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娘家哥哥脖孑上帶佛珠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漢劇人,都是自家人。回武漢,就是回娘家。22日啟幕的全國漢劇藝術研討會暨漢劇流播主要地區優秀作品展演,讓全國漢劇人回到了“娘家”。此次活動中,不僅有幾地院團共同恢復的傳統劇目,還有第一次合作就有驚人默契的新創作品,更有合作培養的年輕人才亮相。來自五省的六大院團,將用五天的精彩演繹,延續漢劇流播全國的百年芳華,也傳遞著漢劇人以藝會友、擰成一股繩促進劇種發展的誠意。

漢韻流芳 同源情誼傳百年

漢韻流芳,綻放全國。400年來,漢劇從湖北、從武漢、從漢水一帶出發,融南北文化、開“皮黃合奏”,自明代中期就廣泛傳播於湖北、湖南、廣東、江西、福建、雲南、貴州、陜西、河南等地。清嘉慶道光年間,徽班進京促成“徽漢合流”,漢劇更為京劇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歲月流轉,漢劇在全國各地紮根、開花、結果,與當地文化相融,衍生出不同的風格。但同根同源的情誼,始終未變,一些故事至今仍令人動容。1960年,武漢漢劇團赴福建慰問,漢劇大師陳伯華也在其中。得知消息,整個閩西漢劇團都趕了過去。40天的慰問行程裏,陳伯華等名家為閩西漢劇人傳授了《二度梅》《櫃中緣》《打花鼓》等經典作品。

曾得陳伯華大師親授的漢劇人,在全國還有很多。

廣東漢劇名家梁素珍,對兩次在武漢演出的經歷記憶猶新。1957年,廣東漢劇院第一次到漢口大舞臺演出,一到劇場門口就看到“歡迎廣東漢劇回娘家”的橫幅,“親切感瞬間湧上心頭”。1960年,廣東漢劇院攜現代戲《貨郎記》到武漢演出,正逢“困難時期”,武漢漢劇團特意送去大米,武漢戲迷也奉上了最大的熱情,一個月的演出幾乎場場滿座。

走訪全國 武漢聚攏“中華漢劇情”

老一輩漢劇大師們以藝會友的精神代代傳承下來,漢劇也在新時期重啟全國交流平臺。2015年,武漢漢劇院的尋訪團隊南下廣東、福建,前往湖南,北上陜西,前後數月,與各地漢劇院團交流,采訪老藝人老前輩,收集劇目、劇本、造型、服飾、樂譜等漢劇歷史資料。海量的文字、實物、音視頻資料,為全國漢劇的傳承發展摸了次家底。

這一番尋訪,也如穿針引線一般,將全國的漢劇力量再次聚攏在了一起。2017年,在第12個全國“文化遺產日”期間,武漢漢劇院、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福建龍巖市漢劇傳習中心齊聚武漢,共同帶來首屆“鄂閩粵漢劇情”三省漢劇傳統經典折子戲展演。

兩年後,在陳伯華大師誕辰百年之際,首屆中國(武漢)漢劇藝術節在武漢舉行,來自廣東、福建、陜西、湖南、湖北等地的十余個漢劇院團帶來22場演出。舞臺上,大家各展風采;舞臺下,漢劇人建起了名為“中華漢劇情”的微信群,不少漢劇人感慨著:“這次可算是集體‘回娘家’了。”

傾囊相授 漢劇人都是“自家人”

首屆漢劇藝術節結束後,十多位來自廣東、福建的青年演員悄悄留在了武漢。對這批“借讀生”,武漢漢劇院拿出了教自家學生的認真和嚴格。武漢漢劇院副院長晏曉毅說道:“是漢劇人,那就是自家的孩子,肯定不能說學個幾天,教個皮毛就讓他們走。一定要教成精品,學到淋漓盡致,那才行。”

“我們當年留在武漢學戲的兩個孩子,這次也來武漢演出了。”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廣武介紹,之前留漢的兩位青年演員,在漢學習了《白蛇傳》中《雙下山》一折。“這段戲裏有一個耍佛珠的技巧,在廣東漢劇中已經失傳,他們在武漢漢劇院學到了。他們回到廣東後,每每演到這一段,總能引來滿堂喝彩。”在26日的閉幕式演出《王昭君》中,這兩位青年演員也將和武漢觀眾見面。

以藝會友 初次合作即有非凡默契

23日晚,福建省龍巖市漢劇傳習中心將在珞珈山劇院帶來漢劇《狀元媒》。“這部作品是兩地合作的結晶。”該中心主任、書記劉佳柳介紹道,《狀元媒》這部大戲已經多年沒有出現在龍巖的舞臺上,近兩年,武漢漢劇院與該中心合作重排《狀元媒》,“武漢漢劇院的導演、舞美、道具,加上龍巖漢劇的新生代演員,終於讓《狀元媒》重登龍巖舞臺”。這次,他們也特意帶這出戲回到武漢“娘家”。

無獨有偶,24日晚湖南省常德市漢劇高腔保護中心將要演繹的漢劇《我娘是片鑰匙》,也是兩地強強聯合的成果。這部新作是高腔、彈腔合一,高腔是常德漢劇的特色,由湖南作曲家陳明操刀,彈腔則請了武漢漢劇院的作曲家戚茂盛擔綱創作。

武漢漢劇院院長、書記黃朗表示,此次活動是首次以漢劇這一單一劇種為內容開展研討及展演的國家級活動,對推動漢劇發展意義非凡。“漢劇是國粹京劇形成的重要源頭,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各省市院團加強交流、交換演出等方式有利於漢劇的藝術創作與發展。武漢作為漢劇發源、發展及成熟之地,舉辦此次活動,不僅促進漢劇藝術的創作和發展,更推動了武漢振興戲碼頭的建設。目前,五省已在準備聯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漢劇藝術走向世界。”

記者萬旭明 範雅琴

來源: 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