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牙掉吐血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白鹿原》中白靈犧牲的過程十分慘烈,而這個過程是她的兒子鹿鳴弄清楚的。

鹿鳴翻閱《革命英烈雜誌》時發現了白靈。他找到文章的作者,那是一位革命老太,說她和白靈是同學,兩人一前一後到南梁根據地,白靈被活埋時,她在接受審查等待活埋。此時紅軍到達根據地,周恩來代表黨中央毛澤東到南梁制止了那場內戕,她才幸免於難。那時候,白靈剛剛被活埋三天……

從陳忠實先生這段些敘述中,感覺這是一段真實的歷史。據史料記載,這場“內戕”的確在中國的大地上發生過。那麼這裏提到的作家鹿鳴,現實生活是否真有其人呢?

01.

白靈是白鹿村族長白嘉軒唯一的女兒,是白家的掌上明珠,從小性格叛逆,長大後因為私自退了父親為她訂的娃娃親,被白嘉軒掃地出門。

她主張婚姻自由,在外出讀書時與鹿子霖的二公子鹿兆海私定終身,後來被鹿兆海的哥哥鹿兆鵬愛上。

白靈傾向共產黨,而鹿兆海最終選擇了國民黨,兩個人因為政見不同而分道揚鑣。

參加革命後,因為地下工作需要,白靈與鹿兆鵬假扮夫妻。共同的革命目標,加上朝夕相伴和相互牽掛,他們的夫妻關系由假變真。

鹿兆鵬是共產黨的早期黨員,是黨的高級幹部,為了黨的工作他冒著生命危險東奔西走。

白靈也積極組織領導學生運動,那一次她一磚頭砸到了國民黨教育部長的鼻梁上,因身份暴露被迫轉入南梁革命根據地工作。

白靈和鹿兆鵬分別的那個晚上,她對兆鵬說:

孩子快出生了,你給起個名字吧。

鹿兆鵬再也控制不住奔湧的情感,緊緊抱住白靈哽咽著說:

就叫“天明”吧!不管男女,都取這個名字。

“天明”,寄托著鹿兆鵬多少期望啊,他和白靈,還有千千萬萬的共產黨人,出生入死浴血奮戰,不就是盼望著天早一點明嗎?

只可惜,白靈經歷千辛萬苦到達了根據地,卻在那次肅反運動中被當做叛徒填到了枯井裏——她沒有等到天明。

02.

白靈在被轉移到南梁根據地的時候,在一個叫“白家莊”的地下黨員家裏,生下了那個叫“天明”的孩子。

白靈在窯洞裏的火炕上坐月子,接受老太太熬燒的小米粥和烤得酥脆的饃片,看著老大娘熟練地從孩子身上抽下尿濕的尿片又裹上幹的……

從陳忠實的敘述中,我們知道那個叫“天明”的孩子出生後,白靈並沒有帶在身邊。而且從出生到白靈犧牲,這個孩子都沒有出現過。

白靈犧牲的那天晚上,白嘉軒曾經夢見一只眼含淚水的白鹿,白鹿離開時,那張滿含委屈的臉變成了白靈的臉。

奇怪的是,就在同一個晚上,白嘉軒的母親白趙氏也做了一個和他一模一樣的夢。

盡管白靈的叛逆給父親帶來許多煩惱和痛苦,但白嘉軒從心裏還是很愛這個女兒的。

他為這個夢感到不安,於是他冒著嚴寒,踏著積雪步行幾十裏到了白鹿書院,懇求姐夫朱先生為他解夢。

朱先生聽完白嘉軒的敘述,又聽說妻子朱白氏也夢見了白靈,就預感白靈出事了,因為她知道白靈一直處在危險中。

但智慧又厚道的朱先生沒有說出自己的想法,在安慰了白嘉軒和妻子之後,只是鄭重其事地叮囑白嘉軒:

不過你要記住昨天的日子。

朱先生的預感不幸而言中,白靈就是在那一夜走到了她生命的盡頭。

那一天是:陰歷十一月初七。

就在十幾年後不到二十年的一個春天,五個幹部和一個軍人找到了白嘉軒,告訴了他白靈犧牲的消息,同時送給他一個“革命烈士”的牌子。

03.

白靈死亡的原因和過程,那六個人沒有給白嘉軒說。只是安慰他道:

共產黨領導勞苦大眾進行革命,犧牲的先烈成千上萬,白靈是一個忠於革命忠於黨的好同誌。

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個叫鹿鳴的作家,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發現了白靈的名字,他有些激動。

因為他認識白嘉軒,也見過白家門框上掛著的那一塊“革命烈士”的牌子,知道那個“革命烈士”是白嘉軒的女兒白靈。

鹿鳴出於一個作家的職業敏感,迅速找到作者了解白靈的情況,才弄明白其死亡的真正原因和詳細過程。

清楚了白靈死亡的原因,鹿鳴並沒有感到太驚詫,因為有更值得驚詫的事情擺在他的面前:

他,50歲的鹿鳴,竟然是烈士白靈的兒子!

這個發現讓他感慨萬千,既然白靈是他的親生母親,白嘉軒就是他的外公,可是在他的作品中,白嘉軒曾經作為反面人物出現過。

那是五十年代中期,鹿鳴去白鹿村參加農業合作化運動,死守傳統觀念的白嘉軒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後來他寫了一部小說《春風化雨》,反映的是農民走集體合作化道路的現實,而白嘉軒作為落後頑固勢力的一個代表人物,走進了他的小說。

可是,那個頑固不化的白嘉軒,竟然是他的外公。生活的戲劇化怎能不讓他感慨!

04.

讀完《白鹿原》,許多人糾結於鹿鳴這個人是不是真實存在,糾結的焦點就在於兩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白鹿原》寫實的成分居多,其中許多事件、許多人物都是有生活原型的。

例如:

朱先生的原型叫牛兆濂,是藍田縣華胥鎮新街村鳴鶴溝人,是清末舉人。理學家和關學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為“關中大儒”。

再如

白靈原型叫張靜雯,藍田縣安村鄉宋家嘴村人 ,西安地區學生運動中很有威望的領袖人物之一。1935年秋被活埋時年僅24歲。1950年2月21日平反昭雪,追認為烈士。

既然《白鹿原》中這麼多人物是真實存在的,特別是白靈真有其人,鹿鳴這個人物也應該是真實的。

另一種觀點認為,《白鹿原》是小說,人物有原型,也是經過作家重新創作的文學形象。

就像,鹿兆鵬原型就有侯德甫、趙伯平、汪鋒等多人 ,這些人出生地、出生日期不同,但都是共產黨的早期黨員,都在黨內擔任過要職。

所以說,人物形象有原型,並不能把小說中的人物和生活中的原型畫等號。

同樣道理,烈士張靜雯是白靈的原型,但白靈並不是張靜雯;即使張靜雯有遺孤在世,白靈的兒子鹿鳴也只能算是一個有原型的文學形象。

寫在最後:

對於作家鹿鳴是不是真有其人這個問題,起初我是同意第一種觀點的。

後來重讀《白鹿原》,才感覺被陳忠實先生欺騙了。他的手法太老道,讓讀者已經分不清那些是虛構那些是現實了。

也許老先生自己也分不清了吧,要不是這樣,他怎麼會為他筆下的人物而時而欣喜時而流淚呢?

一部《白鹿原》,讓陳忠實先生累到吐血,就是因為他把其中的文學形象都當成了活生生的人,甚至是至親至愛的人,那我們讀者還有什麼可糾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