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去地裏偷芝麻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月亮走我也走,我給月亮打燒酒;月亮月亮光光,芝麻芝麻燒香……”倘若穿越回數百乃至數十年前的中秋之夜,遊走在成都的街頭,或許看到這樣的一副畫面:娃娃拿著插滿香的柚子沿街舞動,大街小巷地你追我趕,口中還嘻嘻哈哈地唱著童謠;燈影班子在街邊或院壩中把白布扯起,鑼鼓敲得震天響,引得周邊的居民連忙搬板凳占位子……放眼成都城中,盡是一派歡天喜地的熱鬧場景。

錦江河中泛舟賞月,文人騷客吟詩作對,親友歡聚一堂分食月餅……中秋節作為代表團圓的節日,自古以來就備受國人重視,月亮更是寄托團圓的重要意象。而在月亮之外,“好吃好耍”的成都人,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和食俗,讓後人感到興味十足。雖然在當下,不少舊時的風情民俗已經難以尋覓,但仍能從老成都人的口中,感受到歡樂濃厚的節日氛圍。

蒲鴨兒從南趕到西

一路“走”上中秋餐桌去

要說到中秋之夜,成都人餐桌上最重頭的一道佳肴,除了月餅,應該就是燒鴨子了。而這道燒鴨子,在走上餐桌之前,已經在成都周邊的田裏鄉間行走了兩至三個月,一路走來可謂來之不易。

民俗專家劉孝昌

“燒鴨子是一道典型的成都風味,以前但凡有條件的成都人家,中秋節都會買上一只鴨子拿回家去燒來吃。如此一來,催生了一個行當——吆蒲鴨兒。所謂蒲鴨兒,是指從蒲江周邊,包括新津、彭山等地趕來的鴨子。”民俗專家劉孝昌這樣說到。

在劉孝昌描述的畫面中,已經能夠看到趕鴨人一人擔著鴨棚子,在田間趕著小鴨子,一路向成都走來的畫面了。原來,在端午節過後,得了閑暇的農民想找點外快,於是或孵出、或買來的幾百上千只小鴨,先在家裏餵養半個月。等小鴨長得健壯了,就三兩人搭夥上路,開始“吆蒲鴨兒”。

“趕鴨人手持長桿,長桿尖端系著布條,趕著鴨子從兩三百裏外的蒲江等地朝成都走來。之所以多從成都南面而來,是因為南面多水田,鴨子能找到可口的食物。”同時,蒲鴨兒一來,在水田裏歡騰覓食,也相當於幫助農民施肥、松土、捉蟲、除草,所以當地農民也很是歡迎蒲鴨兒大軍的到來。

趕鴨人

只見在農歷八月十五前,無數趕鴨人協同“鴨子大軍”從成都南邊而來。一路走來,鴨子們已經長到兩三斤重的。它們沿著錦江,從老南門,走到安順橋、東大街、北大街,或西門上的燒鴨子店,就算是走到終點了。

“中秋前,老成都賣燒鴨子的店鋪忙得不可開交。”劉孝昌講到,這道燒鴨子也極為講究,首先要在鴨肚內填上用八角、蔥、姜、蒜、三奈等打成粉的香料,再用竹簽串上,掛在爐膛中,下面用青岡木烤。“青岡木氣味芳香,火旺,溫度高又耐燒,是制作老成都燒鴨子必不可少的材料。”

於是,臨近中秋的成都街巷上,能夠看到人人手拎一只燒鴨子,而凡是買到肥大鴨子的戶主,則迎著沿街鄰居艷美的目光。“中秋夜晚,一家人敬了月光菩薩後,就把鴨子砍成幾塊,鴨腸、鴨蹼等給小娃娃當零嘴,鴨肉則分給眾人吃。全家人起分享著香酥滑嫩的燒鴨子,這可是成都中秋美食中的重頭戲。”

舞流星亮桔燈

偷個南瓜送孃孃

“茶半溫時酒半酣,家人夜飲作清談。兒童月餅才分享,又插香球舞氣柑。”

中秋佳節,大人們賞月吟詩,飲酒吃鴨,小娃娃們又耍些什麼呢?在清人馮家吉所寫的《錦城竹枝詞百詠》一詩中,記載了中秋時節成都娃娃們的耍法和樂趣。其中的“舞氣柑”,就是成都人常說的“舞流星”。

“啥叫流星?就是把不成熟的柚子,也就是成都人常說的氣柑,在其上插根兩三尺的竹竿,又插滿點燃的香沿街舞動,只見孩子們三五成群,將柚子舞得宛如流星,所以俗稱舞流星。”

不光要“舞流星”,還要亮桔燈。在中秋時分,成都郊外的桔子剛剛上市,但外皮大多是青的,娃娃們把桔子上面挖個圓蓋,再把內壤掏空,穿三根細線,裏面放個蠟燭或清油做芯子點燃。無論是穿根竹筷子懸掛在各家門上,抑或娃娃些提起到處玩,都是節日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而對於沒有娃娃的人家,熱心的成都人也會趁佳節送去好兆頭。劉孝昌介紹到,舊時成都有偷摘下大南瓜送給求子人家的習俗。《成都竹枝詞》雲:“彩亭鑼鼓送南瓜,送到人家一片嘩。吃罷酒宴才散去,明年是否有嬌娃。”講的正是這一風俗。

南瓜(圖源網絡)

“新婚夫婦如果幾年都沒有小孩,家裏的婆婆著急了,就會在中秋前就跟左鄰右舍說起暗語。這話傳到年輕小子們耳裏,就會在中秋之夜去農家偷瓜。偷完後還大張旗鼓地把瓜用墊上草的籮筐裝好,掛上紅綢布條或套上一件小娃娃的衣裳,送到沒有娃娃的人家的床上。當然,少不了有一頓豐厚的酒飯吃。”而被偷了南瓜的農家,雖然嘴上叫罵幾句,心裏卻是喜滋滋的,因為有人偷,說明地裏的南瓜長得好。

舞火龍

此外,成都中秋還時興舞火龍,這幫小子也接著舞火龍的隊伍,敲鑼打鼓地把偷來的南瓜送到求子的人家去。“若是主人家來年真的生了個胖娃娃,還要擺一桌酒席感謝親朋好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