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別人放馬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作者:陳二虎

一、助鐵木真復仇

可以說,在蒙古成吉思汗鐵木真立國前後,劄木合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從最初幫鐵木真初興,結為盟友,到後來的鐵木真勁敵。

劄木合,是蒙古劄答蘭部劄答蘭氏的首領,他的始祖就是鐵木真十世祖孛端察兒搶來的一個孕婦所生的那個男孩後代,因為是異族血統,被稱為劄答蘭氏。

紮答蘭部,又譯劄只剌惕,《遼史》中的“茶赤剌(茶紮剌)”,在契丹王朝時期就是蒙古高原的強部,比蒙古乞顏部要知名的多。

《元史》追溯蒙古部的族源,就始於孛端察兒,其漢意“胚胎”,也就是始祖的意思,他本名叫“蒙合黑”。

據《元史》中記載:阿蘭豁阿去世後,她的四個大兒子並沒有尊照母親阿蘭豁阿折箭的啟示,把家產分了四份,沒有分給孛端察兒,但孛端察兒並不介意,認為“貧賤富貴,命也!”

他騎著一匹背上長瘡,誰都不要的禿尾青白馬,沿著斡難河到達一個叫馬勒諄小孤島上,搭了一個草棚住了下來。

後來他的哥哥不忽合塔吉良心過不去,找到他,又把他帶回家中,與幾個兄弟一商議,從本族中選擇了一批強壯男人,襲擊了一支兀良哈人,孛端察兒搶了一個媳婦,叫阿當罕,是兀良哈族劄兒赤兀惕部人,當時阿當罕已經懷孕幾個月了,後生下一個男孩,孛端察兒認為這孩子是“劄惕亦兒堅”後代,也就是劄兒赤兀惕百姓的後代,是外族血統的人,給他起名叫“劄只剌歹”,後來組成蒙古劄答蘭氏,劄木合就是劄只剌歹的後代。

劄木合與鐵木真年紀相仿,自小父親去世,年少時自己所在的部落劄答蘭部被蔑兒乞部首領脫脫率人馬襲擊,奪去了許多部眾和財物,牲畜,劄木合也在內,成了蔑兒乞的“奴隸”。

寄人籬下的生活,受盡了磨難與屈辱,自小就表現不凡的劄木合不甘被奴役,逐漸桀驁不馴又自強不息,暗暗聯系被奴役的劄答蘭部人,伺機而動,終於乘一日脫脫酒醉,沒有防備,率領大家攻擊了脫脫大帳,成功率領大家返回劄答蘭部,被部落的人奉為英雄,一致擁戴劄木合成了劄答蘭部的首領,使部落逐漸強大起來。

鐵木真十一歲時,劄木合曾與鐵木真在斡難河的冰上玩耍,二人情同義和,結為安答(把兄弟),劄木合送給鐵木真一個公麅子骰石,鐵木真送劄木合一個銅灌骰石,作為信物。轉年,兩個人一塊射箭,劄木合又送給鐵木真一個鳴鏑,鐵木真回贈一個柏木頂璞頭,二人重申安答之義。

根據蒙古族的傳統,結為安答後,要同生死,不相棄,“天地與我添氣力,男人的冤仇得報”,由之,當鐵木真的妻子孛兒帖被三姓蔑兒乞搶走後,鐵木真家族已經失去在部落中的地位,沒有能力與蔑兒乞抗衡,經過認真考慮,決定向他們父子兩代的“安答”求援。

一個就是父親也速該的“安答”克烈部的王罕脫斡鄰勒,一個便是自己的“安答”,劄答蘭部的首領劄木合。

鐵木真帶著二弟合撒兒、同父異母弟別勒古臺帶著一件珍貴的黑貂皮做的短大衣,親自去見王罕,王罕答應出兵兩萬“做右手”,讓劄木合出兵兩萬為左手,相約攻打三姓蔑兒乞部。

鐵木真從王罕處返回,派合撒兒與別勒古臺向劄木合求援,劄木合十分仗義,爽快地答應了,他正想復仇,血恥被俘在蔑兒乞部的恥辱。

劄木合少年英雄,當時在蒙古部族中有一定的權威與組織能力,他自己的部落出兵一萬,又幫助鐵木真收集蒙古乞顏部舊部,為鐵木真組織了一萬乞顏部兵馬。然後相約日期與會師地點,並且王罕讓劄木合當這次戰爭的總指揮。

王罕與其弟劄合敢不各率一萬騎兵,先與鐵木真兄弟會合,然後趕往約定的地點,但比相約的日期遲了三日,劄木合已經在約定地點等待。

劄木合嚴肅地說:你們遲到了三天,這是不應該的。凡是約好的日期,就是狂風暴雨也要踐約,咱蒙古人說一不二,答應的事情不能做到,是不允許的。王罕承認失約是他的錯。

劄木合也就沒在糾纏此事,當仁不讓地制定了作戰計劃:

這三姓蔑兒乞部分別住在不兀剌、斡兒洹、薛涼河一帶(今蒙古國布拉河、鄂爾渾河和色楞格河流域),蔑兒乞兀都亦惕部首領脫脫的營地在不兀剌川(漢意為雄駝草原,在色楞格河支流之一布拉河流域的草原上)。

進軍有兩條路線:

其一,繞過不兒罕山,沿赤苦河進發,直取不兀剌川,此路較近,但極易被蔑兒乞人發現,事先有準備;

其二,繞道東北,渡過勤勒豁河(今俄羅斯希洛克河),突襲不兀剌川,雖然較遠,但會令蔑兒乞人想不到,會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出奇制勝,於是,決定采取第二個路線。

但鐵木真與劄木合、王罕的大軍還是被脫脫的偵探發現,快馬加鞭飛報給脫脫。

脫脫一聽,知道無力抵抗,立刻通知蔑兒乞兀窪思部首領歹亦兒兀孫,二人率部順薛涼格河而下,迎著劄木合與王罕大軍開來的方向,逃入巴兒忽真一地。看來這個脫脫是一個十分狡猾的人。

當四萬蒙古與克烈騎兵仿如天降,蔑兒乞人首領跑了無力抵抗,只好四下奔逃。劄木合與王罕率軍隊一路追求,擄掠蔑兒乞百姓。鐵木真也找到混在逃難百姓中的妻子孛兒帖。

三姓蔑兒乞另一首領合阿臺答兒馬剌成了鐵木真的俘虜。

二、與鐵木真分道揚鑣

劄木合幫助鐵木真打敗蔑兒乞,奪回妻子孛兒帖,鐵木真十分感激劄木合,就與劄木合一起在斡難河流域的豁兒豁納黑川(大約今庫爾克忽河一帶)遊牧。

劄木合在忽勒答兒山前的松林中,與鐵木真舉行盛大宴會,二人重申安答之情,鐵木真將繳獲的脫脫金帶與一匹海騮馬送給劄木合;劄木合也將擄獲的歹亦兒兀孫的金帶與一匹額鬢如角的白馬送給鐵木真,並發誓言“一性命,不相棄”等等。可以說,劄木合看在與鐵木真同為蒙古人的份上,為他召集舊部,得以振興。

鐵木真與劄木合共同遊牧了一年多的時光,可以說劄木合為了鐵木真後來成就霸業打下基礎。然而世間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一場偶然的事件讓他們分道揚鑣。

這是一起遊牧的第二年初夏,農歷四月十六日,廣闊的草原之上,草木萌發,萬物復蘇,正值牧民們移營的時候。鐵木真與劄木合也商議到牧草豐美的地方遊牧。

這二人共坐在一輛車上,走在部落隊伍的最前面。

共同遊牧的一年多來,劄木合洞察到鐵木真暗中做了不少挖墻腳,拉攏人心的事,他出於結義情義,不便直說,就比較隱晦地對鐵木真說:“我們如今依著山下,放馬得有帳房住;靠著澗下,放羊的得有吃的。”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部落民眾貧富分化很嚴重,富裕之家與貴族馬群較多,而貧困的牧民僅有一點羊,這其中劄木合的部眾富者多。

劄木合覺得,傍山而營,牧馬者和馬群可以在帳房周邊活動,行動方便;臨澗而營,放羊的可以與羊群同在,羊也便於吃草,以筆者理解,劄本合當時是想與鐵木真“分開過,大家方便”的意思。

鐵木真沒有理解劄木合的真實意圖,未置可否,就沒有回答劄木合。

又走了一小段,鐵木真借故跳下車,站在路邊等待母親訶額侖與妻子孛兒帖。

不一會,母親她們的車子過來,鐵木真就把劄木合的話對母親復述一遍,問母親如何?

還沒等母親訶額侖開口,妻子孛兒帖搶先道:“聞劄木合安答性好厭舊雲,今其厭我之時矣,劄木合安答適所語者,乃欲謀我之言也。我不可下營,就此行而善離之,兼夜行,焉可也!”

孛兒帖的意思是說劄木合喜新厭舊,不能與他久處。看來他開始厭煩我們,一定會圖謀我們,我們幹脆與他就此分開,帶著我們的部眾連夜離開他。

其實這是孛兒帖的猜測,劄木合的意思一點都沒有什麼“圖謀”之意,只是針對不同牧民對牧場的要求,征求鐵木真的意見,也不想讓鐵木真影響自己在部落的威信。

而令孛兒帖說出這番話,也是眼前的一個現實狀況:劄木合的部族是蒙古部中的大部落,實力強大,擁有馬匹的數量眾多;而鐵木真是在劄木合的幫助之下,剛剛收集了一些百姓,都比較貧困,沒有多少大牲畜,僅有點小牲畜。

劄木合也許暗示鐵木真,雙方在一塊放牧不太方便,可以分開紮營,話比較隱晦,令孛兒帖理解產生錯誤,變成二人分裂的導火索。

這表象的誤解,也有更深刻的社會原因與個人想法。

劄木合對於蒙古尼倫部族而言,他是異族血統的人,盡管他有著卓越的才幹,但一直不被蒙古乞顏氏貴族所認可,也不會擁立他為蒙古部可汗。

相反,鐵木真是出身純潔的蒙古人,是歷任蒙古可汗所在的黃金家族後裔,並且鐵木真是一個有雄心壯誌的人,在蒙古人中逐漸有了威望,羽毛初豐,也不想寄人籬下。換一種思維來考慮:兩雄不並立,希望成為草原霸主的劄木合也不想讓鐵木真強大起來,自然對鐵木真收聚部眾有些想法,但當時絕對沒有害鐵木真之心。

於是,鐵木真通知屬於自己的部眾不要隨劄木合下營,而是連夜繼續趕路。

當時草原之上各部都有自己的領地,新興的鐵木真自然沒有自己的牧地,移營前進中就進入蒙古泰赤烏部的駐地。泰赤烏部的人以為鐵木真是來攻打他們,自上到下亂作一團,連忙收拾車帳與牲畜,乘夜而逃,向著鐵木真部眾相反的方向,與鐵木真的部眾交錯而過,大部分投靠了實力強大的劄木合。

可以說,劄木合對於鐵木真十分仁義,並沒有因鐵木真率部離開,而組織部隊攻擊,如果劄木合圖謀不軌,剛有點起色的鐵木真是不是劄木合的對手。

三、十三翼之戰

鐵木真單獨設營,又鼓動一些人離開劄木合,投靠了鐵木真,這其中有一個叫豁兒赤的薩滿,繪聲繪色地講了一個神人托夢:說夢見一頭草黃色的母牛,繞著劄木合走了幾圈,一頭撞向劄木合的車子,隨之又撞向劄木合,折斷了一只角,變成一頭斜角牛,向劄木合揚土,一邊大吼著“還我角來!”隨後這頭斜角犍牛駕起劄木合的車,跟著鐵木真……然後又神神秘秘地說:這是令鐵木真做大汗,那頭牛已經載國來了。

蒙古人信奉薩滿教,對所謂“神”的啟示也深信不疑,鐵木真正想成為蒙古乞顏部首領,這“神權”所授,頗有號召力。於是,鐵木真召集蒙古乞顏部貴族開會,推舉一個“共主”,協商“共推鐵木真為汗”。

當時輩份高的有鐵木真的親叔答裏臺、堂叔阿勒壇、族兄忽察兒、撒察別乞。由之,鐵木真讓這四人之一為乞顏部首領,四人皆說沒有能力,“奉汝鐵木真為汗”。

鐵木真被推舉為乞顏部可汗,這是蒙古高原的大事,要派人向同盟者通報,得到認可與支持。

克烈部王罕自然高興,而劄木合知道後,表現出對鐵木真的怨恨與不滿,因為劄木合一直是蒙古各部的實際領導者,這無疑是與劄木合分庭抗禮,怎能不令他憤怒,對鐵木真派來的使者說:“請你們轉告阿勒壇、忽察兒二人他們為什麼像兩只公羊一樣,在我與鐵木真安答之間戳腰刺肋、挑撥離間?”並且說這二人“居心叵測”等等。

不久,鐵木真的部下拙赤答兒馬剌因劄木合的弟弟紿察兒搶了他的馬匹,射殺了紿察兒,讓劄木合忍無可忍,便召集他的手下十三部,起兵三萬來為弟弟紿察兒報仇,這十三部包括劄答蘭部、泰赤烏部、合答斤部、朵兒邊部、弘吉剌部、塔塔兒部等。

劄木合手下泰亦赤兀惕部一個叫捏群的人,他的兒子孛禿在鐵木真帳下,便派人把劄木合要攻擊乞顏部的消息報告給鐵木真。

當時鐵木真駐牧在古連勒古山(此山位於桑沽兒上遊,也就是答蘭版朱思之野),馬上組織部隊迎戰,把所有能召集的人馬共十三個古列延,其意是指遊牧時駐紮的營盤,也就是說把十三個營地的部眾分為十三翼迎戰,約一萬三千人(也有說三萬,筆者認為:鐵木真初興,一萬三千人更靠譜),兩軍“大戰於答蘭版朱思之野。”又稱答蘭版朱思之戰。《史集》《親征錄》與《元史》都說鐵木真打了勝仗,但《蒙古秘史》說鐵木真見劄木合勢大,主動退入了斡難河的哲列捏狹地,避其鋒芒,也就是說劄木合勝出。

筆者分析:劄木合率領的軍隊有備而來,兵多將廣,實力遠遠大於鐵木真;鐵木真倉促迎戰軍隊臨時湊集起來,采取主動退守更符合實際情況。

有關十三翼之戰,《聖武親征錄》說劄木合兵敗“半途為七十二竈,烹狼為食”,不同的史料也記載各不相同,《蒙古秘史》中說劄木合得勝凱旋,“具釜七十,以煮赤那思之王子每(們)。”

赤那思,蒙語含義是“狼”,不可能是烹一群“狼子”。

有專家認為,赤那思就是泰赤烏部努古思氏族,是他們最近歸附劄木合,後又背叛劄木合,投靠了鐵木真,劄木合對他們恨之入骨,用這殘忍的手段處置了他們,似乎更接近歷史真像。

十三翼之戰,是鐵木真稱汗之後的第一場戰鬥,無論戰勝了劄木合還是主動退守,在政治上、道義上都影響深遠。

劄木合勝利了,並沒有窮追猛打,他十分仁義地放過了鐵木真,卻兇慘地對待背叛自己的努古思氏,也引起部眾的不滿,許多人因此離開劄木合,投靠了鐵木真,不僅實力沒有被削弱,反而更加壯大起來。

四、劄木合英雄末路

金章宗泰和六年(公元1201年),蒙古高原上的蔑兒乞部首領脫脫的兒子忽禿、泰赤烏部首領塔兒忽臺、合底忻部首領巴忽搠羅吉、朵兒邊部首領合只溫別乞、弘吉剌部首領疊兒格克額蔑勒、斡羅剌思部首領綽納黑察合安、斡亦剌惕部首領忽都合別乞、阿勒赤塔塔兒部首領劄鄰不合、古出古惕乃蠻部首領不亦魯思汗等十一部在額爾古納河、根河、得爾木爾河匯流處的忽蘭也兒吉(漢意紅岸)舉行一次盛大的會盟,共同推舉劄答蘭部首領劄木合為古兒汗,其意眾汗之汗。

這是一個以劄木合為首的政治、軍事聯盟,共同對抗以鐵木真與王罕組成的軍事聯盟。然而這些部落各懷鬼胎,並沒能達到真正的聯盟意義。

鐵木真正駐紮於連勒古山(今蒙古肯特省臣赫爾河流域),當劄木合率聯軍來攻打鐵木真,豁羅剌思人豁裏夕就連夜派人報告給鐵木真。

鐵木真得到消息,立馬通知克烈部的王罕,王罕迅速率領所有人馬來與鐵木真會合。

鐵木真與王罕面對強敵,經心布置,分別派出三路先鋒迎戰。鐵木真派出的是貴族阿勒壇、忽察兒與叔叔答裏臺,王罕派了弟弟劄合敢不、兒子桑昆、猛將必勒格別乞,進軍到兀惕乞牙,遇到劄木合派出的先鋒人馬:蔑兒乞部的忽都、泰赤烏部的阿兀出把阿禿兒、斡亦剌惕部的忽都合別乞與乃蠻部的不亦魯黑汗。

此時天色以晚,雙方約定明日開戰。

次日一早,鐵木真與王罕聯軍搶占了阿蘭塞陣地,與劄木合對陣於闊亦田(大約今中蒙邊境的奎騰嶺地區)。

鐵木真與王罕部隊依山傍塞,占據了有利地形,居高臨下,以逸待勞。

劄木合聯軍中的忽都合別乞(別乞,其意薩滿教長老)自稱會“劄答”之術,能呼風喚雨,他命令手下取來一盆凈水,放入幾顆石子(據說這石子是牛馬腹中的石子),只見忽都合別乞口中念念有詞,不知說了些什麼,也許是天象巧合,也許這薩滿真有神通,果然黑雲密布,風雨大作,然而是法術不到位還是什麼原因,風向卻與他們希望的相反,不是由東而西刮向敵陣,而是由西向東,刮向自己這方。

無奈之中劄木合聯軍只好逆風冒雨向鐵木真與王罕聯軍發起攻擊。

鐵木真與王罕部隊剛好順風放箭,極大地殺傷敵人。

劄木合聯軍本想借助“天時”(神靈保佑)取勝,想不到風向對鐵木真軍隊有利,很快劄木合聯軍就軍心渙散了,乃蠻部的不亦魯黑汗為了保存實力,率所部偷偷跑了,其他三位先鋒,見大勢不妙,蔑兒乞部的忽都率部向薛涼格河方向撤退;泰赤烏部的阿兀出,率部向斡難河一帶自己的營地撤退。

斡亦剌惕的忽都合別乞也不在施法呼風喚雨了,策馬揚鞭一路飛馳,向北而去。

劄木合看到打頭陣的四路人馬各自潰敗而逃,根本壓不住陣腳,不得不也順著額爾古納河向東北方向敗走,於是,劄木合聯軍不到一天便土崩瓦解了,令蒙古高原的形勢發生了重大轉折,給鐵木真統一蒙古高原打下了基礎。

劄木合的聯盟眾叛親離,他也失去了“眾汗之汗”的威風,不得不投靠勢力強大的克烈部。克烈部王罕兵敗,劄木合又投靠乃蠻部,乃蠻部太陽罕兵敗,整個蒙古高原幾乎都是鐵木真的天下,劄木合所屬的劄答蘭部百姓大部分成了鐵木真的俘虜,讓劄木合幾乎成了孤家寡人,隨在他身邊的據說只剩下五個人(也有的說幾十人)。

當他離開乃蠻部,準備逃入狩獵部落居住的儻魯山(今唐努烏拉山東),由於急於逃命,沒有輜重,連吃飯都成問題,只好靠搶劫與打獵維持著。某一天,他們沒有打到獵物,餓得不行,就把僅有的一只盤羊(蒙古語叫“兀忽勒紮”)殺了燒著吃。

這劄木合還擺譜,認為盤羊不應該這樣燒著吃,便罵手下的人,並且一邊罵一邊蹲下來吃了起來。

他手下那五個人被他一頓罵,便一商量,乘他津津有味吃盤羊肉的時候,一齊動手把他綁了起來。

此時的鐵木真正走在凱旋回師的路上,這五個人便把劄木合獻給鐵木真。

鐵木真尋問了經過,當著劄木合的面先把那五個背叛主子的人殺掉,並且感激劄木合對他有恩,令弟弟合撒兒傳話給劄木合:過去我曾經仰賴安答,好像車之有轅,我們各為其一。你中間與我分離,如今又可以相合了。希望您做我的伴當,不要另有打算了……

劄木合聽了慚愧又感動,回答說:當我們年幼時,我曾與安答定交於豁兒豁納黑川……並感謝鐵木真不計前嫌,只求一死。

劄木合說:“我會令你晚上睡不著覺的,我就像藏在你衣襟裏的針,遲早會紮到你,還是把我處死吧!”

這也顯示了劄木合的英雄本色。

鐵木真沈思良久,讓劄木合不流血而死。

客觀地講,劄木合是草原上的一代梟雄,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史料記載有些歪曲醜化劄木合,加入了一些並不真實的內容。

劄木合在蒙古部族中一直被蒙古貴族視為“劄惕”,也就是“外人”的意思,自小就遭受排斥,被人看不起,他靠自己的能力,發展壯大了劄答蘭部,並且想一統蒙古高原,成為大蒙古的可汗,但雙雄不並立,他最終敗在更有能力的鐵木真手下。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