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捉小白鼠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前文說到了,捕捉你的自動思維,自動思維,就是事件發生後,頭腦中一閃而逝的第一時間的念頭。

捕捉自動思維就是從最容易捕捉的思維開始,想辦法打一口深入到體驗和潛意識的深井,然後在身體和情緒過程做工作,這樣才能帶來深度的改變。

咨詢和練習中,需要捕捉的自動思維,順著它做自由聯想,看看會從這個想法開始,想到什麼,又想到什麼,直到碰觸到深刻體驗。

回到當時的過程中,在安全、被支持的情形下,不斷體驗當時堪稱可怕的身體過程和情緒過程,讓淤積住的、受傷的身體過程和情緒過程,充分流動起來。

從而內在體驗就發生了變化,而頭腦上的思維作為投影,也就發生了變化。

僅在思維或信念層面做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思維和信念入手,深入到體驗深處,體驗層面的改變才意味著真正的改變。

個案

前文是從理論層面,講述了這件事,這裏補充一個個案,是武誌紅老師親身經歷的,所以,以下用第一人稱代指。

一次在我的心理學課上,為學員們做解夢演練時,其中一個學員小鄭主動申請做“小白鼠”。

他有點恐高,特別怕坐過山車,前一天晚上他在睡覺前,反復對自己的潛意識說:“我希望知道我為什麼怕坐過山車,請夢指引我。”

那天晚上,他果然做了一個夢,夢的內容非常簡單,他看見一個人從高處墜落,掉在地上摔死了。

而墜落的過程中,這個人面部一直朝向他,好像有什麼話要對他說,但沒說出來。看著這個人的臉,他覺得無比恐懼,一下子驚醒過來。

在我的課上,請小鄭坐在教室中間,閉上眼睛放松,然後回憶並體會夢中的感覺。他閉上眼睛一會,我問他:體會到夢中的感覺了嗎?

他說,體會到了一些。我說:很好,這種感覺讓你第一時間想到了什麼,不用做努力,說出第一時間跳到你腦海中的想法就可以了。

他突然激動起來說,我想到了,我知道這個夢的意思。然後他講出了一個悲慘的故事。

大約15年前,小鄭剛工作,在一個建築工地。一天中午他去食堂打飯,食堂在一棟正在修葺的大樓的五樓,打完飯後,大家匯集在五樓的走廊吃飯。

正在吃飯時,突然一個距小鄭一米遠的工友跌了下去,小鄭第一時間看到了這一幕。那個工友面朝向他,嘴巴張開,好像有什麼話要說。

這是一個創傷事件,而處理創傷事件的一個常用辦法是,讓當事人完整地回憶起這件事情。所以我很詳細地問小鄭,事發時有什麼細節。

例如,當時他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身體有沒有一些鮮明的感受,當時還有什麼想法,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開始,小鄭只能記起男子掉下去那一幕,但慢慢地,他回憶起了一個又一個細節,他記起,後來回到同在五樓的宿舍裏,一個工友還質問他:那人是你的屬下,你為什麼回來了?你應該去處理這件事。

我讓小鄭一遍遍從頭講這件事,講了三遍後,事情已經基本清晰,但好像小鄭仍沒有一點解脫感,我也感覺事情好像卡住了,再繼續追問工友墜樓而死的事情,對小鄭並沒有什麼幫助。

既然我不知道該怎麼辦,那就不如問小鄭該怎麼辦,所以我問小鄭你現在最想說什麼,小鄭說,我想起了另一個噩夢,比這個夢恐怖很多。

夢中他和一個工友睡在一間約5平米的房間裏,突然一只老鼠爬進來,爬到他的胸口後不見了,他極度恐慌,從床上跳了起來。

工友也醒了過來,他問工友,你看到老鼠去哪裏了嗎?工友說沒看見。顯然這個夢的關鍵環節是:那只老鼠爬到小鄭的胸口不見了。

所以我讓小鄭,閉上眼睛放松,然後回憶這個夢,並細細體會,那只老鼠爬到胸口不見後的感覺。

很快小鄭進入狀態,而我也感受到電流一般的感覺,有點毛骨悚然,我想我是共情到了他的感受。事後班裏很多同學說,當時他們也都感覺到了。

我問小鄭,那種感覺又來了是嗎?小鄭拼命點頭。我接著問,這種感覺讓你第一時間想到了什麼?小鄭說,我媽媽。

這個回答讓我一時有點頭暈,我本以為這種感覺和那個工友的死有關,沒想到小鄭居然想到了他的媽媽。

不過,這是在心理咨詢與與治療中,經常出現的情形。每當這種情形出現,咨詢師會在第一時間放棄自己的判斷,而去關註個案發出的信息。

於是我問小鄭,請具體講,你想到了媽媽什麼?一開始他說,我不知道,我只是感覺媽媽站在了我的面前,我很有壓力。

我說沒關系,當時你可能想逃走,想遠離媽媽,但試著先不要逃,試著去面對媽媽,然後看看媽媽在對你說什麼。

他試了一會兒說:“我聽見媽媽一遍遍的在對我說‘你為什麼這麼不爭氣’。”我請他睜開眼睛,在我們的學員中,選一個像她媽媽的人上來。

他選了一個很強勢的女學員,我請那位學員想象,自己就是小鄭的媽媽。然後對小鄭一遍遍地說:你怎麼這麼不爭氣!

小鄭的選擇很到位,那位女學員一上來,就一手叉腰,一手指著小鄭,用很大的聲音說這句話。

聽到這個聲音後,小鄭一下子淚流滿面,身子也從椅子上癱軟了下去,並喃喃自語地說:“不要這樣子,你不要這樣子說。”

我問小鄭老鼠鉆到胸口不見的感覺,就是這種感覺嗎?小鄭點頭說,是,百分百就是這種感覺。

我請那位女學員下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回到自己的角色裏。接下來我再一次,請小鄭回憶工友墜樓而死的細節。

而當回憶到那位工友墜樓時的細節,我對他說,認真看著這個工友的臉,他這樣做了一會兒後,我繼續問:他是誰?

這時,他有點恍然大悟地說:“哦,我知道他是誰了,他是我現在的上司。”

聽他這麼說,我又暈了,難道這個那個男子沒有摔死,現在又做了他的上司?不過,我還是問他,真的是你現在的上司嗎?你是說他沒有摔死?

他楞了一會兒後說:“不,不,我現在的上司,不是那個工友,那個工友肯定是去世了,我只是現在想起了上司的臉,你讓我看看那個墜落的工友的臉,我看到的是現在上司的臉,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解釋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聯想,你繼續看著這張臉,這又讓你第一時間想到了什麼?

他說,他想到了這個上司最近一次調動,被總公司升職了,小鄭當時預言說,這個上司的能力和那個職位不匹配,肯定還會掉下來的。果然,幾個月後,那位上司又回到了從前的位置上,還是繼續做小鄭的頂頭上司。

我提醒小鄭說,我註意到你談到上司時,使用了“掉下來”這個詞。小鄭一開始有點不明白,反問說:用了“掉下來”這個詞又怎麼樣?後來,他恍然大悟說,我明白了。

這是一次真正而徹底的明白,整個聯想的過程,看上去非常復雜,但小鄭自己梳理總結後發現工友“掉下來”的事之所以對他有那麼大影響。

他之所以那麼怕坐過山車時“掉下來”的感覺,以及之所以對上司“掉下來”那麼敏感,都是因為他懼怕,果真成了媽媽所指責的“不爭氣”的男孩。

尤其是工友墜樓的事情,就好像是在告訴他,“不爭氣”而“掉下來”就會死掉,所以對他的刺激極大。

我認為,媽媽在對他說“你為什麼這麼不爭氣”的時候,的確是在向他傳遞濃濃的死能量,讓他覺得不爭氣不如死掉。

我覺得小鄭的故事很經典,聽上去邏輯很混亂,但當我們用“掉下來”這個關鍵詞,將之前的所有內容串聯起來,就會發現小鄭的故事可以充分說明,我們為什麼會懼怕一些事情。

其實,我們懼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帶給我們的感受。而我們之所以懼怕一件事,給自己帶來的感覺,經常是因為這件事和以前的某件事很像,喚起了我們以前的某種感覺。

所以,對小鄭來說,看似目睹一個工友摔死的事,是非常大的一種創傷體驗,因此就認為,誘發事件直接導致了情緒反應,認為A導致了C,但這就忽略了還有信念B的存在。

小鄭的故事也顯示,把內在過程說成信念是不夠的。實際上,這是一個完整的身體過程、情緒過程加思維過程,信念只是其中的部分信息而已,體驗過程其實比它更根本。

當天我又給小鄭做了一個補充練習,讓他站在我坐的椅子上,高高在上地對我們所有人說話,一開始他很不習慣,有點暈。

但我們對他鼓掌,同時我也讓他安靜下來,好好感受高高在上的感覺,最後他覺得很自在,也很喜歡。

課程結束兩個月後,小鄭給我發了一封郵件,說他升職了,他內心的那個恐懼也被療愈了。

這個故事雖然沒有特別明確地在用“捕捉自動思維”這個技術,但其實很多地方還是用到了。武老師遇到過很多類似這種案例,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個觀點:

也許我們可以,從任何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入手,向潛意識深處挖出一口通向心靈的深井。所謂於無聲處聽驚雷,就是這種感覺吧。

總結

1.我們懼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帶給我們的感覺。之所以懼怕一件事給自己帶來的感覺,經常是因為這件事和以前的某件事很像,喚起了自己以前的某種感覺。

所以,誘發事件經由一個完整的身體過程、情緒過程和思維過程,導致了當下的情緒反應。

2.也許我們可以從任何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入手,向潛意識深處挖一口通向心靈的深井,於無聲處聽驚雷。

思考

最近一段時間,見到一位家人,因為學了心理學,感覺她生病了。當然也可能是我手裏拿著錘子,到處找釘子。

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因為我們在聊天的過程中,向我傳遞了濃重的死能量,並在邏輯上,封死了生的可能。痛苦的是,這就是現實、生活。

抑郁可能就是對現實有更清醒、客觀的認知,而沒有抑郁的人習慣性高估自己。感覺她在不停的自我攻擊,而這些對自我的攻擊其實沒有消失,變成了她向外傳遞的能量。

應該慶幸我學了心理學,雖然效果可能不好,但我在盡力接住,她傳遞的這些能量觸角,並想轉化成生能量再還給她。

感覺到她活的擰巴,因為身上有地方堵著,沒有打通。就像中醫說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謝積極的自己,經過這幾個月的學習,發現對人的認識,對人性的認知,簡直展開了一個新世界,太神奇了。

在無數媒體、文學作品中,媽媽是無私奉獻的愛的化身,但學了心理學之後,“媽媽”才在我心中走,下了神壇。

她只是充滿破碎的人,有了孩子後,又無意識地對孩子進行精神虐待,人生的許多傷痛,甚至罪惡,始於媽媽的失職。

阿德勒曾說:如果我們追究在生活中,失敗的許多個案,幾乎都會發現,他們是由於母親沒有適當地盡到責任,沒有給孩子好好的開始。假使母親們都失敗了,假使她們都不滿意她們在家庭中的工作,對孩子也毫無興趣,那麼人類全體都將陷入危險之地。

將來我可能也會成為一個媽媽,現在用這些話來警醒自己。著名心理學家曾奇峰曾說:一切記憶都會尋求表達,哪怕是被刻意深埋、被過度壓抑的記憶。

謝謝你的欣賞,觀點來自《武誌紅的心理學課》。對於本文內容你有其他觀點嗎?歡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