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自己挎包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 作者:焦義寶、鮑振生

圓島,是遼東半島沿海南端的1個孤島。

在祖國的黃海深處上,有一個圓圓的小島,它的面積只有0.03平方公裏,在茫茫海面上像一個凸起的小山丘,戰士們親切地稱它為“圓島”。

如今的圓島上面聳立著導航的燈塔,為出海船只指明方向。而在60年多前,這塊巴掌大的小島上還駐紮著軍隊。

上世紀70年代,圓島官兵移防到離圓島幾十公裏的另一個海島上。一個月前,北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紅色前哨雷達站”迎來一群白發蒼蒼的“客人”,他們就是曾經的“圓島老兵”。這些平均年齡70歲的老人不遠萬裏再登島,只為一起“回家”。

老兵李誌光深情地說:“多次夢見回老連隊,能夠在有生之年回去看看,我們這些老頭子死而無憾了。”

上島時,

圓島老兵的手裏都拎著一袋土

經過近4個小時的顛簸航行,船終於靠岸了。踏上海島,汽車沿著蜿蜒的山路向上爬升。20多分鐘後,嶄新的營房展現在眼前,老兵們都很興奮。

這次,不再是做夢,老兵們真的回家了!

上島時,這些古稀老人的手裏都拎著一袋土,無論路途多遠,每個圓島老兵都沒有忘記“上島請帶一把土”的規矩。

老兵徐海城哽咽地講起了“一把土”的故事。島上沒有土,1961年,無線電員徐承米參加集訓後回島,臨行前他從炊事班長陳金良背土上島修竈的事受到啟發,用挎包裝了滿滿一包土,在海島上建起了第一塊“菜田”。

後來,島上迅速掀起了從陸地帶土、劈石造田,接雨水、化雪水,向巖石要青菜的生產高潮,建立了“延安田”“北京田”等大大小小38塊“巴掌田”。

“初期,最大的巴掌田僅有1平方米,後來大家帶的土逐漸多了,田的規模也就大了,我們可以種許多植物。”講起“巴掌田”,他眼裏閃著淚花。

1965年,在圓島官兵精心照料下,菜田裏長出5個碗口大的西瓜,這是圓島官兵“戰天天服氣、鬥地地稱臣”的有力見證。後來,4個西瓜送給了沈空首長、團黨委、兄弟單位、中印邊境反擊戰的英雄報告團,一個制作成樣本,被博物館收藏。

老兵們來到菜地,看著依舊生機勃勃的“巴掌田”,眼睛騰地亮了起來,這“巴掌田”代表著島上官兵一代代的精神傳承。

他們給一塊田地起了“圓島老兵田”的名字,5名老兵顫顫巍巍地捧著從家鄉帶來的土,埋下了“圓島老兵田”這塊牌子,把牌子壓實固好,滿頭白發的老兵互相對視一眼,孩子般開心地笑了。

指導員說,現在雷達站移防了,已經不缺土了,“上島請帶一把土”變成了“上島請帶一本書”。

圓島老兵聽到這裏,拍手稱贊,更欣慰的是,當年的精神還在傳承。

峭壁旁的小路,

是老連長背著煤渣一點點拓寬的

隨後,圓島老兵們來到了“紅色前哨雷達站”榮譽室。

老兵翻開當年在海島上的周記,感慨萬千。

榮譽室中陳列著建站以來珍貴的圖片、文字、獎狀、錦旗、勞動工具、訓練器材,還有一袋袋從全國各地寄來的土。

一件件熟悉的物品、一張張親切的面孔、一個個日思夜想的名字,把老兵們帶回了從前的記憶……

老兵孫家書指著一張官兵擡裝備上島的照片,講起了照片背後的故事。

當年要把雷達裝備從陸地運到島上,由於雷達體積大,雷達車沒辦法上山。戰士們就把雷達“化整為零”,一塊一塊地擡,一塊一塊地背,硬是把20多噸的雷達裝備擡到陣地。往陣地運送大油桶更費勁,300多斤重的大油桶4個人擡,但沒有人叫苦叫累,有任務都是搶著上、衝著上。

“快看,這張是方和義!”老兵李誌光拉著身邊的老戰友,指著墻上的照片。

方和義

“對,這就是方和義——海島小愚公方和義,我們的老連長!”幾位老兵有些激動。

當時,連隊的食堂在半山腰,廚房後面有條一步寬、旁邊是斜坡峭壁的小路,這是炊事員背煤、運菜的唯一通道。從這裏過,稍有不慎就可能墜入大海。

方和義想修一條寬敞的路,可戰友們看著這陡坡直搖頭。他卻起早貪黑,利用休息時間當起了“小愚公”。他把一筐筐煤渣,一塊塊石頭,順著小路邊一點點鋪起來。經過兩個多月的苦幹,他終於把這條小道鋪寬了一步。

在方和義的影響下,海島官兵在懸崖峭壁上建起了半個籃球場,為防止籃球掉進大海,大夥兒在懸崖邊用鐵絲、繩子織出一道“攔截線”,成為雷達站的特殊風景。

踱步來到原圓島雷達站仿真模型前,老兵們再次打開了話匣子。

“我們當年就住在這個營房裏。”

“這是陣地,我們從海邊一直把裝備運送到山頂上的陣地。”

“這條路就是當年方連長帶大家一起修的,還有這個籃球場。”

“海軍兄弟住在山頂上,我們還經常組織活動,關系特別好,就這麼一個小島,有兩個單位啊!”

……

陪同老兵的雷達站官兵們根本不用給老兵們講解,他們已經變成了老兵故事的聆聽者。

剛上島時沒訓練場,

在山洞裏訓練的老兵腳凍得像狗咬

從榮譽室出來,老兵們參觀了新式的營房。

雷達站新式營房

指導員介紹道,現在官兵住的已經是第三代營房了,生活設施也很好了,自來水直接接到了洗漱間和飯堂,配發了烘幹機,也沒那麼潮了,頓頓也能吃上從陸地運來的新鮮蔬菜……

海島部隊的條件能夠變得這麼好,老兵們連連稱贊。

老兵李培幹和官兵講起當年的故事。

老兵李培幹回憶道,當年官兵住的都是坑道,夏天來了地上返潮,戰士們的被子褥子都發黴,有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大多數官兵都有風濕病、關節炎。到了冬天,坑道異常幹燥,戰士們晚上睡覺之前都是用臉盆盛半盆水,第二天醒來,臉盆的水都被蒸發了一半。每個人睡覺之前再抱一個水杯,防止半夜口渴。

看著訓練室一排排整齊的訓練電腦,操縱員告訴老兵們,現在都是在電腦上組織軍事訓練,通過模擬系統現場評估出訓練成績,十分科學。

老兵楊樹林順勢坐在訓練電腦前,看著現在先進的訓練器材感慨萬千。他回憶道,剛上島的時候沒有訓練的地方,官兵們就在坑道和山洞訓練。3月份,西北風很涼、山洞沒有門,大家就找來些破席、木棍和木板做了一個門。

排長發報戰士抄,一個個因為能訓練很開心。頭兩天,大家訓練有股熱情勁,天寒好像也給忘掉了,過幾天,風更大了,直往洞裏灌,腳凍得像狗咬一樣,手也握不住電鈴了。就在洞裏跑一會兒、跳一會兒,然後繼續再練,許多老無線電員的過硬本領,就是在山洞裏練出來的。

老兵們看著圓島模型,回憶著每一處戰鬥過的角落。

雷達站官兵被老兵動情的敘述感動,忍不住問:“是什麼讓你們在那樣的條件下戰天鬥地的?”

“信念!”這是圓島老兵們共同的答案。

李誌光感慨地說:“雖然營房不是以前的老營房了,兵不再是以前的兵,但老連隊的傳統沒有變,我們的根永遠紮在這裏!”

徐海城說:“我看到老部隊條件變這麼好,裝備也這麼先進,官兵的精氣神很足,打心眼裏高興!希望大家能夠在崗位上好好幹,早日實現強軍夢。”徐海城說出了老兵心中的期望。

臨別在即,不知道下次登島是什麼時候,但老兵們一生有一個不變的稱謂——圓島老兵!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焦義寶 鮑振生

編輯:李先慧

編審:曲延濤

投稿郵箱:zgjw_81@126.com

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