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前妻偷人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毛澤東一生共有六子四女,分別是長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三子毛岸龍、四女毛金花、五子(未取名)、六子毛岸紅、七女(未取名)、八女李敏、九子廖瓦和幼女李訥。

10個子女中,長子毛岸英犧牲在朝鮮戰場上,次子毛岸青於2007年3月23日病逝,三子毛岸龍、五子、九子廖瓦早夭,四女毛金花、六子毛岸紅、七女至今下落不明,只有八女李敏和幼女李訥至今在世。

長子毛岸英犧牲

在同齡人中,有毛岸英那般曲折經歷的少之又少。

他先後流浪、留學和在東歐參戰,從蘇聯回國後他學過種地、搞過土改、做過宣傳、當過工廠幹部,參加過誌願軍,最後犧牲在朝鮮戰場。作為毛主席的後代,毛岸英是光輝的榜樣。在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大地上,毛岸英走過的人生道路格外令人敬佩。

毛岸英8歲時,母親楊開慧因叛徒出賣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入獄,毛岸英也被關進獄中。在獄中,敵人為了讓楊開慧說出我黨的機密,對其嚴刑拷打,可任憑敵人如何拷打,楊開慧堅貞不屈,大義凜然:“你們要打就打,要殺就殺,要想從我的嘴裏得到你們滿意的東西,妄想!”始終未曾說出我黨半點機密之事。

11月24日,楊開慧於瀏陽門外識字嶺英勇就義,年僅29歲。

楊開慧犧牲後,毛岸英被我黨營救出獄。

不久,為確保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龍三兄弟的安全,在毛澤東弟弟毛澤民的安排下,他們被送往上海。來到上海後,經黨組織安排,毛岸英和兩個弟弟被送到上海大同幼稚園學習。

1931年,因顧順章叛變,致使大同幼稚園暴露並被迫解散,毛岸英被紅色牧師董健吾收養。

後來,因種種原因,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迫流落街頭。

流浪的這段時間,毛岸英和弟弟嘗遍了世間冷暖,據毛岸英後來回憶:“我除了沒偷人東西,沒給有錢人當幹兒子,別的都跟《三毛流浪記》中的三毛一樣。睡馬路、給人拖地板,從垃圾箱裏找破爛,全幹了。”這樣的生活,毛岸英和毛岸青過了好幾年。

1936年,黨組織在一間破廟找到了毛岸英和毛岸青兩兄弟,然後兄弟倆就被送往蘇聯留學。來到蘇聯後,毛岸英和弟弟進入國際兒童院學習。

在校學習期間,毛岸英繼承了父親毛澤東和母親楊開慧的聰慧頭腦與堅韌不拔的性格,他學習認真且勤奮、刻苦,表現得非常優異,不久便擔任了兒童院少先隊大隊長。之後,毛岸英又先後進入蘇雅士官學校、莫斯科列寧軍事學校、伏龍芝軍事學院等深造。

1946年,毛岸英從蘇聯回到延安,見到了父親毛澤東。

回到延安後,他聽從毛澤東“補上勞動大學這一課”的囑咐,化名“楊永福”前往地方勞動,學種地、搞土改、做宣傳、當情報員和聯絡員......基層的磨煉,讓毛岸英真正成為一名革命工作者。新中國成立後,毛岸英被安排到北京機器總廠任黨總支副書記。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

隨後,黨中央決定組建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抗美援朝,毛岸英主動請纓加入誌願軍,以誌願軍司令部機要秘書兼俄語翻譯的身份隨誌願軍赴朝參戰。臨行前,毛澤東囑咐毛岸英:“你是共產黨員,又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到了朝鮮戰場上,你更要吃苦在先,犧牲在前。”

進入朝鮮後,毛岸英隨誌願軍司令部進駐朝鮮大榆洞。

11月25日11時,美軍轟炸機突襲誌司駐地大榆洞,扔下數不清的汽油彈,一時間誌司駐地火光衝天,數間木制房屋瞬間被點燃,其中就包括毛岸英所在的那間房屋。汽油彈燃燒得太快,毛岸英來不及跑到室外,就這樣在熊熊火焰中壯烈犧牲,年僅28歲。

次子毛岸青病逝

楊開慧犧牲後,毛岸青就跟著哥哥毛岸英來到上海大同幼稚園生活與學習。

因為白色恐怖嚴重,大同幼稚園被迫解散,收養他們的紅色牧師董健吾也被迫離開上海,而代替董健吾照顧他們的董健吾前妻黃慧光經常虐待他們,期間就因黃惠光強迫他們去街上賣報賺錢的緣故,毛岸青遭到印度巡警的毆打,之後因得不到及時的醫治,他便落下了頭痛的毛病,直到去世時都沒能得到根治。

被黨組織送到蘇聯留學後,同毛岸英一樣,毛岸青表現得也很是優秀,刻苦學習、奮發圖強,在校期間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還曾跳過級,名副其實的學霸。從十年制學校畢業後,毛岸青又以十分優異的成績考入莫斯科東方大學,進入東方語言學院繼續深造。

1947年,毛岸青從蘇聯回國,隨後化名“楊永壽”參加了黑龍江克山縣土改試點工作。

參加土改時,毛岸青雖身有舊疾,卻仍然冒著零下三十多度的嚴寒天氣,走屯串戶,向當地農民了解土改情況並全身心投入到​土改運動當中。毛岸青也從來沒有要求特殊對待,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除此,在克山縣工作期間,毛岸青還主動幫助農民解決了許多問題,比如幫助農民制定生產計劃,及解決畜力、農具、種子等問題。

1949年7月,毛岸青回到北京。

在中宣部馬列著作編譯室任俄文翻譯時,利用自己的俄文優勢,毛岸青翻譯出版了10多部馬列經典著作。毛岸英犧牲時,毛岸青還在北京工作,正在進行《斯大林全集》的翻譯工作。

毛岸英犧牲的消息,讓毛岸青痛徹心扉,他不敢相信自己的哥哥就這樣離開自己,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將自己徹底封閉起來,不願與別人說話,更不願見生人,常常獨自一人哭泣。因為長時間心情處於低迷狀態,加之身有舊疾,毛岸青的身體日益消瘦,終是垮了下來。

此後,毛岸青的病情一直不見好轉,先後轉至青島、蘇聯、大連等地療養。隨著時間的逝去,毛岸青漸漸從哥哥毛岸英犧牲的悲痛中走了出來,身體也漸漸恢復過來。

在大連療養期間,毛岸青認識了自己一生的摯愛邵華。

邵華是毛岸英妻子劉思齊的妹妹,毛岸青與邵華很早就認識,再加上毛澤東和邵華母親張文秋的從中撮合,兩人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了一起。

1960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毛岸青和邵華的婚禮在旅大賓館會客廳舉行。

婚後,兩人十分恩愛,互相照顧,攜手走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坎坷與曲折,毛岸青呵護著邵華,邵華也無微不至照顧著毛岸青的日常起居。

1970年,毛岸青和邵華產下一子,毛澤東為其取名“毛新宇”。

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因心臟病去世,享年84歲。

三子毛岸龍、五子、九子廖瓦早夭

楊開慧犧牲時,毛岸龍才3歲。

毛岸龍同自己的兩個哥哥毛岸英、毛岸青在外婆和舅媽的護送下來到上海,住進了由我黨創辦的上海大同幼稚園。雖然失去了母親,父親也在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四處奔走而無暇陪伴在他們左右,但是因為還有兩個哥哥,毛岸英和毛岸青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毛岸龍得以暫時忘記了失去母親的悲痛,並感受到了家人之間的溫暖。

然而,不幸的是,1931年的5月底6月初的一天深夜,毛岸龍突然持續腹瀉,且高燒不退,毛岸英發現後,急忙跑到保育員的辦公室將毛岸龍的情況告訴了保育員陳鳳英。

陳鳳英得知此事後,不敢耽擱,趕忙叫上同事將毛岸龍送到附近的廣慈醫院就診。

到達醫院後,醫生緊急對毛岸龍進行搶救,可因毛岸龍的病情太過突發且十分嚴重,加之當時的醫療條件並不好,最終毛岸龍還是沒能搶救過來,年僅4歲。

毛澤東五子和九子廖瓦都是賀子珍所生。

1930年,賀子珍生下了第二個孩子,也就是毛澤東的第五個孩子。不幸的是,由於當時環境惡劣,這個男嬰出生不久還未取名就因缺少營養不幸夭折。

1938年5月,賀子珍在蘇聯莫斯科求學時生下了與毛澤東的第六個孩子,也就是毛澤東的第九個孩子廖瓦。由於當時莫斯科天氣寒冷,加之廖瓦出生後又缺少營養,致使他沒能抗住寒冷天氣患上肺炎,之後又沒能得到及時的治療,最後不幸夭折。

四女毛金花、七子毛岸紅、八女下落不明

四女毛金花、七子毛岸紅、八女也都是賀子珍所生。

毛金花出生於1929年3月,適逢紅四軍第二次攻克龍巖。

當時革命形勢正是風起雲湧、跌宕起伏之時,國民黨反動派一直在加緊調集重兵對付我黨領導的紅軍,妄圖將我軍徹底消滅。在紅四軍第二次攻克龍巖時,氣急敗壞的國民黨反動派便調集重兵對紅四軍進行反撲,鑒於敵強我弱的形勢,為了保存革命有生力量,紅四軍決定避敵鋒芒,暫時撤出龍巖,不與敵人正面對抗,同敵人打遊擊。

因為紅四軍經常需要穿梭在山林之間同國民黨反動派打遊擊,且不但要面臨著敵人的圍追堵截,更是要直面山林之中惡劣的環境與缺衣少糧的情況。

這樣艱苦的生存條件,別說是嬰兒,就連健壯的紅軍戰士都不一定能應對,所以在紅四軍撤出龍巖前,賀子珍只能忍痛將還未滿一歲的毛金花交給當地群眾暫時撫養。

在閩西特委書記鄧子恢的安排下,毛金花被交給了當地一個叫翁清河的鞋匠暫時撫養。

賀子珍將孩子托付給翁清河時,她並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見不到自己的孩子,只是想著待革命勝利就​回​來接她。

然而,讓賀子珍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別會是永別,因為種種原因,毛金花最後下落不明。

1932年4月,紅軍再次打回龍巖時,毛澤民受毛澤東和賀子珍之托來到翁清河的家中,希望能接回毛金花。

然而,當毛澤民找到翁清河時,還沒等他開口希望能接回毛金花,他就從翁清河的口中聽到了一個“噩耗”,翁清河對他說:“女嬰養了四個月後,傷風夭折。”

一時間,毛澤民當場就呆住了,眼淚瞬間從眼眶中奪目而出,他不敢相信侄女就這麼突然走了,也不知該如何告訴哥哥和嫂嫂這件悲痛的事情。

當毛澤東和賀子珍得知女兒夭折的消息時,他們更是痛徹心扉,久久未從悲痛中緩過神來。

毛金花真的夭折了嗎?答案是沒有,而是下落不明。

據後來翁清河女兒翁椿木、女婿蘇仁鴻回憶:當時,紅四軍離開龍巖後,翁清河因為害怕被國民黨反動派查到毛澤東的女兒在他這裏,繼而連累到自己,他就在一個晚上將毛金花送給隔壁翁姑撫養。之後,當毛澤民來尋找毛金花時,因為翁清河害怕私自將毛金花交給別人撫養一事會被我黨懲罰,所以索性就謊稱毛金花已經夭折。

那麼,毛金花被翁姑收養後,之後又發生了什麼呢?

因為當我黨成立秘密調查組調查此事時,翁姑已經去世,所以之後毛金花去向成謎,無從知曉。但是,據後來的調查,一位叫“楊月花”的老婦很有可能就是賀子珍四女毛金花,可是由於毛澤東和賀子珍都沒有親自確認過她就是毛金花,所以楊月花到底是不是毛金花,這點無法確定,只能肯定說毛金花並未夭折,只是到底在哪裏這還是一個謎。

毛岸紅出生於1932年。他出生後的第14天,毛澤東特意從寧都趕到長汀,見到自己的孩子的那一刻,毛澤東很是高興,開心地笑不攏嘴。毛澤東為這個孩子取名“毛岸紅”,希望他長大後能繼承紅軍戰士的革命意誌,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932年這一年,全國革命形勢較為穩定,毛澤東和賀子珍得以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陪伴在毛岸紅的身邊,就這樣過了2年的時間。

在這2年時間,毛岸紅在父母的陪伴下幸福且茁壯成長。然而,好景不長,1934年隨著長征的開始,因為毛澤東和賀子珍都是紅軍重要幹部,需要跟隨著中央紅軍長征,所以為了毛岸紅的安全,賀子珍只能忍痛將毛岸紅交給留在蘇區的毛澤覃夫婦照料。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不久,瑞金和中央蘇區相繼被國民黨反動派占領,留守蘇區的毛澤覃面臨的形勢變得日益嚴峻起來,隨時都有犧牲的可能。

為了毛岸紅的安全,毛澤覃在決定深入山林同敵人繼續戰鬥時,委托自己的警衛員將他秘密送到瑞金鄉下,交由當地群眾撫養。為了避免毛岸紅的去處被國民黨反動派知曉,除了毛澤覃和警衛員知道毛岸紅在哪裏,其他人都不知道。

1935年4月26日,毛澤覃為掩護戰友撤退,在戰鬥中不幸被敵人射來的子彈擊中胸膛,壯烈犧牲。毛澤覃犧牲後,因為​不知到​底是哪個警衛員護送毛岸紅去當地群眾家裏,更沒有人知道毛岸紅被送去哪裏,所以毛岸紅從此下落不明,不知在何處。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和賀子珍一直在尋找毛岸紅的下落。

之後,曾經找到一位疑似毛岸紅的人,他叫“朱道來”,可是因為種種原因,最終並未確定他就是毛岸紅。直至今日,毛岸紅到底在哪裏始終都是個謎。

1935年2月長征途經貴州時,賀子珍誕下了一位女嬰,這就是她的第五個孩子,也是毛澤東的第八個孩子。

女嬰剛剛出生,還未取名字,因為後方的國民黨反動派追兵已經快追到,在當時那個環境,新生的嬰兒是禁不起任何折騰的,為了女嬰的安全,賀子珍只能將她交給當地群眾撫養。

因為事發突然,所以將女嬰送到當地群眾撫養時並沒有留下任何重要線索,之後當革命形勢穩定,再去尋找時,那位群眾也已不知去向,所以女嬰自此便下落不明。

八女李敏和幼女李訥至今還在世

很多人看到李敏、李訥兩個人的名字,多數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她們為什麼不姓毛?

對此,李敏曾問過毛澤東這件事,毛澤東回道:“嬌嬌,爸爸姓毛,這沒錯,但是為了革命需要,爸爸曾經用過子任、李德勝等十多個名字,其中爸爸就特別喜歡李德勝(1947年3月,蔣介石調集20萬大軍進攻延安,黨中央決定放棄延安,轉戰陜北,此時毛澤東就用“李德勝”(諧音得勝)這個名字,同敵人繼續戰鬥)這個名字。”

李敏、李訥改姓李,原因有很多,有為保護她們安全考慮,有為讓她們能記住今日安定生活是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考慮,也有為隱藏她們的身份讓別人不要因為她們的身份就對她們區別對待。總之,李敏、李訥姓李不姓毛,這一切都是毛澤東為了她們好。

1936年,賀子珍在保安縣一個破舊的窯洞中生下了一個女嬰,毛澤東為她取名“毛姣姣”,小名“嬌嬌”,她就是後來的李敏。

李敏1歲時,因為母親賀子珍要赴蘇聯治病和學習,所以她就跟著父親毛澤東生活,而因為毛澤東事務繁忙,很少有時間陪在李敏的身邊,李敏多數時候都是獨自一人。

李敏4歲時,因為賀子珍幼子廖瓦早夭,精神一度處於崩潰邊緣,毛澤東得知此事後,為了讓賀子珍的精神得到緩解,便將李敏送到蘇聯,讓她陪著賀子珍,從而讓賀子珍能夠慢慢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來。

李敏來到蘇聯後,賀子珍的精神狀態大大好轉,她將全部的愛都傾註到了李敏的身上。

為了李敏,賀子珍可以付出所有,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沒有絲毫畏懼,也會堅定不移地往前大步邁進。

一次,李敏因為抵抗不了蘇聯寒冷天氣突發肺炎,病得很重,送到醫院時,醫生都說已經治不活了。這時,賀子珍卻沒有放棄,即使醫生都說沒救了,她也堅定地相信自己的女兒一定能活過來,之後便不顧醫生的阻止,將只剩下一口氣的李敏帶回家中悉心照料。

回到家後,為了給李敏補充營養,賀子珍將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賣掉,從而換取每天半杯牛奶和一​小包​白糖,然後將這些餵進李敏的腹中。

在賀子珍無微不至地照顧下,奇跡終於出現了,李敏的身體逐漸好轉,直至最後康復。

1947年,賀子珍帶著李敏回國,暫時住在了哈爾濱。

2年後,隨著我軍在解放戰場上將國民黨反動派打得潰不成軍,節節敗退,解放全國指日可待,毛澤東便決定將李敏接到北京讀書。

得知自己終於要回到父親的身邊後,李敏開心得跳了起來,高興說道:“我要去北平(北京)見爸爸啦!”

賀子珍雖萬般不舍,但她也很高興女兒能與父親相聚。臨別前,她特意囑咐李敏:“嬌嬌,在爸爸身邊,要聽爸爸話,好好學習,照顧爸爸的身體,不要淘氣,不要影響爸爸工作。”

來到毛澤東身邊後,李敏每天都過得很開心,也很充實。

每天她都會在父親為她請來的中文老師的教導下,努力學會說中文。晚飯過後,李敏都會和父親牽著手一起到香山公園散步,邊走邊說著每日有趣的見聞。

李敏到了要上中學的時候,毛澤東就為她取名“李敏”,為她取這個名字就是想讓她在上學的時候不被人重點關註,能做一個普通人,與同學一起被公平公正對待,而不是擁有特權。

時間轉瞬即逝,轉眼來到1959年。

這一年,李敏與相戀多年的孔令華在京結婚。1年後,李敏生下了與孔令華的第一個孩子,毛澤東為他取名“繼寧”,即繼承列寧的革命意誌,及社會主義革命事業後繼有人。

婚後,李敏和孔令華相敬如賓、相濡以沫度過40年的婚姻生活。

1999年,孔令華因車禍離世,享年64歲。

孔令華的突然離世,李敏痛徹心扉,隨著時間的流逝才慢慢從悲痛中走出來。直至今日,李敏依舊四處奔走於全國各地,為中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訥是毛主席最小的女兒,她出生後一直都待在毛澤東的身邊,是小時候陪伴在毛主席身邊最久的孩子,在毛主席的陪伴下,李訥度過了童年、少年和青年。

同毛澤東其他子女一樣,李訥從小就被教導要做一個普通人,不要因為自己是毛澤東的女兒就要求特殊對待。大學畢業後,她就隱瞞自己的身份到報館工作。

長大後,李訥曾有過兩段婚姻。第一段婚姻因為性格不合等方面因素以離婚收場。1984年,在李銀橋夫婦的撮合下,孤身數年的李訥與曾任劉少奇貼身警衛員的王景清結為伉儷。

婚後,王景清對李訥很是呵護,李訥對王景清也很是愛護,是一對讓人羨慕的模範夫妻。

當時,因為李訥從小體弱多病,為了不讓李訥太過勞累,王景清承擔了家裏所有的家務活,買菜做飯,修門窗燈泡,拉煤塊,洗衣服......事事都搶著做,絕不讓李訥動手。

李訥也很愛護王景清。

晚年王景清回憶:“70多歲時,我開始創作劇本,李訥總提醒我你歲數大了,可不要累病了,不要太傷神。”因為王景清在革命時期受過幾次傷,所以晚年肩膀、頸椎時常酸痛,每到這個時候,李訥看到後都會默默地站在他的身上,為他按摩,舒緩他的疼痛,然後陪著他工作。

2021年3月1日,王景清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離世,享年94歲。

王景清和李訥攜手度過了37年的婚姻生活。

在這37年裏,兩人都把彼此看成是自己最重要,最在乎的人,相濡以沫走到了最後。直至今日,李訥同她的姐姐一樣,繼續發揮余熱,為中國的繁榮昌盛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毛澤東六子四女,長子毛岸英犧牲在朝鮮戰場,毛岸青安穩度日直至去世,3個子女早夭,3個子女下落不明,只有李敏和李訥至今在世。

從毛岸英、毛岸青、李敏和李訥身上,我們可以看出,毛澤東雖然是一個嚴格的父親,但也是一個慈祥和藹的父親,他對子女們都十分關心。我們無法想象,對於6個早夭和下落不明的子女,毛澤東每每想起他們時,內心到底有多痛苦!

毛澤東曾說“我們幹革命是為了造福下一代,而當時為了革命,又不得不丟下自己的下一代。”這是何等的胸懷,何等堅定的革命意誌。

為了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為了新中國的繁榮昌盛,毛澤東在承受民族大業責任的同時,也在默默承受著失子、失女之痛。這種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痛,是讓人痛徹心扉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