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路上泥濘水坑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澎湃新聞記者 陳雷柱

李學華1996年修的第一條路。 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陳雷柱

25年過去了,李學華依然住在已40多歲“高齡”的老房子,但附近十幾個村子的通村路,卻一年比一年多了起來。一次偶然的“出手相助”讓李學華在之後的20多年間如同入魔一般,在江西省南昌縣塘南鎮的十余個村子裏修出了一條又一條通村路,而這些路都是他自費修的。

李學華出生於1964年,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也是一名黨員。1996年,已過而立之年的李學華在路邊遇到一輛滿載化肥農藥的農用車陷在泥漿裏側翻了,車上的大部分化肥因為被雨水浸濕,只能白白浪費掉。李學華上前幫忙搶運化肥時,看到車主一臉焦急卻又無可奈何,這讓他感同身受,“如果村裏的路能好好修一修該有多好”。

當天晚上,李學華做了一個決定。第二天,他將家裏準備蓋房用的一萬多元拿了出來,買鋼渣、砂石,又雇了些散工,用了一個月時間,在村口修出路一條一千多米的石子路。

這條路對於李學華來說,只是一個開始。此後的數年間,附近總有村民找到他,希望幫忙修一修自己村子的路。李學華說,這麼多年,他到底一共修了多少條路,自己也記不清了,只記得20多年來,他大部分的錢和精力都投入到修路上去了,“唯一遺憾的是,連累了老婆和孩子跟我一起吃了很多苦。”

從瘋狂修路開始,李學華在村民們口中的綽號一變再變,開始大家叫他“路癡”,後來又有人喊他傻子,甚至有人質疑他作秀,直到多年以後,四鄰八鄉的人們才稱他活雷鋒。

蔡家村村民為李學華立的牌子。

脫困:自費修路二十載,村民立牌感謝

南昌縣塘南鎮蔡家村村口的路邊豎著一塊牌子,上面寫道“感謝李學華,義務修路為村民,幫助村民奔小康”。牌子旁邊是一條水泥路,這是他在過去25年裏修建的眾多通村路中的一條。

李學華是塘南鎮和豐村的村民,今年已經57歲,要說起他修路的經歷,還得追溯到1996年。據當地一名村民回憶,那一年3月,李學華在村口偶遇一名村民開著農用三輪車從縣城拉化肥回來,由於村道泥濘,到處是水坑,他眼看著三輪車陷進泥漿中,並發生側翻。司機從泥水中爬起來後一臉焦急,他不顧身上的傷從泥水中把化肥一袋袋重新搬上了車,李學華見狀趕忙上前幫忙一起搶運化肥。

村民稱,這件事過後,李學華就找來散工開始在村口修路。一個月後便修成了。那時村民們並不知道,李學華用來修路的錢,原本是他準備蓋新房用的。

3月17日,李學華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回憶稱,那一年他32歲,已經娶妻生子,一家人住在一套老房子裏,那是他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花了兩千多元從另一名村民那裏買來的,為了改善居住環境,他攢了好幾年錢,終於湊齊一萬多元,準備重建新房。

化肥車側翻事件發生後,李學華改變了主意,當天晚上他便與妻子熊令花商量,想用蓋房的錢在村裏修一條路。他說,他從小在和豐村長大,村裏的泥巴路被村民們抱怨路許多年,卻始終無可奈何,“我當時就想,既然我手裏有錢,為什麼不能拿來修路呢?”

熊令花最初並不知道,李學華修路是義務的,丈夫騙她說修路可以賺錢,她便一口答應下來。夫妻二人決定先修路推遲蓋房後,第二天李學華就到附近的鋼鐵廠買了鋼渣,又去采購了砂石並以每天30元的價格找來十多名散工。李學華的修路計劃就這樣大張旗鼓地開工了。

按照李學華最初的預算,自己用來蓋房的一萬多元就能夠修好村口一千多米的村道,但二十多天後他發現還是超出了預算。無奈之下,李學華只能找親友借錢。他至今仍記得,當他找到姐姐告訴對方,自己把蓋房子的錢用來義務修路後,姐姐臉上不可置信的表情。他說,一頓痛罵之後,姐姐最終還是把錢借給了他。

就這樣,李學華用了一個月時間,“獨資”修成和豐村的第一條石子路。李學華說,那時候他並沒有想太多,只是一心想幫村裏人脫困,想擺脫泥巴路。就連他自己也沒想到,這路一旦修起來就再也停不下來了,之後的20多年裏,修路成了他的“主業”。

李學華和妻子熊令花。

堅持:搬磚擡石打零工,掙錢就為修路

第一條路修成後,很快,李學華便不得不面對如何向妻子交代的難題。當熊令花向他詢問路修好後如何盈利時,他低下頭簡單回答了一句“義務修的,不掙錢”,之後夫妻二人大吵一架。時隔多年之後,熊令花至今回想起丈夫曾向她撒下的“彌天大謊”仍覺得不能理解,但她表示,就算不理解,路已經修了,只能隨著他了。

李學華說,第一條路修好後,村民們出行比以前方便了許多,農副產品也能很快運出去。很快,附近的其他村莊開始陸陸續續有人找到他,希望幫忙也修修他們村的路,“所有來的人我都一一記了下來,一旦攢夠了錢就會去為他們修路,這一修就是20多年”。

附近的村民稱,多年來,李學華先後在北聯村、紅星村、梓溪村、民主村、港頭村等十余個村莊修了許多通村路,總共修了多少公裏,沒人能說得清,就連李學華自己也無法說出一個準確的數字,這些付出最終換來的是家裏墻壁上懸掛的一面面鮮紅的錦旗。

在李學華瘋狂修路的那些年,110路公交車是塘南鎮北部唯一的一趟公交車,村民們進城回家只能坐這趟車。當地村民講,由於路況不好,那時許多公交司機都不願意跑這條線,也一度傳出要取消塘南幾個站點的傳言。聽到這一消息後,李學華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將公交車經過的路線整個翻修了一遍。為此,南昌市公交公司曾專門在公路兩旁掛起了“向李學華同誌學習,共同架起和諧橋梁”的橫幅。

至此,李學華“路癡”的稱號在十裏八鄉徹底傳開了,但許多村民並不知道,為了修路,那些年李學華一直在拼命掙錢,除了種田務農,只有小學文化的他平時只能在工地搬磚頭、擡石頭幹點體力活增加收入,這些錢他大部分都用來修路了。

2000年到2005年,李學華在北聯村承包了500畝水田,盡管當時稻谷價格較低,但五年的盈收也足夠他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然而,這些錢最終都被李學華拿去修了路。就連女兒出嫁前,女婿給的兩萬元彩禮,李學華也都用來買了鋼渣、砂石,在女兒出嫁前一天,他還在路邊修路,連一件像樣的嫁妝都沒給女兒買。

為了修路,熊令花沒少和李學華吵架,甚至還動過手。李學華說,每次二人發生矛盾,他從不爭辯,只是衝她憨笑,等妻子氣消了,他再耐心勸導,“我知道這些年苦了她,她有任何情緒都是正常的。但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習慣了,她也習慣了。”

李學華20多年來曾榮獲多項榮譽。

好人:被稱活雷鋒,卻圓不了“新房夢”

熊令花就是在這樣的習慣中慢慢理解了李學華,後來,李學華修路,她也會時不時搭把手,幫著丈夫一起修路。她說,她知道不管自己支不支持丈夫修路,他都會修下去,“既然反對沒有用,也就只能支持了”。

事實上,除了修路,這些年李學華還在塘南鎮做了不少好事。村裏朱老太太的兒子在外打工時不幸觸電身亡,兒媳帶著孫子離家出走,只剩下老太太在家無人照料。李學華得知後,挑起了照顧老人的重擔,平常他會送些米面油過去,逢年過節則送錢送肉,直到老太太去世。

2000年,和豐村一名村民因家中困難,孩子無奈輟學,李學華得知後主動找到這家人,表示願意資助孩子完成學業,並繳清了學雜費。在李學華的幫助下,孩子順利讀完了初中,後來,孩子父母不願再拖累李學華,在他們的一再堅持下,孩子讀完高一便外出打工,李學華稱,他至今想起這件事仍覺得遺憾。

一名當地村民稱,這些年來,李學華照顧過六七個孤寡老人,其中不少都是他負責送終的,他也資助過好幾個孩子上學,有兩人在他的資助下考上了大學。從1996年修路開始,李學華在村民們口中的綽號一變再變,他瘋狂修路時,大家稱他是“路癡”,開始照顧孤寡老人,資助學生上學時,又有人喊他傻子,甚至有人質疑他作秀。直到這麼多年堅持下來,很多人開始相信,他就是和豐村的活雷鋒,“每次有人遇到難事他都願意幫忙,出錢又出力,少則三五百,多則上千元。”

但實際上,李學華家裏過得並不富裕,如今,一家四口還是住在曾經那套低矮破舊的平房裏,只是在2004年時,將漏水的屋頂進行了簡單修繕。家裏最值錢的家具就只有一臺老式電視機和一臺冰箱。李學華說,房子再好也只是個住人的地方,只要不漏風不漏雨就行,但提及家人時,他還是會露出一絲愧疚。

熊令花說,最初幾年除了對丈夫的不滿,她還是一直對蓋新房的事抱有幻想,但這麼多年過去來也逐漸接受了現實。她用“有得有失”總結了這些年與丈夫的經歷稱,“雖然日子過得不怎麼樣,但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和尊重”。

自1996年修路開始,李學華先後獲得了江西省勞動模範、南昌市“三風”榜樣人物、南昌市黨員幹部示範戶等數十項榮譽。他說,近些年逢年過節各級領導都會來家中慰問,他深知自己已然成為了榜樣,“但在我心裏,只是想踏踏實實把路修好。我會一直幹下去,就像當初修第一條路時那樣不顧一切。”

責任編輯:湯宇兵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