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周公解夢做夢到夢自家車子撞壞的詞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在南宋詞壇上,辛棄疾和姜夔是兩位並峙的領袖級人物,在文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辛棄疾文武雙全,詞風豪放,“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令人熱血沸騰;

  姜夔詞被奉為雅詞的典範,你可能讀不出他的名字,但一定記得那句“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辛棄疾、姜夔

  可你知道姜夔白石道人的號哪裏來的嗎?他的溫州好友取的。

  是的,在辛棄疾和姜夔同時代,溫州出了一位文武雙全的出色人才——潘檉(音cheng,字德久)。

  潘檉的詩在當時很有影響力,永嘉學派集大成者葉適評價“永嘉言詩,皆本德久”。姜夔甚至自稱身邊別無長物,“囊中只有轉庵詩”(潘檉號轉庵)。

  潘檉不但與姜夔友情深厚,與同時代的大文豪陸遊、辛棄疾等人都有交往。

  人說“虎父無犬子”,三十六坊君上期介紹了溫州第一位武狀元潘文虎,本期,就來和讀者聊聊這位在溫州歷史上影響力不亞於父親的潘檉。

開一代詩風

  永嘉學派研究專家周夢江先生認為,溫州在宋代以前,詩名卓著的人很少,特別是有自己的理論、詩風,能在文壇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只有南宋時期的“永嘉四靈”詩派。而潘檉這位詩人,卻是“永嘉四靈”詩派的開創者。

  潘檉,字德久,號轉庵,永嘉(今溫州)人,溫州首位武狀元潘文虎之子。潘檉年少時便詩名在外,可惜考運不佳,“舉進士不第”。紹興初年,潘文虎陣亡,恩蔭潘檉,被授予武職,召試為閤門舍人。

▲因潘文虎而得名的甌海潘橋

  潘檉曾任福建兵馬鈐轄(軍區統兵官),還出使過金國,出使時大文豪陸遊托他一路註意考察出兵路線,還作詩相送,相約“君歸解鞍借芳草,細談塞北忘予老”。

  雖然出身武將世家,潘檉卻以詩名影響後世。他是南宋武臣善詩的出色代表,南宋著名豪放派詩人劉克莊曾說,南渡後武臣能詩者,數劉翰和潘檉二人。

  潘檉對溫州影響更大的,是開一代詩風。葉適在為潘檉的詩集《轉庵集序》中說:“永嘉言詩,皆本德久。”

▲葉適像

  這裏的“永嘉”,一般認為是指“永嘉四靈”詩派;“詩”,則指中晚唐的近體詩而言。

  潘檉為什麼要提倡中晚唐的近體詩?

  學者認為,當時“永嘉之學”與程朱理學,在文藝思想上有爭議。潘檉倡導唐詩,首先是不滿當時“以道學為詩”的創作主張。在當時“貴理學而賤詩”的風氣下,潘檉的倡導不僅對“永嘉四靈”詩派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與當時哲學思想領域的爭論也相呼應。

  錢鐘書先生在《宋詩選註》中也說:“‘永嘉四靈’的詩風,從潘檉開始,由葉適極力提倡,在‘四靈‘的作品中充分表現。”

  潘檉因此被視為“永嘉四靈”的先導者。

與姜夔知交

  也正因為潘檉在詩壇的影響力,和他“浪漫江湖”的性格魅力,他與當時的大文豪都有交往,以及詩歌唱酬。

  潘檉約於淳熙十六年(1189)隨使臣出使金國。他念念不忘收復中原,回歸後曾任參與戎幕的武官。戎馬生涯使他到過很多地方,葉適曾說,“德久浪漫江湖,吟號不擇地,故所至有聲。”他自己也曾說:“我行半天下”。

  豐富的閱歷加深了他對現實生活的體驗和感受,體現在詩歌創作中,“漫運一官長束縛,依然還我自由身,心因愛向江湖樂,眼不禁看富貴塵”。

  這或許是他與布衣終身的姜夔深厚友誼的思想基礎。

  姜夔(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以詩詞著名。

  潘檉與姜夔交情頗厚,姜夔在《予居苕溪上與白石洞天為鄰潘德久字余曰白石》詩中,說到了“白石道人”號的由來。

▲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帖,現存故宮博物院

  當時,姜夔居住在苕溪(浙江吳興),與白石洞天為鄰。潘檉不但為他取號“白石道人”,還贈詩“人間官爵似摴蒱,采到枯松亦大夫。白石道人新拜號,斷無繳駁任稱呼”。摴蒱,古博戲名。大意是說,世間官爵,好比賭桌上拋擲的骰子,連拾到的枯松也能封列大夫(秦始皇封泰山松為五大夫)。可是這回姜詩人拜封“白石道人”,卻無須恩準任憑稱呼,斷不會被駁還奏章。

  詩寫得很風趣,姜夔讀後十分開心,作長篇答贈,說“佳名錫我何敢辭”,又打趣說自己“夜夜山中煮白石”、“但愁自此長苦饑”。他還對好友的詩贊賞有加,自稱行囊中只帶了《轉庵集》“囊中只有轉庵詩”。這贈答二詩,筆墨詼諧,在詩苑傳為佳話。姜夔存世的詩詞集中,有贈酬潘德久的詩6首。

▲郭公山富覽亭

  或許是應潘檉的邀請,姜夔於開禧二年(1206)左右,坐船來到溫州遊玩。他登上城西郭公山,留下著名的《水調歌頭 富覽亭永嘉作》,其中有“不問王郎五馬,頗憶謝生雙屐,處處長青苔”之句。詞中“二三子,總仙才”,想必是對溫州好朋友們才學的贊賞吧。

  順便說一句,幾百年後,同樣是溫州人、被譽為“一代詞宗”的夏承燾,以研究姜白石聞名,《姜白石詞編年箋校》是他的經典之作,應該也是另一位最了解姜夔的人了。

溫州朋友圈

  潘檉不僅有眾多外地名人好友,他在溫州也是人緣極好。

  最鐵桿的好友,應該是他的同鄉許及之了。

  許及之(1141-1209),字深甫(亦作深父),號涉齋,永嘉(今鹿城區)人。隆興元年(1163)進士,歷官淮南東路轉運判官兼提點刑獄、禮部尚書兼給事中、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

  許及之不但官做得大,文采也很出眾,曾與潘檉等人結為詩社。清代孫衣言稱贊他“其所作七言古詩,用意妙遠,幾非後人所能驟然領略……在南宋詩人中當為健者。”

  許及之的《涉齋集》中,與潘檉唱和或贈寄的詩,就有69篇、74首之多。

  從這些詩篇中可以窺知潘檉的種種情況。如《聽轉庵彈琴》一詩,可以知道潘檉不僅是個詩人,還是一位音樂家,琴藝高超。

  潘檉據說和溫州狀元木待問也是關系密切,兩人還曾是同寢室的室友。

  孫衣言的《甌海軼聞》中,記錄了《木狀元祈夢》的故事。據說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溫州郡士木待問(1140~1211)得漕薦後,到李文公廟求夢,夢見許多人擡著棺材從他身邊走去,然後回頭看他。於是便請同舍生潘檉解夢,潘檉認為木待問當魁天下。後來果然應驗。

▲今公安路附近的狀元巷,因木待問曾居住於此而得名

  另外,姜夔與永嘉學派、以及“永嘉四靈”的代表人物都交情頗深。

  如永嘉學派集大成者葉適,在潘檉赴南京任職時寫詩相贈,對他很是推崇。潘檉去世後,又有《詩悼路鈐舍人德久潘公》七絕三首,詩中有“耆舊只今新語少,九原喚起韋蘇州”句。以唐代詩人韋應物來相比,說明其詩閑淡簡遠。

  永嘉學派代表人物陳傅良,也有《送潘德久之官建康》等詩。

  潘檉晚年隱居故裏,在貧病中交加中度過。“永嘉四靈”之一的徐照說他:“貧與詩相涉,詩清不怨貧。”(《和潘德久喜徐文淵、趙紫芝還裏》)

▲“永嘉四靈”之一趙師秀的名詩《約客》

  根據徐照《哭潘德久》詩,可知潘檉去世時間在嘉定二、三年間(1209—1210),去世後,葉適、徐照、徐璣都有詩挽悼。

  潘檉的《轉庵集》早已散佚,今《兩宋名賢小集》存其詩一卷,《全宋詩》輯錄《遇舊有感》等詩共20首。

  潘檉留下的詩並不多,小編摘錄幾首,後人可以從中領略潘檉的詩風。

題釣臺 (潘檉)

蟬冠未必似羊裘,出處當時已熟籌。

但得諸公依日月,不妨老子臥林丘。

英雄陳跡千年在,香火空山萬木秋。

自笑黃塵吹鬢客,愛來祠下系孤舟。

  註:這首詩很有名,《宋詩記事》和宋明的一些詩話多有引述,特別是“但得諸公依日月,不妨老子臥林邱”一聯,至今為後人傳誦。

還自錢塘道中(潘檉)

江上青山落照邊,江頭歸客木蘭船。

春鷗自共潮回去,一點飛來是柳綿。

出郭(潘檉)

酟酒三家市,題詩十裏塘。

薄雲鷗外影,空翠馬頭香。

出郭知無事,尋僧有底忙。

終當成野逸,小築近滄浪。

註:十裏塘,即南塘。

  下面是辛棄疾、姜夔、陸遊寫給潘檉的詩詞。

江神子(別子似,末章寄潘德久)

辛棄疾

看君人物漢西都,過吾廬,笑談初,

便說公卿、元自要通儒。

一自梅花開了後,長怕說,賦歸歟。

而今別恨滿江湖,怎消除、算何如,

杖屨當時、聞早放教疏。

今代故交新貴後,渾不寄,數行書。

予居苕溪上與白石洞天為鄰潘德久字余曰白石

姜夔

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

世人喚作白石仙,一生費齒不費錢。

仙人食罷腹便便,七十二峰生肺肝。

真租只在南山南,我欲從之不憚遠,

無方煮石何由軟。

佳名錫我何敢辭,但愁自比長苦饑。

囊中只有轉庵詩,便當掬水三咽之。

送潘德久使薊門

陸遊

昆侖東分一枝渾,奔蹴砥柱經龍門。

羲皇受圖撫上古,神禹治水開中原。

三靈實扶藝祖業,萬國共仰東都尊。

群兒撞壞籲可嘆,顧使殘虜今遊魂。

因君試求出師路,孟津白馬應如故。

不須更議系河橋,北風正可乘冰渡。

頗聞盧龍已數盡,復道飛狐合屯戍。

轅門倘駐拂雲祠,烽火應過明妃墓。

君歸解鞍藉芳草,細談塞北忘予老。

讀書飲酒待賊平,萬丈旄頭方下掃。

參考資料:

《開一代詩風 ——永嘉“四靈”詩派開創者潘檉》 周夢江

《潘檉:“永嘉四靈”的先導者》 胡雪罔 出自《歷代人物與溫州》一書,潘善庚主編

《宋元明清溫州文化編年紀事》 洪振寧

《將軍作詩人 首倡晚唐體 ——拓展永嘉詩風的前驅潘檉》 陳增傑

編輯:湯琰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