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河水漲水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五年間,超過52億立方米的南水,在精心呵護之下抵達北京,極大緩解了北京水資源緊張的情況,也讓千萬北京市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水堿變少了水變得甘甜了、城裏城外的景變得更美了……

水質提升了

告別壺底水堿 沏茶更加香甜

市民王滿倉住在南城,每天早上起床之後,習慣先燒上一大壺水,泡一杯綠茶。“這南來的水呀,就是好喝,我這電熱水壺使了四年多,裏面還是挺幹凈的。”王滿倉拎著手裏的熱水壺,看著鋥亮的壺底樂呵呵地說道。“是啊,你也再不用鏟水堿了。”老伴兒隨聲附和。王滿倉住在南城多年,喝了大半輩子地下水,家裏過去用的鋁制水壺常常滋生水堿,他定期要用鑿子鏟堿塊,每次都能鏟出一小堆兒,有一次用力過猛竟把鋁壺杵了個窟窿。自南水進京之後,郭公莊水廠開始為南城地區的居民送去制好的江水,5年了,換了新水壺的王滿倉再也沒摸過家裏的鑿子了。

同樣居住在豐臺幸福家園的居民趙飛艷也有相同的感受,原來的水堿特別多,做完水以後壺底總是厚厚的一層,總得清理。“原來不光水壺水堿多,水面還有一層白白的東西,後來幹脆花錢買桶裝水喝了,喝上南水之後,那層白白的東西完全沒有了。”南水來了之後,趙飛艷再也沒換過壺,也不再花錢買桶裝水喝了。

五年來,居民家裏一擰開龍頭就有好水,這背後是水廠工作人員“不舍晝夜”的辛勤付出。格柵間祛除雜質、預加氯、預臭氧、機械加速澄清、活性炭吸附、紫外線消毒……郭公莊水廠是全部接收南水的水廠,也是目前國內制水工廠鏈條最為完整、水處理技術最為先進的水廠之一。經過水廠的先進處理技術,南城地區自來水硬度由以前的每升380毫克降為每升120至150毫克,老百姓直接的感受就是水堿少了,水壺幹凈了變甜了。

即便每日按照工藝嚴格制水,仍會出現不可預想的問題。2017年5月,流進郭公莊水廠的南水裏出現了大量水綿藻,按照以往的經驗,加大濾池反衝頻次並沒有解決問題。陳寶瑞和全廠職工奮戰了整整48小時,反復試驗、調整工序,終於攻克了難題,出水品質100%合格,完全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南城居民用水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通水五年來,南水已占城區自來水供水總量的七成,供水範圍基本覆蓋中心城區以及大興、門頭溝、昌平、通州等部分區域。基於充足的南水保障,本市還大規模開展了自備井置換和老舊小區管網改造工程,新增130126余萬市民喝上市政自來水,飲水安全和水質更有保證。

山泉復湧了

幹涸泉眼冒水 助力郊區美景再現

今年夏天,昌平區延壽鎮連山石村的村民王振武發現了一件大事兒,村裏連山石河邊幹枯了20年的老泉眼又湧水了。他奔走相告,村子轟動了,全村恨不得都跑出來參觀,個個兒像過年一樣高興。連山石河是村裏的一條行洪河道,相當於村民們的“母親河”,多年來靠吃這條河裏的山泉水生活。今年48歲的王振武對小時候到河邊挑水的場景還記憶猶新,“過去這地兒水大著呢,大小泉眼都往外冒,一直奔下遊,能流進桃峪口水庫。”清澈、甘甜是王振武對河水最清晰的記憶。然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河道裏的水越來越少,水位越來越低,到了2000年前後,大小泉眼都“安靜”了下來,村民們再也看不到汩汩往上跑水的情景了。於是,大家開始尋找新的水源,在村子周邊挖起了自備井,從井裏打水喝。久而久之,河道就成了廢棄的荒地,垃圾遍地、野草叢生,甚至連河道的模樣都看不出來了。

2016年前後,隨著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和中小河道治理工作的啟動,連山石村也開始了一場針對行洪河道的專項整治行動,拔野草、清垃圾、挖淤泥,打造出了村民和遊客可以休閑散步的親水景觀。今年進入汛期之後,昌平地區下了好幾場大雨。一天,王振武閑來無事,跑到連山石河邊,結果發現在泉眼的位置居然有水在汩汩上冒,當時他還有點兒不敢相信,以為是河裏有什麼大魚在吐泡,結果定睛一看,就是原來的老泉眼正在往出湧水呢。

除了昌平連山石村,延慶的艾官營村、懷柔的百泉山等地,越來越多的泉眼恢復噴湧。“ 地下水位的回升,是泉水復湧的主要原因。”北京市水資源調度中心副主任王俊文告訴記者,2014年之前,北京市地下水位曾經連續16年下降。南水進京以來,隨著充分利用南水北調水、有計劃的關停自備井、大幅壓采地下水,全市地下水位持續下降趨勢明顯減緩緩慢,2016至2017年地下水位呈止降緩升趨勢,2018年地下水位變成了明顯回升。2019年10月底9月30日,本市平原區地下水平均埋深22.78米,與上年同期相比地下水位回升0.31米,與2014年末南水北調水進京前相比地下水位回升2.88米,地下水儲量增加14.8億方。

推窗見景了

重復利用南水 為河湖帶來生機 臭河變成清水河

位於豐臺區的光彩路和涼水河的交叉處有一座橋,站在橋上向西望去,清澈河面泛著碧波,雖已入冬,但灘地上仍有不少植物泛著綠色,與河道兩岸蜿蜒分布的紅色步道相互映襯,正在晨練的人們又給這幅美景增加了一絲動感。“五六年前,這條河我們可是不敢靠近,又黑又臭,尤其夏天,關上窗戶都躲不及。”正在遛彎兒的市民李先生發出感嘆。李先生住在距離涼水河最近的小區世華水岸,附近居民受涼水河黑臭水體困擾已有多年。涼水河管理處副主任黎小紅認為,當年導致涼水河水體黑臭的原因很多,城市快速發展人口聚集、配套管網建設不足、沿線汙水處理能力不夠等等,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上遊來水太少,無法讓河水自然流動起來。

南水的到來,給涼水河帶來了生機。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統籌下,水務部門和涼水河流經的區積極投入治理,鋪設管線、截汙管線、建設再生水廠、景觀提升等等。越來越多的南水通過自來水廠流入南城千家萬戶,這些居民使用過的生活汙水收集後進入再生水廠,通過再生水廠的處理,再輸送到周邊河道,讓曾經疲憊的河流重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讓“臭水河”真真正正變成了“清水河”。

如今,汙染多年的涼水河逐漸復蘇了,水變清了,河岸變美了,一條條濱河步道、一座座濱河公園,給周邊群眾滿滿的獲得感。住在涼水河沿線的居民不用再關窗躲臭了,推開窗戶,美景隨處可見。

記者手記

南水來之不易 點滴都要珍惜

北京是一座依水而建、因水而興的古都。南水的到來,給北京供水格局和用水方式帶來的深刻變化。

南水進京這五年,北京的人均水資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構建了“地表水、地下水、外調水”三水聯調、環向輸水、放射供水、高效用水的安全保障格局;極大改善了居民用水條件;顯著增加了首都水資源戰略儲備,地下水位回升明顯,促進了水源地的涵養修復。

然而,雖然但事實上,南水進京後,北京水資源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緩解,但現階段水資源短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水少,仍是北京需要長期面對的基本市情水情。

南水來之不易,點滴都要珍惜,這是我們每一位北京人應當牢記心中的。

圖片來源:北京市水務局 李婕/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