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香火鞭炮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來源:光明網

每年1月5日——7日,太陽位於黃經285°時是小寒節氣,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小寒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雲。月半則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氣已經很冷,我國大部分地區小寒和大寒期間一般都是最冷的時期,民間有“小寒勝大寒”的說法。小寒的到來,意味著一年最冷的開始。既然小寒更冷,古人為什麼要在小寒後又加一個大寒,而不是倒過來排列呢?中國傳統文化講究“物極必反”,認為寒暑交替的“天道”是寒冷之後迅速回暖,如果先大寒後小寒,從字面上就找不到最冷後“回暖”的感覺了,所以把大寒放後面,讓大寒後迅速回歸立春,這才符合中國人的思維習慣。

小寒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嚴寒時期,土壤凍結,河流封凍,加之北方冷空氣不斷南下,天氣寒冷,人們叫做“數九寒天”。在我國南方雖然沒有北方峻冷凜冽,但是氣溫亦明顯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時候是小寒及雨水和驚蟄之間這兩個時段。小寒時是幹冷,而雨水後是濕冷。

小寒節氣正值“三九”前後,民間說“三九出門冰上走”。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嚴寒時期,尤其是北方地區農事活動幾乎完全處於停止狀態,人們普遍忙於迎接新年的準備活動,正如農諺所說“小寒忙買辦,大寒要過年”“小寒大寒,殺豬過年”。在辦好年貨之余,人們有時也作些積肥工作,有農諺說:“一月小寒隨大寒。農人拾糞莫偷閑。”

小寒天氣酷寒,南北地域跨度大,北方大部分地區地裏已沒活,都要進行歇冬,主要任務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積肥等工作。南方地區小寒節氣需要做好油菜清溝、小麥追肥等工作,倘若遇到強冷空氣,則在地裏灑草木灰、作物稭稈或蓋糞等幫助作物度過最冷時節。

小寒詩書

趙學敏用格律詩和書法描述了小寒節氣的特色:

《小寒》

趙學敏

雪點梅花霽後妍,屠蘇酒飲慶新元。

時聞雉雊歌聲妙,不覺春回燕語天。

詩文賞析:

趙學敏先生《小寒》一詩,屬於典型節氣詩歌,雪後盛開的梅花,暢飲屠蘇酒,雉雊鳥清脆的叫聲,和小寒前後新元慶新年等,小寒節氣物候的特點都表現出來了,特別是整首詩上下聯系緊密,用詞生動形象,好似一幅山水油畫,或者一幅草書作品,一氣呵成!起句“雪點梅花霽後妍”的“點”字,承句“屠蘇酒飲慶新元”的“慶”字,還有轉句雉雊鳥的叫聲,都是象聲詞,惟妙惟肖,把小寒節氣寫活了!雉雊是一種十分敏感的飛禽,在小寒節令陽氣上升時,發出鳴叫,使人沈醉在梅開鮮艷、新元酒慶和雉雊唱歌的佳境之中,留戀忘返。尤其是合句“不覺春回燕語天”,最是精彩感人,同前三句聯系起來,人們沈浸在歡慶新元的歡樂中,不感覺到小寒的寒冷,自然的回到春回大地,鳥語花香的春天!

北京市政協常委、中國書協理事白景峰評價:學敏先生這組二十四節氣詩從醞釀到完成,不下五年時間,他這組作品翻來覆去,寫了好幾次,我就看見他好幾個版本了。他這種精神,就是習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講到的高原高峰問題,希望在我們這個盛世時代,我們文藝界出現高峰。我們這個時代,要打造藝術的高峰,就是要求我們藝術家首先有一種代表作的意識,能不能成為經典,那是歷史來說的,能不能成為高峰也是後人來說的,但是我們每一個人能不能達到自己一生中藝術的高峰,藝術的代表作就是這種精神。趙學敏先生這組二十四節氣詩一共24首,他通過幾年時間來打造這件藝術作品,而且書法作品也是反復修改、反復創作。就是他的代表作意識,打造自己人生中的一個時期個人的藝術高峰,這樣一種精神和一種決心應該給我們每一位藝術家一種啟示,這也是我們這個時代,黨和國家呼喚藝術高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讀趙學敏先生二十四節氣詩,首首精彩,小寒“不覺春回燕語天”,網友都點贊了。而且,書法也揮灑自如,用筆圓拙,形成了詩書合壁!

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書法專業教授倪文東評價:學敏先生是我們尊敬的一個長者、學者、智者和書者,他長期從事行政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書法愛好結合起來,從內心對書法感悟,順其自然。他的二十四節氣詩詞,無論從這個詩詞的平仄、對仗做得非常的淡雅文雅,而且很文氣。他的書法既有魏碑的雄強、雄渾、蒼健,又融入帖學的靈動與優美,達到了碑帖融合。他這幅《小寒》作品就是代表,上下貫氣,自然穩健,墨色淹潤,氣魄雄厚,無論從章法、結構以及用筆,展現出一種從容閑雅、清雅明快的意境。

背景資料:

2017年8月7日,中國農業博物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中國農業展覽館,舉辦了《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二十四節氣專題展》和二十四節氣詩書畫展,趙學敏先生自作24節氣詩詞和書法精品同臺亮相,再一次引起書法界、詩詞界、生態文明領域專家學者和廣大學生的高度關註,參觀者絡繹不絕。大家一致認為,趙學敏先生已經成為提高民族文化自信的最堅定、最有情懷的推動者、傳播者、文明使者,更是備受尊重、知行合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

二十四節氣專題展開幕式

參觀二十四節氣詩書畫展合影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鄉: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

二候鵲始巢: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

三候雉始鴝:“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小寒習俗

小寒時節天氣酷寒,我國南北地域跨度大,因而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習俗。

1、采購年貨準備過年

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生活上,除註意日常保暖外,進入小寒年味漸濃,人們開始忙著寫春聯、剪窗花,趕集買年畫、彩燈、鞭炮、香火等,陸續為春節作準備。

2、九九消寒每天一筆

從元代就已開始,從皇宮到民間都時興的“九九消寒圖”,有銅錢形、梅花形、文字形、葫蘆形等多種。一般這麼玩:冬至之後,貼梅花一枝於窗間,佳人梳妝之時,每天用胭脂塗滿一圈,等到八十一圈都塗滿,原本雪白的梅花盡皆化身杏花,窗外已春回大地。

3、喝臘八粥

飲食上“小寒”節氣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4、探梅

此時臘梅已開,紅梅含苞待放,挑選有梅花的絕佳風景地,細細賞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會為之清爽振奮。

5、冰戲

我國北方各省,入冬之後天寒地訴,冰期十分長久,人們在冰面特厚的地方,設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競走的,古代稱為冰戲。《宋史》有:“故事齋宿,幸後苑,作冰戲。”《欽定日下舊聞考》中記載有:“西華門之西為西苑,榜曰西苑門,入門為太液池,冬月則陳冰嬉,習勞行賞。”《倚晴閣雜抄》中關於北平舊時風俗,寫有“明時,積水潭嘗有好事者,聯十余床,攜都籃酒具,鋪截銳其上,轟飲冰淩中,亦足樂也。”

6、臘祭

臘祭為我國古代祭祀習俗之一,遠在先秦時期就已形成。漢應劫《風俗通。義》雲:“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獸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臘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記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達對祖先的崇敬與懷念。二是祭百神,感謝他們一年來為農業所作出的貢獻。三是人們終歲勞苦,此時農事己息,借此遊樂一番。自周代以後,“臘祭”之俗歷代沿習,從天子、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小寒養生

人們常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而“三九天”就在小寒的節氣內,所以說小寒是全年最冷的節氣。因此,小寒的養生原則是斂藏精氣、固本扶元,以“防寒補腎”為主。

1、早睡晚起、註意保暖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人體的陰氣,使身體內的陰陽維持平衡。民間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襖”的說法,提示我們冬天註意頭部保暖的重要性。每晚堅持用溫熱水泡腳,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既溫腎補陽,又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2、飲食應以溫補為主,尤其要重視“補腎防寒”

民諺:“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明小寒進補的重要性,應當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的原則,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3、調暢情誌慎憂思

小寒時節寒風凜冽,陰雪紛紛,易擾亂人體陽氣,使人萎靡不振。此時應調整自己的心態,註意精神的調養,保持樂觀,節喜制怒。可以多聽聽音樂,多曬太陽,多參加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為生活增添樂趣。

4、適度運動要適時

諺語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小寒節氣應適量運動,可增強免疫力,有效預防感冒,同時使人精力充沛。習慣晨練的人們,適當推遲外出時間,盡量日出後鍛煉。同時,做好禦寒保暖,最好戴上帽子、手套等。

5、中醫理療要熟悉

中醫外治法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可以通過艾灸、手指點穴、三九貼敷等方法來調養因寒冷帶來的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