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老鼠咬人好不好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查證專家:龍振晝醫生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 三甲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

就在8月21日上周六,據寧夏衛健委通報,寧夏銀川確診一例輸入性鼠疫病例。

8月14日,一名來自內蒙古鄂爾多斯牧區的55歲女性,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立即被送往醫院就醫。

8月17日,該女子因病情惡化,被送往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進行治療。

8月20日,該女子被確診為腺鼠疫。確診後,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立刻采取應急預案,開啟隔離防控措施。

甘肅、內蒙古疾控同時開啟流調,並呼籲相關區域人員註意防範。

截至8月25日消息,該患者病情轉穩,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執行中。

雖然各方應急處置得當,但這場突如其來的鼠疫,還是引發部分網友恐慌。也因為對鼠疫的不了解,產生了一些謠言。

“患者已死亡?”“進入醫院有多人感染?”“密接人員死亡?”

今天辟謠君將和三甲醫院感染科醫生一起從辟謠開始,掃清鼠疫陰霾。

醫院多人感染?患者已死亡?

謠言。

8月24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副院長、救治專家組負責人周瑋對相關謠言做出了辟謠回應。

1.患者已死亡?

假的,患者得到精準救治,病情已轉穩。

在該患者確診為腺鼠疫後,救治團隊立即對其采取抗菌治療等專業救治手段,並對可能風險預防幹預。

經過幾天搶救,病情明顯改善,體溫回到正常。同時,據專家表示,針對鼠疫桿菌有針對性的藥物,豐富醫療經驗和專業設備。

2.進入醫院有多人感染?

謠言。密接人員外其他人員基本都安全。

患者確診後,有關部門立即對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平羅縣等相關區域進行應急處置。

目前137名密接者已被隔離封控,目前有關部門對密接者給予預防性抗鼠疫藥物。所有密接者第一輪鼠疫核酸和抗體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據專家表示,基本阻斷此次鼠疫二次傳播的可能。

3.密接人員死亡?

謠言,死亡人員非鼠疫感染者。

事發後網傳“密接人員因鼠疫感染死亡”。但經專家核實,死亡病例因其他原發病癥搶救無效死亡,與鼠疫無關。

以上三條謠言,是在此次鼠疫事件中,傳播較廣也是網民比較關心的問題。希望各位不信謠、不傳謠,更別造謠。

接下來,我們再從鼠疫本身和各位聊聊,如何科學防疫。

鼠疫比新冠還可怕?

片面,鼠疫已有針對藥物,醫療人員經驗豐富。

鼠疫,顧名思義,是一種和老鼠等嚙齒類動物有關的疾病。雖然現在見得不多了,但在歷史上鼠疫可是惡魔般的存在。

早在14世紀的歐洲,鼠疫就曾大規模爆發過。據歷史學家統計,中世紀的歐洲有30%~60%的人因鼠疫死亡。

不僅歐洲,這種疾病在亞洲地區也曾肆虐。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死亡人數超過2000人,導致1/3的人口逃離香港。

此後香港每年都有鼠疫發生,一直持續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才結束。

近幾十年,隨著全民抗疫、愛國衛生運動和抗菌藥物的應用等措施,鼠疫得到了遏制。但鼠疫仍在非洲,亞洲和美洲的一些偏遠地區流行。

我國近些年,也曾在雲南、青藏高原、內蒙和新疆等地零星發生過幾起鼠疫病例。但因為處置迅速得當,未引發大規模傳播。

也正是因為過往教訓太過慘痛,這次鼠疫傳播後,有些朋友拿鼠疫與正在全世界肆虐的新冠做出比較,聲稱鼠疫比新冠更可怕。這種比較有一定依據,但略顯片面。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鼠疫是甲類傳染病,屬於最高等級。而此次爆發的新冠肺炎屬於乙類傳染病。

雖然在等級上,鼠疫比新冠肺炎要高一級。但是在防疫層面是一致的,因為被評為乙類的新冠肺炎,在防治時是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而且某種意義上,考慮到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特征,過往經驗等角度,新冠肺炎的防治難度還是要高於鼠疫的。

換句話說,如發生鼠疫爆發,各位按防疫部門建議做好防護後,對鼠疫不需要過分擔心。

殺滅老鼠就能擺脫鼠疫?

片面,老鼠、兔子等嚙齒類動物都有可能帶菌。

鼠疫,在醫學上被稱為“人畜共患病”,屬於自然疫源性疾病。以目前人類的能力,暫時是無法消滅的,除非讓有關感染動物滅絕。

但這非常困難,因為除了鼠疫不只在老鼠身上出現,兔子等嚙齒類動物以及狼、狐等野生動物都有可能傳播。所以依靠殺滅動物來抵抗鼠疫不太現實。

另外,除了在廣泛分布的各種野生動物之間“藏身”外,還和導致鼠疫的病原體——鼠疫耶爾森菌的特性有關。

鼠疫耶爾森菌,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哪怕是-30℃的環境中也能存活。

在痰和鼠蚤的糞中更是能存活數周,甚至是在凍屍中也能存活4~5月,極難對付。

不過,鼠疫桿菌也有弱點,那就是對一般消毒劑、殺菌劑的抵抗力不強。

對了,這裏對於養寵物的小夥伴著重說一句,家養的寵物通常來說不會患有鼠疫,但如果身在疫區或寵物有野外接觸史,還是要格外當心。最好不要散養寵物和家畜。

去過疫區,咳嗽流鼻涕就是中招了?

不一定,不要自己嚇自己。

除接觸疫區動物外,鼠疫還可通過多種方式傳播。

跳蚤叮咬:嚙齒動物身上的跳蚤,含有病原菌,叮咬人後,可通過抓搔受損部位而將病菌傳染給人。接觸傳播:皮膚的傷口,可直接接觸帶病原菌的組織而感染。呼吸道傳播:病原菌經呼吸道將飛沫和氣溶膠吸入而感染。

但有些人一有風吹草動,就草木皆兵。這些人聲稱“只要到過疫區,有咳嗽、流鼻涕等癥狀,可能就有問題了”。

鼠疫主要三種類型:腺鼠疫、原發性敗血癥鼠疫和原發性肺鼠疫。不一樣的類型,癥狀也不相同。

1.腺鼠疫

腺鼠疫是最常見的類型,占總發病率的80%~90%。體溫異常升高至38℃以上,人看上去萎靡不振,有肌肉疼痛、頭暈、頭痛等表現。

跳蚤叮咬的部位或其他感染部位周圍,常可摸到腫大的淋巴結,觸痛明顯,且逐漸加劇。如果是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摸上外表柔軟,但內核堅硬。

2.原發性敗血癥鼠疫

敗血癥型占10%~20%,是最兇險的一種鼠疫,表現為寒戰、高熱,或體溫不升、譫妄、昏迷、廣泛出血、循環和呼吸衰竭。

患者因皮膚發紺和出血、壞死,在死亡後皮膚呈現黑色,故有“黑死病”之稱。

3.原發性肺鼠疫

這種類型很少見,患者一開始的癥狀有發熱、頭痛、肌痛、嘔吐。隨後出現呼吸道癥狀,如咳嗽、胸痛、咳血痰和呼吸困難,拍X線片或CT有肺炎的表現。

原則上如果某地爆發鼠疫後,應采取隔離防控措施,外部人員無必須事項應避免進入疫區。離開疫區後如發現發熱癥狀,應立即就醫查明病因。

鼠疫如何防治?

對於鼠疫的預防,在日常生活中,滅鼠、滅蚤很重要;發現患者,應盡快就地隔離;身在疫區的人,要加強個人防護,戴好口罩,保護皮膚。

對於和未經治療的肺鼠疫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人,以及和鼠疫患者有小於2米的近距離接觸者,可予7天的預防性用藥,如多西環素,等等。

鼠疫也有疫苗,但暫限於在疫區的人和要進入疫區工作的人員,為減毒活疫苗。

其實,關於鼠疫我國早有一套應對防護措施,該措施簡稱為“三不、三要、三護”。

鼠疫的“三不”

不接觸、剝食和攜帶鼠、野兔、狐貍、旱獺等動物;不要在鼠類(包括旱獺)、野兔等動物洞穴周圍進行休憩,更不要挖刨動物洞穴;不要接觸急死患者、疑似鼠疫患者、確診鼠疫患者。

鼠疫的“三要”

要及時報告病死鼠、疑似鼠疫患者,不明原因的高熱患者和急死患者;要做到住所周邊環境衛生幹凈整潔,定期進行滅蚤處理;對患者要做到就地治療,確保患者可以得到迅速及時救治。

鼠疫的“三護”

在野外活動或作業時,要穿長褲、長袖上衣,強化疫情處理工作人員的個人防護;對從事高危職業人員如放牧人員、滅鼠人員、野外作業人員和疫源地內居民要每天進行健康監護,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進行報告;要進行看護,對出入疫點周圍的人員,要進行必要的看護,防止人員在沒有有效防護下進入疫點。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希望它能幫各位解決近期因鼠疫引發的焦慮。

如果未來再遇到鼠疫,希望各位能夠按照上邊的“三不、三要、三護”政策自覺防疫。

同時,也希望各位可以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參考文獻:

1._Nelson CA, Meaney-Delman D, Fleck-Derderian S, et al.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of Plague: Recommendations for Naturally Acquired Infections and Bioterrorism Response. MMWR Recomm Rep 2021; 70:1._

2.Kugeler KJ, Mead PS, Campbell SB, Nelson CA.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Patterns and Illness Outcome Among United States Patients With Plague, 1942-2018. Clin Infect Dis 2020; 70:S20.

3.《擊破謠言!專訪周瑋:鼠疫確診病例仍在積極救治,患者病情轉穩》.寧夏日報 2021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