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撿到斷線風箏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在中國,但凡與人相關,方方面面無不被明確大大小小的“忌諱”。

民間忌諱是對某些不吉利的語言或舉動的有所顧忌,誕生的原因或因風俗習慣、或因權勢畏懼等,目的十分明確,無非為了避免可能產生的不利後果。從小,我們則被教育不能以筷子敲打飯碗;

忌天黑之後吹口哨;

新生嬰孩的屋裏不應該走進去……民間禁忌數不勝數,這一次和大家說與風箏相關的禁忌,為什麼忌諱撿來歷不明的斷線風箏。

風箏也稱紙鳶、鷂子等,中國是風箏的最早發源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則出現。風箏作為一項傳統的工藝,深受人們喜歡。宋朝周密《武林舊事》:“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清明上河圖》也可見放風箏的場景。從古至今,放風箏都是民間是一件喜聞樂見的活動。古人有在清明、端午放風箏的傳統,其次也有以放風箏代表“放晦氣”的習慣。

《紅樓夢》有記載:“一語未了,只聽窗外竹子上一聲響,恰似窗屜子倒了一般,眾人唬了一跳。丫鬟們出去瞧時,簾外丫鬟嚷道:‘一個大蝴蝶風箏掛在竹梢上了……’”“探春道:‘紫鵑也學小氣了。你們一般的也有,這會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諱。’“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誰放晦氣的,快掉出去罷。把咱們的拿出來,咱們也放晦氣。’”而我們要說的民間禁忌——為什麼來歷不明的斷線風箏不能撿,正和“放晦氣”有關。以放風箏代表“放晦氣”,則把風箏放飛天上,之後將線剪斷,任由風箏隨風而去,寓意“放”走了“晦氣”,達到消災解難的目的。順理成章,戶外來歷不明的斷線風箏說不準為他人“放晦氣”之風箏,帶有“晦氣”,因此忌諱拾撿,否則沾上“晦氣”,不吉利。

時至今日,以放風箏“放晦氣”的風俗,幾乎不存在了,來歷不明的斷線風箏是否沾有晦氣?不言而喻。古人不少行為習慣,在今人看來難免封建迷信,但不可一味抨擊,因為先輩們生活的時代背景,我們無法感同身受。一種“共識”形成,並為普羅大眾樂此不疲地遵守,從文化層面上講,本身就是“對的”!其實,“放晦氣”真正的意義與我們大年初一要說吉利話無異,寄托老百姓希望趨吉避兇,祈求心安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