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刮風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嬴政,橫掃六合,一匡天下,威武霸氣,我覺得很帥!

張良,足智多謀,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我覺得很帥!

曹植,以酒入劍,才高八鬥,七步成詩,我覺得很帥!

但是還有一種“帥”,我覺得更難得,更值得我們去學習,要說的這個人便是周公。一提周公,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周公解夢”,我覺得這是對先人的不尊重。希望您看了下面周公的事跡之後,能換個標簽,也能成為您心裏最帥的人!

周朝家譜

相傳周文王,姬昌,他一共有100個兒子。

老大,姬考,別名伯邑考,早年被紂王所害。

老二,姬發,這就是後來的周武王。

老三,姬鮮,也叫管叔鮮。

老四,姬旦。

在所有的兒子當中,姬發和姬旦是文王最為喜歡看重的,也是最有賢能的。而其中姬旦最孝順,最有愛,在所有人當中鶴立雞群!

《史記》是如此記載的:

“自文王在時,旦為子孝,篤仁,異於群子”

武王病重,周公禱告,願替哥哥去死

武王十一年,周朝軍隊進軍牧野,大敗商紂軍隊。

結果第二年,武王就得了重病,大家都很驚慌,因為當時天下遠遠還沒有平定下來。

這個時候周公寫了禱詞,向祖先禱告:請求神明允許自己代替哥哥去死。

之後就把禱詞放在祖廟的金滕匱,告訴看守的人不得泄露,但是武王還是在不久之後逝世了。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沒什麼,不就是隨便發兩句誓言麼。

也許在現在看來沒什麼,但那是兩千多年前,是一個敬鬼神的年代!如果不是經過深思熟慮,這誓言是不會隨隨便便發的。說明周公是真心想替武王去死的。

周公去世後,成王把他葬在文王身邊,享受王的待遇。

據說周公去世當年,秋收來臨之前,突然狂風大作,地裏的麥子全部被刮倒了,樹木被連根拔起,全國震恐!

成王沐浴更衣,前往祖廟查看,打開了金騰匱,這才發現了周公當年的禱文,看完之後成王失聲痛哭!當年武王病重,周公就想代替哥哥去死,這樣的高尚品德誰看了不會感動 ?

於是成王決定祭祀周公,享受天子的禮遇。

據說祭祀之後,雲開霧散,反向刮風,倒下的麥子都立了起來,那一年,天下大豐收!

您可能會覺得這過於神話了,但我們也常說,崇高的品德可以感天動地!

周公鞠躬盡瘁,一心為國

武王死後,成王繼位。當時成王很小,年僅13歲,當時國家還沒有安定下來。

於是周公就當了攝政王了,暫替成王治理國家。

當時文王的第三個兒子,姬鮮,想著再怎麼招也應該輪到自己管理國家啊,哪輪的到周公。

於是就開始散播周公想篡位,自己私下底卻準備謀反。周公於是就聯絡姜太公和昭公一起平定了叛亂。

成王長大,周公將權利歸還成王,自動退到大臣的行列。可是免不了有人說周公的壞話,成王聽的多也就相信了。

周公見勢不妙,就逃到了楚國。為什麼要跑去楚國呢?

因為當時楚國還很弱小,跑到楚國就是想告訴成王自己想謀反你沒有那實力,也保證了家人的安全。

後來成王派人搜查周公的住處,看看能不能找到謀反的證據,當看到周公當年在黃河邊的禱文,才知道自己錯了。叔叔一心輔佐自己,安定國家,自己還要懷疑他,隨即派人去接周公回來!

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

話說當年周公的伯禽去魯國當國君的時候,周公就說了一段千古聞名的話:

“往矣,子勿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大致的意思是: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當今天子的叔叔,我的地位已經很高了。即便如此,我還是小心謹慎,生怕失去賢能之人。我洗頭發的時候,如果有賢能之人來,我就把頭發握幹去見他,洗一次頭往往要握幹頭發好幾次。吃飯的時候因為有賢能之士來見,就把來不急咽下的飯菜吐出來,吃一頓飯,往往要吐好幾次。你去了魯國不要因為自己是國君就怠慢賢人啊!

曹操的《短歌行》的“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就是出自這裏!

孔子被後世尊為“聖人”,但孔子也是人,他心中也有自己的偶像和聖人。這個人就是周公!

孔子是非常崇拜周公的,認為他是古代最偉大的聖人!孔子也反反復復的說: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

周公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聖人,中華民族所有的美德和智慧都體現在他的身上。

歷朝歷代,人們對周公的尊敬從來就沒有改變過。但遺憾的是現在人對周公卻是知之甚少,基本都是周公解夢,算卦了之類的。

周公是中華文化的先聖,至聖!把中國文明推向了一個高峰。我們今天的文化理念,道德禮儀,風俗習慣,可以說都是由周公創立的,一直傳承至今。

孔子一生只不過是在倡導周公的政治理想和周禮文化,而老子的《道德經》不過是對周公整理編譯《周易》的讀後感。

中國5000年歷史,第一個重要人物當然就是黃帝,他實現了天下統一,帶領中國人進入了文明社會,是人文初祖。

第二個人就是周公,他開創了中國的文化,把中國文明推向了極高的境界,是先聖,至聖!毫不誇張的說,周公締造了周朝的繁榮,也締造了延續至今的中華政治和道德文明。

中華文化幾千年來都沒有走出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而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不過是周公思想的不同解讀。

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不知道周公,那可以說的上是數典忘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