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與皇上吃同一張餅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這是頭條號“懶龍說”的第118篇文章

面條作為中國主食界的重要角色,在很多人的生活中都離不開。而在我自己現在居住的西安,人們更是幾乎頓頓都離不開面,什麼扯面、蘸水面、biangbiang面、面皮、面片、麻食等等,光是數這些面的種類,就已經讓我感覺很餓了。

那麼我們開個腦洞,假如你穿越到唐朝,找個飯館坐下來要吃碗面條,你能成功地吃到嗎?如果你找店家要面條的話,那麼大概率你是吃不到的。因為你會發現店家根本不知道你說的是啥意思。那是不是唐代沒有面條啊?當然不是。那為什麼吃不到?因為面條這玩意在唐代不叫“面條”這個名字,如果你想吃面條,得跟店家說要“湯餅”才行。

面條怎麼會叫“餅”呢?其實在唐代,所有用面制作的食物統統叫做“餅”,比如有胡餅、蒸餅、煎餅、環餅、湯餅、燒餅、石鏊餅等等,別管是餅不是餅,統統都叫餅。今天的話題,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唐代的這些“餅”,看看唐代的面食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1、烤的餅——胡餅、燒餅、古樓子

東漢劉熙的《釋名》中對餅做了解釋:“餅,並也,溲麥使和並也。”餅就是合並的意思,把水和面混合在一起所形成的食物,最早都是叫餅。那要是這麼算,所有面食還真是應該叫“餅”,一點毛病也沒有。

自從小麥在西漢初年取代粟類成為了關中平原的第一主糧開始,北方人的食譜就逐漸被各種各樣的面食所占據。老百姓發揮著自己的智慧,利用自己身邊一切能利用的方式來把面做熟,從而產生了各種各樣加工方式的“餅”,比如有烤的餅,蒸的餅,煮的餅,炸的餅等等。

先說說烤的餅。

烤的餅,首先排在唐代人心目中第一位的毫無疑問當屬胡餅了。胡餅,又叫爐餅或者麻餅。胡餅為什麼叫胡餅,原因有兩個方面,一種是說這種餅最早是胡人所制作的,還有一種說法說這種餅上面會撒胡麻。這兩種說法應該說都對,在《釋名》中解釋胡餅:“胡餅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胡餅在漢代就已經順著絲綢之路傳入了中原,很快成為了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愛吃的的“網紅食品”。根據《後漢書》中記載:“靈帝好胡餅,京師貴戚皆競食胡餅。”由此可見,胡餅已經很受到當時社會的喜愛了。

那麼,怎麼能夠證明胡餅是烤的呢?其實很多文獻和詩詞中都有這方面的記載,比如《太平禦覽》中就說了這麼個事,說後趙開國君主石勒是胡人,比較忌諱別人提胡這個字,帶胡字的全得改名,胡餅自然也遭殃了,就被改名為搏爐。這一看有個爐,肯定是烤熟的嘛。再比如白居易有一首詩《寄胡餅與楊萬州》中就說:“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饑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又脆又香,還新出爐,肯定是剛烤出來的嘛,所以胡餅是采用烤制工藝這應該是可以確定的。此外詩中還提到了“輔興”,這其實是長安城的輔興坊,位置是在宮城西側,北數第二坊。白居易在四川忠州吃到了跟長安味道一樣的胡餅,迫不及待地送給自己的好友嘗嘗,看有沒有輔興坊內味,這說明輔興坊的胡餅應該是當時最地道的。

輔興坊的位置

在唐代,胡餅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老少鹹宜的一種大眾美食。比如說唐代有一個傳奇叫《任氏傳》裏面的主人公早上從外面回家,到了自己家坊門前發現還沒開。於是就在旁邊的胡餅鋪子坐下歇會,等著早上敲鼓開坊門。胡餅鋪子都擺到坊門口了,這說明坊內的人肯定是經常買胡餅吃的,最起碼銷量是不用愁的。再比如,《資治通鑒》中記載:“幸德元載(756年)安史之亂,玄宗西幸,倉皇路途,至鹹陽集賢宮,無可果腹,日向中尚猶未食,楊國忠自市胡餅以獻。”安史之亂,玄宗逃到鹹陽,沒得吃還得靠楊國忠自己出去買胡餅給他吃。當然這個時候,楊國忠也吃不了幾天胡餅了。都打仗了還能買到胡餅,可見胡餅確實是哪哪都是了。

還有一種烤制的餅,也就是燒餅。燒餅應該說是胡餅的一種變種,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中就提到了“做燒餅法”:“面一鬥,羊肉二斤,蔥白一合,豉汁及鹽,熬令熟,炎之。面當令起。”這麼來看,似乎燒餅應該是一種有餡的烤制的餅,而且似乎沒有提到上面有胡麻這事,這可能就是燒餅和胡餅的區別所在。

燒餅有餡,胡餅表示不服,不就是餡嘛,誰沒有啊。根據《唐語林》記載,唐代確實有一種有餡的胡餅,名叫“古樓子”,用一斤羊肉切薄,分層放置在胡餅中,其中撒上胡椒、豆豉,再塗上酥油,放進爐子烤,等羊肉烤到半熟的時候就能吃了。這應該是就是一個羊肉餡的大餡餅,我琢磨可能是一種大號的新疆“烤包子”。這種“古樓子”在當時非常受到達官貴人的青睞,在當時的豪門盛宴中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

2、蒸的餅——沒餡是饅頭,有餡是包子

蒸的餅,唐代叫做“蒸餅”,也叫“籠餅”,這個玩意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的饅頭。饅頭其實並不是唐朝才有的,據說早在三國時期就有了。明朝人郎瑛在《七類修稿》中說:“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征孟獲,命以面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饅頭。”意思就是傳說諸葛亮七擒孟獲時候,聽說蠻人以人頭祭神,諸葛亮覺得太殘忍了,就用面包著肉,看起來像人頭,所以叫“蠻頭”,後來就叫成了饅頭了。

到底這個傳說是不是真的,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饅頭在三國以後也確實是作為祭祀神靈的貢品而存在的。晉代的束皙的《餅賦》中就說:“三春之初,陰陽交至,於時宴享,則饅頭宜設。”估計是這麼好的東西也不能光給神吃,人也想吃,所以蒸餅在民間也廣泛食用。皇親國戚,公子王孫,貧民百姓,出家僧道,都很喜歡吃蒸餅。

比如唐人所著的《次柳氏舊聞》中就曾經記載了這麼個事:說肅宗以前做太子時,有一次伺候玄宗用膳,有一份烤羊腿,玄宗就讓太子給他割一塊肉,太子割完以後,刀子上全是油汙,左右看看,隨手拿起桌上的一張餅把刀擦了擦。玄宗看著覺得有點不高興,好像有點糟踐糧食那意思。結果太子拿起來這張擦刀的餅就吃了,玄宗這才高興起來。這裏用來擦刀的餅,應該是蒸餅,因為比如胡餅是烤制的,造型比較硬,肯定是擦不了刀的,而蒸餅軟軟騰騰,正好適合擦刀。所以在唐代的宮廷中,蒸餅也已經是常見的食物之一了。

老百姓也吃蒸餅,富人要是吃蒸餅,那就得跟普通老百姓吃出區別來。《晉書》裏記載了一位叫做何曾的人,這人特別有錢,“何曾尊豪累世, 蒸餅上不作十字不食。”蒸餅還要蒸出十字來,這玩意咱們現在也常見啊,不就是開花的饅頭嗎?看來這有錢人也吃不著啥好東西啊。你可別小看開花饅頭,開花饅頭可是對於面的發酵要求比較高的,在唐代能有開花饅頭,說明面的質量和發面的水平都是非常好的。

蒸餅這麼好吃,甚至有的人為吃一口蒸餅連官都丟了。《酉陽雜俎》中記載,有一位叫張衡國的人“路旁見蒸餅新熟,遂市其一,馬上食之,被禦史彈奏。則天降敕:流處出身,不許入三品。遂落甲。”看見路邊蒸餅剛熟,買了一個,邊騎馬邊吃,結果被禦史給參奏了,那意思就說他沒有個當官的樣子。武則天直接就給他罷官免職了。為了吃口蒸餅連官都丟了,這口餅吃的是真不值啊。

不過武則天朝還對官員在路邊吃飯嚴加管束,到了幾十年以後的唐代宗時期,這事早就不叫個事了。當時朝中重臣——仆射劉晏,有一次上朝就吃了個蒸餅墊吧了一下。《劉賓客嘉話錄》中記載:“五鼓入朝,時寒,中路見賣蒸餅之處,熱氣騰上,使人買之,以袍袖包裙帽底啖之,且謂同列曰:‘美不可言, 美不可言。’”堂堂國之重臣,拿袍袖包著熱乎的蒸餅吃,一邊吃一邊還說“美不可言”,這要是在武則天時期,估計也得降職了。不過我自己覺得,要是光吃饅頭,估計不會美成這樣吧,所以我認為,劉晏吃的這個應該不是普通的饅頭,而是一種有餡的饅頭。

饅頭還有餡?有餡那不是包子嗎?唐代還沒有包子這種稱呼,有餡的饅頭也是確實有的。《太平廣記》中記載武則天時期有位禦史叫侯思止,有一次想吃蒸餅,就讓人給他做。他跟做蒸餅的人說:“與我作籠餅,可縮蔥作。比市籠餅,蔥多而肉少,改令縮蔥加肉也。”就是說,給我做蒸餅,能不能少放點蔥,多放點肉,我在市場上買的蒸餅都是蔥多肉少,這次一定給我少放蔥多放肉。看到這個段子,我們似乎能夠聽到侯思止內心的聲音——“我要吃肉!”既然蒸餅裏有蔥有肉,自然就是有餡的了。

3、煮的餅——湯餅和餛飩

湯餅,廣義上泛指一切用水煮的面食,狹義上指的是面片湯。宋代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說:“湯餅,唐人謂之不托,今俗謂馎饦(bó tuō)矣。”而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中記載:“餺飥,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愛,亦自滑美殊常。”就是說,把面揉成大拇指粗細,切成兩寸長的段,在盆邊揉成薄片,在開水中煮熟。

要是在大冬天,來碗湯餅,連湯帶面唏哩呼嚕一起吃了,那真是太舒服了。晉代的束皙寫的《餅賦》中說:“玄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凝口外。充虛解戰,湯餅為最。”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古代也有人用湯餅來“卸妝”,比如說在魏明帝時期有個大臣叫何晏,長得特別美,尤其是臉特別白。魏明帝就老是懷疑他臉上抹粉了。於是想出了一個主意,在大夏天給何晏一碗熱湯餅吃,何晏沒辦法只好吃,吃的自己滿頭大汗,連連用衣服擦汗,結果臉上越擦越白。魏明帝才明白人家何晏就是天生皮膚白,不是抹粉了,要是抹粉了,一碗熱湯餅下肚早就“卸妝”了。看來以後女明星要小心了,沒事別吃熱湯面,要不然一臉妝都花完了。

可是如果我們不想吃面片湯,就像吃面條,怎麼辦呢?這個其實也有,在唐代,面條叫做“索餅”,一看到這個名字就能聯想到面條了。現在咱們吃湯面條對胃也比較好,古代甚至將索餅作為一種治療胃氣不足消化不良的偏方。

馎饦和索餅都是熱湯的,冬天喝挺好,暖胃,夏天喝這個就有點受不了了。所以,唐代人夏天喜歡吃的湯餅,是一種叫做“冷淘”的食物。根據《唐六典》的記載管理宮廷食物供給的光祿寺在夏天會增加“冷淘”供應,“夏月加冷淘、粉粥”,可見冷淘應該是當時夏天皇家都喜歡的食物。冷淘有很多不同種類,最受歡迎的就是槐葉冷淘。大詩人杜甫曾經專門寫了一首《槐葉冷淘》,專門描寫了這種食物,詩曰:

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願隨金騕褭,走置錦屠蘇。路遠思恐泥,興深終不渝。獻芹則小小,薦藻明區區。萬裏露寒殿,開冰清玉壺。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

清代詩人楊倫在為這首詩作註的時候解釋道:“槐葉味涼苦。冷淘,已熟面名,蓋以槐葉汁和面為之。”也就是說,槐葉冷淘就是用槐樹葉榨成汁和面做成的面條,面條煮熟以後,再放在冰水中浸涼而成,跟我們現在的過水面差不多。

湯餅除了像馎饦、索餅和冷淘這種單純面制品之外,還有一種有餡的“餅”可以用湯來煮的,那自然就是餛飩或者餃子,只不過,唐代沒有餃子這個名稱,所有有餡的煮著吃的面食都是被叫做餛飩。餛飩在唐代也有叫“渾沌餅”的。那麼,餛飩為什麼叫餛飩呢?就是因為餛飩長得像混沌。唐代李匡義的《資暇集》中說:“餛飩以其象渾沌之形,不能直書渾沌而食,避之從食可矣。”

可是,混沌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莊子》給出了答案:“渾沌,無孔竅也。”也就是說長得圓咕隆咚渾身沒窟窿眼的形象就是混沌,那這麼一說,餛飩確實很符合混沌的概念。不過,餛飩也不一定是圓咕隆咚的形狀,比如南北朝時期的顏之推就曾經說:“今之餛飩,形如堰月,天下通食也。”餛飩形狀像彎月型?那不就是餃子嗎?還確實是,1972年,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卡納的一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三只陶碗,碗中還盛著三只面制的半圓形的食物。

這不就是現在的餃子嘛,簡直一模一樣。由此可見,唐代應該是已經有了類似餃子形狀的有餡面食,但是並不叫“餃子”這個名稱,還是稱作“餛飩”。

餛飩不光是大家家常的食品,還是唐代官員宴飲席面上的一道名菜。前面曾經講到過的那位辦燒尾宴的韋巨源,他辦燒尾宴的菜單裏面就有一道菜叫“生進二十四氣餛飩”,把二十四中不同花樣和餡料的餛飩都煮在一個碗裏,展示了廚師的精工細作,以及餛飩的多種變化。唐代長安也有專門的餛飩店,在《酉陽雜俎》中就提到了一家餛飩店,叫蕭家餛飩店:“今衣冠家名食,有蕭家餛飩,漉去湯肥,可以瀹(yuè)茗。”也就是說,蕭家餛飩店的餛飩湯如果過濾一下,能用來煮茶,可見其清爽。這說明當時唐朝人吃餛飩,對於湯是不是清還是比較講究的。

4、炸的餅——畢羅、油䭔和饊子

上面說了烤的、蒸的、煮的,其實還有一種用油炸的餅,也是唐代人非常歡迎的美味。唐代的油炸面食主要用動物油比較多,植物油也有,比如有用麻油炸的。比如畢羅、油䭔(duī)和饊子,都是唐代廣受歡迎的佳肴。

畢羅,也叫“饆饠”,是一種有名的外來食品,在唐代釋慧琳的《一切經音義》中有這樣的記載:“胡食者,即饆鑼、燒餅、胡餅、搭納等事。”可見畢羅也是從胡人那裏傳過來的。那麼,畢羅為什麼叫這個名呢?這還是跟他胡食的起源分不開,唐代人寫的《資暇集》中記載:“畢羅者,蕃中畢氏族、羅氏好食此味,今字從食,非也。”也就是說,胡人中姓畢和姓羅的氏族很喜歡吃這個,所以叫畢羅。

因為畢羅在宋代以後典籍中基本上消失了,所以後人對這種食物到底是什麼東西也不太明白。不過通過一些典籍,我們還是可以得知畢羅的制作材料。唐代的兵書《太白陰經》中記載軍隊進食的時候,指明了畢羅的用料:“一鬥面作了八十個。”看來,畢羅應該是一種面食無疑了。那畢羅是用什麼手段做熟的呢?《一切經音義》中在解釋“夾餅”這個詞的時候說:“夾餅、畢羅之類,著含(月函)油煮餅也。”這說明畢羅應該是用油炸的。

一切經音義卷三十七

從做法上看,畢羅很有可能是一種有餡的食物。在《酉陽雜俎》中曾經提到:“韓約能作樓桃畢羅,其色不變。”用櫻桃做畢羅,還要保持櫻桃顏色不變,那麼櫻桃只能是包在畢羅裏面,否則如果在外面下油鍋一炸肯定就變色了。所以說,櫻桃畢羅把櫻桃包在面裏,下油鍋炸,這個做法好像有點像櫻桃派那意思。

油䭔,也是唐代的一種油炸面食。油䭔的形狀比較特殊,是球形的,大概有點像我們現在的麻團。油䭔種類非常多,前面所提到的韋巨源的那份《燒尾宴食單》裏面就有火焰盞口䭔等等。作為一種比較成熟的食品,唐代人所著的《盧氏雜談》中就記載了一位尚食局的廚子制作油䭔的情景:“要大臺盤一只,木楔子三五十枚,及油鐺炭火,好麻油一二鬥,南棗爛面少許。”做油䭔就做油䭔,要木楔子幹啥?其實這個是為了使臺盤能夠平正的,哪要是不平就拿木楔子墊一下。然後等油燒開,用手在爛面中團出一個面團,把手指外面透出來的面弄掉,然後放在油裏炸熟,再用笊籬撈出來控幹凈油就能吃了。“以新汲水良久,卻投油鐺中,三五沸取出,拋臺盤上,旋轉不定,以太圓故也。其味脆美,不可名狀。”拿出來的油䭔還能在盤子裏四處旋轉,看來確實是圓咕隆咚的,又脆又甜。

饊子,這個我們現在經常見,我小時候就吃過這個。逢年過節家裏有時候也會備一點。其實這個饊子早在唐代也已經有了。饊子,又被稱作“寒具”和“環餅”。之所以叫“寒具”,是因為饊子通常是在古代寒食節才吃的。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的介子推,這一天古人不能開火,只能吃冷食。而饊子作為一種油炸餅,由於炸的比較幹,可以放很長時間,所以可以提前做好,在寒食節這一天來食用。

饊子其實在唐朝還有一個別名叫做環餅。環餅顧名思義,是用面做成環形,然後下鍋炸制而成的。《齊民要術》中記載:“細環餅,一名寒具,脆美。”這裏的細環餅=寒具=饊子。後世明代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總結:“則寒具即今饊子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撚成環釧之形,油煎食之。”這樣看來,我們現在的饊子和麻花的做法,十有八九就是從這個路子來的。

5、這麼多各種各樣的“餅”,背後是唐代小麥的大量種植

前面說了這麼多餅,烤的、蒸的、煮的、炸的,好像唐代長安人生活根本就離不開餅了一樣。而唐代餅類之所以成為很多唐朝人的首選主食,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唐代的小麥成為了關中平原種植的首選糧食。

其實在中國有歷史記載的時代一直到漢朝,中原種植的首選主糧還是粟,也就是現在的小米。而唐代以前的歷朝歷代,無論是稅收還是軍糧,都以粟作為主要糧食品種。

現代考古認為,小麥應該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大約是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開始作為人類的糧食作物開始種植。我國曾經在新疆塔裏木盆地附近的古墓中出土過距今3800年保存完好的小麥麥粒。根據考古發現,我們在商周時期就應該有小麥種植了。比如《詩經》有一篇很著名的《碩鼠》中就有“碩鼠碩鼠,無食我麥”這樣的詩句了。

可是小麥雖然很早就已經傳過來了,但是始終沒有在糧食種類中占據比較大的比例。究其原因,還是小麥這個物種自身對農業技術水平要求比較高所導致的。

小麥相比粟類,主要優點就是在出糧率要高於粟類,基本上同樣種小麥和粟類,小麥的畝產應該要超出粟類一半左右。但是,小麥還有很多缺點,首先是小麥生長周期比較長,而且對於水的需求比粟類大得多,耐旱性能不如粟類;其次是古代缺乏小麥脫粒的農業技術,所以導致小麥只能以麥粒的形式來食用,吃起來口感很差,也很難被消化吸收。

所以,傳統的以粟類為主糧的種植方式,往往是粗放型的,農業耕作工具也較為簡陋,因為缺乏冶鐵技術,也無法制造出比較結實的犁用來翻整土地,水利灌溉條件也不足,產量低而且不穩定。所以那會我們老祖宗寧可要種省事但是產量低的粟類,也不想伺候金貴但是產量高的小麥。

隨著秦漢時期冶鐵技術的發展,鐵制農具為農業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土地的地表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耕種,因此農業的抗旱保水能力增強。此外,在秦漢時期政府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設施,比如鄭國渠之類的,大大提高了關中平原的土地灌溉能力。此外,石磨盤的引入也讓老百姓再也不用吃帶殼的麥子而消化不良了,一顆一顆的麥粒成了潔白的面粉。於是小麥開始在關中平原大量種植,我們的祖先也終於點開了制作面食的科技樹。

而經過了魏晉南北朝的亂世,到了唐朝初年,官方非常重視推動小麥的種植工作。在關中地區,在有灌溉能力的河渠周邊,小麥的大面積種植已經形成了空前的規模。

唐代面食的發展,離不開小麥的大量種植,而小麥的大量種植,又離不開唐代的農業技術發展和氣候適宜。進入唐代,官方對於水利的修建和對黃河的治理已經初見成效。整個有唐一代,黃河中下遊地區,洪水和旱災都相對比較少。而在氣候上,我們在前面講長安城排水系統的時候講過,唐代處於一個氣候比較溫暖和濕潤的時期,總體上無論是充足的降水和適宜的溫度都是非常適合小麥種植的。也正是因為有了充足的小麥作為原料,唐代人才有了這麼多好吃的面食。我想,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寫照吧。

參考文獻

1、《全唐詩》中的胡食》 喬喬 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唐宋時期素食習俗研究》 張雅麗 陜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3、《漢唐時代食餅習俗》 韓養民 鹹陽師範學院學報 2016年1月

4、《漢唐長安 “餅食”綜論》 賈俊俠 唐都學刊 2009年7月

5、《簡論中國古代的“餅”》 劉樸兵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9年第24卷

6、《釋“胡餅”》 閆艷 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年第2期

7、《漢唐之際小麥在黃河中下遊區域的發展及原因》 李愛軍 鹹陽師範學院學報 2008年9月