秋風中牛羊低吟淺唱。”

從黑土地到洞庭湖畔,從魚米之鄉到昔日貧困山區,田間地頭唱起一首首歡快的歌曲,豐收的喜悅如同一幅幅美好生活的動人畫卷,鋪展在鄉村振興的陽光大道上。(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