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老爸腿骨折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新華網杭州11月30日電(記者唐弢 馮源 崔力)“浙大博士生和蜜橘商家的聊天記錄”“百余名外賣員3年接力照顧癱瘓女子用餐”“寧波‘順其自然’23年捐款1363萬元”“工號6029你被人表白”……

  歲末乍寒的當下,一幕幕暖心的畫面卻在浙江各地接連上演,將人間的百般美好,逐一呈現,並化成一條條熱搜,同頻共振、直抵人心。這些默默無聞的平凡人,匯聚成今冬閃耀道德光芒的“最美”群像,他們像蒲公英的種子,播撒在浙江大地,釋放崇德向善的力量,成為塑造群眾內化於心的文明風尚。

  發現美,溫暖“接力”讓美落地生根

  這是一場雙向奔赴的“接力”。

  “幫不了國家什麼大忙,遇到了就想出點力。”浙江臨海賣湧泉蜜橘的網店店主陳凱沒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話,成就了一段“湧泉”相報的佳話。

  11月11日,浙江大學博士研究生肖小娥為了做果實病理研究,光顧了陳凱開的這家蜜橘網店。當陳凱聽說買橘子是為國家科研服務、做研究後,直接表示要免費捐贈。這份質樸而熾熱的愛國情,既觸動了肖小娥,也感動了廣大浙大學子。當晚,學生們紛紛湧入陳凱的網店,大家用“任性”下單的方式給予回饋。這一場雙向奔赴,讓充盈著愛國情的正能量,如漣漪般不斷擴散。

外賣小哥葉陽輝給患病在床的計女士送餐 。新華社記者 唐弢 攝

  這是一場眾人拾柴的“接力”。

  2018年,一次偶然的送餐機會,讓杭州臨平的外賣小哥葉陽輝結識了患病在床的計女士。那天,小葉敲了半天門,卻沒人來拿。“沒事,你送進來吧,”過了一會兒,門裏傳出了女子虛弱的聲音。“走進裏屋,我看到計女士癱坐在床上,起身時也要用手臂支撐著身體,看上去就很沒力氣。我小心翼翼地把餐盒遞給了她,她說了聲‘謝謝’。”葉陽輝說。

  由於小腦萎縮的緣故,如今30多歲的計女士,從7年前開始就只能臥床休息。家人工作繁忙,還要幫她照看孩子,中午沒法為她送飯,她就要用手機點餐。從那時起,每次接到計女士的單子,葉陽輝都會細心照顧她用餐。他會將小桌板擺放在床上後,再把飯菜盒一個個打開。等計女士吃飯時,小葉就在外屋等著,直到葉女士用餐結束,他再整理好餐盒並將垃圾帶走。

  為了能更好地幫助計女士用餐,葉陽輝在騎手群裏發布了協助信息。一呼則百應,先後有100多名外賣小哥心照不宣地做起了同樣的事。三年多來,這個群裏的外賣小哥,有人離開,也有人加入,但是這場愛心接力卻堅持了下來。

  這是一場跨越時間的“接力”。

  23日上午,浙江省寧波市慈善總會收到一封掛號信,信封裏是一疊總計105萬元的匯款收據,信的署名是“順其自然”。“從1999年開始,‘順其自然’的掛號信都會‘如約而至’,捐款金額從5萬元到105萬元不等。23年,累計已達1363萬元。”寧波市慈善總會副會長陳海英說。

“順其自然”23年來的匯款單和來信。寧波慈善總會供圖

  “我作為群體中的一員,特獻上一份微薄的心意”“壞事不做,好事不說,順其自然”。這是23年來,“順其自然”在信中僅有的留言。一次次愛的主動贈予和自然流露,讓“順其自然”這一假托之名,成為當下最美的名字。

  三場“接力”,在最近短短的一周時間裏,相繼衝上熱搜,也讓初冬乍寒的浙江大地,暖意湧動。

  倡導美,榜樣匯聚催生“最美風景”

  在浙江,這一樁樁、一件件不平凡的事,讓平凡人美麗“加身”。而當我們被一個個動人的瞬間所震撼和感動時,也試圖探尋其背後無形而堅實的精神力量。

  浙江的“最美”故事是從“最美媽媽”吳菊萍開始的。

  時鐘撥回到2011年7月2日下午1時許。在杭州濱江區一個住宅小區內,一名兩歲女童“妞妞”突然從10樓墜落。就在千鈞一發之際,恰巧從樓下經過的吳菊萍奮不顧身地衝了過去,用張開的手臂接住了孩子,孩子的性命保住了,但巨大的衝擊力將吳菊萍的手臂撞成粉碎性骨折。

左圖:2011年9月12日,吳菊萍牽著妞妞在小區散步;右圖:7月1日,吳菊萍與妞妞在小區留影(拼版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從“最美媽媽”吳菊萍的驚世一托,到“最美司機”吳斌的忍痛一剎,再到“最美爸爸”黃小榮的縱身一躍,在“最美”導向之下,良善的力量突破群體、地域和行業,催生出一片美麗的風景。

  這片風景源於廣大群眾的道德自發性,真善美始終是人們不變的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

  2019年5月22日,一輛重型卡車擦著水泥護欄,在對向車道一路逆向滑行,百余米外正有大巴迎面駛來……千鈞一發之際,一個矯健的身影狂奔著追上卡車,拉開副駕駛門,飛身躍進車內,成功將失控的車輛停住,避免了更大險情的發生。

  這前後不到一分鐘的“生死時速”,讓這位皮膚黝黑、笑容憨厚的溫州文成人劉文忠進入了公眾的視線。而在他看來,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說,像他這樣的人,自己的家鄉文成縣西坑畬族鎮葉岸村還有很多。在一件件好人好事的生發中,“真善美”得到賡續接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葉岸人凝聚起道德共識。

  這片風景同樣來自良善的接續傳承,榜樣引領下,社會正氣和道德力量在不斷增長。

潘美兒在照顧病人。受訪者供圖

  1996年,18歲的潘美兒從湖州衛校畢業來到浙江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當上了一名白衣天使。25年來,她以非凡的勇氣、耐心以及對生命的敬重之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護理著“麻風村”的病人們。查房、發藥、消毒、整理被褥、與病人們聊天……她用愛——這一劑最神奇的“良藥”治好了病人們身上的傷痛,也治愈了他們被世俗隔離的孤獨心靈。

  更令潘美兒欣慰的是,這幾年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對麻風病人的幫扶中來。“誌願者們會定期來給病人理發;學生們也會抽空來陪‘麻風村’的老人聊天;很多愛心人士逢年過節都會送來大批慰問品。”他們的到來讓潘美兒感到自己終於不再是“孤軍奮戰”。如今,在潘美兒和她的同事合力下,德清“麻風村”的現癥病人已全部治愈,現癥病區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從“最美個體”到“最美群體”,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道德之長、思想之光、精神之美在浙江生生不息。

  培育美,引導激勵釋放最美效應

  倉廩實而知禮節,當“最美現象”成為各行各業的一道亮麗風景之時,浙江各地開始思考建立長效機制,通過不斷探索培育“最美浙江人”的方法和路徑,促進形成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

  “最美”需要引導。

  近年來,浙江註重以先進典型引領道德風尚,用榜樣力量溫暖啟迪人心,深入挖掘群眾身邊的典型,廣泛宣傳源於平凡的感動,經過多年的精心培育,形成了“最美家庭”“最美警察”“最美教師”“最美醫生”“最美誌願者”等來自各行各業的“最美現象”。

  用身邊的“最美”典型人物喚醒市民對真善美的追求,不斷傳遞並放大正能量——2013年以來,杭州通過開展“最美人物”巡講和邀請“最美人物”擔任愛心大使、慈善代表、公益形象代言人等多種途徑,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把“最美聲音”“最美精神”傳遞到每個角落。

2018年10月28日,杭州市下城區朝暉街道應家橋社區的誌願者(左)為市民免費提供理發服務。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最美”需要激勵。

  馬福建是湖州市德清縣民間設獎先行者,1997年以來,馬福建通過設立“孝敬父母獎”,持續給村民頒獎,至今已經堅持了24年,先後把設立獎項的範圍從老家太平村擴展到四川省青川縣、杭州市西湖區等地。

  他的暖心之舉,引導了當地民間設獎新風。至今,德清縣已經湧現出77個熱心公益事業設獎人,累計發放獎金超過200萬元,獎勵百姓已超萬人,形成了“百姓設、百姓選、百姓評、百姓學”的濃郁氛圍。

  在浙江金華,當地創新推出“好家風信用貸”,為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授信放貸。截至今年上半年,金華已累計發放“好家風信用貸”157.66億元,惠及全市13.75萬戶,將無形的信義轉化為有形的價值資產,讓“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理念深入人心。

德清“民間設獎”現場。 受訪者供圖

  “最美”需要建設。

  群眾在哪裏,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裏。在浙江,經常舉辦的群眾性主題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潤物細無聲”地入耳入腦入心。紹興市開通全國首家網上愛心博物館,展示200余位“最美”愛心人士;德清縣建立浙江省首家公民道德教育館;麗水市的“好人一條街”使各類“最美人物”走上街頭,用“最美”點亮城市。

  連點成線,接線成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浙江大地落地生根。2020年,浙江禮讓斑馬線實現率達96.2%;同年,浙江成為全國文明城市設區市全覆蓋省份;一花帶動百花香,人人爭做“最美浙江人”的風氣在浙江大地上湧動。“最美現象”也從開始的一株株“盆景”發展成為一片引人入勝的“風景”,轉化為良好的道德風尚,最大限度地釋放最美效應,形成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精神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